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内能和内能的利用
一、物质的构成
1.宇宙由各种物质组成,而物质由微观粒子组成。下面微观粒子中尺度最小的是( )
A.电子 B.原子 C.分子 D.PM2.5
2.
(1)图甲中将红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红墨水在水中扩散开来,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 ;
(2)图乙中将冷水和热水中各滴入一滴红墨水,热水中红墨水扩散得快,说明 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3)图丙中两个铅块紧紧压在一起后能“粘”在一起,说明 。
二、分子热运动
3.诗词和俗语是我国灿烂的文化瑰宝,下列诗词和俗语从物理学角度分析错误的是( )
A.“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B.“花气袭人知骤暖”,“花气袭人”是扩散现象
C.“霜前冷,雪后寒”,“霜、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D.“下雪不冷化雪冷”,“化雪”是熔化现象,熔化吸热
4.在钦州夜市能闻到很浓的烧烤香味,是因为烧烤时“香味”分子在不停地做 ,油滴掉在地面上后很难擦洗,这是因为油分子与地面分子之间有 力的作用。
三、分子间的作用力
5.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分子间的距离越大作用力也越大
B.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有关
C.放在空气中的铁器过一段时间生锈了,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但功和热量是不同的物理量,单位也不同
6.茶是世界上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泡茶时能闻到浓浓茶香,这是 现象,温度越 ,茶香越浓.拿起杯盖,杯盖内表面会沾有很多小水珠,且小水珠不掉落,这说明分子间存在 (选填“引力”或“斥力”).
四、分子动理论
7.近年来许多家庭使用电热液体蚊香,瓶中的碳纤维棒将瓶内的杀虫剂吸到棒的顶端,发热装置会使棒的上端温度达到50℃左右,从而提高驱蚊效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碳纤维棒里面有空隙,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B.常温下,碳纤维里的杀虫剂分子不会运动
C.杀虫剂由液体变为气体,它的分子结构发生了改变
D.杀虫剂对整个房间都有驱蚊效果,是由于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
8.小明利用劳动课学习的烹饪技能制作美味的羊肉泡馍。烹制过程中主要通过 的方式增加食材的内能;烹制好的羊肉泡馍香味扑鼻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 运动;使用天然气代替煤炭作为燃料,不仅环保,且天然气的 较大。
五、内燃机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烧水时常看到“白气”,从水到“白气”的物态变化是汽化
B.热机的工作过程是将燃料燃烧获得的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过程
C.火箭使用液态氢作燃料,是因为液态氢含有的热量多
D.打扫卫生时房间内尘土飞扬,这种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0.如图甲所示的某品牌插秧机使用北斗导航,农民只需在作业前进行相关设定,即可实现24小时无人值守自动作业。
(1)北斗导航卫星是通过电磁波向插秧机发送位置信息的;
(2)该插秧机使用四冲程汽油机,图乙中汽油机处于 冲程。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一台四冲程内燃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冲程; 冲程具有很明显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如果该汽油机飞轮的转速是60r/s,则汽油机每秒钟对外做功 次;
(3)初春傍晚,在秧田里灌水可防止秧苗冻坏,这是利用了水的 较大的特性。
11.某单缸四冲程内燃机的其中一个冲程剖面图如图所示,由图可知。该内燃机在吸气冲程中吸入的物质是 ,所示冲程是 冲程,若该内燃机飞轮转动速度为3600r/min,则每秒完成涉及能量转化的冲程有 次。
12.汽车发动机一般是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把燃料燃烧产生的内能转化为 能;完全燃烧10kg的汽油能够释放 J能量。(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
六、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区别
13.热机的效率是衡量汽车发动机性能的关键指标。我国潍柴集团发布全球首款热机的效率突破50%的商业化柴油机,这一成果的意义犹如人类历史上首次百米赛跑突破10s。立志成为汽车设计师的小雨,也想设计改造发动机,使热机的效率达80%。
问题一:考虑影响热机效率的因素,你认为小雨可以在哪些方面改进创新?
问题二:假如小雨的设想实现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写出一条即可)
14.汽车是现代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交通工具,如图甲、乙分别是某汽油机的某冲程及能量流向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图是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由乙图可知该汽油机的效率是28%
C.汽车尾气中的“汽油味”越浓,说明燃料燃烧得越不充分,这会降低燃料的热值
D.冬天,有些汽车会利用尾气中的余热给车内供暖,这是利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内能
七、能力提升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块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只存在斥力
B.冬天双手互搓,手的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手的内能
C.糖块放入装有水的杯中,一段时间后整杯水变甜了,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D.沿海地区通常比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小,原因之一是水的比热容比砂石的比热容大
16.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包含四个冲程,如图所示四个冲程排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B.乙、丙、甲、丁
C.丙、丁、甲、乙 D.乙、丁、甲、丙
1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块很难被压缩,说明铁块分子间存在斥力
B.长时间紧压在一起的铅片和金片互相渗入,是由于发生了扩散现象
C.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中,燃气对外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沿海地区通常比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小,原因之一是水的比热容比砂石的比热容小
18.小牟在被誉为“中国工艺玻璃之都”的河间市购买了一套玻璃杯具,为测量玻璃的密度,他把外底面积为S1,内底面积为S2,高为10cm的厚壁薄底玻璃杯A放在一个底面积为S3的足够高的容器B中,如图甲所示,玻璃杯A的外底和容器B的内底正中央用一根长为1cm的轻细线相连。他沿容器B的内壁缓慢注水,水的深度h与注水的体积V关系如图乙所示。当V=500cm3时,水对容器B底部的压强为 Pa,玻璃的密度为 g/cm3。
19.如图是某款油电混动小汽车,部分信息如下表。某次测试,质量50kg的测试员驾驶该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0.5h。测试中,汽油机既向车轮提供动力,又向蓄电池充电,同时蓄电池又将部分能量通过驱动电机向车轮输送。(假设汽油完全燃烧,且忽略蓄电池和电机的热损失,g=10N/kg,q汽油=4.6×107J/kg),测试时:
空车质量 950kg
车轮与地面接触总面积 0.1m2
(1)测试员进入车内未启动汽车时,求该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前进时牵引力为1000N,求牵引力做的功及功率。
(3)驱动汽车所需能量E1的65%直接来自汽油燃烧,汽油燃烧放出热量的40%用于汽车行驶和蓄电池充电,其中向蓄电池充电的能量E2为1.34×107J,求该次测试消耗的汽油质量。
20.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都相同,烧杯内的液体质量和初温也相同。
(1)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 两图进行实验,燃料热值的大小是通过 (选填“加热时间的长短”或“液体升高的温度”)来反映的;
(2)如果质量和初始温度均相同的A、B两种液体用相同热源加热,吸热后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丁所示,若A的比热容是cA,B的比热容是cB,则cA cB,在0~5min内A吸收的热量 B吸收的热量:(以上两空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另一小组使用甲图所示的装置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对另外三杯液体a、b、c进行加热,直至沸腾,并做出图像如图戊所示,则液体 有可能是同种液体。(选填“a和b”、“b和c”或“a和c”)。
21.绿树掩映,鸟语花香,三门峡市天鹅湖城市湿地公园景色宜人,吸引了众多市民与游客来此休闲娱乐。夏天,在湖边散步时可以闻到阵阵花香,这是 现象,同时感觉湖边比周边更凉爽,原因是水的比热容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沙石的比热容。冬天,附近居民常在湖边公园晒太阳,这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内能,使人身体感到暖和。
22.图所示,卡式炉常用在户外野炊中被大量使用,其主要是以丁烷为燃气。在利用卡式炉烹煮食物时,主要通过 (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改变食物内能,隔着较远也能闻到食物的香味,这是属于 现象。烹制食物结束后,剩余的丁烷的热值将会 (选填“变小”、 “变大”或“不变”)。
23.传统汽车由燃油发动机驱动,发动机的平均效率只有20%~30%。某型号汽车采用四缸发动机,其额定功率为110kW。如图所示为发动机的4个汽缸,每个汽缸活塞面积均为,一个冲程活塞在汽缸中移动的距离均是50mm。各个汽缸的做功过程错开,在飞轮转动的每半周里,都有一个汽缸在做功,其他三个汽缸分别是另外三个冲程。已知燃油的密度为,热值为。
(1)汽车以额定功率在高速公路上以110km/h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时,提供的牵引力是多大?
(2)若做功冲程燃气对活塞的平均压强为,求一个汽缸在一次做功冲程中燃气对活塞所做的功。
(3)假设该汽车一年消耗燃油500L,将发动机的效率从30%提高到40%,每年可以节省汽油多少千克?
八、直击中考
24.景颇族的祖先曾发明一种活塞式点火器,如图所示,以牛角作套筒,木质推杆前端粘附艾绒。取火时,一手握住套筒,一手猛推推杆,艾绒即燃,随即将杆拔出,口吹立见火苗。手推杆入筒的过程与内燃机工作的哪个冲程相同( )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
25.下列关于原子核式结构的描述:①电子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中;②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③电子围绕着原子核作高速旋转;④原子核占据了原子内大部分空间;⑤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上;⑥原子核带负电。其中正确的是( )
A.②④⑥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①④⑤
26.清池茶历史悠久,是金沙县“三宝”之一。清池茶,外形扁、平、直、光滑匀整;色泽翠绿油润;香气高爽持久: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鲜爽:叶底嫩绿、鲜明、匀齐完整。如图所示,一杯香茶端到客人面前,茶香四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热的茶水含有的热量多
B.茶水冷却过程中,分子热运动越来越剧烈
C.茶水太烫,喝茶时用嘴吹一吹,使茶水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D.烧水时水蒸气将壶盖顶起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27.下列有关分子热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会变小,表明分子间存在间隙
B.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快,表明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C.“破镜难以重圆”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D.桂花飘香,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8.疫情期间,小芳学会厨艺新技能,在“蒸凉皮”过程中她发现了很多有趣的物理现象。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蒸锅里的水上方冒出的“白气”是汽化形成的
B.未加热前,因为水分子间存在斥力也会发生汽化现象
C.“蒸凉皮”过程主要以做功的方式改变凉皮内能
D.蒸锅里的水加热到沸腾后增大火力,水的温度仍然不改变
29.天然气属于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小亮用天然气做鸡蛋炒饭时,闻到香味儿属于 现象。
30.足球进校园推进了校园足球的发展。运动员将静止的足球踢飞,说明力可以 ;足球落地后会继续向前滚动。是因为足球具有 。当足球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受到的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是一对 。
31.下列关于热机和环境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热机排出的尾气没有内能
B.热机的效率能达到
C.热机的大量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
D.汽油机的做功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
答案解析部分
1.A
2.(1)无规则运动
(2)温度
(3)分子间有引力
图甲中将红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红墨水在水中扩散开来,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 无规则运动
综上 第1空、无规则运动
热水中红墨水扩散得快,说明 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 越剧烈;
综上 第1空、温度
两个铅块紧紧压在一起后能“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综上 第1空、分子间有引力
根据分子热运动的特点、微观粒子的构成特点填空
分子热运动的特点:分子无规则运动,肉眼无法观察,常见例子有:气体颜色的改变,味道的扩散;且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速度越快
微观粒子的构成特点:分子之间存在间隙,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包括引力和斥力
3.C
4.无规则热运动;引
5.B
6.扩散;高;引力
(1)茶是世界上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泡茶时能闻到浓浓茶香,这是扩散现象;
(2)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则茶香越浓;
(3)拿起杯盖,杯盖内表面会沾有很多小水珠,且小水珠不掉落,这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1)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2)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3)根据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解答。
7.D
A.碳纤维棒里面的空隙,属于物体间的间隔,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故A错误;
B.炭纤维棒里的杀虫剂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错误;
C.杀虫剂由液体变为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发生变化,但分子结构没有发生改变,故C错误;
D.杀虫剂对整个房间都有驱蚊效果,是由于杀虫剂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分子间有间隙,物质状态发生变化时,分子间距离发生变化,但分子结构不变。
8.热传递;无规则;热值
9.B
10.压缩;做功;压缩;30;比热容
解:(2)该插秧机使用四冲程汽油机,进气门和排气门均关闭,活塞向上运动,图乙中汽油机处于压缩冲程。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一台四冲程内燃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做功冲程;压缩冲程具有很明显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如果该汽油机飞轮的转速是60r/s,一个工作循环,活塞往复两次,转两周,做功一次,则汽油机每秒钟对外做功30次。
(3)初春傍晚,在秧田里灌水可防止秧苗冻坏,这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特性,和其它物质相比,在吸收和放出一定的热量时,水的温度变化较慢,可以保护秧苗不至于冻坏。
故答案为:(2)压缩;做功;压缩;30;(3)比热容。
(1)根据四冲程内燃机的基本原理来分析。
(2)水的比热容较大,和其它物质相比,在吸收和放出一定的热量时,水的温度变化较慢。
11.空气和汽油的混合物;压缩;60
由图可知,内燃机的顶端是火花塞,所以该内燃机是汽油机,汽油机在吸气冲程中吸入气缸的是空气和汽油的混合物;汽油机的两气门都关闭,活塞由下往上运动,汽缸容积变小,是压缩冲程; 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四个冲程,曲轴转动2周,做功1次,内燃机飞轮转动速度为 3600r/min ,则每秒转过60r,则该汽油机每秒钟完成30个循环,一个工作循环里只有压缩冲程和做功冲程涉及能量转化,所以完成涉及能量转化的冲程有60次。
解决此题需要结合内燃机的四个冲程工作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了解内燃机飞轮转速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
12.机械;4.6×108
在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中,获得机械能,燃料燃烧产生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计算汽油放出的热量:
汽油机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根据Q=mq,计算燃料放出的热量。
13.(一)可以改良发动机结构,减少能量损失;(二)节能和保护环境
(1)为了提高热机效率,可以改良发动机结构,减少能量损失,提高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
(2)假如小明的设想实现了,热机效率的提高可以减少燃油的消耗,可以节约能源,较少柴油机的排放量,从而保护环境。
为了提高热机效率,可以减小能量的损失;提高热机效率可以实现节能环保。
14.C
15.C,D
16.D
17.A,B
A.铁块很难被压缩,说明铁块分子间存在斥力,故A正确;
B.长时间紧压在一起的铅片和金片互相渗入,是由于二者的分子进入对方,发生了扩散现象,故B正确;
C.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中,燃气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错误;
D.沿海地区通常比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小,原因之一是水的比热容比砂石的比热容大,故D错误。
故选AB。
A.根据分子之间作用力的知识判断;
B.不同的物质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C.根据热机的能量转化过程判断;
D.比热容是表示物质吸放热本领大小的物理量。
18.500;2.5
由图乙分析可知,整个过程分为:A~B段,向容器和玻璃杯之间注水,玻璃杯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据图乙可知:此时注入水的体积为500cm3,根据p=ρgh可知,水对容器B底部的压强为p=ρgh=1.0×103kg/m3×10N/kg×0.05m=500Pa;由题意可知,容器底面积与玻璃杯外底面积之差为;B~C段,继续向容器和玻璃杯之间注水,此时绳子开始拉伸,长度为1cm,如图所示:
此时注入水的体积为200cm3,则容器的底面积为;所以玻璃杯外底面积S外=200cm2-100cm2=100cm2;玻璃杯排开水的体积为V排=S外h浸=100cm2×5cm=500cm3=5×10-4m3;根据浮力公式计算玻璃杯的重力等于其受到的浮力G杯=F浮=ρ水V排g=1.0×103kg/m3×5×10-4m3×10N/kg=5N;根据重力公式计算玻璃杯的质量为
;C~D段,继续向容器和玻璃杯之间注水,水到达玻璃杯的顶部,如图所示:
玻璃杯的高度为10cm,因此再次注入水的高度为h=10cm+1cm-5cm-1cm=5cm;所以注入水的体积为V水=(S容-S外)h=100cm2×5cm=500cm3;D~E段,继续注水,当水和玻璃杯的总重力等于受到的浮力时,玻璃杯下沉,如图所示:
E~F段,继续向玻璃杯内注水,直至水到达玻璃杯的顶部,如图所示:
此时注入水的总体积为1800cm3,玻璃杯的体积为V杯=S容×h杯-1800cm3=200cm2×10cm-1800cm3=200cm3;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因此玻璃的密度为
。
综上 第1空、 500;第2空、2.5.
1、压强的计算:公式为P=ρgh,压强和液体的密度、浸没深度有关,且密度越大,压强越大,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在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相同;
2、密度的性质:密度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不随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至于材料本身以及材料状态有关;
3、根据密度公式计算m=ρv分析可知,体积相同是质量和密度成正比;
4、浮力的本质为上下表面产生的压力差,计算公式为F浮=ρ液gV排,所以物体所受浮力和物体所处的深度无关,与排开水的体积有关,当排开水的体积越小时,浮力越小,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时,浮力越大
5、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排开水的重力等于物体所受浮力;
6、物体沉浮条件:物体悬浮时的浮力等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体体积),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物体漂浮表明浮力等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小于物体体积),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物体下沉时重力大于浮力(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体体积),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
19.(1)解: 汽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G=mg=(950kg+50kg)×10N/kg=104N,
该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
答:测试员进入车内未启动汽车时,该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105Pa;
(2)解: 汽车的牵引力F牵=1000N,
0.5h通过的路程为:s=vt=72km/h×0.5h=36km=3.6×104m,
牵引力做的功为:W=F牵s=1000N×3.6×104m=3.6×107J;
牵引力做功的功率为: ;
答:前进时牵引力为1000N,牵引力做的功为3.6×107J,功率为2×104W;
(3)解:汽车行驶时,汽油燃烧放出的热量为Q放=m油q汽油,其中只有η2=40%用来行驶和充电,
根据题意,则有Q放η2=m油q汽油η2=E1η1+E2,即E1η1=m油q汽油η2﹣E2,
代入数据可得:3.6×107J×65%=m×4.6×107J/kg×40%﹣1.34×107J,
解得m=2kg。
答:该次测试消耗的汽油质量为2kg。
(1)根据F=G=mg,计算水平面受到的压力;根据,计算压强;
(2)利用s=vt,计算路程;根据W=Fs,可以计算牵引力做功的多少;利用,计算功率;
(3)根据充电能量和效率,计算燃料放出的热量;根据Q=mq,计算燃料的质量。
20.(1)甲乙;液体升高的温度
(2)小于;等于
(3)a和b
21.扩散;大于;热传递
22.热传递;扩散;不变
在利用卡式炉烹煮食物时,主要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食物内能。隔着较远也能闻到食物的香味,这是属于扩散现象,燃料的热值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烹制食物结束后,剩余的丁烷的热值将会不变。
综上第1空、热传递;第2空、扩散;第3空、不变
根据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分子热运动的特点、物质的热值填空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如钻木取火、搓手取暖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用酒精灯热水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比热容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质量无关
分子热运动的特点:分子无规则运动,肉眼无法观察,常见例子有:气体颜色的改变,味道的扩散;且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速度越快
物质的热值为单位质量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是物质的基本属性;
23.(1) 汽车以额定功率在高速公路上以110km/h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时, 发动机额定功率为110kW,汽车以额定功率在高速公路上以110km/h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时,汽车速度
提供的牵引力
(2)燃气对活塞的压力
一个汽缸在一次做功冲程中燃气对活塞所做的功
(3)发动机的效率从30%提高到40%,有用功相同,即
而
所以
每年可以节省汽油的质量
(1)根据求出汽车以额定功 率匀速直线行驶时,提供的牵引力;
(2)根据F = ps求出燃气对活塞的压力,根据W= Fs求出一个汽缸在一次做功冲程中燃气对活塞所做的功;
(3)每年可以节省汽油x%,有用功相同,根据和得出节省汽油的比例,进而得出节省的汽油的质量。
(1)发动机额定功率为110kW,汽车以额定功率在高速公路上以110km/h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时,汽车速度
提供的牵引力
(2)做功冲程燃气对活塞的平均压强为,燃气对活塞的压力
一个汽缸在一次做功冲程中燃气对活塞所做的功
(3)发动机的效率从30%提高到40%,有用功相同,即
而
所以
每年可以节省汽油的质量
24.B
取火时,一手握住套筒,一手猛推推杆,艾绒即燃,次过程中封闭的气体被压缩,活塞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与内燃机的压缩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故B正确。
故选B。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
内燃机压缩冲程能量转化: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25.B
26.C
27.C
28.D
A.蒸锅里的水上方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A不符合题意;
B.未加热前,因为水分子不停做无规则运动也会发生汽化现象,B不符合题意;
C.“蒸凉皮”过程主要以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凉皮内能,C不符合题意;
D.蒸锅里的水加热到沸腾后增大火力,水不断吸热保持沸腾,但是水的温度仍然不改变,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持续吸热,当液体沸腾时,不管怎么加热,它的温度都不再升高。
29.不可再生;扩散
(1)天然气是动植物的遗体在地下隔绝空气且高压的环境下经过亿万年形成的,不能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2)小亮用天然气做鸡蛋炒饭时,闻到香味儿属于扩散现象。
(1)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的能源叫可再生能源,否则为不可再生能源;
(2)不同的物质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30.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惯性;平衡力
31.C
解:A、热机工作时,排出的尾气带走了大部分内能,故A错误;
B、热机工作时由于要克服机械间的摩擦做额外功、同时也存在热散失、并且废气带走大部分能量,所以热机的效率很低,不能达到100%,故B错误;
C、热机工作时,燃料燃烧放出的废气会造成环境污染,所以热机的大量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故C正确;
D、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中高温高压燃气推动活塞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D错误。
故选:C。
(1)热机是一种将燃料燃烧放出的内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机械;
(2)热机工作时废气带走大部分能量、克服机械间的摩擦做额外功、同时也存在热散失等,所以热机的效率较低;
(3)热机工作时,排放的尾气中有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氮氧化合物,会形成酸雨,危害植物,污染环境;
(4)汽油机的做功冲程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