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 教学设计 (1)

文档属性

名称 花非花 教学设计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05-25 21:37: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花非花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强弱对比的方法学习《花非花》,体会歌曲的艺术气息和朦胧美。
2、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此歌,加强学生对发声的音准、吐字重要性的认识。
3、能力目标:在发声练习的基础上,巩固学生的音准,并在学唱歌曲后加入两声部哼鸣和
2教材分析
《花非花》是人音版教材第十二册,第一课《古风新韵》里的一首歌曲。主要抒发了诗的意境,节奏平稳,旋律委婉、含蓄、带叙述性。结构为四句体单乐段形式。第一句的动机,强调“非花”的“非”字,后半句上四度模进,再强调“非雾”的“非”字,一开始就描绘出这覆盖着一层薄纱的意境,第二句结束在属音上,是进一步的叙咏,那逐级下行,后为平叙的音调,具有谜底色彩,也增加了问的期待。第三句转折,由低向高婉转上扬,好似春梦,并非春梦。第四句由高而低趋于平稳,看似朝云,却非朝云。最后恬淡的结束,其追惜、思念之情,溢于言表。
3重点难点
1、歌曲字头的“软”表达处理。
2、两声部和器乐伴奏的合理加入。
4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发声练习
1、在老师的记忆中,那飞在空中五颜六色的风筝是最美的,你们心中有什么是最美的呢?(生自由回答)
2、出示旋律,那么现在我们用这条旋律想象着那些美丽的事物,来唱一唱吧!(教师用音叉和科尔文手势引导学生发声练习,加强音准、识谱能力。)
3、用“U”哼鸣以上旋律,强调强弱。
4、生哼鸣发声练习旋律,师哼唱全曲旋律。
二、新授歌唱
1、出示全曲歌谱,跟琴学唱。
2、加入哼鸣旋律,生分成两大组合唱,用U哼鸣。(师指挥强弱)
3、跟伴奏两声部哼鸣(之前可以让第二声部的同学跟伴奏哼唱一次,再加入第一声部)
4、师跟伴奏范唱全曲。
5、学生跟琴填词学唱全曲,提示学生不忘学过的强弱规律。
6、生分两组跟伴奏合唱全曲,师加入低音木琴伴奏。
7、请两个同学来学习演奏,一个敲铜碰钟,一个敲击低音木琴。
8、生跟伴奏合作演唱全曲,师加入中音木琴旋律。
9、再请一个学生上来加入合奏队伍,师示范敲击。
10、全体合作表演全曲,师加入高音木琴演奏。
11、请一个同学来学习演奏高音木琴。
12、完整表演全曲,跟伴奏,师指挥。
13、如果你是作曲家,你会给这首歌曲取个什么名字?
14、出示歌名,介绍作曲家
15、总结全课,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