第15课 明朝的统治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明朝的统治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4-11 21:54: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5课 明朝的统治 教案
第 周第 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星期 )
课题 第15课 明朝的统治 课型 新授课
教材解读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封建王朝,幅员辽阔,经济繁荣。本课在本单元里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主要讲述了元朝灭亡及明朝建立并不断强化皇权的史实。本课共有四个子目:“明朝的建立”“强化皇权”“科举考试的变化”“民族关系”。这四部分内容联系密切,明朝的建立是强化皇权的基础。朱元璋为强化皇权废丞相、权分六部。为了进一步巩固皇权、加强统治,朱元璋对科举考试制度进行了改革,使知识分子成为皇帝忠实的奴仆。明朝的建立及皇权加强,巩固和稳定了政权,为边疆的治理提供了有力保障。为方便学生理清线索,对本课教学体系进行重组,将教学设计为三部分“强人奠定基业——明朝的建立”、“强权巩固大明——强化皇权”“强国悍守边疆——民族关系”,将第二、三子目内容合并,他们都属于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教科书及相关材料,知道元朝灭亡、明朝建立的史实,了解明朝加强皇权的措施和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明朝科举考试的变化以及影响,知道明朝民族关系的发展。(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2、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明朝皇权的加强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但同时又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的原因之一。(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明太祖朱元璋加强皇权的措施,科举考试的变化 难点: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的影响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这是一位传奇人物,他当过放牛娃,当过和尚,讨过饭,当过领导造过反,最终成了大名鼎鼎的草根皇帝,可谓是开局一个碗,通关一个国,大家知道他是谁吗?(朱元璋)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位传奇人物,朱元璋,以及他缔造的大明王朝是如何进一步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本单元主题),又会埋下怎样的隐患。我们来学习今天的内容《明朝的统治》 出示学习目标及目录: 新课教学 强人奠定基业:明朝的建立 (1)背景 出示:材料《窦娥冤》简介张驴儿诬告窦娥毒死了张老汉。楚州桃太守是个花钱买乌纱的昏官,大刑对弱女,窦娥为了救婆婆,只得承认张老汉是自己毒死的。 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 官法烂,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 贼做官,官做贼,混贤愚。哀哉可怜! ——《醉平小令》 1.提问:请结合元曲《窦娥冤》简介及《醉平小令》,说说元朝末年的社会状况。造成了什么后果? 学生回答基础上教师总结:元末政治十分腐败,各级官吏竭力搜刮民财,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追问:结合课本86页,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预设回答:1351年,黄河下游爆发农民起义 追问:阅读86页正文及相关史事,哪位人物在起义中脱颖而出,成为最后的赢家? 预设回答:朱元璋;朱元璋采取“高筑墙(扩充兵力,巩固后方军事),广积粮(发展生产,增强经济实力),缓称王(不急于称王)”策略领导起义队伍逐步强大,最终完成全国统一。 朱元璋从开局一个碗,到通关一个国,完美逆袭,此乃强人也! (2)建立 2.自主学习:请结合课本86页第一段,梳理明朝建立的基本信息。 预设回答: 迁都 3.观看视频,并结合课本86页第二段,梳理明成祖即位及明朝迁都的史事。 预设回答: ①明太祖之孙建文帝继位,采取“削藩”政策。 ②明太祖之子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帝位,他就是明成祖。1421年,,明成祖为加强北方的防御力量,迁都北京。 过渡:这个燕王朱棣能够登上皇位,可以说得拜明太祖时期对地方分封诸子所赐了,当然隐患也显而易见,那么明太祖朱元璋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我们再把视线拉回到明朝刚刚建立之初,看看太祖朱元璋这个草根逆袭皇帝之后都有什么烦恼吧。 情境创设:朱元璋的烦恼 3.根据材料说说,朱元璋认为元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出示材料: “今礼(儒士严礼)所言不得隔越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揽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 —《明实录》卷五十九 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元史·百官志》 学生回答基础上教师总结:通过第一则材料可以看出,中央中书省的朝臣权力很大。第二则材料可以看出元朝时期的地方行省权力过大。除此之外呀,朱元璋还有一些烦恼:那些大臣们表面上毕恭毕敬,但他们在朝堂之外会不会结党营私?威胁朕的皇位?百姓会不会非议朕,惹是生非? 还有,那些读书人如果在思想上生出大逆不道的想法怎么办,朕该如何收服百官,诚服于朕? 你认为朱元璋该如何威慑臣民,巩固统治?(强化皇权) 强权固大明:朱元璋强化皇权 1.自主学习:请通读课本67-68页两子目内容,归纳朱元璋强化皇权的具体措施,完成下表。(影响后边分析,这里不需要填) 预设回答: 过渡:下面我们就来逐一学习: (1)改革官制: 提问:与元朝相比,明朝官制发生了哪些变化? 中央: 撤中书,废丞相,直接由六部分理朝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加强君主专制) 为了分散兵权,朱元璋把原来的大都督府改成了五军都督府(一分为五,分散兵权)将军队调动进而武官任命权统归六部中的兵部,由皇帝直接统领,皇权大大加强。 地方: 废行省,设三司(行省权力分散,一分为三,互不统属),同时地方分封诸子,也是为了巩固朱家皇权,从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来看,这个做法弊端显而易见。 追问:想一想:朱元璋对地方和中央官制的改动,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有什么影响? 预设回答:权力的分散与制衡。中央和地方各部门既互不统属,又互相牵制,各自直接向皇帝负责。这样就使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 大为加强。 材料研读: 我朝罢丞相……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 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 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皇明祖训·首章》 追问:说说明太祖为什么强烈反对设立丞相。 预设回答:防止朝臣专权,以加强皇权,巩固统治。 教师活动: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丞相制度的发展历程: 提问:材料反映了一个什么趋势? 预设回答:趋势:相权被削弱直至废除,君主专制制度加强。 过渡: 百官未起朕先起,百官已睡朕未睡。 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三丈犹拥被。 ——朱元璋 自从废除了丞相,朱元璋每天即使日理万机,也还是很忙,这可怎么办呢? 知识拓展: 学生查看相关史事: 明太祖废除丞相后,每天要处理很多公务,即使日理万机也难以应付,建立新的中央辅政体制势在必行。明成祖任命翰林院官员到宫城内的文渊阁供职,协助皇帝批阅文件,提供咨询,故称内阁。明中期以后,皇帝多怠于朝政,内阁权力日益加重,尤其是权势居首的大学士被称为首辅,虽无丞相之名,却行丞相之权。 追问:想一想:朱元璋废除丞相,强化皇权,加强君主专制,这一举措有什么利弊得失?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 利:君主专制大为加强,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保持社会稳定; 弊:政务繁多,皇帝日理万机也难以应付,对君主能力要求极高,易形成专权,出现偏颇决策。如果皇帝无能,那就离亡国不远了,因此君主专制的强化,实际上是封建社会开始走向衰落的原因之一。 过渡:最困扰朱元璋的两个烦恼,解决了!还有什么什么烦恼呢?那些大臣们表面上毕恭毕敬,但他们在朝堂之外会不会结党营私?威胁朕的皇位?百姓会不会非议朕,惹是生非? 特务机构: 3.提问:请大家结合材料一及课本内容,说说朱元璋通过采取什么措施才能“安然朝中做,却知天下事”? 材料一: “宋濂请客” 有一天,大学士宋濂在家请客吃酒。第二天上朝时,朱元璋问他昨天在家请了什么客?吃了什么菜?喝了什么酒?宋濂一一回答。朱元璋高兴的说:“你没有骗我!”然后,拿出锦衣卫绘制的宋濂家宴图。宋濂看后目瞪口呆,被吓出一身冷汗。 预设回答:明太祖设立锦衣卫,明成祖设立东厂,明宪宗设立西厂(特务机构) 教师补充:锦衣卫(东厂西厂)就成了皇帝身边的耳目和爪牙,遍布在各个角落,令人不寒而栗。如果当天宋濂在家宴上骂了皇帝的话,可能第二天上朝他的脑袋就不保了。因此:出示材料二: “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官员们每天上朝前都要与妻子诀别,把每一天都当做生命的最后一天),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晚上回来没事儿,还要庆祝又活了一天)。” ——《稗史汇编》,这样使得臣民们终日诚惶诚恐,只得对皇帝唯命是从,皇权大大提高,君主专制强化。 过渡:锦衣卫的设立终于使朱元璋能够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这个烦恼也完美解决,但是,还不够,除了控制人身,还得控制人心!就是那些读书人如果在思想上生出大逆不道的想法怎么办,朕该如何收服百官,诚服于朕?(改革科举取士) (3)思想文化上:科举考试的变化 4.提问:观看视频,了解明朝科举考试的变化,并回顾科举制的发展变化。 追问:通过对明朝科举考试的变化,大家看一看以下哪一位参加明朝科举考试,将脱颖而出? 预设回答:丁 过渡:这样的八股取士会对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5.请结合材料评价明朝科举制的变化——八股取士。 材料三:“如果仅从考试制度来看,明朝用八股文考试的办法,是考试规范化的结果,增大了考试标准的客观性,对于以后的考试制度也有借鉴意义。” ——万新 材料四:“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顾炎武 材料五:中国历朝主要科技在世界的占比表 学生回答基础上教师总结: 通过材料三中考试规范化的结果,增大了考试标准的客观性,对于以后的考试制度也有借鉴意义,说明八股取士的积极影响就是使考试标准化、规范化,为后世提供了此方面的借鉴。 通过材料四可以看出八股取士禁锢思想,扼杀人才。 通过材料五的表格:八股取士阻碍科技文化的发展。 总结:读书人为被录用,只有死读“四书”“五经”,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这就在用人方面也大大加强了皇权。 我们去评价历史事件要一分为二、辩证的去评价。 过渡:这下朱元璋所有的烦恼都得已解决,通过皇权不断加强,使得君主专制大大强化,这在一定时期内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发展,为边疆的巩固提供了有力保障,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明朝时期是如何处理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捍卫边疆,进一步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 强国悍守边疆:民族关系 根据89页内容,总结明朝对边疆民族关系采取的举措。 预设回答: 三、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 一个传奇人物,开局一个碗,通关一个国,实实在在草根逆袭的皇帝朱元璋为了加强皇权、巩固统治,实现“朱家天下”的长治久安,他在政治和思想文化上进行了一系列制度的调整,强化了君主专制统治,使明朝前期社会安定和边疆地区巩固,这进一步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但是整个明朝至此也被深深打上了朱元璋的烙印,后世继续继承强化君主专制,为封建社会逐渐走向衰落埋下了种子。 备注
作业布置: 列表整理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