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高州市第一中学属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学情练习物理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高州市第一中学属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学情练习物理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4-11 18:44:43

文档简介

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高州市第一中学属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学情练习物理试题
1.(2025八下·高州开学考)2021年8月8日东京奥运会闭幕式上,苏炳添担任中国体育代表团旗手,让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会场。请你估测旗杆的长度大约是(  )
A.0.1m B.200mm C.1m D.3m
2.(2025八下·高州开学考)2023年9月21日,“天宫课堂”第四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新晋“太空教师”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梦天实验舱内进行授课。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太空中传播的速度是
B.宇航员授课时靠超声波与同学们交流
C.宇航员说话时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D.奇妙的实验引起同学们高声喝彩,这里的“高”是指音调高
3.(2025八下·高州开学考)如图所示光学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凹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
B.图乙中,平面镜成像时进入眼睛的光是由像发出的
C.图丙中,人们看到的“鱼”是实像
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4.(2025八下·高州开学考)如图所示,是某物质通过吸热、放热在固、液、气三种物态之间转化的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为液态,由甲到乙是升华过程
B.乙为气态,由乙到丙是液化过程
C.丙为气态,由丙到甲是凝固过程
D.乙为液态,由甲到乙是熔化过程
5.(2025八下·高州开学考)用质量相同的铅、铁、铝(ρ铅>ρ铁>ρ铝)制成相同体积的3个小球,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铝球一定是实心的 B.铁球一定是实心的
C.铅球一定是空心的 D.空心球的个数最多是1个
6.(2025八下·高州开学考)使用杠杆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如图,下列杠杆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食品夹 B.核桃夹
C.园艺剪 D.羊角锤
7.(2025八下·高州开学考)下列有关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力一定是阻力
B.鞋底凹凸不平,是通过改变压力来增大摩擦
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面积有关
D.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8.(2025八下·高州开学考)如图甲所示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情景,其中所使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如图乙所示的停表(不完整)示数为   s。某同学采用如图丙所示的方法测定硬币的直径,则测得硬币的直径D=   cm。
9.(2025八下·高州开学考)扬声器在发声时,上面的小纸片会跳动(如图),说明发声的物体在   ,我们听到扬声器发出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的,当我们觉得声音太大时,会调节音量旋钮,从物理学角度看,其实是调节声音的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10.(2025八下·高州开学考)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时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根据以上信息,其中   是反射光线,界面的   (选填“上”“下”“左”或“右”)侧是空气。光在   (选填“空气”或“玻璃”)中的传播速度较大。
11.(2025八下·高州开学考)根据表中所列几种物质的熔点,可知通常情况下:
物质名称 固体水银 固体酒精 固体煤油 铜 钢
熔点/℃ -39 -117 -30 1083 1515
(1)酒精在时是   态;
(2)南极的最低温度可达,在那里可以用   (选填“水银”“酒精”或“煤油”)温度计测气温;
(3)铜块掉入钢水中   (选填“会”或“不会”)熔化。
12.(2025八下·高州开学考)小莉要自制两个弹簧测力计,她选择了下图1A、B两根弹簧进行测试,绘出了弹簧的伸长量Δx与其受到的拉力F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在弹性限度内,若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应选弹簧   ,最大测量值是   N,若A 弹簧受到3N的拉力, 弹簧伸长   cm。
13.(2025八下·高州开学考)上图甲将装有水的杯子放在斜面上,不断改变斜面倾角,观察细线OA的方向   (填“变化”或“不变”) ,这个实验可以说明重力的方向   ;水平仪放在桌面上时,铅垂线指向如上图乙所示,则被测桌面   (选填“左”或“右”)边高。
14.(2025八下·高州开学考)如图所示是常用的核桃夹,当用力握住C点夹核桃时,可把   点看作支点,此时核桃夹相当于一个   杠杆。若想更省力一点,手应握在   (选填“靠近”或“远离”)A点处。
15.(2025八下·高州开学考)
(1)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作出MN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M'N'。
(2)如图所示,是一条经水面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在图中画出其入射光线及对应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3)如图所示,A、B是镜前一个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中标出点光源S和像点S'的位置。并完成反射光路图。
16.(2025八下·高州开学考)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实验中,小华同学做了如下操作:
(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泡沫小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泡沫小球被反复弹开,这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此实验中泡沫小球的作用是   ;
(2)如图乙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变小,由此推理可知:   ,此实验用到的探究方法是   。
17.(2025八下·高州开学考)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实验中用半透明玻璃板替代平面镜   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是因为半透明玻璃板既能看到蜡烛A的像,又能看到另一侧的物体,便于   ;
(2)细心的小丁透过玻璃观察蜡烛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的像(图甲),出现两个不重合像的原因是   ;此时成两个像的蜡烛的物距分别是蜡烛到玻璃板两个面的距离,若玻璃板厚度为3mm,则两个像的距离为   mm;
(3)若图乙中蜡烛A的位置保持不变,把镜子沿虚线EF平分成两块,把其中的一块向后平移一段距离,则蜡烛A通过这两块镜子____。
A.都不能成像
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C.都成完整的像,两个像在同一位置
D.都成完整的像,两个像在不同位置
18.(2025八下·高州开学考)有一种“55℃”水杯,将沸水倒入这种杯中摇一摇,便可使水温快速变为55℃,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温度不变。此杯内部导热层和外部隔热层之间贮存了一种固体颗粒,靖靖用烧杯中的水加热试管中的这种固体颗粒(如图甲),探究其熔化时的规律。实验中从20℃开始,每隔1min记录一次试管中温度计的示数。
(1)组装图甲中的实验器材时,应先固定   (选填“A”“B”或“C”);
(2)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示数为   ℃;
(3)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如图丙所示的图像,分析图像并结合实验现象可知:“55℃”水杯中的这种固体颗粒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19.(2025八下·高州开学考)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
猜想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中小明用到了一个弹簧测力计、一块木块、一个砝码、一块长木板和一条毛巾。
(1)测量前小明观察弹簧测力计,发现指针并没有对准零刻度线,为了准确测量滑动摩擦力,实验前应该先在   (选填“水平”或“竖直”)方向对弹簧测力计调零;
(2)如图甲所示,小明把木块平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由图甲可知木块此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N;
(3)通过比较分析图甲、乙两次实验,可得结论: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   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4)小明为了进一步探究猜想二,进行如图丙所示的实验。由于所用的弹簧测力计量程较小,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达到最大值时仍没拉动木块,为了用现有的实验器材顺利完成此实验探究,可采取的办法是:   ;
(5)在图甲实验中,若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以比原来更大的速度匀速运动,你认为木块受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理由是   。
20.(2025八下·高州开学考)如图是关于简单机械的实验探究。
(1)如图甲、乙所示的两个滑轮中,属于动滑轮的是   ,若滑轮的自重和摩擦不计,分别用力匀速提起同一物体,则F1   F2(选填“>”“<”或“=”)。
(2)如图丙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装置。
①实验前,应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   。
②杠杆两侧同时去掉一个钩码,   (选填“能”或“不能”)继续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21.(2025八下·高州开学考)枣庄盛产一种活瓷杯,该水杯可以净化水质,去除水中异味,提升水的口感。小明家有一个质量为450g,容积为230mL的茶杯,如图所示,他想知道制作这种茶杯的材料的密度。于是他用天平测出杯盖的质量为63g,再把杯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水的质量为21g。求:
(1) 该杯盖的体积是多少
(2) 制作这种茶杯的材料的密度是多少
(3)若此茶杯装满水,茶杯与水的总质量是多少
22.(2025八下·高州开学考)在学习了有关声波传播的知识后,小华尝试用此解释一些身边的现象。这个夏天特别热,傍晚时分,住在9楼的小华打开书房的窗户换气,却感受到楼下的噪声扑面而来,这是怎么回事呢?小华赶紧打开物理课本,并结合其他课外读物,找到3条有用的信息:①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数据如表一所列;②声波向前传播时会向温度低的空气层方向偏折,如图所示。③夏天,地表的温度较高,热空气在上升过程中温度逐渐降低。
表一:声波在不同温度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速度(m/s) 331 337 343 349 355
(1)根据表一中声波在空气的传播速度和温度的关系可知:   ;
(2)根据声波在空气的传播速度和温度的数量关系可以推测:当空气的温度达到45℃时,声波的传播速度为   米/秒;
(3)请根据小华收集的信息,并结合已得出的初步结论,解释为什么在夏季噪声对高层住户的影响较大   ?
(4)在打开窗户时,小华戴上了降噪耳机,噪声一下减小了很多。降噪耳机的工作原理是:采集环境噪声,分析主要噪声源的频率,如图甲所示;然后发出相同频率的新噪声,恰能将原噪声的振动抵消。图乙中能够抵消噪声源振动的新噪声的振动图像是____。
A.A B.B C.C D.D
23.(2025八下·高州开学考)荔枝是一种美味的水果,小嘉买了一些荔枝品尝。
(1)小嘉拿起一个荔枝,如下图1所示,它的尺寸约为0.5   ;
(2)   叫质量,小嘉想要测量荔枝的质量,可以选用下列工具中的   ;(选填字母)
A.沙漏 B.天平 C.杆秤 D.卷尺 E.秒表 F.日历
(3)若小嘉使用托盘天平测量它的质量,应先将游码移到标尺   处,若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边,这时应调节   ,使其向   移动(选填“左”或“右”)。正确将荔枝放在天平   盘,砝码放在另一盘后,发现指针还是偏向分度盘的左边,这时应   或   。当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中砝码有10克和5克各两个,游码的位置如上图2所示,荔枝的质量为   克。
24.(2025八下·高州开学考)[物理学与工程实践]综合实践活动——研究制作便携医用冷藏箱。
【项目提出】便携医用冷藏箱不用电,是如何起到冷藏功能的?怎样设计制作冷藏箱呢?
【项目分析】天天和小小来到社区医院,了解了便携医用冷藏箱的结构和原理。如图甲所示,冷藏箱包括箱体、内侧保温层(使用.PU聚氨酯整体发泡)、冰盒、温度计、支架等.使用时,将冷冻过的冰盒放入箱体,并把要保存的物品固定在支架上,关闭箱盖,就能有较好的冷藏功能,并且便于携带。
【项目实施】了解了冷藏箱的结构和原理后,同学们设计并制作了简易冷藏箱,打算在郊游时放置需要冷藏的食材。
天天将装有适当浓度盐水的冰盒放入冰箱冷冻室,每隔1h测量盐水的温度,并画出盐水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取三只较大的鞋盒,盒内侧分别放入2cm厚的塑料泡沫、2cm厚的毛巾、4cm厚的塑料泡沫,做好固定,制成简易冷藏箱A、B、C。
天天取出冰箱中冷冻好的冰盒,将相同的冰盒分别放在冷藏箱A、B内,在箱内各放一只烧杯,装入等量的40℃的热水,每2min打开盒盖,用实验室温度计测量水温.发现随着时间的增加,两杯水温度下降快慢不同,一段时间后,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且长时间保持不变。
小小利用装有冰盒的冷藏箱C也进行了实验,从冰箱冷藏室取一小瓶纯净水放入自制的冷藏箱,每隔1h测量纯净水的温度,3h后发现纯净水中出现碎冰块,箱内温度计的示数为-6℃。
【展示交流】同学们从实验制作、实验效果等方面进行交流评价。
(1)关于便携医用冷藏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箱体选用较轻的材料制造 B.保温层用导热性较好的材料
C.冰盒内使用凝固点较高的液体 D.箱内温度计可选用水银体温计
(2)根据图乙可知,盐水凝固所用的时间是   h。
(3)天天完成实验时的环境温度约为   ℃。
(4)在小小操作的实验中,3h后小瓶内纯净水的温度为   ℃,冰盒中的物质的状态是   (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
(5)同学们从实验制作、实验效果等方面进行了交流评价,请你从天天的实验设计或实验操作的角度提一个合理化建议: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长度的估测
【解析】【解答】据图分析可知,旗杆的长度要比苏神的身高高两倍,人身高约为1.70m,所以旗杆长度为3
左右,D正确,ABC错误;
综上选C。
【分析】识记生活中常见的长度、中学生身高160cm,课桌80cm。
2.【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速;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A、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A错误;
B、超声波人类无法听到,B错误;
C、 宇航员说话时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C正确;
D、高声喝彩是指响度高,D错误;
综上选C。
【分析】1、声音产生是由物体振动产生,通过介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声音的特点:不同材料决定音色不同;振幅决定响度;振动频率决定音频;振动频率决定音频,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3.【答案】A
【知识点】镜面反射与漫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透镜的光路图;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A.图甲中,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远离主光轴,说明凹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故A正确;
B.平面镜成虚像,虚像不会发出光线,故B错误;
C.叉鱼时,看到水中的“鱼”,是由于水中鱼折射形成的虚像,故C错误;
D.漫反射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1、凹透镜成像的特点发散光线,平行光入射凸透镜会发散,入射光线的延长线经过交点,反射光线平行射出,经过光心的光线不发生偏折。
2、平面镜成像特点:物像等大、物像等距、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成虚像;
3、光的折射:光经过不同介质时,入射光线会发生偏折,如:光的色散(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会发生光的色散)、海市蜃楼。
4.【答案】B
【知识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液化及液化放热;升华及升华吸热
【解析】【解答】据图可知,乙状态经过两次放热变为甲状态,所以乙状态是气态,甲状态是固态,丙状态是液态;乙到丙状态是气态液化为液态,丙到甲是液态凝固为固态,甲到乙为固态升华为气态,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分析】(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2)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5.【答案】C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 质量相同的铅、铁、铝(ρ铅>ρ铁>ρ铝)制成相同体积的3个小球,根据密度公式m=ρv可知,质量相同,密度和体积成反比,所以实心球铅体积最小,最大为铝,所以铅球一定是空心的,C正确,ABD错误;
综上选C。
【分析】1、密度的性质:密度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不随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至于材料本身以及材料状态有关;
2、根据密度公式计算m=ρv分析可知,体积相同是质量和密度成正比。
6.【答案】A
【知识点】杠杆的分类
【解析】【解答】A、食品夹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所以动力大于阻力,属于费力杠杆,A正确;
BCD、核桃夹、园艺剪、羊角锤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动力小于阻力,属于省力杠杆,BCD错误;
综上选A。
【分析】省力杠杆:动力臂较长,所以动力较小,常见的例子有羊角锤、核桃夹;费力杠杆:动力臂较短,动力较大,常见的例子有镊子、筷子等,等壁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常见的例子有:天平。
7.【答案】D
【知识点】摩擦力的大小;摩擦力的方向;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解答】A、摩擦力在人步行前进是属于动力,A错误;
B、 鞋底凹凸不平,是通过改变 接触面 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B错误;
C、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面积无关,C错误;
D、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D正确。
综上选D。
【分析】滑动摩擦力影响因素:控制压力相等的情况下,接触面表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等的情况下,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8.【答案】0.1cm;217.5;2.50
【知识点】时间及其测量;刻度尺的使用
【解析】【解答】据图分析可知,刻度尺分度值为0.1cm,停表小表盘为3min,大表盘为37.5s,所以总时间为217.5s,硬币左右两端分别对应5.00cm和7.50cm,所以直径为2.50cm。
综上 第1空、 0.1cm;第2空、 217.5;第3空、2.50.
【分析】1、刻度尺的使用:使用刻度尺要注意量程和分度值,中学设计的刻度尺,分度值为0.1cm,读书时要估计到分度值后一位;
2、长度的测量:测量物体长度时,要将物体紧贴刻度尺,视线与刻度尺刻度平行;
3、停表的读数:小盘为分钟,大盘位秒钟,按照指针指向数字进行读数。
9.【答案】振动;空气;响度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解析】【解答】 扬声器在发声时,小纸片会跳动,说明发声的物体在 振动,听到扬声器的声音,说明声音在空气传播, 调节音量旋钮,减小声音的强度,属于减小声音的响度,
综上 第1空、振动; 第2空、空气 ;第3空、响度。
【分析】1、声音产生是由物体振动产生,通过介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声音的特点:不同材料决定音色不同;振幅决定响度;振动频率决定音频;振动频率决定音频,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10.【答案】OA;左;空气
【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OB属于入射光线,OA属于反射光线,OC属于折射光线,NN'属于法线,MM'属于反射界面,折射光线靠近法线,所以MM'左侧属于空气,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较大。
综上 第1空、OA; 第2空、左; 第3空、空气。
【分析】1、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处于同一平面、在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2、折射规律:光从空气中传播到水中,折射光线会偏向法线,光从水中射向空气中,折射光线会远离法线。
11.【答案】(1)液
(2)酒精
(3)会
【知识点】物质的三态;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解析】【解答】(1)酒精的凝固点为-117℃,-113℃温度高于-117℃,所以此时酒精属于液态。
综上 第1空、 液;
(2)温度计的量程应该大于待测物体,南极最低温度-90℃,所以可以使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气温,
综上 第1空、 酒精;
(3)铜块的熔点为1083℃,钢水的温度大于1515℃,所以 铜块掉入钢水中 会熔化。
综上 第1空、 会。
【分析】1、凝固为液态变化为固态,物体温度低于凝固点,该物体凝固;反之物体温度高于凝固点,该物体熔化;
2、温度计的原理及使用方法:温度计的之作用原理为热胀冷缩,读数时,需确定分度值,视线平行液柱所对应的刻度线。
12.【答案】B;15;6
【知识点】弹力;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 在弹性限度内,若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则弹簧的弹力较大,故选B;最大弹力为15N,A弹簧的弹力和弹簧的伸长量属于正比例函数,据题可知当弹力为5N,伸长量为10cm,所以 受到3N的拉力,伸长量为6cm。
综上 第1空、B; 第2空、15; 第3空、6.
【分析】弹簧的弹力:在弹性限度内,弹力和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在图像上的特点为经过原点的倾斜直线。
13.【答案】不变;竖直向下;左
【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 上图甲将装有水的杯子放在斜面上,不断改变斜面倾角,观察细线OA的方向 不变,说明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水平仪放在桌面上时,铅垂线指向偏右,所以左高右低。
综上 第1空、 不变;第2空、竖直向下; 第3空、 左。
【分析】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大小为自身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位于物体重心。
14.【答案】A;省力;远离
【知识点】杠杆的分类
【解析】【解答】核桃夹的支点为A,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动力小于阻力,属于省力杠杆,更省力,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动力臂增加,更省力,所以远离A点。
综上 第1空、A; 第2空、省力; 第3空、远离。
【分析】省力杠杆:动力臂较长,所以动力较小,常见的例子有羊角锤、核桃夹;费力杠杆:动力臂较短,动力较大,常见的例子有镊子、筷子等,等壁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常见的例子有:天平。
15.【答案】(1)
(2)
(3)
【知识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过MN点左平面镜的对称点M'N',用虚线连接M'N',据此作图:
(2)根据反射定律可知,入射角为45°,光从水中射向空气中,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据此作图:
(3)反向延长AB反射光线较于反射点S',做出关于S'平面镜对称的S点,据此作图:
【分析】1、平面镜成像特点:物像等大、物像等距、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成虚像;
2、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处于同一平面、在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3、折射规律:光从空气中传播到水中,折射光线会偏向法线,光从水中射向空气中,折射光线会远离法线。
16.【答案】(1)振动;放大音叉的振动
(2)真空不能传声;理想实验法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
【解析】【解答】(1) 悬挂着的泡沫小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泡沫小球被反复弹开,这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 泡沫小球的作用是 放大音叉的振动。
综上 第1空、 振动;第2空、 放大音叉的振动。
(2) 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变小,由此推理可知: 声音不能在真空传播,该试验方法为理想试验法。
综上 第1空、 真空不能传声;第2空、理想试验法。
【分析】1、声音产生是由物体振动产生,通过介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转换法:在物理实验中,某些物理量(动能、电能)难以直接观察,需要转换成容易观察的指标进行测量,如用乒乓球显示音叉的振动。
17.【答案】(1)垂直;确定像的位置
(2)玻璃板较厚,前后两个面各成一个像;6
(3)D
【知识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解析】【解答】(1)玻璃板可透光,代替平面镜可以确定像的位置,在试验中需要垂直桌面;
综上 第1空、垂直; 第2空、 确定像的位置。
(2)在实验中出现两个像的原因为玻璃板太厚导致在前侧和后侧均出现了物体的像,玻璃板厚度为3mm,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所以两个像的距离为6mm。
综上 第1空、玻璃板较厚,前后两个面各成一个像; 第2空、 6.
(3)将镜子分为EF两块,每块镜子均成完整的像,像遵循平面镜成像的规律,镜子位置不同,所以像的位置不同,ABC错误,D正确;
综上选D。
【分析】1、平面镜成像试验:实验仪器有白纸、薄玻璃板(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两根大小相同的蜡烛,A蜡烛点燃,B蜡烛熄灭(使用B和蜡烛A的像进行比较,判断像物大小关系),光线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观察,方便观察像的位置;
2、实验步骤:将玻璃垂直于白纸,点燃蜡烛A, 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慢慢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在蜡烛B一侧放置光屏,光屏上无法成像;
3、试验结论:平面镜成像特点为物像等大、物像等距、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成虚像。
18.【答案】(1)A
(2)37
(3)晶体
【知识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
【解析】【解答】(1)安装实验器材时,需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固定酒精灯,在固定A,同时避免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所以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应先固定A。
综上 第1空、 A;
(2)图乙中,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为37℃。
综上 第1空、 37;
(3)该固体颗粒有固定的熔点,是晶体。
综上 第1空、 晶体;
【分析】1、水沸腾的温度时间特性:水到达沸点时的特点为加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气泡由小变大;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低于标准气压,沸点低于100℃;
2、晶体:有固定熔点:如冰、海波、无固定熔点:蜡烛、玻璃;
3、探究水沸腾温度时间曲线试验:实验仪器的安装遵循从下而上、从左至右的安装顺序,所以安装顺序为铁架台、酒精灯、铁圈、烧杯、温度计,以酒精灯外焰加热物体,使用仪器还有秒表,记录液体的温度时间曲线。
(1)安装实验器材时,需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并且避免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应先固定A。
(2)图乙中,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0刻度线在下方,液柱的液面在0℃以上,所以温度计的示数为37℃。
(3)从图丙可以看出,该固体颗粒有固定的熔点,是晶体。
19.【答案】(1)水平
(2)4.2
(3)压力
(4)将丙图中木块上的砝码取下,测出滑动摩擦力,再和甲实验进行比较
(5)不变;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受到的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无关
【知识点】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解析】【解答】(1)实验中水平使用弹簧测力计,所以实验前需要水平方向调零。
综上 第1空、 水平;
(2)木块匀速运动,所以木块受力平衡,木块所受拉力等于摩擦力,弹簧测力计示数为4.2N,所以摩擦力为4.2N;
综上 第1空、 4.2.
(3) 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 ,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综上 第1空、 压力;
(4) 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达到最大值时仍没拉动木块, 所以需要减小摩擦力,接触面粗糙程度无法更高,只能更改压力,所以可以将丙图中木块上的砝码取下,测出滑动摩擦力,再和甲实验进行比较。
综上 第1空、 将丙图中木块上的砝码取下,测出滑动摩擦力,再和甲实验进行比较。
(5) 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以比原来更大的速度匀速运动,你认为木块受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将不变,理由摩擦力的大小和速度无关。
综上 第1空、 不变。
【分析】1、滑动摩擦力影响因素:控制压力相等的情况下,接触面表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等的情况下,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2、控制变量法:在物理实验中,存在多个影响因素共同决定某个物理量,如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有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在研究单一变量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时,要保持非研究因素的相同。
3、力和运动:物体静止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20.【答案】(1)乙;>
(2)便于测量力臂;不能
【知识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
【解析】【解答】(1)乙滑轮轮轴不固定,属于动滑轮,定滑轮不改变力的大小,动滑轮缠绕绳子数为2,所以F2=0.5F1,所以F1>F2;
综上 第1空、 乙;第2空、>;
(2)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为便于测量力臂;杠杆同时去掉砝码,F1L1≠F2L2,所以不能保持平衡;
综上 第1空、 便于测量力臂;第2空、不能;
【分析】1、动滑轮的工作特点:可以省力,但是费距离,定滑轮的工作特点:可以改变方向但是不省力;
2、拉力的计算, ,n为动滑轮缠绕绳子数,绳子移动的距离为物体移动距离的n倍;
3、杠杆原理的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21.【答案】(1)解: 杯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水的质量为21g,根据m=ρv测量溢出水的体积v=;水的体积等于杯盖的体积。
(2)解:杯盖的质量为63g , 体积为21cm3,根据密度公式计算 种茶杯的材料的密度
(3)解: 容积为230mL的茶杯,可以装水230mL,根据m=ρv测量水的质量m=230cm3×1g/cm3=230g,茶杯的质量为450g,所以总质量为680g。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 把杯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水的质量为21g ,此时溢出水的体积等于杯盖的体积,根据密度公式计算水的体积;
(2)杯盖的质量为63g , 体积为21cm3,根据m=ρv计算 茶杯的材料的密度 ;
(3)茶杯可以装水230mL,根据m=ρv计算水的质量,结合茶杯的质量计算总质量。
22.【答案】(1)温度越高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越快
(2)358
(3)夏天,地表的温度较高,高空的温度较低,声波向前传播时会向温度低的空气层方向偏折,因此夏季噪声对高层住户的影响较大
(4)D
【知识点】声速;噪声及来源;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
【解析】【解答】(1)根据表格数据可知,随着温度升高,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
综上 第1空、 温度越高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越快;
(2) 温度每增加10℃,声速增加6m/s,当空气的温度达到45℃时 ,声速在355m/s的基础上增加3m/s,所以此时声速为358m/s;
(3)夏天地表的温度较高,高空的温度较低, 声波向前传播时会向温度低的空气层方向偏折 ,所以声音会向高层的住户的影响较大;
综上 第1空、 夏天,地表的温度较高,高空的温度较低,声波向前传播时会向温度低的空气层方向偏折,因此夏季噪声对高层住户的影响较大;
(4) 然后发出相同频率的新噪声,恰能将原噪声的振动抵消 ,所以新噪声的评论和甲相同,AB排除,抵消振动,则振动方向相反,D正确,C错误;
综上选D。
【分析】1、声音的速度,在不同介质中(固体大于液体大于气体)的速度不同,同一种介质中,温度相同速度相同;
2、随着温度的增加,声音的速度逐渐增加。
23.【答案】(1)dm
(2)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BC
(3)零刻度线;平衡螺母;右;左;向右盘增加砝码;向右调节游码;37.5
【知识点】质量的测量与天平的使用
【解析】【解答】(1)荔枝的长度由图分析大约为0.5dm。
综上 第1空、 dm;
(2)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使用天平、杆秤测量物体的质量;
综上 第1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第2空、 BC;
(3)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首先将游码调零;指针偏左,平衡螺母向右调节左盘放置物体, 砝码放在另一盘后,发现指针还是偏向分度盘的左边,这时应 调节游码或者调整砝码的质量,游码示数为7.5g,所以总质量为37.5g。
综上 第1空、 零刻度线; 第2空、平衡螺母; 第3空、右; 第4空、左; 第5空、向右盘增加砝码; 第6空、向右调节游码; 第7空、 37.5.
【分析】天平的使用步骤:1、调零:天平置于水平台上,将游码归零,调节平衡螺母使得指针指向刻度中央,2、称重:是用镊子夹取砝码,测量时为左物右码,不断调整砝码和游码重量,使得天平重新平衡;测量为左物右码。
24.【答案】(1)A;C
(2)2
(3)16
(4)0;固液共存
(5)缩短观察热水温度变化的时间间隔
【知识点】物质的三态;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
【解析】【解答】(1) 便携医用冷藏箱 ,便携体现出该材料密度小,冷藏箱表示导热性差,冰盒的凝固点高,发生熔化时吸收个更多的热量,水银温度计凝固点为-38.8℃,当温度较低时,水银无法使用,所以AC正确,BD错误;
综上选AC;
(2)据图可知,盐水凝固的始末时间为2h和4h,所以凝固时间为2h;
综上 第1空、 2;
(3)室内温度计示数为16℃,
综上 第1空、 16;
(4) 3h后发现纯净水中出现碎冰块 ,说明此时正处于凝固状态,温度为0℃,处于固液共存态;
综上 第1空、 0; 第2空、固液共存;
(5)在实验中,观察时间的间隔过长,水温度变化不精细,所以可以缩短观察热水温度变化的时间间隔。
综上 第1空、缩短观察热水温度变化的时间间隔。
【分析】1、温度计的原理及使用方法:温度计的之作用原理为热胀冷缩,读数时,需确定分度值,视线平行液柱所对应的刻度线。
2、正确使用方法:在测量物体的温度时,首先要估测待测物体的温度,选择合适的温度计,进行测量,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且等待一段时间,待示数稳定后读数。
3、凝固为液态变化为固态,释放热量,如结冰;凝固状态处于固液共存态。
1 / 1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高州市第一中学属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学情练习物理试题
1.(2025八下·高州开学考)2021年8月8日东京奥运会闭幕式上,苏炳添担任中国体育代表团旗手,让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会场。请你估测旗杆的长度大约是(  )
A.0.1m B.200mm C.1m D.3m
【答案】D
【知识点】长度的估测
【解析】【解答】据图分析可知,旗杆的长度要比苏神的身高高两倍,人身高约为1.70m,所以旗杆长度为3
左右,D正确,ABC错误;
综上选C。
【分析】识记生活中常见的长度、中学生身高160cm,课桌80cm。
2.(2025八下·高州开学考)2023年9月21日,“天宫课堂”第四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新晋“太空教师”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梦天实验舱内进行授课。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太空中传播的速度是
B.宇航员授课时靠超声波与同学们交流
C.宇航员说话时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D.奇妙的实验引起同学们高声喝彩,这里的“高”是指音调高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速;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A、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A错误;
B、超声波人类无法听到,B错误;
C、 宇航员说话时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C正确;
D、高声喝彩是指响度高,D错误;
综上选C。
【分析】1、声音产生是由物体振动产生,通过介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声音的特点:不同材料决定音色不同;振幅决定响度;振动频率决定音频;振动频率决定音频,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3.(2025八下·高州开学考)如图所示光学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凹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
B.图乙中,平面镜成像时进入眼睛的光是由像发出的
C.图丙中,人们看到的“鱼”是实像
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答案】A
【知识点】镜面反射与漫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透镜的光路图;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A.图甲中,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远离主光轴,说明凹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故A正确;
B.平面镜成虚像,虚像不会发出光线,故B错误;
C.叉鱼时,看到水中的“鱼”,是由于水中鱼折射形成的虚像,故C错误;
D.漫反射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1、凹透镜成像的特点发散光线,平行光入射凸透镜会发散,入射光线的延长线经过交点,反射光线平行射出,经过光心的光线不发生偏折。
2、平面镜成像特点:物像等大、物像等距、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成虚像;
3、光的折射:光经过不同介质时,入射光线会发生偏折,如:光的色散(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会发生光的色散)、海市蜃楼。
4.(2025八下·高州开学考)如图所示,是某物质通过吸热、放热在固、液、气三种物态之间转化的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为液态,由甲到乙是升华过程
B.乙为气态,由乙到丙是液化过程
C.丙为气态,由丙到甲是凝固过程
D.乙为液态,由甲到乙是熔化过程
【答案】B
【知识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液化及液化放热;升华及升华吸热
【解析】【解答】据图可知,乙状态经过两次放热变为甲状态,所以乙状态是气态,甲状态是固态,丙状态是液态;乙到丙状态是气态液化为液态,丙到甲是液态凝固为固态,甲到乙为固态升华为气态,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分析】(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2)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5.(2025八下·高州开学考)用质量相同的铅、铁、铝(ρ铅>ρ铁>ρ铝)制成相同体积的3个小球,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铝球一定是实心的 B.铁球一定是实心的
C.铅球一定是空心的 D.空心球的个数最多是1个
【答案】C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 质量相同的铅、铁、铝(ρ铅>ρ铁>ρ铝)制成相同体积的3个小球,根据密度公式m=ρv可知,质量相同,密度和体积成反比,所以实心球铅体积最小,最大为铝,所以铅球一定是空心的,C正确,ABD错误;
综上选C。
【分析】1、密度的性质:密度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不随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至于材料本身以及材料状态有关;
2、根据密度公式计算m=ρv分析可知,体积相同是质量和密度成正比。
6.(2025八下·高州开学考)使用杠杆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如图,下列杠杆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食品夹 B.核桃夹
C.园艺剪 D.羊角锤
【答案】A
【知识点】杠杆的分类
【解析】【解答】A、食品夹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所以动力大于阻力,属于费力杠杆,A正确;
BCD、核桃夹、园艺剪、羊角锤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动力小于阻力,属于省力杠杆,BCD错误;
综上选A。
【分析】省力杠杆:动力臂较长,所以动力较小,常见的例子有羊角锤、核桃夹;费力杠杆:动力臂较短,动力较大,常见的例子有镊子、筷子等,等壁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常见的例子有:天平。
7.(2025八下·高州开学考)下列有关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力一定是阻力
B.鞋底凹凸不平,是通过改变压力来增大摩擦
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面积有关
D.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答案】D
【知识点】摩擦力的大小;摩擦力的方向;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解答】A、摩擦力在人步行前进是属于动力,A错误;
B、 鞋底凹凸不平,是通过改变 接触面 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B错误;
C、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面积无关,C错误;
D、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D正确。
综上选D。
【分析】滑动摩擦力影响因素:控制压力相等的情况下,接触面表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等的情况下,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8.(2025八下·高州开学考)如图甲所示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情景,其中所使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如图乙所示的停表(不完整)示数为   s。某同学采用如图丙所示的方法测定硬币的直径,则测得硬币的直径D=   cm。
【答案】0.1cm;217.5;2.50
【知识点】时间及其测量;刻度尺的使用
【解析】【解答】据图分析可知,刻度尺分度值为0.1cm,停表小表盘为3min,大表盘为37.5s,所以总时间为217.5s,硬币左右两端分别对应5.00cm和7.50cm,所以直径为2.50cm。
综上 第1空、 0.1cm;第2空、 217.5;第3空、2.50.
【分析】1、刻度尺的使用:使用刻度尺要注意量程和分度值,中学设计的刻度尺,分度值为0.1cm,读书时要估计到分度值后一位;
2、长度的测量:测量物体长度时,要将物体紧贴刻度尺,视线与刻度尺刻度平行;
3、停表的读数:小盘为分钟,大盘位秒钟,按照指针指向数字进行读数。
9.(2025八下·高州开学考)扬声器在发声时,上面的小纸片会跳动(如图),说明发声的物体在   ,我们听到扬声器发出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的,当我们觉得声音太大时,会调节音量旋钮,从物理学角度看,其实是调节声音的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答案】振动;空气;响度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解析】【解答】 扬声器在发声时,小纸片会跳动,说明发声的物体在 振动,听到扬声器的声音,说明声音在空气传播, 调节音量旋钮,减小声音的强度,属于减小声音的响度,
综上 第1空、振动; 第2空、空气 ;第3空、响度。
【分析】1、声音产生是由物体振动产生,通过介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声音的特点:不同材料决定音色不同;振幅决定响度;振动频率决定音频;振动频率决定音频,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10.(2025八下·高州开学考)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时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根据以上信息,其中   是反射光线,界面的   (选填“上”“下”“左”或“右”)侧是空气。光在   (选填“空气”或“玻璃”)中的传播速度较大。
【答案】OA;左;空气
【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OB属于入射光线,OA属于反射光线,OC属于折射光线,NN'属于法线,MM'属于反射界面,折射光线靠近法线,所以MM'左侧属于空气,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较大。
综上 第1空、OA; 第2空、左; 第3空、空气。
【分析】1、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处于同一平面、在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2、折射规律:光从空气中传播到水中,折射光线会偏向法线,光从水中射向空气中,折射光线会远离法线。
11.(2025八下·高州开学考)根据表中所列几种物质的熔点,可知通常情况下:
物质名称 固体水银 固体酒精 固体煤油 铜 钢
熔点/℃ -39 -117 -30 1083 1515
(1)酒精在时是   态;
(2)南极的最低温度可达,在那里可以用   (选填“水银”“酒精”或“煤油”)温度计测气温;
(3)铜块掉入钢水中   (选填“会”或“不会”)熔化。
【答案】(1)液
(2)酒精
(3)会
【知识点】物质的三态;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解析】【解答】(1)酒精的凝固点为-117℃,-113℃温度高于-117℃,所以此时酒精属于液态。
综上 第1空、 液;
(2)温度计的量程应该大于待测物体,南极最低温度-90℃,所以可以使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气温,
综上 第1空、 酒精;
(3)铜块的熔点为1083℃,钢水的温度大于1515℃,所以 铜块掉入钢水中 会熔化。
综上 第1空、 会。
【分析】1、凝固为液态变化为固态,物体温度低于凝固点,该物体凝固;反之物体温度高于凝固点,该物体熔化;
2、温度计的原理及使用方法:温度计的之作用原理为热胀冷缩,读数时,需确定分度值,视线平行液柱所对应的刻度线。
12.(2025八下·高州开学考)小莉要自制两个弹簧测力计,她选择了下图1A、B两根弹簧进行测试,绘出了弹簧的伸长量Δx与其受到的拉力F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在弹性限度内,若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应选弹簧   ,最大测量值是   N,若A 弹簧受到3N的拉力, 弹簧伸长   cm。
【答案】B;15;6
【知识点】弹力;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 在弹性限度内,若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则弹簧的弹力较大,故选B;最大弹力为15N,A弹簧的弹力和弹簧的伸长量属于正比例函数,据题可知当弹力为5N,伸长量为10cm,所以 受到3N的拉力,伸长量为6cm。
综上 第1空、B; 第2空、15; 第3空、6.
【分析】弹簧的弹力:在弹性限度内,弹力和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在图像上的特点为经过原点的倾斜直线。
13.(2025八下·高州开学考)上图甲将装有水的杯子放在斜面上,不断改变斜面倾角,观察细线OA的方向   (填“变化”或“不变”) ,这个实验可以说明重力的方向   ;水平仪放在桌面上时,铅垂线指向如上图乙所示,则被测桌面   (选填“左”或“右”)边高。
【答案】不变;竖直向下;左
【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 上图甲将装有水的杯子放在斜面上,不断改变斜面倾角,观察细线OA的方向 不变,说明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水平仪放在桌面上时,铅垂线指向偏右,所以左高右低。
综上 第1空、 不变;第2空、竖直向下; 第3空、 左。
【分析】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大小为自身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位于物体重心。
14.(2025八下·高州开学考)如图所示是常用的核桃夹,当用力握住C点夹核桃时,可把   点看作支点,此时核桃夹相当于一个   杠杆。若想更省力一点,手应握在   (选填“靠近”或“远离”)A点处。
【答案】A;省力;远离
【知识点】杠杆的分类
【解析】【解答】核桃夹的支点为A,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动力小于阻力,属于省力杠杆,更省力,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动力臂增加,更省力,所以远离A点。
综上 第1空、A; 第2空、省力; 第3空、远离。
【分析】省力杠杆:动力臂较长,所以动力较小,常见的例子有羊角锤、核桃夹;费力杠杆:动力臂较短,动力较大,常见的例子有镊子、筷子等,等壁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常见的例子有:天平。
15.(2025八下·高州开学考)
(1)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作出MN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M'N'。
(2)如图所示,是一条经水面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在图中画出其入射光线及对应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3)如图所示,A、B是镜前一个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中标出点光源S和像点S'的位置。并完成反射光路图。
【答案】(1)
(2)
(3)
【知识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过MN点左平面镜的对称点M'N',用虚线连接M'N',据此作图:
(2)根据反射定律可知,入射角为45°,光从水中射向空气中,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据此作图:
(3)反向延长AB反射光线较于反射点S',做出关于S'平面镜对称的S点,据此作图:
【分析】1、平面镜成像特点:物像等大、物像等距、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成虚像;
2、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处于同一平面、在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3、折射规律:光从空气中传播到水中,折射光线会偏向法线,光从水中射向空气中,折射光线会远离法线。
16.(2025八下·高州开学考)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实验中,小华同学做了如下操作:
(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泡沫小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泡沫小球被反复弹开,这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此实验中泡沫小球的作用是   ;
(2)如图乙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变小,由此推理可知:   ,此实验用到的探究方法是   。
【答案】(1)振动;放大音叉的振动
(2)真空不能传声;理想实验法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
【解析】【解答】(1) 悬挂着的泡沫小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泡沫小球被反复弹开,这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 泡沫小球的作用是 放大音叉的振动。
综上 第1空、 振动;第2空、 放大音叉的振动。
(2) 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变小,由此推理可知: 声音不能在真空传播,该试验方法为理想试验法。
综上 第1空、 真空不能传声;第2空、理想试验法。
【分析】1、声音产生是由物体振动产生,通过介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转换法:在物理实验中,某些物理量(动能、电能)难以直接观察,需要转换成容易观察的指标进行测量,如用乒乓球显示音叉的振动。
17.(2025八下·高州开学考)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实验中用半透明玻璃板替代平面镜   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是因为半透明玻璃板既能看到蜡烛A的像,又能看到另一侧的物体,便于   ;
(2)细心的小丁透过玻璃观察蜡烛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的像(图甲),出现两个不重合像的原因是   ;此时成两个像的蜡烛的物距分别是蜡烛到玻璃板两个面的距离,若玻璃板厚度为3mm,则两个像的距离为   mm;
(3)若图乙中蜡烛A的位置保持不变,把镜子沿虚线EF平分成两块,把其中的一块向后平移一段距离,则蜡烛A通过这两块镜子____。
A.都不能成像
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C.都成完整的像,两个像在同一位置
D.都成完整的像,两个像在不同位置
【答案】(1)垂直;确定像的位置
(2)玻璃板较厚,前后两个面各成一个像;6
(3)D
【知识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解析】【解答】(1)玻璃板可透光,代替平面镜可以确定像的位置,在试验中需要垂直桌面;
综上 第1空、垂直; 第2空、 确定像的位置。
(2)在实验中出现两个像的原因为玻璃板太厚导致在前侧和后侧均出现了物体的像,玻璃板厚度为3mm,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所以两个像的距离为6mm。
综上 第1空、玻璃板较厚,前后两个面各成一个像; 第2空、 6.
(3)将镜子分为EF两块,每块镜子均成完整的像,像遵循平面镜成像的规律,镜子位置不同,所以像的位置不同,ABC错误,D正确;
综上选D。
【分析】1、平面镜成像试验:实验仪器有白纸、薄玻璃板(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两根大小相同的蜡烛,A蜡烛点燃,B蜡烛熄灭(使用B和蜡烛A的像进行比较,判断像物大小关系),光线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观察,方便观察像的位置;
2、实验步骤:将玻璃垂直于白纸,点燃蜡烛A, 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慢慢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在蜡烛B一侧放置光屏,光屏上无法成像;
3、试验结论:平面镜成像特点为物像等大、物像等距、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成虚像。
18.(2025八下·高州开学考)有一种“55℃”水杯,将沸水倒入这种杯中摇一摇,便可使水温快速变为55℃,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温度不变。此杯内部导热层和外部隔热层之间贮存了一种固体颗粒,靖靖用烧杯中的水加热试管中的这种固体颗粒(如图甲),探究其熔化时的规律。实验中从20℃开始,每隔1min记录一次试管中温度计的示数。
(1)组装图甲中的实验器材时,应先固定   (选填“A”“B”或“C”);
(2)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示数为   ℃;
(3)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如图丙所示的图像,分析图像并结合实验现象可知:“55℃”水杯中的这种固体颗粒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答案】(1)A
(2)37
(3)晶体
【知识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
【解析】【解答】(1)安装实验器材时,需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固定酒精灯,在固定A,同时避免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所以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应先固定A。
综上 第1空、 A;
(2)图乙中,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为37℃。
综上 第1空、 37;
(3)该固体颗粒有固定的熔点,是晶体。
综上 第1空、 晶体;
【分析】1、水沸腾的温度时间特性:水到达沸点时的特点为加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气泡由小变大;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低于标准气压,沸点低于100℃;
2、晶体:有固定熔点:如冰、海波、无固定熔点:蜡烛、玻璃;
3、探究水沸腾温度时间曲线试验:实验仪器的安装遵循从下而上、从左至右的安装顺序,所以安装顺序为铁架台、酒精灯、铁圈、烧杯、温度计,以酒精灯外焰加热物体,使用仪器还有秒表,记录液体的温度时间曲线。
(1)安装实验器材时,需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并且避免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应先固定A。
(2)图乙中,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0刻度线在下方,液柱的液面在0℃以上,所以温度计的示数为37℃。
(3)从图丙可以看出,该固体颗粒有固定的熔点,是晶体。
19.(2025八下·高州开学考)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
猜想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中小明用到了一个弹簧测力计、一块木块、一个砝码、一块长木板和一条毛巾。
(1)测量前小明观察弹簧测力计,发现指针并没有对准零刻度线,为了准确测量滑动摩擦力,实验前应该先在   (选填“水平”或“竖直”)方向对弹簧测力计调零;
(2)如图甲所示,小明把木块平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由图甲可知木块此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N;
(3)通过比较分析图甲、乙两次实验,可得结论: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   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4)小明为了进一步探究猜想二,进行如图丙所示的实验。由于所用的弹簧测力计量程较小,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达到最大值时仍没拉动木块,为了用现有的实验器材顺利完成此实验探究,可采取的办法是:   ;
(5)在图甲实验中,若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以比原来更大的速度匀速运动,你认为木块受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理由是   。
【答案】(1)水平
(2)4.2
(3)压力
(4)将丙图中木块上的砝码取下,测出滑动摩擦力,再和甲实验进行比较
(5)不变;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受到的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无关
【知识点】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解析】【解答】(1)实验中水平使用弹簧测力计,所以实验前需要水平方向调零。
综上 第1空、 水平;
(2)木块匀速运动,所以木块受力平衡,木块所受拉力等于摩擦力,弹簧测力计示数为4.2N,所以摩擦力为4.2N;
综上 第1空、 4.2.
(3) 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 ,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综上 第1空、 压力;
(4) 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达到最大值时仍没拉动木块, 所以需要减小摩擦力,接触面粗糙程度无法更高,只能更改压力,所以可以将丙图中木块上的砝码取下,测出滑动摩擦力,再和甲实验进行比较。
综上 第1空、 将丙图中木块上的砝码取下,测出滑动摩擦力,再和甲实验进行比较。
(5) 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以比原来更大的速度匀速运动,你认为木块受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将不变,理由摩擦力的大小和速度无关。
综上 第1空、 不变。
【分析】1、滑动摩擦力影响因素:控制压力相等的情况下,接触面表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等的情况下,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2、控制变量法:在物理实验中,存在多个影响因素共同决定某个物理量,如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有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在研究单一变量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时,要保持非研究因素的相同。
3、力和运动:物体静止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20.(2025八下·高州开学考)如图是关于简单机械的实验探究。
(1)如图甲、乙所示的两个滑轮中,属于动滑轮的是   ,若滑轮的自重和摩擦不计,分别用力匀速提起同一物体,则F1   F2(选填“>”“<”或“=”)。
(2)如图丙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装置。
①实验前,应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   。
②杠杆两侧同时去掉一个钩码,   (选填“能”或“不能”)继续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答案】(1)乙;>
(2)便于测量力臂;不能
【知识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
【解析】【解答】(1)乙滑轮轮轴不固定,属于动滑轮,定滑轮不改变力的大小,动滑轮缠绕绳子数为2,所以F2=0.5F1,所以F1>F2;
综上 第1空、 乙;第2空、>;
(2)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为便于测量力臂;杠杆同时去掉砝码,F1L1≠F2L2,所以不能保持平衡;
综上 第1空、 便于测量力臂;第2空、不能;
【分析】1、动滑轮的工作特点:可以省力,但是费距离,定滑轮的工作特点:可以改变方向但是不省力;
2、拉力的计算, ,n为动滑轮缠绕绳子数,绳子移动的距离为物体移动距离的n倍;
3、杠杆原理的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21.(2025八下·高州开学考)枣庄盛产一种活瓷杯,该水杯可以净化水质,去除水中异味,提升水的口感。小明家有一个质量为450g,容积为230mL的茶杯,如图所示,他想知道制作这种茶杯的材料的密度。于是他用天平测出杯盖的质量为63g,再把杯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水的质量为21g。求:
(1) 该杯盖的体积是多少
(2) 制作这种茶杯的材料的密度是多少
(3)若此茶杯装满水,茶杯与水的总质量是多少
【答案】(1)解: 杯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水的质量为21g,根据m=ρv测量溢出水的体积v=;水的体积等于杯盖的体积。
(2)解:杯盖的质量为63g , 体积为21cm3,根据密度公式计算 种茶杯的材料的密度
(3)解: 容积为230mL的茶杯,可以装水230mL,根据m=ρv测量水的质量m=230cm3×1g/cm3=230g,茶杯的质量为450g,所以总质量为680g。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 把杯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水的质量为21g ,此时溢出水的体积等于杯盖的体积,根据密度公式计算水的体积;
(2)杯盖的质量为63g , 体积为21cm3,根据m=ρv计算 茶杯的材料的密度 ;
(3)茶杯可以装水230mL,根据m=ρv计算水的质量,结合茶杯的质量计算总质量。
22.(2025八下·高州开学考)在学习了有关声波传播的知识后,小华尝试用此解释一些身边的现象。这个夏天特别热,傍晚时分,住在9楼的小华打开书房的窗户换气,却感受到楼下的噪声扑面而来,这是怎么回事呢?小华赶紧打开物理课本,并结合其他课外读物,找到3条有用的信息:①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数据如表一所列;②声波向前传播时会向温度低的空气层方向偏折,如图所示。③夏天,地表的温度较高,热空气在上升过程中温度逐渐降低。
表一:声波在不同温度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速度(m/s) 331 337 343 349 355
(1)根据表一中声波在空气的传播速度和温度的关系可知:   ;
(2)根据声波在空气的传播速度和温度的数量关系可以推测:当空气的温度达到45℃时,声波的传播速度为   米/秒;
(3)请根据小华收集的信息,并结合已得出的初步结论,解释为什么在夏季噪声对高层住户的影响较大   ?
(4)在打开窗户时,小华戴上了降噪耳机,噪声一下减小了很多。降噪耳机的工作原理是:采集环境噪声,分析主要噪声源的频率,如图甲所示;然后发出相同频率的新噪声,恰能将原噪声的振动抵消。图乙中能够抵消噪声源振动的新噪声的振动图像是____。
A.A B.B C.C D.D
【答案】(1)温度越高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越快
(2)358
(3)夏天,地表的温度较高,高空的温度较低,声波向前传播时会向温度低的空气层方向偏折,因此夏季噪声对高层住户的影响较大
(4)D
【知识点】声速;噪声及来源;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
【解析】【解答】(1)根据表格数据可知,随着温度升高,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
综上 第1空、 温度越高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越快;
(2) 温度每增加10℃,声速增加6m/s,当空气的温度达到45℃时 ,声速在355m/s的基础上增加3m/s,所以此时声速为358m/s;
(3)夏天地表的温度较高,高空的温度较低, 声波向前传播时会向温度低的空气层方向偏折 ,所以声音会向高层的住户的影响较大;
综上 第1空、 夏天,地表的温度较高,高空的温度较低,声波向前传播时会向温度低的空气层方向偏折,因此夏季噪声对高层住户的影响较大;
(4) 然后发出相同频率的新噪声,恰能将原噪声的振动抵消 ,所以新噪声的评论和甲相同,AB排除,抵消振动,则振动方向相反,D正确,C错误;
综上选D。
【分析】1、声音的速度,在不同介质中(固体大于液体大于气体)的速度不同,同一种介质中,温度相同速度相同;
2、随着温度的增加,声音的速度逐渐增加。
23.(2025八下·高州开学考)荔枝是一种美味的水果,小嘉买了一些荔枝品尝。
(1)小嘉拿起一个荔枝,如下图1所示,它的尺寸约为0.5   ;
(2)   叫质量,小嘉想要测量荔枝的质量,可以选用下列工具中的   ;(选填字母)
A.沙漏 B.天平 C.杆秤 D.卷尺 E.秒表 F.日历
(3)若小嘉使用托盘天平测量它的质量,应先将游码移到标尺   处,若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边,这时应调节   ,使其向   移动(选填“左”或“右”)。正确将荔枝放在天平   盘,砝码放在另一盘后,发现指针还是偏向分度盘的左边,这时应   或   。当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中砝码有10克和5克各两个,游码的位置如上图2所示,荔枝的质量为   克。
【答案】(1)dm
(2)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BC
(3)零刻度线;平衡螺母;右;左;向右盘增加砝码;向右调节游码;37.5
【知识点】质量的测量与天平的使用
【解析】【解答】(1)荔枝的长度由图分析大约为0.5dm。
综上 第1空、 dm;
(2)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使用天平、杆秤测量物体的质量;
综上 第1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第2空、 BC;
(3)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首先将游码调零;指针偏左,平衡螺母向右调节左盘放置物体, 砝码放在另一盘后,发现指针还是偏向分度盘的左边,这时应 调节游码或者调整砝码的质量,游码示数为7.5g,所以总质量为37.5g。
综上 第1空、 零刻度线; 第2空、平衡螺母; 第3空、右; 第4空、左; 第5空、向右盘增加砝码; 第6空、向右调节游码; 第7空、 37.5.
【分析】天平的使用步骤:1、调零:天平置于水平台上,将游码归零,调节平衡螺母使得指针指向刻度中央,2、称重:是用镊子夹取砝码,测量时为左物右码,不断调整砝码和游码重量,使得天平重新平衡;测量为左物右码。
24.(2025八下·高州开学考)[物理学与工程实践]综合实践活动——研究制作便携医用冷藏箱。
【项目提出】便携医用冷藏箱不用电,是如何起到冷藏功能的?怎样设计制作冷藏箱呢?
【项目分析】天天和小小来到社区医院,了解了便携医用冷藏箱的结构和原理。如图甲所示,冷藏箱包括箱体、内侧保温层(使用.PU聚氨酯整体发泡)、冰盒、温度计、支架等.使用时,将冷冻过的冰盒放入箱体,并把要保存的物品固定在支架上,关闭箱盖,就能有较好的冷藏功能,并且便于携带。
【项目实施】了解了冷藏箱的结构和原理后,同学们设计并制作了简易冷藏箱,打算在郊游时放置需要冷藏的食材。
天天将装有适当浓度盐水的冰盒放入冰箱冷冻室,每隔1h测量盐水的温度,并画出盐水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取三只较大的鞋盒,盒内侧分别放入2cm厚的塑料泡沫、2cm厚的毛巾、4cm厚的塑料泡沫,做好固定,制成简易冷藏箱A、B、C。
天天取出冰箱中冷冻好的冰盒,将相同的冰盒分别放在冷藏箱A、B内,在箱内各放一只烧杯,装入等量的40℃的热水,每2min打开盒盖,用实验室温度计测量水温.发现随着时间的增加,两杯水温度下降快慢不同,一段时间后,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且长时间保持不变。
小小利用装有冰盒的冷藏箱C也进行了实验,从冰箱冷藏室取一小瓶纯净水放入自制的冷藏箱,每隔1h测量纯净水的温度,3h后发现纯净水中出现碎冰块,箱内温度计的示数为-6℃。
【展示交流】同学们从实验制作、实验效果等方面进行交流评价。
(1)关于便携医用冷藏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箱体选用较轻的材料制造 B.保温层用导热性较好的材料
C.冰盒内使用凝固点较高的液体 D.箱内温度计可选用水银体温计
(2)根据图乙可知,盐水凝固所用的时间是   h。
(3)天天完成实验时的环境温度约为   ℃。
(4)在小小操作的实验中,3h后小瓶内纯净水的温度为   ℃,冰盒中的物质的状态是   (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
(5)同学们从实验制作、实验效果等方面进行了交流评价,请你从天天的实验设计或实验操作的角度提一个合理化建议:   。
【答案】(1)A;C
(2)2
(3)16
(4)0;固液共存
(5)缩短观察热水温度变化的时间间隔
【知识点】物质的三态;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
【解析】【解答】(1) 便携医用冷藏箱 ,便携体现出该材料密度小,冷藏箱表示导热性差,冰盒的凝固点高,发生熔化时吸收个更多的热量,水银温度计凝固点为-38.8℃,当温度较低时,水银无法使用,所以AC正确,BD错误;
综上选AC;
(2)据图可知,盐水凝固的始末时间为2h和4h,所以凝固时间为2h;
综上 第1空、 2;
(3)室内温度计示数为16℃,
综上 第1空、 16;
(4) 3h后发现纯净水中出现碎冰块 ,说明此时正处于凝固状态,温度为0℃,处于固液共存态;
综上 第1空、 0; 第2空、固液共存;
(5)在实验中,观察时间的间隔过长,水温度变化不精细,所以可以缩短观察热水温度变化的时间间隔。
综上 第1空、缩短观察热水温度变化的时间间隔。
【分析】1、温度计的原理及使用方法:温度计的之作用原理为热胀冷缩,读数时,需确定分度值,视线平行液柱所对应的刻度线。
2、正确使用方法:在测量物体的温度时,首先要估测待测物体的温度,选择合适的温度计,进行测量,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且等待一段时间,待示数稳定后读数。
3、凝固为液态变化为固态,释放热量,如结冰;凝固状态处于固液共存态。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