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首歌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同一首歌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05-26 10:08:29

文档简介

同一首歌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在音乐活动中回忆、抒发、诉说同窗之情,感受同学间的真挚情感,乐于与人交往。
2.学会演唱《同一首歌》,在歌声中与同学、朋友工作周分享《同一首歌》真挚情感,
3.通过学唱歌曲,激发对人间真情的追求,学会与人沟通,关爱他人。能用真挚、深情的歌声表达人们对人间真情的渴望、呼唤,并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来体验、深化歌曲的意境、内涵。
2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由于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也进一步增强,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增加音乐表现与音乐创造活动以及动手搜集资料的份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
3重点难点
学唱歌曲时各个声部之间的配合。能够正确理解歌词的内涵,并能与歌曲产生共鸣。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组织教学
师:同学们六年的小学生活很快就要过去了,现在是我们在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年
在其慢慢的人生旅途中,小学六年只是短短的一瞬,但同窗的情谊却是难以忘怀的,大家曾经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迷惘、一起长大,今天就让我们在同一首歌的旋律中,回忆述说我们走过的美好时光。
活动2【讲授】教授新课
1、介绍歌曲
师:歌曲创作于1950年,作为十一届来运会开幕式电视直播的片头曲。播出后受到人们热烈的欢迎。《同一首歌》由陈哲、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1996年,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曾和孩子们在上海举行的特奥会上唱过这首歌,以后中央三台又设置了“同一首歌”栏目,《同一首歌》就是此栏目的主题歌。由此,《同一首歌》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进了千家万户,成了一首风靡全国的歌曲。
2、学习歌曲
师:这首歌曲大部分同学都熟悉,但是否真正了解歌曲的内涵呢?并且是否能用歌声真切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呢?歌曲充分抒发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激发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向上的信念,表达胜利、欢乐、团结友谊的美好主题。
3、在歌曲旋律的背景中,师生共同有表情地朗诵歌词。
4、学生分组思考
(1)你对歌词“大地知道你心中的每个角落”,“同样的感受给了我们同样的渴望”中的“角落”、“渴望”是如何理解的?
(2)歌词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生:自由回答,各抒己见。
师: 角落——失意、孤独、无助 感受——对人间真善美的感悟 沟通、理解、鼓励
渴望—— 友谊、友情、真情主题思想——人间真情
5、教师有表情的范唱,同时请同学们思考回答:
(1)A、B前后两段的旋律,在节奏、音区上有什么不同?
(2)教师在演唱过程中,A段与B段有什么不同的处理?
生:
师:(1)A段节奏疏缓,起音在5旋律起伏不大,B段节奏相对紧凑,旋律起音在1,且有几处是八度、九度大跳。
(2)A段情绪较为平缓,是用叙述的口吻演唱的,B段情绪较为激动,是用呼唤的口吻演唱的。
6、学生跟琴演唱并纠错
提示:
(1)句尾 长音,时值要足;#4记号要唱准;
(2)八度、九度大跳时,声音、情绪要有思想准备;
(3)演唱时要真诚投入。
7、跟着伴奏演唱一遍
师:歌曲象师长的谆谆教诲,又象同学之间的款款深情,既象充满阳光的母爱,又象儿女敬慕长辈之情,但是歌词中没有出现一个“爱”字,却以充满深情的口吻,表达了人间的真情-----浓浓的爱。特别是“春天把友好的故事传说”让人人沐浴在爱的阳光里
8、师现在同一首歌已经唱遍祖国的大江南北,有多种演唱形式,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首不同版本的同一首歌,边听边思考采用了怎样的演唱形式?
生:
师:合唱,下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用“WU”演唱第二声部。
(1)老师唱第二声部,学生唱第一声部
(2)老师唱第一声部,学生唱第二声部
(3)加入歌词演唱
9、学生自由讨论构思一种能比较恰当表现歌曲思想感情的艺术处理方式并实践。
10、最后请同学们欣赏由毛阿敏演唱的《同一首歌》
活动3【活动】欣赏创作
师:即将离开母校,你一定有许多不舍,你想对母校、老师、同学、好友说些什么呢?欣赏完下面这段艺术院校大学生表演的诗朗诵,一定会带给你很多启示。尝试着也创作一段作品,表达一下自己的心声吧!
1、学生讨论并创作
2、选出代表进行表演。
活动4【活动】总结
现在这这首歌曲已经传遍整个大江南北,歌曲也采用了很多不同的演唱方式,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唱同一首歌,回忆往忆,共叙友情,相信这青春的旋律和纯真的誓言,一定会伴随我们走向美好的明天。
课件11张PPT。唱响心中的
同一首歌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时间带给我们的有欢笑 ,有泪水。
但更多的是对亲情,友情,爱情的珍视。 《同一首歌》由陈哲、迎节作词,孟卫 东作曲
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曾和孩子们在上海举行的特奥会上唱过这首歌,以后中央三台又设置了“同一首歌”栏目,《同一首歌》就是此栏目的主题歌。由此,《同一首歌》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进了千家万户,成了一首风靡全国的歌曲。曲作者孟卫东“你每天都能听到他的作品” 现任中国铁路文工团副总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创作委员会副主任,享受国家政府津贴,
国家一级作曲,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外聘教授。
  二十余年来创作了各种类型的大量的音乐作品。
主要作品有歌剧《雷雨》、舞剧《长城魂》,电影音乐《找乐》、《血色清晨》等百余部,,电视剧音乐三十余部(《青春之歌》),电视专题片、音乐片四十余部,舞蹈音乐三十余部,各种类型的器乐曲、管弦乐曲百余部,合唱作品二十余首,各种类型的歌曲等400余首(其中《同一首歌》《今夜无眠》《中国进行曲》等颇具影响)。
 片头及各类广告音乐百余段(其中中央
电视台《新闻联播》片头曲延用近20年,
影响较大)。管弦乐作品和合唱作品100余部,
曾任第六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首届合唱比赛评委。
 在中国名流谱上,作曲家孟卫东的名字是与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开始曲一起载入史册的。这首短短十六秒的乐曲自从一九八八年三月从孟卫东的手中诞生并被《新闻联播》启用为开始曲之后,便以每天一遍的高播出频率在中央电视台的黄金时间、金牌栏目里播放,至今没有更换过,孟卫东因此被人们誉作“你每天都能听到他的作品”的作曲家。
词作者 陈哲词作者陈哲
哲中国内地流行音乐早期最重要的作词人之一,著名词作家、
音乐制作人。代表作品有《让世界充满爱》
《血染的风采》《黄土高坡》《一个真实的故事》《同一首歌》等。
合唱艺术起源于17世纪欧洲教堂的唱诗班,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如今在欧美等国,合唱已经
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称为“合唱生活”。
合唱艺术从五四运动开始才传入中国,到现在
还不满一百年的历史。改革开放以后,合唱艺术
得到快速发展,有一些团队已经达到
世界先进水平。合唱讲究声和、音和、情和
,做到了“三和”声音就有了美感。 合唱的起源与发展
合唱的起源与发展声和即发声方法和谐,统一采用直声唱法;音和即节奏一致;情和即对歌曲的情感处理要一致,每一段、每一句的感觉要一样。具体演唱中还要解决好气息的运用、共鸣的调节、咬字的方法等几个问题。合唱力求共性,不求个性,要求整体的和谐。无论在旋律、节奏、速度、力度、声部的平衡与和谐方面都必须从整个歌曲的要求出发,通过个人与声部、声部与声部、声部与整体之间的默契,来达到歌曲所需表达的情感。合唱队员不仅要有基本的声学基础,更必须有良好的自我控制声音的意识和能力,必须按整体音响的需要控制情感的变化、控制音量的变化和力度的强弱。中国的合唱艺术中国的合唱艺术可以说是音乐领地中最年轻的家族。黄自先生于1933年写的清唱剧《长恨歌》是最早的大型合唱作品之一。作曲家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首演后很快传遍了全中国。他的《生产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和《牺盟大合唱》都是各具特色的合唱作品。
新中国成立以后,合唱事业蓬勃发展,建立了许多专业性的合唱团体,业余合唱也十分活跃。1958年上海音乐学院肖白、王久芳、王强、张英民等创作的《幸福河大合唱》,荣获第七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音乐比赛一等奖,60年代初期问世的《长征组歌》主题鲜明,形式新颖,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瞿希贤等作曲家们改编的民歌《半个月亮爬上来》、《牧歌》、《阿拉木汗》、《乌苏里船歌》、《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等等,都成为我国合唱经典之品,深受人们喜爱,同时还有大量创作合唱歌曲和套曲,使我们的合唱舞台繁花似锦,美不胜收 唱响人间真情 唱出同一首歌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孤独失意的时候,所以相互的理解、沟通,家人、朋友、同学的友谊、真情、帮助都是我们每个人所需要的。歌中告诉我们:人类与大自然同是地球母亲的儿女,大地知道你我心中的每个角落,何况我们共同拥有同一片蓝天、同一个太阳、同一轮明月的人类自己呢?想念人类自己一定会相亲相爱的。我跟同学们一样被作者这样恢弘、大气的歌词所深深感动了,我想由衷地说:“人间真情”这个主题,是崇高的、永恒的。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