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2024-2025学年2024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教学同步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2024-2025学年2024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教学同步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3.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4-13 23:47: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
更加绚丽多彩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2024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精做课件】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一)导入新课(5 分钟)
展示一些精美的化学实验图片,如化学分析实验、化学合成实验等,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学生:“在这些实验中,我们能看到哪些常见的仪器呢?化学试剂又是如何取用的呢?” 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常用化学仪器和化学试剂的取用。
(二)常见化学仪器(20 分钟)
多媒体展示常见化学仪器的图片,如试管、烧杯、量筒、托盘天平、酒精灯、滴管等,逐一介绍仪器的名称、用途和特点。
教师拿出这些仪器的实物,进行详细的讲解和演示。例如,讲解试管时,介绍其可用于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可直接加热,加热时要用试管夹夹持等;讲解量筒时,强调其用于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等。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这些仪器的认识和理解,教师巡视并参与讨论,解答学生的疑问。
(三)化学试剂的取用(30 分钟)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作出合理的假设。
培养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处理实验数据、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探究法、讨论法、演示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 分钟)
展示一些有趣的化学现象,如 “魔棒点灯”(用沾有高锰酸钾和浓硫酸混合物的玻璃棒点燃酒精灯)、“清水变牛奶”(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等。提问学生:“看到这些奇妙的现象,你想知道为什么吗?怎样才能揭开这些化学现象背后的奥秘呢?” 从而引出科学探究的主题。
(二)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20 分钟)
提出问题
举例说明生活和化学学习中常见的问题,如 “铁为什么会生锈?”“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什么物质?” 等,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来源和提出问题的重要性。
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作出假设
以 “铁生锈的原因” 为例,分析可能的假设,如 “铁生锈可能与水有关”“铁生锈可能与氧气有关” 等,讲解作出假设的依据和方法。
让学生针对一些具体问题尝试作出合理的假设,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假设。
设计实验
结合 “铁生锈条件的探究” 实验,详细讲解设计实验的原则,如控制变量原则、对照原则等。
展示一些简单的实验设计方案,让学生分析其合理性和不足之处,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进行实验
强调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展示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如药品的取用、仪器的连接、加热等。
让学生分组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练习,教师巡视指导,确保学生操作规范。
收集证据
讲解收集证据的方法,包括观察实验现象、测量数据、记录实验结果等。
以 “蜡烛燃烧产物的探究” 实验为例,引导学生如何准确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解释与结论
指导学生如何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分析和处理,通过推理和归纳得出结论。
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对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作出解释和结论,教师进行点评和纠正。
反思与评价
举例说明反思与评价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如对实验方案的改进、对实验结果的可靠性进行评估等。
组织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和评价,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完善能力。
(三)科学探究实例分析(20 分钟)
展示 “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水反应” 的实验案例,包括问题的提出、假设的作出、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过程、现象的观察和记录、结论的得出等环节。
让学生分组讨论该实验案例,分析实验设计的思路和方法,思考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每组选派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科学探究过程的理解。
(四)学生自主探究活动(20 分钟)
提出探究问题:“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有哪些?”
学生分组讨论,作出假设,如 “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可能与温度有关”“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可能与催化剂的种类有关” 等。
各小组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巡视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完善实验方案。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
各小组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得出结论。
每组选派代表汇报探究结果,其他小组进行提问和评价,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五)课堂小结(10 分钟)
请几位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包括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和方法,以及自己在探究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
教师进行补充和总结,强调科学探究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解决问题。
(六)布置作业(5 分钟)
让学生课后整理自己在探究活动中的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和反思等内容。
完成教材上相关的练习题,加深对科学探究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五、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包含化学实验视频、图片、科学探究案例等。
实验仪器和药品,如铁架台、试管、酒精灯、滴管、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红砖粉末等。
实验报告纸、记录表格等。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对于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和创新。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表达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汇报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此外,要加强对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确保实验教学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5
课堂检测
4
新知讲解
6
变式训练
7
考试考法
8
小结梳理
学习目录
1
复习引入
2
新知讲解
3
典例讲解
开启化学之旅
1.知道化学的作用,了解什么是化学,说出学习和研究化学的意义;
2.了解化学的发展简史,体会化学对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培养社会责任感;
3.激发对化学的好奇心及强烈的探究欲望,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学习目标
课堂导入
新知探究
衣 食 住 行
医药 国防 航天 环境
知识点1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古代化学
火—矿石—陶器—铜器—铁器—纸张—火药—酿酒—印染
拉瓦锡
道尔顿
近代化学
发现质量守恒定律
提出原子论
门捷列夫
近代化学
阿伏加德罗
提出分子学说
发现元素周期律
现代化学——合成新物质
高强度
芳纶复合材料
碳化硅
单体反射镜
国产航空
发动机
典例 以下关于化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学除了研究世界上已经存在的物质,还创造新物质
B.化学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家,如拉瓦锡、门捷列夫等
C.不应该使用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不利于人体健康
D.我们应该合理利用资源,注意保护环境
C
新知探究
知识点2 化学研究的内容
化 学
结构
性质
转化
组成
应用
从分子层次认识物质
通过化学变化创造物质
你们知道这杯水的成分吗?
组 成
为什么钻石和石墨颜色、质地差别很大?
结 构
为何口渴选择喝矿泉水而不是食用油?
性 质
铁矿石
炼铁

转化及应用
展望未来——学科融合
展望未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门捷列夫:
元素周期表
【易错辨析】
2023年9月23日亚运会在我国杭州隆重开幕。下列不能体现化学的贡献的是( )
A.碳纤维“薪火”火炬
B.LED灯光显示技术
C.火炬使用的生物质燃气
D.运动员服装
B
【学以致用】
通过参与学习活动,我们可以获得丰富多彩的学科知识。下列学习活动中属于化学课学习内容的是(  )
A.体会诗词中的家国情怀
B.比较水与砂石的吸热能力
C.学习判定相似三角形的原理
D.探究水的组成
D
1. [2023·哈尔滨 ] 大美龙 江,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山清水秀 ! 在龙江发展的进程中,化学一直在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 森林广袤,氧气充足 B. 合理施肥,不能增产
C. 矿产丰富,产业多元 D. 科学防治,生态优化
【点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A 正确;合理施肥能使作物增产, B 错误;不同的矿产资源有不同的用途,可以带动不同产业的发展, C 正确;科学选取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能实现生态优化, D 正确。
【答案】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返回
2. [2024·西安碑林区期中]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围绕经济结构调整、可持续发展等提出未来五年我国的发展目标。下列措施无助于实现这些目标的是 ( )
A. 有序发展风电、水电,为实现碳达峰目标奠定基础
B. 研制新型材料,制造高端装备
C. 合成新型药物,保障人民生命健康
D. 大量开采矿产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点拨】大量开采矿产资源可促进经济发展,但不利于可持续性发展,应合理开发矿产资源, D 错误。
【答案】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返回
3. 《我们需要化学》为系列化学科普视频,该片深入浅出地为观众呈现了化学的本源,以及我们生活的化学本质。下列对化学科学的认识错误的是 ( )
A.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B.化学为人类研制了新材料
C.化学的发展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D.化学为人类健康提供了保障
【点拨】生态环境的恶化是多种原因导致的,如气候变化、过度开采资源、过度放牧牲畜等,不能说化学的发展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C 错误。
【答案】 C 
【点易错】化学科学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有些人误认为化学一定会产生污染,天然存在的物质一定没有污染,这是错误的;实际上化学工业的发展利大于弊,只要好好利用化学,就可以避免环境污染,甚至可以解决其他原因造成的环境污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返回
4.小明同学 参加了辩论赛。正方:化学造福人类;反方:化学危害人类。下列说法不能作为正方论据的是 ( )
A. 化学研发氨纶、涤纶等新衣料,丰富了大家 的穿着
B. 化学研发食品添加剂,改良食品的口感,但 有害人体健康
C. 化学研发新型建筑材料,改善人们的居住 条件
D. 化学研发新型燃料,缓解能源危机,减少环 境污染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返回
5.科学家对人类文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
A. 拉瓦锡编制了元素周期表
B. 门捷列夫提出了近代分子学说
C. 道尔顿发现了质量守恒定律
D. 屠呦呦因研究青蒿素获诺贝尔奖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返回
6.下列是《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发布的 2023 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中的四项,其中与化学研究范畴关联密切的是( )
A.改变一切的芯片设计
B.制作图像的 AI
C.电池的回收利用
D.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
【点拨】芯片设计、制作图像的 AI 都属于信息科学研究范畴, A、 B 不符合题意;电池的回收利用属于化学研究范畴, C 符合题意;太空望远镜属于天文学研究范畴, D 不符合题意。
【答案】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返回
7. [ 家国情怀题 ] 我国的下列科技新成果中,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
A. 实现从一氧化碳到蛋白质的人工合成
B. 实现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
C. C60与金属铜复合催化低温合成乙二醇
D.射电望远镜捕获世界最大的快速射电暴
【点拨】实现从一氧化碳到蛋白质的人工合成、实现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 C60 与金属铜复合催化低温合成乙二醇,都涉及物质的性质与转化等,属于化学研究范畴, A、 B、 C 不符合题意;射电望远镜捕获世界最大的快速射电暴属于天文学研究范畴, D符合题意。
【答案】 D 
【点方法】解答此类题目应明确化学研究的对象,即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应用;了解化学科学与社会生活的渗透,特别是与人类社会密切相关的重要领域,如信息科学、功能材料研制、能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生命过程探索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返回
8. [2023·扬州] 下列是我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几位获得者及其部分研究领域,其中研究领域 主 要 涉及 具 有优良性能的导电 材料开发的是 ( )
A.闵恩泽——石油化工催化剂研究
B.师昌绪——材料腐蚀研究
C.赵忠贤——高温超导材料研究
D.张存浩——高能化学激光研究
课堂小结
化学的昨天、今天、明天
化学
化学与人类社会的发展
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应用;从分子层次认识物质,通过化学变化创造物质
1.教材习题:完成教材上的课后习题。
2.实践性作业:借助电脑网络等方式以“我眼中的化学”为题写一篇化学笔记,进行交流。
谢谢观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