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吟 教学设计 (2)

文档属性

名称 游子吟 教学设计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05-25 21:43: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游子吟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通过学会歌曲《游子吟》,感受古诗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歌曲的意境,从中感受母子情,得到爱的教育。
2、通过活动复习学过的古诗歌曲,激发学生对古诗文化的热爱。
2学情分析
歌曲《游子吟》是一首亲切真挚的人性美颂歌,抒发了母子之间深厚的情感。歌曲舒缓优美的旋律,深深拨动着天下儿女的心弦。整堂课以母子情深为依托,让学生在听赏、感受、吟诵、演唱、表现等活动中将音乐本身、音乐画面、音乐情感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最终达到感受母子情深,感恩母亲的目的。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充分感受、体验、表现母子情
教学难点:认识前倚音、连音线、波音以及唱法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组织教学
学生听着《春晓》的音乐走进教室。
活动2【讲授】二、吟诵诗歌
出示《春晓图》
师:谁能说说这幅图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你能用学过的一首唐诗来表达吗?
小结: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古代诗词是中国的国粹,当你读古诗时,会觉得沉浸在书香和文学的海洋中,仿佛脑海里有此情此景一般,这就是中国古诗所蕴藏的一种独特的古典与韵味。今天的音乐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感受中国古诗的韵味。
活动3【讲授】三、学唱古诗
1、聆听完整的《游子吟》
师:像这种把古典诗词配合现代音乐演唱出来的方式,我们称之为“古诗新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古诗新唱《游子吟》,我们语文课上也学过的,谁来说说它的意思,介绍一下诗人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首诗?
2、出示图片《游子吟》并介绍孟郊
图片上的这个人就是我国唐朝的著名诗人孟郊,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早年屡试不第,漫游南北,流寓苏州。一生窘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卑微的县尉职位。在他临行时,母亲为他赶织衣服,他为了表达对母亲深深的爱和感激之情,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诗歌——《游子吟》,诗中亲切而真淳的吟颂了一种普通而伟大的人性美——母爱,因而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
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学唱古诗新唱《游子吟》
教师范唱歌曲
师:你觉得老师唱的怎么样?好在哪里?(学生回答)
学生用“u”音轻声跟唱旋律
师:谁能发现乐曲中出现了很多什么音乐记号?(引导学生说出连音线及波音记号)
复听音乐:找出歌曲的高潮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师:你觉得用怎样的情绪演唱更合适表达歌曲的意境呢?(深情地)
前倚音、连音线、波音教学
这两个记号是我们以前没有接触过的,你们看它的形状像什么?它的形状就好像妈妈紧紧的拉着孩子的手,害怕他离开自己那种依依不舍的感觉。它就叫连音线,那么我们在演唱的时候也要注意将这两个小节的音符连起来唱,就像妈妈和她的孩子紧紧连在一起。
这个记号就像它的形状一样,波浪一样的符号叫做波音符号,它的演唱要在三个音符之间进行,在演唱时要快速转换三个音符。(教师范唱)
师:你们也来试试好么?(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指导)
活动4【活动】四、组织音乐游戏
师:刚才我们在练习的时候已经充分感受了母子情,其实歌曲的旋律同样也表现了妈妈和孩子之间的深厚感情。现在老师来充当妈妈,我来唱前半句,你们就是我的孩子,请你们接后半句,好吗?(引导学生接后半句,反复练习几次)
那我现在要把同学分成男女两组,老师唱上半句,你们抢接后半句,准备好了吗 那妈妈开始呼唤自己的孩子了!看看那组孩子回答的最快。(学生做游戏)
轻声的演唱全曲
再次深情地演唱歌曲,并对两次演唱做比较,感受歌曲表达的情感。
活动5【活动】欣赏古诗新唱
师:刚才我们学唱的师《游子吟》,还有许多诗歌唱起来也很好听,你们听……(欣赏《悯农》、《咏鹅》)
活动6【练习】五、课堂小结
中国古诗源远流长,流芳千古,希望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感受到真切的母子情,更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学好我们的国粹文化,为祖国博大精深的文化而感到骄傲。
活动7【作业】作业设计
练习背诵演唱《游子吟》并为歌曲配上相应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