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 RE 5I 课件+教案 (5)

文档属性

名称 DO RE 5I 课件+教案 (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05-26 09:27:18

文档简介

课件10张PPT。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在一座古老的修道院里,有一位叫玛丽亚的年轻修女,她性格活泼、美丽善良,喜欢唱歌,会弹吉它。应聘到一位退役的海军上校家当家庭教师,上校的七个孩子很调皮、每次家庭老师都会被他们气走,玛丽亚是他们的第十二位老师,她用爱心与音乐和七个失去母亲的孩子成为了好朋友,玛丽亚从最基本的do-re-mi开始教起,教会了孩子们许多歌曲,不仅使他们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而且还找回了他们渴望已久的欢乐和自信。《Do Re Mi》是该剧中著名唱段之一。分组表演唱视频《音乐之声》孤独的牧羊人_标清.flv再见!do re mi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能够用欢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2.利用图谱辅助歌曲的学习,了解歌曲旋律进行特点。
3.通过演唱、创作等活动,培养音乐合作、表现的能力和音乐实践能力。
1.能够用欢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2.利用图谱辅助歌曲的学习,了解歌曲旋律进行特点。
3.通过演唱、创作等活动,培养音乐合作、表现的能力和音乐实践能力。
2学情分析
经过近六年的小学音乐课学习,学生能掌握七个基本音级的音名、唱名,以及简谱的相关知识。大部分同学能较为准确地演唱带有临时变音记号的歌曲。但小学高年的学生在艺术表演方面与低龄段有比较明显的不同,相对较为羞涩、腼腆,需要教师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激励措施鼓励学生参与音乐表现。
3重点难点
1.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Do Re Mi》。
2.《Do Re Mi》合唱.
3.利用图谱了解歌曲旋律进行特点。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简介《音乐之声》剧情
1、师:同学们,喜欢看电影吗?喜欢看什么类型的电影?
2、介绍剧情:
师:老师最喜欢的一部影片,没有酷炫的特技,没有火爆的枪战打斗,也不是3D、4D,但是它却凭借真实感人的故事情节、演员质朴自然的表演,还有影片优美动听的插曲,一举获得1965年奥斯卡金像奖的五座奖杯。这就是美国影片《音乐之声》。电影《音乐之声》改编自音乐剧,讲述了发生在奥地利的一个真实而动人的故事。在一座古老的修道院里,有一位叫玛丽亚的年轻修女,她性格活泼、美丽善良,特别喜欢唱歌。一天玛丽亚来到一位退役的海军上校特拉普家给他的七个孩子当家庭教师。上校的妻子早逝,他工作繁忙,只会用军事化的方式对待孩子们。这些孩子很调皮,已经气走了11位家庭老师,玛丽亚是第十二位。善良的玛丽亚十分爱护这七个孩子,她用爱心与音乐打开了孩子们的心灵之门,改变了孩子们,和他们成为了好朋友,也感动了上校的心,最后成为了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设计意图:抓住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以简介剧情激发学生兴趣。】
活动2【活动】欣赏活动:视频欣赏《Do Re Mi》
1、视频欣赏,感受思考。
师:影片的故事情节非常地感人,影片中的十几首插曲更是打动人心的经典之作。现在就让我们走进《音乐之声》,欣赏影片中最精彩最著名的音乐片段----《Do Re Mi》。边听边思考:歌曲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玛利亚是怎样引导孩子们认识并记住七个音符?她用了哪些方式让孩子们爱上音乐,乐于参与和表现音乐的?
2、生讨论后回答,师小结答案。
师::歌曲听起来是那么轻松活泼、充满乐趣;玛丽亚老师把每个音编成我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来教给孩子们,使音乐学习变得活泼有趣;玛利亚老师引导孩子们反复演唱歌曲《哆来咪》,在游戏、玩耍中学习,每一次的演唱形式都不同,激发了孩子们学习音乐的兴趣。
【设计意图:本视频是影片中的经典片段,其中本课学习的《DO RE MI》在视频中反复出现,且每一遍的演唱形式都不同。让学生带着问题聆听欣赏,使他们更为专注地体验音乐表达的情感、表现的形式以及歌曲的内容,为之后的歌曲教学和表现做铺垫。】
活动3【活动】演唱活动:学唱歌曲《Do Re Mi》。
(一)初听歌曲,感受情绪
1、聆听歌曲《Do Re Mi》二,引导学生分析快乐的情绪从哪里感受到?
小结:欢快活泼的歌曲通常速度较快。歌词十分有特点。引导学生富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板书:速度、歌词、旋律)
(二)旋律教学,解决难点。
1、借助图谱,了解旋律创作特点。
(1)师:为什么能从旋律中感受到快乐的情绪呢?请看----(教师边唱边画旋律线,第二遍请学生跟着画一画,唱一唱)从旋律线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小结:一二与三四乐句两条旋律线是一样。五、六、七旋律线相同。)
(2)师:旋律走向相同,节奏相同,音高相同吗?(不同)这样创作方法叫模进。音乐家这么创作,目的是什么呢?跟着老师用不同的声音位置说一说:春天来啦。你们发现了什么?
(小结:随着音高的变化,力度越来越强,情绪越来越热烈。)
(3)师:音乐家采用模进的创作方法把歌曲的情绪推向了高潮。
2、观察旋律,找出难点。
师:视唱前,请大家找一找旋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①附点:注意乐句中附点,带有附点的音唱得强一些、长一些。
②连线:不同音上的连线成为圆滑线,相同音上的连线称为延音线。歌曲旋律中有五处出现了连线,注意唱足时值。其中第七乐句中的连线唱3拍,第八乐句是弱起。
③变化音:第6、7、8乐句出现变化音,使音乐的色彩更加丰富。)
3、跟琴视唱,指导解决旋律难点。
师:视唱时请注意掌握好附点节奏,唱准变化音,并注意每个乐句最后两小节有连线的音时值要唱足。(小结:变化音的乐句单独听琴再唱一唱,提醒学生歌曲第一遍和第二遍结尾不同。)
(三)歌词教学,体验情感。
1、思考:快乐的情绪来自有趣的歌词、好听的旋律,还需要靠什么来表现?(板书:歌声)
2、聆听范唱,通过图谱了解演唱气息与声音的要求。
师:在学唱歌词之前,请同学们再次聆听歌曲,边听边看老师画声音图谱,想一想我们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演唱才能更好地表现歌曲?(生一边聆听,老师画的图形谱)
小结:从老师的图形谱中你们发现了什么?(点表示弹性的声音,连线气息要足。)
3、有了快乐的歌声,还不足以让人们感受到快乐的情绪,还需要在演唱时做到什么呢?(出示笑脸)是演唱时的面部表情。(板书:表情)
4、指导学生用圆润弹性的声音、活泼欢快的情绪完整演唱歌词。(演唱中注意指导唱准时值和变化音,引导学生演唱中的音色要求、力度变化及情感表达。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教学立足于唱好歌,会唱歌的目标,紧紧围绕歌曲情绪来展开,引导学生探究情绪与速度、旋律、歌词、声音、表情等艺术处理之间的关系,在教会学生演唱的同时,帮助他们掌握音乐要素在歌唱中的作用。】
活动4【活动】实践创作活动:我们的《Do Re Mi》
1、编创演唱形式
师:玛利亚老师为了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喜爱,采用了不同的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我们可以用哪些演唱形式来表达歌曲的情感,表现我们对音乐的喜爱?
(师生探讨表现形式,引导学生互相评价。形式一:分角色演唱:学生分组各唱一句)
2、指导学生分句演唱,在学生演唱第二段时师加入二声部演唱。
3、二声部合唱教学。
(1)思考:刚才老师是怎么唱的?
(2)出示二声部歌片,观察第二声部的旋律。(将每个乐句第一个音延长,第八句为6、7、1)
(3)跟伴奏用科尔文手势辅助唱一唱第二声部旋律。
(4)合唱表现。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演唱形式的创编和二声部合唱的学习,强化学生对歌唱表现形式的体验,更好地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也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与合唱能力。】
活动5【活动】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你们的表演把影片的精彩瞬间带到我们的课堂上。音乐之声的魅力就在于在学习音乐中感受快乐,在音乐表现中体验美好。只要热爱音乐,我们的每一天将会过得更丰富,更精彩!
活动6【讲授】组织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