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突破)2025年人教版地理中考一轮复习4:居民与聚落及发展与合作(课件49张)

文档属性

名称 (考点突破)2025年人教版地理中考一轮复习4:居民与聚落及发展与合作(课件49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4-12 07:17: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9张PPT)
目录
高频考点精讲
练真题,悉要点
02
03
01
中考真题演练
专题4 居民与聚落及发展与合作
高频考点精讲
知识点1:人口与人种★(七上P70~P76)
一、世界人口的增长
1.2022年11月15日,全球人口达到____亿。
2.人口自然增长率:反映人口的增长速度,人口自然增长率越高,人口的增长速度越__。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3.特点:人口数量变化总趋势为不断____,每年新增人口数较多。
4.欧洲、北美等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__,个别国家甚至出现了负增长;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__。
5.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__洲>大洋洲>南美洲>亚洲>北美洲>欧洲>____洲(无常住人口)。
80

增长



南极
二、世界人口的分布
1.分布特点
特点 分布地区 分布原因
人口稠密地区 A____东部和 B亚洲____  ①纬度位置:中低纬度;②海陆位置:沿海;③地形类型:平原
C____西部  D北美洲____ 人口稀疏地区 E沙漠地区 极端____
F雨林地区 过于____
G高纬度地区 终年____
H高原、山区 地势____
亚洲
南部
欧洲
东部
干旱
湿热
严寒
高峻
2.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1)自然因素:气候暖湿、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人口稠密。
(2)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稳定、交通便利和文化繁荣的地区人口稠密。
三、人口问题
人口增速 人口问题 解决措施
增长过快 ①资源短缺: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粮食短缺等 ②环境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水污染、大气污染等 ③社会问题:就业困难、饥饿贫困、居住条件差、交通拥挤、教育、医疗问题难以解决等 实行生育控制政策
增长过慢 ①劳动力短缺②国防兵源不足③社会抚养老年人的负担加重 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等
科学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四、不同的人种
三大人种 体貌特征 主要分布地区
A____ 人种 肤色淡黄,头发黑直,眼珠黑,面庞扁平,体毛中等 亚洲__部
B____ 人种 肤色、眼色、发色都很浅,头发天生就是波状,鼻梁高,嘴唇薄,体毛较多 __洲、北美洲、__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
C____ 人种 肤色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体毛很少 非洲的__部和__部
黄色

白色


黑色


知识点2:世界的语言和宗教★(七上P77~P80)
一、世界的语言
1.目前,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英语
2.联合国6种工作语言的分布
语言 主要分布地区 语言 主要分布地区
汉语 ____ 法语 法国、非洲中部和西部
英语 ____西部、北美洲、亚洲南部等 西班牙语 西班牙、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
俄语 俄罗斯及前苏联其他成员国 阿拉伯语 亚洲西部、非洲北部
中国
欧洲
二、世界三大宗教
项目 基督教 伊斯兰教 佛教
发源地 亚洲西部 阿拉伯半岛 古印度
宗教建筑 ____ 清真寺 佛塔、庙宇
主要分布区 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亚洲西部和东南部、 非洲北部和东部 亚洲东部和东南部
其他 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教徒被称为穆斯林 藏传佛教又被称为“喇嘛教”
教堂
知识点3:人类的聚居地——聚落★(七上P81~P86)
一、聚落与环境
1.聚落主要分为两大类型:____和城市。
乡村
聚落类型 规模 建筑特点 经济活动 存在问题
城市 较大 高、密集 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 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
乡村 较小 矮、分散 一般从事耕作、放牧、捕鱼等 交通不便,教育、卫生医疗条件相对落后等
2.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1)自然因素:资源、地形、气候、土壤等。聚落主要分布于 、
、 、 、 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
(2)社会因素:交通、经济发展水平等。
地形平坦
土壤肥沃
水源充足
气候适宜
自然资源丰富
3.聚落分布:在一些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或 、 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则少有或没有聚落。
4.聚落的形态:在平原地区聚集呈团块状,沿河流、山麓、谷地等呈
____状。
河口
沿海
条带
【重难突破】典型传统民居
聚落民居 北极地区 因纽特人的冰屋 黄土高原的窑洞 西亚地区的房屋 东南亚的高脚屋 我国江南地
区的民居
气候特点 气候寒冷 冬冷夏热, 气候干燥 炎热、干燥、多风 沙 炎热、多雨、潮湿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夏季降水丰富
建筑特点 用冰块构筑的小屋,低矮无窗户,保温效果好 利用黄土直立性强,挖成窑洞,冬暖夏凉 厚墙隔热,小窗减少阳光和热风的影响,防止风沙进入 上层住人, 散热、通风、防潮 房屋多为尖顶,利于雨水下泄
二、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1.一些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聚落:法国巴黎塞纳河沿岸,意大利的威尼斯城,我国山西省的平遥古城、云南省的丽江古城、安徽省的皖南古村落、澳门历史城区等。
2.聚落保护的意义:聚落与当地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从不同角度记录了当时的历史、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是我们了解当时人们生活情况的一部活的“百科全书”。
3.保护措施:控制工业污染;禁止在文化遗产周围修建高大的现代建筑物;减轻旅游开发对文化遗产的破坏;完善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等。
知识点4:发展与合作★(七上P88~P93)
一、地域发展差异
大洲差异 欧洲的平均发展水平很高,而非洲的平均发展水平却很低
国家差异 根据发展水平的差异,大体可以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地区差异 每个国家内部,甚至在一个城市中,发展水平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
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
1.分布状况
类型 主要国家 大洲 半球位置
____国家 英国、法国、德国、____、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____ 主要分布在欧洲西部、大洋洲、北美洲 主要分布在__半球北部
__ __ 国家 ____、印度、巴西 主要分布在亚洲、南美洲、非洲 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__部和__半球
发达
日本
美国

发展中
中国


2.南北关系:在国际上,一般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 ”,将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 ”。
南北对话
南南合作
三、国际经济合作
1.重要性:一个国家要发展和进步,就要同其他国家开展合作和交流,加强国际经济合作。
2.认识到不平等:发达国家出售的是轿车、轮船、飞机等高档产品,价格 ,利润 ;很多发展中国家主要出售的是农、矿等初级产品,价格
,利润 。




练真题,悉要点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2024云南)据联合国公布,2023年4月底,印度总人口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读“两国人口数量变化图”和“2020年两国人口年龄结构图”,完成(1)~(3)题。
(1)1951~2021年间( )
A.中国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两国人口增长速度一致
C.印度人口数量持续增加
D.两国人口数量差异增大
C
(2)2020年两国人口年龄结构相比,中国( )
A.0~14岁人口占比较小
B.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较小
C.15~64岁人口占比较小
D.15~64岁人口数与印度相同
A
(3)目前,印度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
A.国防兵源不足 
B.人口老龄化严重
C.劳动力较短缺
D.资源环境压力大
D
民居的建筑外貌、建筑材料与环境的关系
(2024泰安)海草房以海草为屋顶材料,以石块作为墙体,是山东省沿海地区极具地方特色的生态民居(如图)。下列有关海草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就地取材用海草作为屋顶材料
B.厚实的尖形屋顶便于排雨排雪
C.海草房自然村落的减少是因为海陆变迁
D.海草房的开发与保护彰显了民俗文化的传承
C
中考真题演练
1.★(2024泰安)读世界四个大洲不同海拔的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符合图示信息的是( )
A.亚洲和欧洲的人口稠密区集中
在低海拔地区
B.非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海拔高
度为 1-2千米
C.北美洲0-1千米海拔区人口密度为30人/千米2
D.造成欧洲与非洲人口密度在海拔高度上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因素
A
2.(2024黑龙江)下列地区人口密度稠密的是( )
A.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
B.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C.中低纬度的沿海平原地区
D.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
C
3.(2024黑龙江)世界语言丰富多彩,下列国家使用阿拉伯语的是( )
A.加拿大
B.印度尼西亚
C.新西兰
D.埃及
D
4.★(2024新疆)下列关于世界人口、人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亚洲人口最多,是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
B.欧洲人口稀疏,是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
C.黄色人种都分布在亚洲
D.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D
(2024眉山)读东南亚部分区域图(图1)和苏门答腊岛传统民居图(图2),完成5~8题。
5.苏门答腊岛村镇的分布特点是( )
A.全岛均匀分布
B.多分布在沼泽地
C.多分布在西部山区
D.沿海、沿河流分布
D
6.对苏门答腊岛自然环境描述正确是( )
A.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B.西部沿海多沼泽
C.河流稀少多内流河
D.植被覆盖率低
A
7.聚落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其房屋的建筑材料、建筑结构等无不深深打上自然环境的烙印。苏门答腊岛传统民居的建筑结构是为了适应当地( )
A.干旱少雨的气候
B.高温多雨的气候
C.寒冷干燥的气候
D.多风沙的环境
B
8.从传承和保护的角度考虑,苏门答腊岛传统民居应( )
A.保护传统风貌,建立民居博物馆
B.全部拆除,为现代建筑腾出空间
C.大力开发商业网点,吸引游客
D.大力发展工业,增加经济收入
A
9.(2024重庆)伊朗亚兹德的传统建筑——风塔(图1),被誉为当地的“消暑神器”。图2为亚兹德位置示意图,图3是该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图4是该地农业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从图1中的左侧建筑物可推断出当地人们信仰的宗教主要是 。
(2)风塔四面镂空的主要作用是 。
(3)根据图3和图4推测该地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并说出当地农业的发展之路。
伊斯兰教
通风散热
水源;发展节水农业和灌溉农业。
10.(2024苏州)一带一路 合作共赢
历史上,郑和曾7次率船队下西洋,规模浩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进入新时代,中国与非洲国家谱写合作新篇章,中国已连续15年蝉联非洲最大贸易伙伴国,助推非洲工业化发展。下图为“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及埃塞俄比亚部分工业园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郑和的船队先后经过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和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最远到达 (A.非洲 B.欧洲 C.大洋洲 D.北美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郑和所率的船队,满载中国的 (A.丝绸、瓷器 B.香料、水果 C.辣椒、洋葱 D.珠宝、珊瑚)等物品,与亚、非国家进行贸易。
A
B
A
A
(2)船队航行主要依靠风力驱动,为借助偏北风,出发的时间一般选择在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D
(3)船队访问甲地所在 (A.中南 B.印度 C.阿拉伯 D.索马里)半岛时发现,这里的气候比苏州 (A.干燥 B.湿润 C.寒冷 D.凉爽),船员们在当地可能看到的传统民居是 。
C
A
D
(4)船队到达乙地时发现,当地居民不同于中国人,属于 (A.白色 B.黄色 C.黑色 D.混血)人种,这与当地炎热的气候有着密切联系,该地对应的气候类型图为 。
C
B
(5)埃塞俄比亚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国家,近年来,我国企业在该国投资建设了多个工业园,主要发展钢铁、汽车、制鞋、服装等产业。埃塞俄比亚主要为工业园提供 (A.技术 B.资金 C.劳动力 D.设备),图中工业园空间分布具有的优势为 (A.交通便捷 B.气候温暖 C.地势低平 D.水源充足)。
C
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