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树爷爷 教学设计 (3)

文档属性

名称 榕树爷爷 教学设计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05-25 21:33: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榕树爷爷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用亲切、抒情、活泼、俏皮的声音演唱歌曲,能够表现出歌曲二声部对话的语气与情感。
2.通过聆听、想象、体验等方式营造与表现出校园小学生与榕树爷爷的音乐形象与对话情境。
3.学生能够唱准长音、休止、切分等节奏,唱好同音反复、大跳、衬词与哼鸣等部分。
2重点难点
1.通过拍手、拍腿、教师指挥等手段辅助学生唱准节奏,通过发声练习的铺垫、柯尔文手势等手段辅助学生唱好音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表达歌曲的情感,尤其是“呣”、“啦”等衬词部分。
3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发声练习
①用柯尔文手势辅助演唱旋律:
17l65l54l4一l3一ll
②一边打拍一边演唱加长版旋律:
17一一l65一一l54一一l4一3一l3一00ll
③用哼鸣先后演唱上述两条旋律。
活动2【讲授】思考
揭示课题,学生观察歌谱,找出歌谱中哪一行旋律是刚才发声练习所唱过的。(第一行与最后一行)
活动3【讲授】初步聆听,感受歌曲的旋律、内容和情绪
①歌曲的内容其实是谁和谁的一个对话?(榕树爷爷和孩子们)
②歌曲的情绪是?
(师:所以等下同学们也要用亲切、柔和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③在旋律方面,找出第一组和第四组旋律的异同点
(旋律相同,声部互换)
活动4【讲授】学唱歌曲的引子与尾声
①跟琴视唱引子的低声部,要求用拍腿的方式击拍,用拍掌表现休止。
②全班分声部,二声部演唱引子
③分析两个声部的语气(小孩子热情活泼地呼唤VS榕树爷爷轻柔地回答),要求歌声中表现对话的语气和情感
④二声部演唱尾声,要求表现出渐慢与渐弱
活动5【讲授】5.学唱歌曲的主体部分
①观察第二组旋律的高声部有何特点(同音反复)
②用柯尔文手势学唱第二组高声部旋律
③学唱两段歌词后,低声部加入
④提问低声部的衬词,怎样唱才能表达歌曲的感情,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⑤用齐唱的方式演唱第三组旋律中的歌词,把握好高音、大跳音程及切分、附点、休止等节奏
活动6【练习】演唱
在教师的指挥下,完整地分声部演唱全曲,教师指正可改进之处
活动7【讲授】交流
分析这首歌曲的二声部合唱有什么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