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典常谈》中写到诗的源头是( )(3分)
A.散文 B.歌谣
C.诗经 D.乐府
2.下列有关《经典常谈》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全书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等经史子集共十三部分内容,是介绍传统文化的典范之作。
B.“乐”在古代与“礼”并称,但“乐”是“礼”的一部分,附属于“礼”。“乐”包括歌和舞,它教人平心静气,互相和爱。
C.在古代,“诗言志”中的“志”总是关联着政治或者教化作用,人们用这样的观点去解读作品。
D.《经典常谈》中“四书第七”提到“四书”按照普通的顺序是《大学》《中庸》《论语》《春秋》。
3.[2024·河东期中]根据《经典常谈》内容,请你完成下表。(3分)
经典 谈经典
①《 》 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史,书中虽用鲁国纪元,所记的却是各国的事,所以也是我们第一部通史。
②《 》 这是一部划时代的字书,经典和别的字书里的字,都搜罗在这部书里,所以有九千字。这是文字学的古典,又是一切古典的工具或门径。
③《 》 据说是孟子本人和弟子公孙丑、万章等共同编定的。书中说“仁”兼说“义”,分辨“义”“利”甚严。
4.[2023·杭州联考]同学们朗诵了自己精心准备的诗文,小周发现这些诗文在《经典常谈》中都有提到。请在下面表格中填入合适的选项,使之匹配。(3分)
朗读诗文 《经典常谈》篇目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1)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2)
(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 (3)
A.《尚书》第三 B.《诗经》第四
C.《战国策》第八 D.辞赋第十一
5.名著阅读。(6分)
(1)小明阅读《经典常谈》所做的笔记里,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说文解字》是西汉许慎所作,书中既兼收小篆、籀文和“古文”,还分析偏旁,定出部首,并解释了书中每个字。
B.商民族用甲骨卜吉凶,周代有了筮法,作为卜法的辅助,以蓍草数目的奇偶来断定吉凶。
C.《尚书》是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尚书》经历了战乱、流亡更迭,其伪作一直到清朝才被证实。
D.歌谣可分为徒歌和乐歌,徒歌是随口唱,乐歌是随着乐器唱,其中乐歌的节奏更规律化。
(2)请你仿照示例,结合《经典常谈》中《〈诗经〉第四》一章的内容以及语文素养积累,体会“诗言志”的育人作用。(4分)
原句 原义 教育意义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本来指把骨头、象牙、玉石、石头等加工制成器物,也形容文采好,有修养。 做学问要精益求精。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原意是凡事都有个开始,但经常不了了之,没个结果。 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别的山上面的石头坚硬,可以琢磨玉器。 ②
6.[2024·罗庄一模]研学归来,小明觉得自己不仅要行万里路,更要品读经典书目,请和他一起完成相关小题。(8分)
苏秦使锥子扎腿的时候,自己发狠道:“哪有游说人主不能得金玉锦绣,不能取卿相之尊的道理!”
张仪说舌头在就行,说是说非,只要会说,这正是职业的态度。
七雄分立,没有共主,没有盟主,各干各的,谁胜谁得势。国际间没有是非,苏秦说连横不成,就改说合纵,在策士看来,这正是当然。
(1)以上文字选自《经典常谈》,战国时期七雄争霸,策士游说的场面应运而生,其中,“合纵”派的代表是 ,“连横”派的代表是 。(2分)
(2)什么是“合纵”,什么是“连横”?请你简要谈谈你的理解。(4分)
(3)“选择性阅读”是初中生必备的一种理性的、目的性很强的阅读方式,例如读《经典常谈》,就可以选择这种阅读方式。小明对历史比较感兴趣,你认为他可以先选择哪几章阅读呢?(2分)
7.阅读《经典常谈》选段,回答问题。(5分)
他却采取了断章取义的办法,用《诗》来讨论做学问做人的道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本来说的是治玉,将玉比人。他却用来教训学生做学问的工夫。“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本来说的是美人,所谓天生丽质。他却拉出末句来比方作画,说先有白底子,才会有画,是一步步进展的;作画还是比方,他说的是文化,人先是朴野的,后来才进展了文化——文化必须修养而得,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他如此解诗,所以说“思无邪”一句话可以包括“诗三百”的道理。
(1)以上选段出自《经典常谈》中的《〈诗经〉第四》,作者阐述了 (人名)对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解读。(1分)
(2)结合选段,从内容和语言两方面,说说作者如何让艰涩深奥的古典文化更容易为读者所理解。(4分)
8.[2024·上海期中]名著阅读。(6分)
(1)小文最近看了央视纪录片《“字”从遇见你》后,开始对汉字的起源演变感兴趣,他选择阅读《经典常谈》中的《〈说文解字〉第一》。请帮助他完成下列知识卡片。(3分)
选择性阅读知识卡片《〈说文解字〉第一》
部类 ① (填入序号)A.经 B.史 C.子 D.集 E.“小学”
阅读驱动 兴趣
阅读目的 了解造字用字的六个条例——“六书”
阅读笔记 “六书”② 举例:日、月 指事举例:上、下会意举例:武、信 ③ 举例:江、河转注举例:考、老 假借举例:也、乎
(2)你在阅读《经典常谈》之后,发现其对下列三本古籍都有精彩的阐述,如果想要选择一本进行深入阅读,你会选择哪一本呢?请说说理由。(60字左右,3分)
《尚书》 《诗经》 《战国策》
9.[2024·郯城期中改编]八年级组织了“品读《经典常谈》,赓续中华文明”的整本书阅读活动。请你按照要求,完成以下任务。(7分)
(1)从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作为切入点,展开阅读,将表格补充完整。(3分)
兴趣点 所读篇目 阅读收获
古代文化 《诗第十二》《文第十三》 ① (填人名)的乐府很多,取材很广,他的生活态度是出世的;他作诗也全任自然。人家称他为“天上谪仙人”。他的歌行增进了七言诗的价值,但他的绝句更代表着新制。
古代历史 《〈史记〉〈汉书〉第九》 《史记》开创了“② ”(填史书体例),叙事自黄帝以来到汉武帝的时候。《汉书》采用了《史记》的体制,却以汉事为断。后来的史书全用《汉书》的体制。
诸子百家 《诸子第十》 孔子开了讲学和游说的风气,是“士”阶级的老祖宗。他是旧文化、旧制度的辩护人,创始了所谓的③ (填学术流派)。
(2)“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艰难困苦的外部条件往往可以像打磨玉石一样磨砺人的意志,使之终有所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请从《经典常谈》中任选一个人物,结合书中相关内容,谈谈这个人物是如何在艰难困苦中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4分)
1.文学名著中的主人公往往在人生关键时刻做出重大选择,由此决定了他(她)们的命运。请你从以下名著中任选一部,对此进行阐释。(4分)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骆驼祥子》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保尔经过种种考验,成长为一名英雄。从保尔面对这些考验的表现中,你体会到了他的哪些可贵品质?请任选两个方面,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4分)
3.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12分)
【甲】他邀请她参加城里共青团的全体大会。她答应了,但是当她换了衣服从她房里走出来的时候,保尔却紧咬着嘴唇。她打扮得那么漂亮,故意穿得很讲究,弄得他简直不想带她到自己的同志们那里去了。
【乙】他盯着她的眼睛,紧紧地抓住那橡木桌子的边沿说:“我想,以后我大概不能再到你这儿来了。”
他说完,立刻看见她那浓密的睫毛耸了一下。她手里那支正在纸上画着的铅笔不动了,静静地搁在打开的笔记簿上面。
“为什么呢?”
“时间越来越不够支配了。你自己也知道,我们现在过的是多么困难的日子。可惜,我不得不把我的学习推到将来再说了……”
(1)甲文段描写的是保尔与 关系破裂的开始,关系破裂的原因是 。(3分)
(2)乙文段描写的是保尔决定放弃与 的恋情,“她”是一个 的人。(3分)
(3)这部名著不仅刻画了保尔的思想成长历程,也刻画了他的感情成长经历。请从保尔的三段感情中任选一段简述其经历。(6分)
4.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7分)
【甲】A每天总是黄昏出去,深夜才回来。在出发之前,他忙着给那些留在本镇的党员布置他们应做的工作。
有一天晚上他一去就没有回来。第二天早上保尔醒来,看到的是一张空床。
他有一种模糊的预感,慌忙穿衣出门。
【乙】拷问的时候B什么也没供出来,一切都否认。他为什么一句话也不肯说,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他要做得勇敢,做得倔强,像他在书里看到的那些人一样。可是在把他押解到牢房去的那天晚上,夜很深,经过面粉厂的大房子旁边,他听到一个押送兵说:“司令官为什么要把他拖到这里来?从后面给他一颗子弹不就完了?”听了这话他真有点怕起来。是呵,十六岁就死,真是太可怕了!一死就永远也不能再活了呵!
(1)甲文段中的A是 ,他因为 藏到保尔家;乙文段中的B是 ,他因为 被关押审问。(4分)
(2)甲文段中的A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概括。(3分)
5.《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成功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保尔是伟大的,保尔也是有血有肉的平凡人。他理想坚定,英勇无畏;他浪漫温情,也有过挣扎绝望。请结合相关情节,对保尔的英雄形象进行多角度分析。(4分)
6.班级正在进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著阅读活动,请你参与。(5分)
(1)你正在为经典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制作读书卡,请完善你的卡片。(2分)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
主人公:保尔·柯察金 关键情节 人物性格
饭店工作 吃苦耐劳
救朱赫来 勇敢机智
奋勇杀敌 ①
工地铲雪 热情坚韧
② 身残志坚
(2)小语和小文在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就冬妮娅,小语说可以用“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来体现她的特点,小文说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来体现她的特点,你同意谁的观点?结合相关情节进行分析。(3分)
7.[2023·兰陵期末]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7分)
他慢慢地掏出了手枪,枪口轻蔑地望着他的眼睛。他把枪放在膝盖上,狠狠地骂了起来:“老弟, 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这是摆脱困境的最懦弱最容易的一种办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你有没有试试去战胜这种生活呢?为了挣脱这个铁环, 你已经竭尽全力了吗?你是不是已经忘了,在沃伦斯基新城附近,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不是终于排除万难攻克了那座城市吗?手枪收起来吧,这件事永远也不要告诉任何人。即使生活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善于生活,并使生活有意义而充实。”
(节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文中的“他”是谁?是什么原因使他产生了这样的轻生念头?这以后,他的人生走向如何?请分别用相关的情节概括回答。(3分)
(2)结合原著简要概括“他”的两次死里逃生的故事。(4分)
8.[2023·宁波节选]下面是展厅电子屏幕展示的以“生命中那些重要的引路人”为主题的名著阅读感言和相关名著。请你从中任选一句感言,联系一部名著,结合具体情节,参考示例,对所选感言进行阐释。(4分)
【阅读感言】A.因为她,生活的苦难便成了垫脚石。B.因为他,一段与原来截然不同的人生从此开启。 【相关名著】《平凡的世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示例:因为他,前进的脚步从未停止。
这句感言让我联想到《朝花夕拾》。鲁迅在日本求学期间,他的老师藤野先生对鲁迅关心有加,要求严格:帮助他添改讲义,纠正血管图,督促鲁迅不断进步。鲁迅回国后,每当想要偷懒时,看到藤野先生的相片,便会警醒并继续工作。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勉励与教诲,成为鲁迅前行道路上不竭的动力。
9.[2023·河北]小冀同学读完《红岩》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两部书后,认为其中许多人物都是课文《纪念白求恩》中说到的“大有利于人民的人”。请结合资料卡,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个,用与其相关的故事情节加以证明。(4分)
成岗 龙光华 朱赫来 保尔·柯察金
资料卡
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毛泽东《纪念白求恩》
10.[2024·泰州期中]阅读不同体裁的名著,需要不同的方法策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长篇小说,请你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阅读方法。(4分)1.《经典常谈》中写到诗的源头是( B )(3分)
A.散文 B.歌谣
C.诗经 D.乐府
2.下列有关《经典常谈》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D )(3分)
A.全书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等经史子集共十三部分内容,是介绍传统文化的典范之作。
B.“乐”在古代与“礼”并称,但“乐”是“礼”的一部分,附属于“礼”。“乐”包括歌和舞,它教人平心静气,互相和爱。
C.在古代,“诗言志”中的“志”总是关联着政治或者教化作用,人们用这样的观点去解读作品。
D.《经典常谈》中“四书第七”提到“四书”按照普通的顺序是《大学》《中庸》《论语》《春秋》。
【解析】D.“四书”应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3.[2024·河东期中]根据《经典常谈》内容,请你完成下表。(3分)
经典 谈经典
①《 春秋》 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史,书中虽用鲁国纪元,所记的却是各国的事,所以也是我们第一部通史。
②《 说文解字》 这是一部划时代的字书,经典和别的字书里的字,都搜罗在这部书里,所以有九千字。这是文字学的古典,又是一切古典的工具或门径。
③《 孟子》 据说是孟子本人和弟子公孙丑、万章等共同编定的。书中说“仁”兼说“义”,分辨“义”“利”甚严。
4.[2023·杭州联考]同学们朗诵了自己精心准备的诗文,小周发现这些诗文在《经典常谈》中都有提到。请在下面表格中填入合适的选项,使之匹配。(3分)
朗读诗文 《经典常谈》篇目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1) B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2) D
(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 (3) C
A.《尚书》第三 B.《诗经》第四
C.《战国策》第八 D.辞赋第十一
5.名著阅读。(6分)
(1)小明阅读《经典常谈》所做的笔记里,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2分)
A.《说文解字》是西汉许慎所作,书中既兼收小篆、籀文和“古文”,还分析偏旁,定出部首,并解释了书中每个字。
B.商民族用甲骨卜吉凶,周代有了筮法,作为卜法的辅助,以蓍草数目的奇偶来断定吉凶。
C.《尚书》是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尚书》经历了战乱、流亡更迭,其伪作一直到清朝才被证实。
D.歌谣可分为徒歌和乐歌,徒歌是随口唱,乐歌是随着乐器唱,其中乐歌的节奏更规律化。
【解析】A.许慎是东汉人。
(2)请你仿照示例,结合《经典常谈》中《〈诗经〉第四》一章的内容以及语文素养积累,体会“诗言志”的育人作用。(4分)
原句 原义 教育意义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本来指把骨头、象牙、玉石、石头等加工制成器物,也形容文采好,有修养。 做学问要精益求精。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原意是凡事都有个开始,但经常不了了之,没个结果。 ① 为人做事要有始有终,矢志不渝。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别的山上面的石头坚硬,可以琢磨玉器。 ② 要善于借助别人(或听取别人的意见)帮助自己改正缺点。
6.[2024·罗庄一模]研学归来,小明觉得自己不仅要行万里路,更要品读经典书目,请和他一起完成相关小题。(8分)
苏秦使锥子扎腿的时候,自己发狠道:“哪有游说人主不能得金玉锦绣,不能取卿相之尊的道理!”
张仪说舌头在就行,说是说非,只要会说,这正是职业的态度。
七雄分立,没有共主,没有盟主,各干各的,谁胜谁得势。国际间没有是非,苏秦说连横不成,就改说合纵,在策士看来,这正是当然。
(1)以上文字选自《经典常谈》,战国时期七雄争霸,策士游说的场面应运而生,其中,“合纵”派的代表是 苏秦,“连横”派的代表是 张仪。(2分)
(2)什么是“合纵”,什么是“连横”?请你简要谈谈你的理解。(4分)
答案:到了战国末期,秦国成为最强大的诸侯国,对另外六个诸侯国形成了压倒性的威胁,因此这六大诸侯国在对待秦国的态度上分成了“合纵”与“连横”两种派别:“合纵”就是六国联合起来对付秦国;“连横”就是六国联合起来和秦国结盟,以求暂时的安稳
(3)“选择性阅读”是初中生必备的一种理性的、目的性很强的阅读方式,例如读《经典常谈》,就可以选择这种阅读方式。小明对历史比较感兴趣,你认为他可以先选择哪几章阅读呢?(2分)
答案:《〈战国策〉第八》《〈史记〉〈汉书〉第九》。
7.阅读《经典常谈》选段,回答问题。(5分)
他却采取了断章取义的办法,用《诗》来讨论做学问做人的道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本来说的是治玉,将玉比人。他却用来教训学生做学问的工夫。“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本来说的是美人,所谓天生丽质。他却拉出末句来比方作画,说先有白底子,才会有画,是一步步进展的;作画还是比方,他说的是文化,人先是朴野的,后来才进展了文化——文化必须修养而得,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他如此解诗,所以说“思无邪”一句话可以包括“诗三百”的道理。
(1)以上选段出自《经典常谈》中的《〈诗经〉第四》,作者阐述了 孔子(人名)对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解读。(1分)
(2)结合选段,从内容和语言两方面,说说作者如何让艰涩深奥的古典文化更容易为读者所理解。(4分)
答案:内容上,作者梳理了孔子的观点并举出实例论述,讲观点,摆事实,从理论到实际,符合读者理解的逻辑顺序;语言上,行文中引用的古文诗句,作者都随文将它们以白话文的形式进行了注释与翻译,语言浅白如话。
8.[2024·上海期中]名著阅读。(6分)
(1)小文最近看了央视纪录片《“字”从遇见你》后,开始对汉字的起源演变感兴趣,他选择阅读《经典常谈》中的《〈说文解字〉第一》。请帮助他完成下列知识卡片。(3分)
选择性阅读知识卡片《〈说文解字〉第一》
部类 ① E(填入序号)A.经 B.史 C.子 D.集 E.“小学”
阅读驱动 兴趣
阅读目的 了解造字用字的六个条例——“六书”
阅读笔记 “六书”② 象形举例:日、月 指事举例:上、下会意举例:武、信 ③ 形声举例:江、河转注举例:考、老 假借举例:也、乎
【解析】第一空,《说文解字》是一部划时代的字书。研究文字的形音义的,以前叫“小学”,现在叫文字学。从前学问限于经典,所以说研究学问必须从小学入手;现在学问的范围是广了,但要研究古典、古史古文化,也还得从文字学入手。故选E。第二空,象形字来自图画文字,它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它的局限性很大,因为有些实体事物和抽象事物是画不出来的。题干中“日”“月”的字形就像太阳、月亮的样子,所以属于象形造字法。此空填“象形”。第三空,形声字是两个字合成一个字,但一个字是形,一个字是声,“江”“河”都是由形旁和声旁组成。此空填“形声”。
(2)你在阅读《经典常谈》之后,发现其对下列三本古籍都有精彩的阐述,如果想要选择一本进行深入阅读,你会选择哪一本呢?请说说理由。(60字左右,3分)
《尚书》 《诗经》 《战国策》
答案:示例一:我选《诗经》。《经典常谈》中介绍了《诗经》的来源、构成与特色,经过之前的学习,我们知道《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国人诗歌的启蒙,因此深入阅读《诗经》,不仅可以了解先秦人们的生活,从中感悟人生的道理,还可以欣赏其语言美,学习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示例二:我选《尚书》。《经典常谈》中介绍了《尚书》是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是一部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作者重点介绍了伏生传书的故事。因此深入阅读《尚书》,不仅可以了解汉哀帝时刘歆和《五经》博士的今古文之争,还可以学习专家们不辞辛苦、一次又一次地去伪存真的艰难考证的精神。
示例三:我选《战国策》。《经典常谈》中介绍了《战国策》的发展由来与艺术特色。经过阅读,我们知道《战国策》是一部重要的古史,因此深入阅读《战国策》,不仅可以了解战国时期诸国策士的计谋,从中学习知识,还可以欣赏其绝妙的文辞。
9.[2024·郯城期中改编]八年级组织了“品读《经典常谈》,赓续中华文明”的整本书阅读活动。请你按照要求,完成以下任务。(7分)
(1)从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作为切入点,展开阅读,将表格补充完整。(3分)
兴趣点 所读篇目 阅读收获
古代文化 《诗第十二》《文第十三》 ① 李白(填人名)的乐府很多,取材很广,他的生活态度是出世的;他作诗也全任自然。人家称他为“天上谪仙人”。他的歌行增进了七言诗的价值,但他的绝句更代表着新制。
古代历史 《〈史记〉〈汉书〉第九》 《史记》开创了“② 纪传体”(填史书体例),叙事自黄帝以来到汉武帝的时候。《汉书》采用了《史记》的体制,却以汉事为断。后来的史书全用《汉书》的体制。
诸子百家 《诸子第十》 孔子开了讲学和游说的风气,是“士”阶级的老祖宗。他是旧文化、旧制度的辩护人,创始了所谓的③ 儒家(儒家学派)(填学术流派)。
(2)“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艰难困苦的外部条件往往可以像打磨玉石一样磨砺人的意志,使之终有所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请从《经典常谈》中任选一个人物,结合书中相关内容,谈谈这个人物是如何在艰难困苦中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4分)
答案:示例一:《经典常谈》中的苏秦,家境窘困,所有人都看不起他,但他从不气馁,发愤图强,勤奋学习,一年后学成,遂游说列国,合纵诸侯抗秦,佩六国相印,名震天下。
示例二:《经典常谈》中的刘邦,出身农户,家境一般,但他具有谦虚、坚毅、富有人情味的特点,能够平衡各方利益,得到民众的支持,最终一统天下,建立汉朝。
1.文学名著中的主人公往往在人生关键时刻做出重大选择,由此决定了他(她)们的命运。请你从以下名著中任选一部,对此进行阐释。(4分)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骆驼祥子》
答案:示例一:保尔在双腿瘫痪、双目失明、失去工作能力时,选择文学创作。他写出了备受读者喜爱的小说,以文学创作为新的武器,继续投入战斗。
示例二:祥子的车被抢走,买车钱被敲诈,小福子上吊自杀,面对一系列挫折,他选择向生活妥协,最终变成一个麻木、潦倒、狡猾、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保尔经过种种考验,成长为一名英雄。从保尔面对这些考验的表现中,你体会到了他的哪些可贵品质?请任选两个方面,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4分)
答案:示例一:①保尔面对拿枪的押送兵,勇敢上前,救了朱赫来,从中我体会到了他的英勇无畏;②面对筑路工作中出现的种种困难,保尔毫无怨言,冻坏了双脚还继续在一线工作,从中我体会到了他的坚韧顽强。
示例二:①热爱学习:保尔家境困难,工作环境恶劣,但仍坚持读书。②正直坦率:保尔发现车厂团员的不正之风时,挺身而出,向车厂共青团领导指出问题,号召大家同不正之风作斗争。
3.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12分)
【甲】他邀请她参加城里共青团的全体大会。她答应了,但是当她换了衣服从她房里走出来的时候,保尔却紧咬着嘴唇。她打扮得那么漂亮,故意穿得很讲究,弄得他简直不想带她到自己的同志们那里去了。
【乙】他盯着她的眼睛,紧紧地抓住那橡木桌子的边沿说:“我想,以后我大概不能再到你这儿来了。”
他说完,立刻看见她那浓密的睫毛耸了一下。她手里那支正在纸上画着的铅笔不动了,静静地搁在打开的笔记簿上面。
“为什么呢?”
“时间越来越不够支配了。你自己也知道,我们现在过的是多么困难的日子。可惜,我不得不把我的学习推到将来再说了……”
(1)甲文段描写的是保尔与 冬妮娅关系破裂的开始,关系破裂的原因是 两人阶级立场、政治观点不同,冬妮娅爱慕虚荣、贪图物质享受。(3分)
(2)乙文段描写的是保尔决定放弃与 丽达的恋情,“她”是一个 热情、爽朗、革命意志坚定的人。(3分)
(3)这部名著不仅刻画了保尔的思想成长历程,也刻画了他的感情成长经历。请从保尔的三段感情中任选一段简述其经历。(6分)
答案:示例一:保尔与冬妮娅:保尔在一次钓鱼时与林务官的女儿冬妮娅结识,互生好感。但保尔为了崇高的革命理想,最终与冬妮娅分手。
示例二:保尔与丽达:保尔在铁路工厂任团委书记时与共青团省委委员丽达因为共同的信仰与追求产生情感萌芽,但后来因误会和保尔的“牛虻”式的“革命高于一切”的价值观而中断。
示例三:保尔与达雅:保尔在疗养期间认识了母亲朋友的女儿达雅,并与她结为终身伴侣。
4.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7分)
【甲】A每天总是黄昏出去,深夜才回来。在出发之前,他忙着给那些留在本镇的党员布置他们应做的工作。
有一天晚上他一去就没有回来。第二天早上保尔醒来,看到的是一张空床。
他有一种模糊的预感,慌忙穿衣出门。
【乙】拷问的时候B什么也没供出来,一切都否认。他为什么一句话也不肯说,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他要做得勇敢,做得倔强,像他在书里看到的那些人一样。可是在把他押解到牢房去的那天晚上,夜很深,经过面粉厂的大房子旁边,他听到一个押送兵说:“司令官为什么要把他拖到这里来?从后面给他一颗子弹不就完了?”听了这话他真有点怕起来。是呵,十六岁就死,真是太可怕了!一死就永远也不能再活了呵!
(1)甲文段中的A是 朱赫来,他因为 躲避匪帮搜捕藏到保尔家;乙文段中的B是 保尔·柯察金,他因为 从匪兵手中救出了被抓的红军战士朱赫来被关押审问。(4分)
(2)甲文段中的A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概括。(3分)
答案:关心、爱护他人;遇事沉着冷静、灵活机智;具有出色的领导才能和组织能力;具有坚定的革命信心和高涨的革命热情。
5.《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成功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保尔是伟大的,保尔也是有血有肉的平凡人。他理想坚定,英勇无畏;他浪漫温情,也有过挣扎绝望。请结合相关情节,对保尔的英雄形象进行多角度分析。(4分)
示例:①理想坚定:保尔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以后,把文学创作作为自己新的武器,开始了新生活,继续为共产主义理想不断奋斗。②英勇无畏:保尔不顾个人安危,勇救朱赫来,表现了大无畏的牺牲精神。③浪漫温情:保尔与冬妮娅纯洁的初恋,让我们看到保尔作为普通人的温情浪漫。④挣扎绝望:保尔因伤病失去战斗能力,无法实现自身价值,于是他用枪口对准自己的眼睛。但最后他战胜了懦弱,重拾生活的勇气。
6.班级正在进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著阅读活动,请你参与。(5分)
(1)你正在为经典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制作读书卡,请完善你的卡片。(2分)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
主人公:保尔·柯察金 关键情节 人物性格
饭店工作 吃苦耐劳
救朱赫来 勇敢机智
奋勇杀敌 ① 不惧生死
工地铲雪 热情坚韧
② 重伤著书 身残志坚
(2)小语和小文在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就冬妮娅,小语说可以用“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来体现她的特点,小文说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来体现她的特点,你同意谁的观点?结合相关情节进行分析。(3分)
示例:我同意小文的观点。①“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指苔藓身处恶劣的环境,且青苔花也很小,但是不自惭形秽,自信地开放。因为冬妮娅出身于贵族阶层,所以用这句诗不恰当。②虽然冬妮娅出身于贵族阶层,但在少女时期却如纯洁的莲花一般,并没有被上流社会的世俗习气所熏染,她个性开朗,坦率真诚,追求进步,坚持做最真实的自己。所以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句诗恰当。
7.[2023·兰陵期末]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7分)
他慢慢地掏出了手枪,枪口轻蔑地望着他的眼睛。他把枪放在膝盖上,狠狠地骂了起来:“老弟, 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这是摆脱困境的最懦弱最容易的一种办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你有没有试试去战胜这种生活呢?为了挣脱这个铁环, 你已经竭尽全力了吗?你是不是已经忘了,在沃伦斯基新城附近,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不是终于排除万难攻克了那座城市吗?手枪收起来吧,这件事永远也不要告诉任何人。即使生活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善于生活,并使生活有意义而充实。”
(节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文中的“他”是谁?是什么原因使他产生了这样的轻生念头?这以后,他的人生走向如何?请分别用相关的情节概括回答。(3分)
答案:“他”是保尔·柯察金。当时保尔疾病缠身,丧失了战斗能力,又找不到工作,内心深感绝望,于是产生了这样的轻生念头。此后保尔重新振作起来,尽管双目失明,但他以顽强的毅力,完成了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的创作。
(2)结合原著简要概括“他”的两次死里逃生的故事。(4分)
示例:第一次是在与波兰白军的战斗中,保尔的腿受伤并得了伤寒;第二次是保尔在骑兵部队的战斗中,一颗炸弹在保尔身边炸响,头部和右眼受了重伤;第三次是繁重紧张的肃反工作击倒了有着伤病的保尔,他不得不离开岗位回家养病;第四次是在铁路快修完时,保尔得了伤寒和肺炎。(写出任意两次即可)
8.[2023·宁波节选]下面是展厅电子屏幕展示的以“生命中那些重要的引路人”为主题的名著阅读感言和相关名著。请你从中任选一句感言,联系一部名著,结合具体情节,参考示例,对所选感言进行阐释。(4分)
【阅读感言】A.因为她,生活的苦难便成了垫脚石。B.因为他,一段与原来截然不同的人生从此开启。 【相关名著】《平凡的世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示例:因为他,前进的脚步从未停止。
这句感言让我联想到《朝花夕拾》。鲁迅在日本求学期间,他的老师藤野先生对鲁迅关心有加,要求严格:帮助他添改讲义,纠正血管图,督促鲁迅不断进步。鲁迅回国后,每当想要偷懒时,看到藤野先生的相片,便会警醒并继续工作。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勉励与教诲,成为鲁迅前行道路上不竭的动力。
答案:示例一:因为她,生活的苦难便成了垫脚石。这句感言让我联想到《平凡的世界》。孙少平高中时,因生活的穷困窘迫而自卑。田晓霞鼓励他并给他送来《参考消息》和其他书籍,开阔了他的眼界,使他的内心世界更加丰富。于是,生活的苦难不再是绊脚石,而是成为让他不断前行的垫脚石。孙少平终于走出了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示例二:因为他,一段与原来截然不同的人生从此开启。这句感言让我联想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在发电厂工作后结识了朱赫来。他教会了保尔打拳,还时常给保尔讲解革命道理,培养了保尔的革命热情,帮助他树立了人生的目标。朱赫来为保尔开启了一段截然不同的人生,引导保尔成为一名钢铁般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9.[2023·河北]小冀同学读完《红岩》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两部书后,认为其中许多人物都是课文《纪念白求恩》中说到的“大有利于人民的人”。请结合资料卡,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个,用与其相关的故事情节加以证明。(4分)
成岗 龙光华 朱赫来 保尔·柯察金
资料卡
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毛泽东《纪念白求恩》
答案:示例一:成岗,参加地下刊物《挺进报》的编辑、印刷和发行工作,在工作期间被捕,首先想到的是革命同志的安全。他被关押于渣滓洞、白公馆看守所,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下坚持自己的气节,在狱中坚持出版《挺进报》。为了人民的解放置生死于度外,他是一个有利于人民的人。
示例二:龙光华。当敌人以故意断水的方式迫害革命者时,龙光华为了保护珍贵的水源,被敌人打成重伤。在伤情危重的情况下,他也不肯占用狱友们为“监狱之花”珍藏的半筒奶粉,最终壮烈牺牲,可见龙光华是“大有利于人民的人”。
示例三:朱赫来。为粉碎残余匪帮的暴动阴谋,朱赫来不顾惜身体,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危急时刻,他负责指挥两个共产主义大队,制止了匪帮预谋的暴动,保护了革命胜利果实,因此朱赫来是“大有利于人民的人”。
示例四:保尔·柯察金,为了让成千上万的居民免受严寒的侵袭,保障过冬木材的供应,在修筑通到伐木场的铁路时,保尔面对恶劣的天气、疾病和匪兵的偷袭等各种考验,以钢铁般的意志顽强工作,最后病倒在筑路的岗位上,可见保尔是一位“大有利于人民的人”。(结合整本书相关情节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10.[2024·泰州期中]阅读不同体裁的名著,需要不同的方法策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长篇小说,请你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阅读方法。(4分)
答案:示例一:摘抄。为了分析评价主人公保尔,可以摘抄描写他言谈、举止、心理的片段以及各种人物对他的评价。
示例二:写心得。记录自己阅读时的体验、感想。比如记录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品内容(人物、情节、情感等)和形式(写作技巧、行文风格、艺术特色等)的看法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