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高二选修2-3第三章第一节机械波的衍射和干涉同步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物理高二选修2-3第三章第一节机械波的衍射和干涉同步训练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80.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05-26 10:14: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物理高二选修2-3第三章
第一节机械波的衍射和干涉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如图,P为桥墩,A为靠近桥墩浮在水面的叶片,波源S连续振动,形成水波,此时叶片A静止不动.为使水波能带动叶片振动,可用的方法是( )
A.提高波源频率 B.降低波源频率
C.增加波源距桥墩的距离 D.减小波源距桥墩的距离
答案:B
解析:解答:拍打水面时,水波中的质点上下振动,形成的波向前传播,提高拍打水面的频率,则质点振动的频率增加,波的频率与振动的频率相等,根据,波速不变,频率增大,波长减小,衍射现象不明显,反之降低频率,波长增大,衍射现象更明显.故A错误,B正确.C、D错误.
故选:B.
分析: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的条件:孔缝的宽度或障碍物的尺寸与波长相近或更小.当衍射现象明显时,形成的水波能带动树叶A振动起来.
2.关于机械振动与机械波说法正确的是()
A.机械波的频率不等于振源的振动频率
B.机械波的传播速度与振源的振动速度相等
C.质点振动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波传播的方向
D.在一个周期内,沿着波的传播方向,振动在介质中传播一个波长的距离
答案:D
解析:解答:A、机械波的频率是振源的振动频率;故A不正确;
B、机械波的传播速度与振源的振动速度无关;故B错误;
C、波分横波与纵波,纵波的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在同一条直线上;故C错误;
D、由v=可知,沿波的传播方向,振动在介质中传播一个波长的距离;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机械波形成要有两个条件:一是机械振动,二是传播振动的介质.有机械振动才有可能有机械波,波的传播速度与质点振动速度没有直接关系.横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由介质本身的性质决定.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机械波的传播过程中,介质质点的振动速度等于波的传播速度
B.当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中传播时,频率一定改变
C.在光的双逢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红光改为绿光,则干涉条纹间距变宽
D.水中的气泡看起来特别明亮,是因为光从水射向气泡时,一部分光在界面上发生了全反射的缘故
答案:D
解析:解答:A、机械波的传播过程中,介质质点做简谐运动,其的振动速度不断变化,而波的传播速度是振动形式运动的速度,故A错误;
B、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中传播时,频率一定不变,波速与波长成正比,故B不正确;
C、光的双逢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红光改为绿光,波长变短,根据条纹间距可知,干涉条纹间距变窄,故C错误;
D、气泡看起来特别明亮,是因为光从水射向气泡时,一部分光在界面上发生了全反射的缘故,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介质质点的振动速度与波的传播速度没有关系;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中,频率不变,波长与波速变化;根据干涉条纹间距可知,波长变化,则条纹间距变化;气泡看起来特别明亮,发生了全反射的缘故.
4.关于机械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机械波的传播过程也是传递能量的过程
B.机械波的频率与波源振动的频率无关
C.机械波不能产生干涉、衍射现象
D.机械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答案:A
解析:解答:A、机械波的传播过程也是传递能量的过程;故A正确;
B、机械波的频率与波源振动的频率相同;故B错误;
C、机械波可以产生干涉及衍射现象;故C错误;
D、机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明确机械波的性质:机械波能传播能量和振动性质,其频率由波源决定,波速由介质决定.
5.关于机械波,下列说法与事实不一致的是( )
A.能在真空中传播 B.频率由波源决定
C.能产生干涉、衍射现象D.在传播过程中能传递能量
答案:A
解析:解答:A、机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
B、机械波的频率与波源振动的频率相同;故B正确;
C、机械波可以产生干涉及衍射现象;故C正确;
D、机械波的传播过程也是传递能量的过程;故A正确;
本题选择与事实不一致的,故选:A.
分析:明确机械波的性质:机械波能传播能量和振动性质,其频率由波源决定,波速由介质决定.
6.关于机械波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横波中质点的振动方向为竖直方向,纵波中质点的振动方向为水平方向
B.简谐横波在长绳中传播,绳上相距半个波长的两振动质点位移大小始终相等
C.任一质点每经过一个周期沿波的传播方向移动一个波长
D.如果振源停止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波也就立即停止
答案:B
解析:解答:A、横波中质点的振动方向为与运动方向相互垂直,纵波中质点的振动方向为沿波的传播方向;故A错误;
B、简谐横波在长绳中传播,绳上相距半个波长的两振动质点位移大小始终相等;故B正确;
C、质点不会随着波的传播而沿波振动;故C错误;
D、振源停止振动,但介质中的波仍继续传播;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机械波在传播振动形式的过程中同时传递了能量.介质中的质点不随波一起迁移.
7.关于简谐运动与机械波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一单摆,在月球表面简谐振动的周期大于在地球表面简谐振动的周期
B.受迫振动的振幅与驱动力的频率无关
C.在同一种介质中,不同频率的声波的传播速度不同
D.在横波的传播过程中,质点的振动方向总是与波的传播方向平行
答案:A
解析:解答:A、同一单摆在月球和地球上时,月球表面上的重力加速度比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小,据单摆的周期公式可知,在月球表面简谐振动的周期大于在地面表面简谐振动的周期,故A正确;
B、当驱动力的频率等于固有频率时,受迫振动会共振,振幅最大,所以受迫振动的振幅与它振动的频率有关,故B错误;
C、波的传播速度由介质决定,所以在同种介质中,不同频率的波的传播速度相同,故C错误;
D、波分为横波和纵波,横波中质点的振动方向总是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故D不正确;
故选:A.
分析:利用单摆的振动周期、受迫振动、波的传播速度有介质决定和波的分类即可求解;明确单摆的周期公式T=2π;受迫振动的物体达共振时振幅最大;波的传播频率由振源决定;速度由介质决定.
8.音箱装饰布网既美观又能阻止灰尘进入音箱内部,但是它又有不利的一面,对于音箱发出的声音来说,布网就成了障碍物,它障碍了声音的传播,造成了声音失真,有的生产厂家就把装饰布网安装了子母扣,这样听音乐时就可以把布网卸下来,从而获得高保真的听觉效果.听同样的音乐不卸下布网和卸下布网相比较,你认为声音损失掉的主要是( )
A.高频部分 B.低频部分 C.中频部分 D.不能确定
答案:A
解析:解答:不卸下布网,高频部分由于波长较小,衍射现象不明显,所以声音损失掉的主要是高频部分.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分析:当声波波长较长时会发生明显的衍射,即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
9.如图所示是观察水面波衍射的实验装置,AB和CD是两块挡板,BC是一个孔,O是波源,图中已画出波源所在区域波的传播情况,每两条相邻波纹(图中曲线)之间的距离表示一个波长,则波经过孔之后的传播情况,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此时能观察到明显的波的衍射现象
B.挡板前后波纹间距相等
C.如果将孔BC扩大,有可能观察不到明显的衍射现象
D.如果孔的大小不变,使波源频率增大,能观察到更明显衍射现象
答案:D
解析:解答:A、该题中孔、缝的宽度比波长还小时,就能够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故A正确.
B、由于同一列波的频率不变,而衍射前后波速相同,故衍射前后波长相同,故B正确.
C、如果将孔BC扩大,有可能造成孔的宽度大于波的波长,而只有当孔、缝的宽度与波长差不多或者比波长还小时,能够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故C正确.
D、由于介质不变,故孔扩大前后水波的波速相同,而波的频率增大后,则波的波长变短,而孔缝的宽度不变时,波长越小,衍射越不明显,故D错误.
选择不正确的,故选:D
分析:当孔、缝的宽度与波长差不多或者比波长还小时,就能够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这是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所以孔缝的宽度不变时,波长越小,衍射越不明显;由于同一列波的频率不变,而衍射前后波速相同,故衍射前后波长相同.
10.如图所示,O是水面上一波源,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某时刻的波峰和波谷,A是挡板,B是小孔.若不考虑波的反射因素,则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水面上的波将分布于( )
A.整个区域 B.阴影Ⅰ以外区域
C.阴影Ⅱ以外区域 D.阴影Ⅱ和Ⅲ以外的区域
答案:B
解析:解答:一列水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了小孔B,相比而言B的孔洞的尺寸比较小,所以能发生明显的衍射,但A挡板的尺寸较大,所以不能发生衍射现象;所以水面上波分布于除阴影Ⅰ以外区域,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分析:要使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必须使得孔或阻碍物的尺寸比水波的波长要小得多或相差不大.
11.声波能绕过某一建筑物传播,这是因为( )
A.声波是纵波 B.声波是横波
C.声波的波长较长 D.声波的频率较长
答案:C
解析:解答:声波能绕过某一建筑物传播,声音发生了衍射,说明声波波长较长.声波虽是纵波,但绕过阻碍物的现象不能说明声波是纵波.
故选:C
分析:声波能绕过阻碍物,这是声音的衍射现象.
12.两列波叠加,在空间出现稳定的干涉图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振动加强的区域内各质点都在波峰上
B.振动加强的区域内各质点的位移始终不为零
C.振动加强是指合振动的振幅变大,振动质点的能量变大
D.振动加强和减弱区域的质点随波前进
答案:C
解析:解答:A、振动加强的区域内各质点的振动方向均相同,可在波峰上,也可在波谷,也可能在平衡位置,故A错误;
B、振动加强区域质点是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有时位移为零,故B错误;
C、在干涉图样中振动加强是指合振动的振幅变大,振动质点的能量变大,C正确;
D、振动加强和减弱区域的质点不随波前进,D错误;
故选:C.
分析:只有频率相同的两列波才能发生干涉现象,振动加强与减弱区域相互间隔,振动加强的区域始终加强,加强区的位移时大时小,振动减弱的区域始终减弱;同时质点不随波前进.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波与机械波一样可以产生衍射、干涉现象,所以它们没有本质的区别
B.电磁波和机械波一样依赖于介质传播
C.空间中某个区域有变化的电场或变化的磁场,不一定能产生电磁波
D.用同样的装置进行双缝干涉实验,红光和紫光的条纹间距相等
答案:C
解析:解答:A、电磁波和机械波都属于波,故都能发生干涉和衍射现象,但二者产生的机理不同,故A错误;
B、机械波在传播时需要介质,而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故B错误;
C、电磁波是正弦交变的电磁场相互产生而产生的电磁波,所以某个区域有变化的电场或变化的磁场,不一定能产生电磁波,故C正确;
D、据双缝干涉实验可知,用同样装置进行双缝干涉实验,红光和紫光的条纹间距不相等,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电磁波是横波,而机械波有横波,也有纵波.只有横波才能发生波的偏振现象.干涉和衍射现象是波的特有现象,一切波都能发生干涉和衍射现象,波长越长,干涉和衍射现象越明显.波速由介质决定.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机械波和电磁波都能发生干涉和衍射现象
B.可以用紫外线验钞
C.只有频率相同的两列波才能干涉
D.在双缝干涉现象里,相邻两亮条纹和暗条纹的间距是不相等的
答案:D
解析:解答:A、波都能发生干涉和衍射现象,而机械波和电磁波都是波,故A正确;
B、利用紫外线的荧光作用,可以用紫外线验钞,故B正确;
C、据波的干涉条件可知,只有频率相同的两列波才能干涉,故C正确;
D、双缝干涉现象里,相邻两亮条纹和暗条纹的间距是相等的,故D错误.
故选:D.
分析:利用波特有的现象、常见光的应用、波的干涉条件判断和双缝干涉的特点即可判断选项.
15.如图是水面上两列频率相同的波在某时刻的叠加情况,以波源S1、S2为圆心的两组同心圆弧分别表示同一时刻两列波的波峰(实线)和波谷(虚线),s1的振幅A1=4cm,S2的振幅A2=3c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D是振动减弱点
B.质点A、D在该时刻的高度差为14cm
C.再过半个周期,质点B、C是振动加强点
D.质点C的振幅为4cm
答案:B
解析:解答:图是两列频率相同的相干水波于某时刻的叠加情况,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波峰和波谷,则D点是波谷与波谷相遇点,A是波峰与波峰相遇点,B、C两点是波峰与波谷相遇点.则A、D两点是振动加强的,且B、C两点是振动减弱的.
A、质点D是振动加强点,故A错误;
B、s1的振幅A1=4cm,S2的振幅A2=3cm,质点A是处于波峰叠加位置,相对平衡位置高度为7cm,而质点D处于波谷叠加位置,相对平衡位置为﹣7cm,因此质点A、D在该时刻的高度差为14cm,故B正确;
C、B、C两点是振动减弱点,再过半个周期,质点B、C是振动仍是减弱点,故C错误;
D、质点C是波峰与波谷的叠加点,则其合振幅为1cm,故D不正确;
故选:B.
分析:两列频率相同,振幅不同的相干波,当波峰与波峰相遇或波谷与波谷相遇时振动加强,当波峰与波谷相遇时振动减弱,则振动情况相同时振动加强;振动情况相反时振动减弱,从而即可求解.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6.“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这是声波的 现象;如图是不同频率的水波通过相同的小孔所能达到区域的示意图,则其中水波的频率最大的是 图.
答案:衍射|C
解析:解答:声波的波长比光波波长要长的多,容易发生衍射现象,所以它能绕过一般的障碍物而被另一侧的人听到,
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是波长比障碍物大或相差不多,波长越长,衍射现象越明显,由图知C的波长最短,因此频率最大.
故答案为:衍射;C.
分析:声波能发生衍射现象,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是波长比障碍物大或相差不多,波长越长,衍射现象越明显.
17.如图1是在水槽中看到的水波的 现象;图2是用激光束照射一个不透明的小圆盘时,在像屏上观察到的图样,这是光的 现象.
答案:干涉|衍射
解析:解答:如图1,这是水池中看到的是某些区域振动加强,某些区域振动减弱,所以图1是水波的干涉的现象.
如图2用激光束照射一个不透明的小圆盘时,中间的亮斑是泊松亮斑,这是光的衍射现象
故答案为:干涉,衍射.
分析:首先知道水波的干涉和衍射的特点和发生的条件,再据波行图分析判断是干涉还是衍射.
18.利用发波水槽得到的水面波形如a、b所示,则图a显示了波的 现象.为了能更明显看到此现象,可以水波的振源频率 (选填“增大”、“减小”).
答案:衍射|减小
解析:解答:波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的现象就是波的衍射现象,故图a说明发生了明显的衍射现象.
当频率相同的两列波相遇时当波程差为波长的整数倍时振动加强,当波程差为半个波长的奇数倍时振动减弱,使有的地方振动加强有的地方振动减弱,且加强和减弱的区域交替出现,故图b是发生了干涉现象.
当波长越长,发生明显干涉和衍射越明显;再由于波速有介质决定,所以增大波长需减小波的频率.
故答案为:衍射;减小.
分析:波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的现象就是波的衍射现象;当频率相同的两列波相遇时有的地方振动减弱,有的地方振动加强,且加强和减弱的区域交替出现说明发生了干涉现象.
19.机械波产生的条件是 ,.机械波按波的传播方向与振动方向的不同可以分为 和 .
答案:振源|介质|横波|纵波
解析:解答:根据机械波产生与传播的条件,可知,有机械振动不一定有机械波,还要有传播介质,才可能形成机械波.当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垂直时,该波为横波,当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时,该波为纵波.
故答案为:振源;介质;横波;纵波.
分析:机械波产生与传播的条件是机械振动与传播介质;利用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判断横波和纵波.
20.机械波产生和传播的两个条件是有介质和 ,声波是 (填”横波”或”纵波”).
答案:波源|纵波
解析:解答:机械波是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过程,所以机械波产生与传播的条件是有介质和波源.声波是一种纵波.
故答案为:波源,纵波.
分析:机械波产生和传播的两个条件是有介质和波源,声波是纵波.
三.解答题
21.飞机黑匣子是用来记录飞行数据数据和驾驶舱语音的电子设备.一旦飞机失事黑匣子入水,水敏开关启动水下超声波脉冲发生器工作,通过金属外壳把频率为37.5kHz的超声波信号发射到周围水域,已知超声波在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则该波在水中的波长约为多少?超声波能不能发生偏振现象?
答案:解答:超声波的波长:λ==0.04m;
超声波是纵波,不能发生偏振现象;
故答案为:0.04,偏振.
解析:
分析:根据v=λf求解超声波的波长;干涉和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横波还可以发生偏振现象,超声波是纵波.
22.在“观察水波的干涉”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干涉图样.O1、O2为波源,实线表示波峰,虚线为P位置与波源连线,且O1P=O2P.
(1)P点是振动加强点吗?
答案:据图可知,两列波的波长相同,所以两列波的频率相同,由于且O1P=O2P,所以路程差为半个波长的整数倍,所以该点P为振动加强点
(2)若有一小纸片被轻放在P点浮于水面上,则此后纸片运动情况是
答案:在P点处随水面上下运动
解析:解答:(1)据图可知,两列波的波长相同,所以两列波的频率相同,由于且O1P=O2P,所以路程差为半个波长的整数倍,所以该点P为振动加强点.在P点处随水面上下运动
分析:两列频率相同,当波峰与波峰相遇或波谷与波谷相遇时振动加强,当波峰与波谷相遇时振动减弱,则振动情况相同时振动加强;判断加强点时也可利用路程差判断;据波传播与质点的振动实质判断选项.
23.如图所示,在半径为R=45m的圆心O和圆周A处,有两个功率差不多的喇叭,同时发出两列完全相同的声波,且波长λ=10m.若人站在B处,正好听不到声音;若逆时针方向从B走到A,则时而听到时而听不到声音.试问在到达A点之前,还有几处听不到声音?
答案:解答:他到两个声源的间距为波长整数倍时,振动加强,听到声音是加强的,故听到声音变大;
当他到两个声源的间距为半波长的奇数倍时,振动减弱,听到声音是减弱的,故声音减弱;
由题意可知,他站在B处几乎听不到声音,两路程差为45m,所以当路程差为35m,25m,15m,5m均出现听不到声音.由此可知,还有4次听不到声音.
答:还有4处听不到声音.
解析:
分析:当人到两个声源的间距为波长整数倍时,振动加强,听到声音是加强的;当人到两个声源的间距为半波长的奇数倍时,振动减弱,听到声音是减弱的.
24.请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这种现象?
答案:解答:这是波的特性决定的,声波的波长比光波波长要长的多,容易发生衍射现象,所以它能绕过一般的障碍物而被另一侧的人听到,光波波长较短,不能绕过障碍物,只能沿直线传播,也就产生了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现象.
答:声波的波长较长,容易发生衍射,而光波的波长较短,不容易发生衍射现象.
解析:
分析:声波和光波都能发生衍射现象,但是声波的波长比光波波长大很多,容易发生衍射现象.
25.一个人在船上测得,每经过5s有一个波峰经过船的锚链,他还通过目测估计出相邻两个波峰的距离是15m,问:
(1)这时的波速是多少?
答案:这时的波速是3m/s
(2)船的固有频率是多大就会引起共振?
答案:船的固有频率是0.2Hz就会引起共振
解析:解答:(1)每经过5s有一个波峰经过船的锚链,故周期为5s;相邻两个波峰的距离是15m,故波长为15m;故波速为:
V=(2)船做受迫振动,当驱动力频率与固有频率相等时,发生共振,故发生共振的频率为:
F==0.2Hz
分析:(1)根据公式v=求解波速;(2)船做受迫振动,当驱动力频率与固有频率相等时,发生共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2 页 (共 1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