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六下科学4.3《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课件(35张PPT)+教案+学习任务单+课后练习+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六下科学4.3《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课件(35张PPT)+教案+学习任务单+课后练习+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8.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4-14 10:19:48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
实验记录单
年级 班 实验组别: 小组长:
实验合作者:
指导老师: 实验日期: 年 月 日 第 节
实验名称: 蜡烛燃烧
实验目的:蜡烛燃烧后会发生变化
实验器材:蜡烛1支,玻璃片1片,火柴1盒(或打火机1只),手套 1副,试管夹1个,玻璃杯1个。
实验步骤:点燃蜡烛,用一个干燥、洁净透明的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观察玻璃杯内壁的变化。用试管夹夹住一块玻璃片,与蜡烛火焰短暂接触,观察玻璃片的变化。
观察到的现象:蜡烛经过了以下的变化过程:先由________熔化成 流下,一段时间后流下的液体_______;玻璃杯内壁有_________,玻璃片_______,说明有__________生成,是_________变化。
实验结论:蜡烛由固体变成液体是 变化;玻璃杯内出现水珠,玻璃片变黑,说明有_________生成,是 变化。
教师评语: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程基本信息
版本 教科版 学科 小学科学 年级 六年级 学期 第二学期
课题 《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课后练习
一、填空题。1.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________。2.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发现,蜡烛燃烧不但会发出________和________,还会产生________、________等新物质。3.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发现,白糖加热的过程中,既有________变化,也有________变化。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下列属于铁锈特点的是( )。A.有光泽 B.红褐色 C.能导电2.下列与铁丝是不同物质的是( )。A.铁棒 B.铁锈 C.铁钉3.用蜡烛火焰加热白糖5分钟,白糖( )。A.先变成液态的糖,然后变成黑色的物质B.先变成水,然后变成黑色的物质C.只变成液态的糖4.下列食品制作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土豆被切成小块B.面团被拉成面条C.虾被煮熟5.面粉做成烤制蛋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没有发生任何变化B.产生了新物质C.发生了物理变化三、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1.白糖在加热的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所以是化学变化。( )2.把食盐加入开水中,食盐消失了,发生了化学变化。( )3.蜡烛熔化是物理变化,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 )4.水烧开时,能看到壶嘴处向外骨出大量的“白雾”,这是化学变化。( )5.铁锈和铁是一样的物质,它们都能被磁铁吸引。( )四、综合实践题。1.将我们观察到的蜡烛燃烧的现象填入下表。2.除了用加热的方法可以使白砂糖发生物理变化以外,还有哪些方法可以使白砂糖发生物理变化 (至少写两种)3.哪些化学变化产生的新物质对我们的生活有益 请你列举两个这样的事例。参考答案一、1.化学变化2.光 热 水 炭黑3.物理二、1.B [解析]铁锈是红褐色的,铁锈表面是粗糙的,铁锈的表面无光泽,铁锈不能导电,铁锈不能被磁铁吸引。2.B [解析]铁棒、铁钉、铁丝都是铁做的,与铁是同一种物质;铁锈是铁发生化学变化产生的新物质,与铁不是同一种物质。3.A[解析]固体的白糖在加热的情况下熔化成液体的白糖,没有产生新物质,这是物理变化。继续加热,白糖的颜色逐渐加深,冒气泡,直至全部炭化,能闻到焦味,产生了新物质。4.C[解析]土豆被切成小块,面团被拉成面条,都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虾被煮熟变红,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5.B [解析]面粉做成蛋糕,是面粉混合水、酵母粉等通过发酵、烤制而成。蛋糕是不同于面粉的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三、1.X[解析]白糖在加热的过程中既有化学变化又有物理变化。刚开始加热的时候,白糖会熔化,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物理变化。之后白糖会变黑,产生一种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2.X [解析]把食盐加入开水中,食盐消失了,是因为食盐溶解在水中了,发生的是物理变化。3.√4.X[解析]水烧开时,能看到壶嘴处向外冒出大量的“白雾”,这是物理变化。5.X [解析]铁锈和铁不是一样的物质,铁锈不能被磁铁吸引。四、1.2.答:把白砂糖放在热水中溶解,将白砂糖压成方糖块,把白砂糖变成颗粒更小的糖粉等。(答案不唯一,举出两例,合理即可)3.答:化学变化产生的新物质对我们的生活有益的事例如下:(1)我们每天吃的食物,进入我们的体内,要经过许许多多的化学变化,才能变成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2)当烟花在空中煤炸时,发生了剧烈的化学变化,产生了五彩缤纷的色彩;(3)建筑用的水泥,它的生产过程包含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答案不唯一,举出两例,合理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程基本信息
版本 教科版 学科 小学科学 年级 六年级 学期 第二学期
课题 《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课程基本信息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1.知道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2.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科学思维1.能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物质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现象。2.能根据物质变化的现象判断该物质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3.能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和调查分析等方式获取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产生的新物质的特征。探究实践1.养成细心观察、及时记录的习惯。2.体会到细致并实事求是地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对于得出正确结论的重要性。态度责任 了解化学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知道有些是有益的,有些是有害的。
课前学习任务
上节课我们观察了醋和小苏打混合后产生气体。课前继续观察其他物体混合后会发生什么现象?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观察蜡烛燃烧产生的现象【学习任务二】观察加热白砂糖产生的现象【学习任务三】了解其他物质变化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知道哪些是有害的,哪些是有益的。
推荐的学习资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课 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
(教材P63~65)
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        累计____1____课时
课题 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 课型 新授课
教材简析 本课将引导学生在前一节课观察白醋和小苏打的变化之后,继续观察物质的变化。通过观察白砂糖加热后的状态、颜色、气味等,以及借助烧杯和勺子底部观察蜡烛在燃烧过程中的现象,进一步认识到判断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是否产生了新物质。通过资料阅读,了解生活中有很多产生新物质的变化,研讨产生新物质的变化与生活的关系。
学生分析 学生在前两节课研究物质变化的过程中已经关注到物质变化的一些现象,如颜色改变、产生气体等,并且已经明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是否产生了新物质。但学生对于“改变颜色的物质还是原来的物质吗?”“产生的气体是不是一种新的物质”等问题存在疑问。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1.知道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2.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科学思维1.能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物质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现象。2.能根据物质变化的现象判断该物质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3.能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和调查分析等方式获取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产生的新物质的特征。探究实践1.养成细心观察、及时记录的习惯。2.体会到细致并实事求是地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对于得出正确结论的重要性。态度责任 了解化学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知道有些是有益的,有些是有害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并描述蜡烛燃烧和加热白砂糖过程中物质的变化。难点:对物质变化产生的新物质进行观察、实验与考证分析。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蜡烛、蜡烛底座、火柴、白砂糖、带木柄的金属勺、玻璃杯、玻璃片、试管夹、护目镜、白手套、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流程 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聚焦 1.回顾:(教学提示:出示上节课实验的图片,引导学生进行回顾。)像小苏打与白醋发生的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我们称之为化学变化,而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称为物理变化。2.提问:(教学提示:出示焦糖图片。)这是在厨房中制作出的焦糖,你们知道焦糖是怎么制成的吗?(预设:由白砂糖加热得来的。)这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呢?为什么?(预设:是物理变化,因为焦糖还是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是化学变化,因为白砂糖变成焦糖发生了颜色的变化,焦糖是新物质。)3.揭题:是否产生新物质是辨别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关键。你们能通过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测吗?如何通过实验发现新物质的产生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通过实验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板书: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
聚焦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地回顾,利用焦糖话题引导学生继续观察厨房中物质的变化;对如何证实猜想,如何通过实验发现新物质设问,启发学生学会从实验中寻找物质变化的证据。
探索与研讨 探索一:蜡烛的燃烧1.提问:同学们都见过点燃的蜡烛,你们来简单地说一说蜡烛燃烧时发生了哪些变化?(预设:蜡烛燃烧时会熔化;蜡烛燃烧时会发光、发热;蜡烛燃烧时会变得越来越短;……)2.过渡:蜡烛燃烧的过程中产生了新的物质吗?它是化学变化吗?接下来,我们用实验来探究一下。3.布置任务:指导学生分组实验,并完成实验帮助卡。4.提问: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大家现在认为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理由是什么?(预设:发生了化学变化,因为有水和炭黑等新物质产生,但同时也发生了物理变化,因为在燃烧过程中,蜡烛有熔化和凝固现象。)5.小结:蜡烛燃烧不但会发出光和热,还会产生水、炭黑等新物质,所以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通常会伴有物理变化。探索二:加热白砂糖1.过渡:白砂糖在被加热成焦糖的过程中,到底发生的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接下来我们也将用实验进行探究。2.提问:在加热白砂糖的过程中,我们主要观察什么?(预设:观察白砂糖的变化,包括颜色、气味、状态等。)
探索与研讨 3.布置任务:指导学生分组实验,并完成实验帮助卡。4.提问:白砂糖最后变成的黑色物质是新物质吗?你们是怎么知道的?(预设:我们把黑色物质放在水里,发现它不溶于水,说明是一种新物质。)5.小结:白砂糖在加热过程中,首先会熔化,接着颜色逐渐变黄,然后越来越深,同时产生气泡,最后变成黑色固体并伴有特殊气味。黑色固体是新物质,气味来自散发到空气中的新物质。因此,白砂糖在加热过程中,既发生了物理变化,又发生了化学变化。探索三:更多产生新物质的变化1.过渡:(教学提示:出示钢铁生锈、用面粉烘制蛋糕、虾被煮熟后变红的图片。)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无处不在,你们能发现它们吗?2.布置任务:指导学生阅读下列资料,从资料中提取有用信息并填写表格。
探索与研讨 研讨汇报
拓展与小结 1.小结: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有新物质产生。2.拓展:课后设计并动手实验,观察火柴燃烧时的现象,查阅资料判断产生的新物质。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探索一,借助玻璃杯和玻璃片观察蜡烛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现象,引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发现变化中产生的新物质。探索二,利用活动帮助卡引导学生观察白砂糖在加热过程中的状态、颜色、气味等特征的变化,从而认识到白砂糖在加热过程中产生了新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同时也发生了物理变化。探索三,引导学生对生活中更多物质的变化现象进行观察与描述,发现其中产生新物质的证据,体现科学学习的延续性。
课后作业 元元通过加热白砂糖来研究变化中产生的新物质,请你帮她回答下列问题。实验材料:长柄金属勺、白砂糖、蜡烛、火柴、盛有水的盘子。实验步骤:用长柄金属勺取一小勺白砂糖,小心地移到蜡烛火焰的外焰上加热。当加热结束后,把长柄金属勺放到盛有水的盘子里。判断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填一填。(1)白砂糖颗粒变成糖浆。( )(2)糖浆变成黑色物质。( )(3)一小部分糖浆蒸发。( )(4)黑色物质冷却后变成固体。( )参考答案(1)物理变化 (2)化学变化 (3)物理变化 (4)物理变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
实验记录单
年级 班 实验组别: 小组长:
实验合作者:
指导老师: 实验日期: 年 月 日 第 节
实验名称: 加热白砂糖
实验目的:白砂糖在加热后,要发生变化(化学)
实验器材:白砂糖 20克,长柄金属汤匙1把,药匙1只, 蜡烛1支,玻璃片1片,火柴1盒(或打火机1只),手套 1副
实验步骤:取5克白砂糖放在金属勺中。点燃蜡烛,加热白砂糖。手持勺柄,将勺头置于蜡烛火焰的外焰上方,对白砂糖加热。
观察到的现象:白砂糖经过了以下的变化过程:先是由透明的 ,熔化成 ,继续加热,颜色变成 __、 、直至变成 ,并且可以闻到有___味。再接着加热,黑色的物质就 起来了。
实验结论:白砂糖由固体变成液体是 变化;由液体变成褐色、黑色直至燃烧起来是 变化。
教师评语: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7张PPT)
(教科版)六年级

第四单元
3.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
01
学习目标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4
课堂练习
05
板书设计
06
作业布置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
1.知道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
2.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
科学思维
1.能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物质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现象。
2.能根据物质变化的现象判断该物质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3.能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和调查分析等方式获取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产生的新物质的特征。
探究实践
1.养成细心观察、及时记录的习惯。
2.体会到细致并实事求是地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对于得出正确结论的重要性。
态度责任
了解化学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知道有些是有益的,有些是有害的。
新课导入
化学变化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小苏打打与白醋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
聚 焦
你能通过实验来发现新物质是怎样产生的吗?
新课导入
蜡烛在燃烧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有没有新物质产生?你的依据是什么?
探 索
新课讲解
怎样来验证蜡烛燃烧是否产生了新物质呢?
1
蜡烛燃烧
新课讲解
把一个干燥的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注意玻璃杯要悬空,不能把蜡烛封闭。观察玻璃杯内壁的变化。
用试管夹夹住一块玻璃片,与蜡烛火焰短暂接触,观察玻璃片的变化。
1
蜡烛燃烧产生新物质。
新课讲解
用外焰加热
用火柴点燃
用湿抹布灭火
用瓶盖盖灭
酒精灯使用注意事项
玻璃杯悬空是为了让蜡烛油足够的空气继续燃烧
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是为了收集产生的新物质便于观察
新课讲解
在蜡烛上方倒扣玻璃杯,杯内壁出现水雾
2
玻璃片接触火焰,有炭黑产生
3
新课讲解
物质变化 观察现象 产生新物质 变化类型
杯内壁出现 。
玻璃片变黑
我们发现 玻璃杯内壁
玻璃片
蜡烛

炭黑
固态的蜡变成液态的蜡流下来,然后又冷却变成固态的蜡。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蜡烛燃烧还产生了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物质。
蜡烛燃烧不但会发出 ,还会产生 等新物质。
光和热
水雾
水、炭黑、二氧化碳
新课讲解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产生新物质:水和炭黑
固态蜡烛融化成了液态蜡烛
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既会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
新课讲解
你知道上面的焦糖是怎么制作的吗?
焦糖布丁
新课讲解
白糖
焦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新课讲解
2
加热白砂糖产生新物质。
向金属勺中加入少量白砂糖,在点燃的蜡烛上加热,观察白砂糖的变化。
开始加热
1
新课讲解
①取一勺白砂糖放在金属勺中。
②将蜡烛点燃,加热白砂糖。
③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白砂糖在加热的过程中,会产生气泡,如果白砂糖的量过多,产生气泡时会溢出来,所以要控制好白砂糖的量。(最好用带木柄的金属勺)
加热时,用蜡烛火焰的外焰,这样附着在汤匙底部的烟灰会少一些。
加热结束,一定要把汤匙放在盘子上冷却,不要跟桌面直接接触。
千万不能用手直接去摸加热的部分。
从状态、颜色、气味等方面描述物质发生的变化。
新课讲解
白砂糖融化变黄
2
白砂糖变黑并冒烟
3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新课讲解
白糖加热 现象 产生的新物质
状态(固体、液体气体)
颜色 气味 其他 我们发现 有气泡产生
焦糖、二氧化碳
状态:固体→液体→固体
颜色:白色→黄色→褐色→黑色
气味:没有气味→焦糖香味→烧焦糊味
在加热过程中,白砂糖首先会融化,这是物理变化。但很快白砂糖颜色会变黄,然后越来越浓,这是因为在加热过程中产生了有颜色的新物质。最后白砂糖变成黑色的固体物质,我们闻到了特殊的气味。黑色的固体是新物质,气味是散发到空气中的新物质,这是化学变化。加热白砂糖过程中先发生物理变化后发生化学变化。
新课讲解
制作面包
钢铁生锈
虾煮熟了
食物变质
3
发现更多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酸雨
新课讲解
用面粉烘制蛋糕
用面粉烘制蛋糕的过程中,酵母中多种酶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下,将面团中的淀粉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并产生各种糖、氨基酸、有机酸和脂类等。脂类使面团具有一定的芬芳,二氧化碳让面团变得蓬松、多孔、柔软、有韧性。淀粉在发酵过程中被分解为麦芽糖,所以面粉在发酵后有糖化或液化的现象。各种有机酸以乳酸为主, 使面团呈现酸性,发酵温度越高,糖分越多,乳酸发酵越快。
新课讲解
钢铁生锈
铁是指铁单质Fe(白色固体);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2O3(红色固体)。铁生锈是因为铁长时间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分接触就会生锈。
铁锈是一种棕红色的物质,它不像铁那么坚硬,很容易脱落,一块铁完全生锈后,体积可胀大8倍。如果不及时除去铁锈,海绵状的铁锈特别容易吸收水分,铁也就被腐蚀得更快了。因为生锈使得其使用寿命大大缩短,有说法认为全世界每年因为生锈废掉的钢铁产品就占到了当年钢铁产量的1/10,按照这一说法,仅仅在我国每年锈掉的钢铁就达近1亿吨,全世界约1.8亿吨。
新课讲解
虾被煮熟后变红
虾体表的颜色主要是由其甲壳真皮层中的色表细胞所决定的。虾煮熟变红是由于虾的外骨骼的色素区内含有一种虾红素(也叫虾青素),该色素原为橙红色,可与不同种类的蛋白质相结合,变为其他颜色。当蛋白质被破坏、变性或与虾红素分离时,颜色即变为原来的橙红色,因此虾煮熟后外壳会变为红色。
新课讲解
酸雨主要是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所造成的。中国的酸雨主要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多为硫酸雨,少为硝酸雨,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酸雨会对植物、建筑等造成很大危害。
新课讲解
小结
白砂糖加热过程中先发生物理变化,最后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伴随着颜色改变现象;蜡烛燃烧既有化学变化也有物理变化,伴随着发光发热现象。
新课讲解
哪些变化产生的新物质对我们的生活有益?哪些变化产生的新物质对我们的生活有害?你能例举几个这样的事例吗?
酸雨导致的后果
食物变质
研 讨
金属冶炼
制葡萄酒
酸雨导致的后果
食物变质
金属冶炼
制葡萄酒
在我们身边存在着许多化学变化,这些化学变化产生的新物质无处不在,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有益:面包的发酵、酒的酿制、金属冶炼、药物合成、植物光合作用……
有害:酸雨腐蚀建筑物、铁生锈造成损失、食物变质……
元元通过加热白砂糖来研究变化中产生的新物质,请你帮她回答下列问题。实验材料:长柄金属勺、白砂糖、蜡烛、火柴、盛有水的盘子。实验步骤:用长柄金属勺取一小勺白砂糖,小心地移到蜡烛火焰的外焰上加热。当加热结束后,把长柄金属勺放到盛有水的盘子里
判断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填一填。
(1)白砂糖颗粒变成糖浆。( )
(2)糖浆变成黑色物质。( )
(3)一小部分糖浆蒸发。( )
(4)黑色物质冷却后变成固体。( )
课堂练习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课堂小结
点击放大图片
课后作业
完成对应课时练习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