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物理三轮高频易错点专练--09运动和力(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中考物理三轮高频易错点专练--09运动和力(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4-13 00:11: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09运动和力
一、牛顿第一定律
1.如图所示,是小慧同学掷实心球的场景,图中虚线表示球的运动轨迹,球从a点上升到最高点b后下落到地面c点,然后继续运动到d点停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球从a点上升到b点,是因为受到惯性作用,落地后速度逐渐减小其惯性也随之减小
B.球在b点时,受到的合力为零,速度不为零
C.球从b点下落到c点,运动状态不断改变,机械能变小
D.球最终到d点停止,说明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力推车,车未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B.小车被推出离开手后仍然继续运动,是因为小车受到惯性的作用
C.使劲推,小车离开桌面,在空中下落得越来越快,是因为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
D.小车掉落在水平地面最终静止,此时小车受到静摩擦力
3.“双减”政策的出台让西安市中小学生的课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关于如图所示学生活动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图甲所示,纸飞机离手后还会继续飞行,是由于纸飞机受到了惯性的作用
B.如图乙,如果足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一切外力都消失,那么足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C.如图丙所示,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蹦床时只有动能和重力势能间的相互转化
D.如图丁所示,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紧车闸,是为了增大压力从而减小摩擦
4.在物理学发展的漫长历程中,不少物理学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如   最早通过实验测量出了大气压的大小;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一条重要的物理规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   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5.汽车的座椅上都配有“头枕”如图,汽车在被后车追尾时,“头枕”可以减小由于人的   造成的伤害,在水平路面上高速行驶时,轿车对地面的压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力。
6.为了研究超载和超速带来的安全隐患,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A、B、C三辆小车分别从同一斜面的三个位置由静止释放来模拟探究,已知mA=mBhB。
(1)实验中超载、超速带来的危害程度是通过木块   来体现的;
(2)如图丁,木块被小车推动的距离sA为   cm;
(3)在甲、丙两图所示的实验中,A、C两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vA   vC;
(4)研究超速带来的安全隐患时,应选用图甲和图   进行实验。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汽车的   越大,其动能就越大,发生交通事故时造成的伤害就越大;
(5)图丙中的水平面如果绝对光滑且无限长,木块被撞击后将会做   运动。
二、二力平衡
7.放置在水平桌面的两个相同烧杯,分别装满了两种不同的液体。把甲、乙两实心球分别轻轻放入两杯液体中,静止后的状态如图所示(乙沉底),已知此时甲、乙排开液体的重力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所受的浮力大于乙所受的浮力
B.甲所受的重力大于乙所受的重力
C.甲的密度小于乙球的密度
D.两烧杯中液体对烧杯底部的压强相等
8.2024年4月21日,起跳、腾空、入水……伴随着西安奥体中心游泳跳水馆内观众的欢呼与掌声,中国选手陈芋汐获得跳水金牌。如图,当他静止站立在水平领奖台上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陈芋汐受到的重力与领奖台对陈芋汐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
B.陈芋汐对领奖台的压力与地面对领奖台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
C.领奖台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领奖台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陈芋汐受到的重力与领奖台对陈芋汐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9.2023 年 1 月,北斗导航系统已连接我国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并进入全面的商用阶段。从北斗一号工程立项开始,在强国复兴的伟大征程中,一次又一次刷新“中国速度”、展现“中国精度”、彰显“中国气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斗一号卫星运行中若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卫星将会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B.火箭加速升空时向下喷气,火箭就腾空而起,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
C.每颗北斗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过程中,北斗卫星都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D.北斗一号卫星随火箭加速升空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机械能不变
10.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的关系和物体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0~2秒,物体没有推动,是因为推力等于摩擦力
B.2~4秒,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C.2~4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3N
D.4~6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2N
11.小周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
(1)采用图甲所示装置,当左边悬挂100g钩码,右边悬挂150g钩码时,木块静止。小周分析发现,此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处于   (选填“二”或“三”)力平衡状态,不能满足实验要求;
(2)小周又采用图乙所示的小车进行实验,在小车左、右两侧同时悬挂质量相等的钩码时,小车处于静止状态;改变其中一端钩码的质量,小车无法保持静止状态,由此说明二力平衡时,两个力的大小必须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3)小敏又提出了另一种实验方案:将乙装置中的小车换成小卡片,如图丙所示。把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然后松手,观察到小卡片转动,最后恢复到静止状态,说明两个力必须作用在   才能平衡。将小卡片从中间剪开后,小卡片不能平衡,说明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作用在   (选填“同一”或“不同”)物体。
(4)如图所示,改变右侧滑轮的高度,使其高于左侧滑轮,其它条件不变,则轻质卡片   (选填“能”或“不能”)继续处于静止状态。
三、合力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压锅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
B.深海鱼到浅海后由于水压的减小所以不能成活
C.测量液体压强的工具是压强计,它是一个连通器
D.密度计是根据在不同密度的液体中所受浮力大小不同工作的
13.如图甲所示,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放一重25N的物体A,用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作用于A物体,拉力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A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6~9秒内物体做    运动;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    N;当t=3s时,物体A水平方向所受合力大小为    N。
14.如图是2023年4月2日天龙二号遥一运载火箭成功首飞的情景。火箭加速升空时尾部向下喷出强大的气流,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此时,火箭受到的合力方向向   (选填“上”或“下”),机械能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少”)。
15.如图甲所示,是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操作,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物体A所受重力是   N,分析图①②③可知,浮力的大小与   有关;
(2)分析图①③④,可知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深度   (选填“有关”或“无关”)。若先完成实验②,再完成实验①,则测得的浮力将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物体A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   N,物体A的体积是   m3;
(4)小明将装满水的溢水杯放到电子秤上,再用轻绳吊着一个铝块,将其缓慢浸入溢水杯的水中,如图乙所示,在铝块浸入水的过程中(未接触溢水杯底),溢水杯底所受水的压力将   ,电子秤的读数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四、能力提升
16.如图所示,小明在做模拟“蹦极”的小实验,一根橡皮筋一端系一个小石块,另一端固定在A点,B点是橡皮筋不系小石块自然下垂时下端所在的位置,C点是小石块从A点自由释放后所能达到的最低点。不计空气阻力,关于小石块从A点到C点运动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石块在B点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B.从A点下落到B点的过程中,小石块受到重力和弹力的作用
C.从B点下落到C点的过程中,小石块的速度一直减小
D.从B点下落到C点的过程中,小石块所受合力先减小后增大
17.小车在水平方向受到两个拉力和的作用,拉力和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和丙,小车的运动状态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丁,根据图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时,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3N,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
B.时,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C.时,小车受到的合力大小是,合力方向水平向右
D.在4s到6s这个时间段,若桌面变得绝对光滑,小车将匀速直线运动
18.象征丰收的农历秋分时节,亚运之光闪耀西子湖畔。对2023杭州亚运会中蕴含的物理知识,下列描述正确的(  )
A.羽毛球比赛中球在空中向前飞行,若所有力消失,球一定不会落到地面
B.跳远比赛中,运动员需要助跑,是为了增大惯性,跳得更远
C.运动员站在领奖台上,此时领奖台所受的重力与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运动员手握奖杯悬空不动,此时奖杯所受摩擦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
19.如图甲、乙所示是由相同的滑轮组装的滑轮组,甲、乙两人分别用两装置在相等时间内将质量相等的重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空气阻力、摩擦、滑轮和绳子的质量均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拉力是乙的拉力的3倍
B.甲拉力的功率大于乙拉力的功率
C.乙拉绳子的速度大小是甲拉绳子速度大小的2倍
D.如果考虑滑轮质量,图甲装置的机械效率比图乙的小
20.为了探究“运动与力的关系”,小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斜面实验,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下滑到接触面分别为毛巾、棉布和木板的水平面上。
(1)实验中应每次让图(A)小车从斜面顶端   ,目的是使小车每次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的   相等;
(2)如图(B)甲、乙、丙所示的三个图像是实验时用传感器和示波器记录的小车在斜面和三种不同的水平表面上运动的“速度与路程”图像;
(3)分析与论证:
①分析图(B)甲、乙、丙三个实验图像可知: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速度   (填“越快”“越慢”“减小得越快”或“减小得越慢”);
②推理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没有阻力,则小车将   。
(4)请在图(B)丁中,画出小车在斜面和绝对光滑水平表面上运动的“速度与路程”图像;   
(5)在一架水平向右匀速直线飞行的飞机上,自由释放一包物资,下面给出了几种物资落地前与飞机位置关系的情形,如图(C)所示,请你作出正确的选择。
①不计空气对物资的阻力,物资与飞机的位置关系为   图;
②实际上,由于空气阻力的存在,物资与飞机的位置关系为   图。
21. 如图甲为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
(1)小亮在调试实验装置时,将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小车一直滑出水平木板右端而掉落下去。为使小车不滑出木板,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 ____;
A.减小斜面的倾角,小车仍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
B.增大斜面的倾角,小车仍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
C.小车仍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换一个更长的木板
D.斜面倾角不变,小车从斜面顶端以下位置由静止滑下
(2)实验时应在    (选填“斜面”、“水平木板”)上先后铺毛巾、纸板和玻璃板;
(3)图乙中A、B、C三点分别是小车滑行到水平面后静止的位置,其中    点为小车在玻璃板表面上运动后静止的位置。说明接触面越光滑,小车受阻力越小,滑行的距离越    。
22.如图所示,质量为550kg的小型双轮压路机在一次压路作业中以0.2m/s 的速度在平直路面上匀速行驶10min, 行驶过程中受到的平均阻力是总重的0.4倍5000压路机静止在水平路面上时,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02m2,求:
(1)压路机静止时对水平路面的压强;
(2)压路机行驶过程中的牵引力;
(3)压路机行驶过程中牵引力的功。
23.如图,物体静止在斜面上,请画出物体所受到的重力G、摩擦力f和物体对斜面的压力F的示意图。
24.如图甲所示,物块A重20N,物块B重5N,用80N的水平推力F将物块A压在竖直墙壁上。若物块A和物块B一起匀速下滑,A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为   N。如图乙所示,容器中装有密度为的油,则B点所受油的压强为   Pa。(g取10N/kg)
五、直击中考
25.用图甲所示滑轮组装置将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重为100N的物体提升一定高度。当用图乙所示随时间变化的竖直向上的拉力F拉绳时,物体的速度v和物体上升的高度h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分别如图丙和丁所示。(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计算结果不正确的是(  )
A.动滑轮重20N
B.2s~3s内,拉力F的功率是24W
C.0.5s时,物体对地面的压力是10N
D.1s~2s内,拉力F做的功是15J
26.一实心塑料球和一实心木球用细绳相连放入水中时,木球露出水面的体积为它自身体积的(如图甲所示),当把细绳剪断后,塑料球沉底,木球露出水面的体积是它自身体积的,这时塑料球受到池底对它的支持力为,如图乙所示。若已知塑料球和木球的体积之比是,则(  )
A.木球的重力为
B.塑料球所受的浮力为
C.绳子剪断前后,两物体所受的总浮力相差
D.塑料球的密度为千克米
27.质量相同的木块、铝块、铁块,自由放入水中,已知ρ木<ρ水<ρ铝<ρ铁,有关它们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最小 B.铝块最小 C.铁块最小 D.都相同
28.一个底面积S1=0.01m2的不吸水圆柱体用细线拴在容器底部,不计重力的长方体薄壁容器底面积为S2=0.1m2,水面与圆柱体上表面恰好相平,容器中水深45cm,如图甲所示。现将水缓慢放出,圆柱体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p随着容器中水的深度h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高为9cm
B.圆柱体密度为0.75×103kg/m3
C.放水前,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1500Pa
D.放水前,容器对桌面压强为4440Pa
29.为进行浮力相关实验,小明将支架与升降台放置于水平桌面上,将力传感器固定在支架上,底面积为40cm2的实心均匀圆柱体A通过轻质细线与力传感器相连,力传感器可测量细线拉力的大小。薄壁柱形筒水怀B放在水下升降台上,如图甲所示,从某时刻开始让升降台上升使A逐渐浸入水中,力传感器所测力的大小与升降台上升高度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不计细线的伸崩,A始终保持竖直,且不吸水。完成下列问题(g=10N/kg,ρ水=1.0×103kg/m3。
(1)当升降台从5cm升到8cm,分析图像可知浮力大小与   有关;
(2)通过分析图像知圆柱体A的重力为   N;
(3)将升降台高度降到初始位置,换用与水深度相等的酒精,重复上述步骤,发现升降台上升18cm时,力传感器示数为F2,F1(4)请根据图乙中数据计算出圆柱体A的密度为   kg/m3。
30.将物体A、B置于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物体B在2s内匀速下降了10cm,已知每个滑轮的重力均为4N,物体A在水平面上匀速移动,受到的摩擦力为5N。忽略绳重及滑轮与绳间的摩擦,则物体B的重力为    N,物体A移动的速度为    m/s,绳子拉力对物体A做功的功率为    W.
31.如题图所示,重3N、底面积为300cm2的柱形容器放置于水平桌面上。将质量为2kg、密度为2×103kg/m3的实心正方体M(不吸水)用轻绳竖直悬挂在轻质杠杆的B端,已知OB∶OA=5∶4。当M有一半体积浸入液体中时,液体深度为20cm,A端竖直向下的拉力F为20N,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求:
(1)M受到轻绳的拉力FB;
(2)液体的密度ρ液;
(3)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
32.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山东舰(简称“山东舰”)是中国首艘自主建造的国产常规动力航母。“山东舰”某次执行任务时,30min内航行了27km。(g取10N/kg,海水密度取1.0×103kg/m3)
(1)“山东舰”航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一名质量为60kg的“歼﹣15”舰载机飞行员站立静止在航母水平甲板上时,双脚与甲板的总接触面积为400cm2,该飞行员对水平甲板的压强是多少?
(3)“山东舰”搭载的“歼﹣15”舰载机的质量为25t,当一架“歼﹣15”舰载机飞离甲板后,山东舰排开海水的体积减小了多少?
(4)若“歼﹣15”舰载机发动机以8×103kW的恒定输出功率、200m/s的速度匀速巡航时,受到空气的阻力是多少?
答案解析部分
1.C
2.C
】A.用力推车,车未动,小车受平衡力,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则推力和摩擦力大小相等,故A错误;
B.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故B错误;
C.小车在下落过程中受到重力的作用,运动越来越快,说明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正确;
D.小车掉落在水平地面最终静止,没有运动的趋势,所以不受静摩擦力,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力可以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
3.B
4.托里拆利;匀速直线
5.惯性;小于
在座位的靠背上安装“头枕”,当后车被追尾时,车速加快,人由于惯性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此时头枕可以起到减小甚至防止乘客颈椎受伤,即“头枕”可以减小由于人的惯性造成的伤害。静止的轿车,轿车对路面的压力大小等于轿车的重力,当轿车在路面上高速行驶时,车顶的空气流速大于车底的空气流速,车上方的压强小于下方的压强,会产生向上的压强差、压力差,从而产生一定大小的向上的升力,使轿车对路面的压力小于汽车所受的重力,故轿车对路面的压力与静止时相比变小,即轿车在水平路面上高速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力小于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力。
物体的惯性使物体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高速行驶的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小于重力。
6.(1)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的距离
(2)20.48
(3)=
(4)乙;速度
(5)匀速直线运动
(1)实验中超载、超速带来的危害程度是通过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的距离来体现的,木块移动的距离越大,动能越大,行驶时危险就越大。
(2)图丁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木块从零刻度线开始运动,木块的右端与20.48cm对齐,木块被小车推动的距离sA为20.48cm。
(3)由图甲和丙可知,A、C两车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到达水平面的速度相等,即vA=vC
(4)用来研究超速安全隐患时,应控制质量不变,改变速度,故应选择甲、乙两个图所示实验进行比较;由甲、乙两图可知,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高度越高,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越大,撞击木块后运动的距离越远,这表明:在质量相同情况下,汽车的速度越大,其动能就越大,行驶时危险就越大。
(5)图丙中的水平面如果绝对光滑且无限长,木块不受摩擦力,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小木块将永远运动下去,做匀速直线运动。
(1)实验中超载、超速带来的危害程度是通过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的距离来体现的;
(2)看清刻度尺的分度值,结合对应刻度读数;
(3)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到达水平面的速度相等;
(4)在质量相同情况下,汽车的速度越大,其动能就越大,行驶时危险就越大;
(5)运动的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7.C
8.D
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区别主要在于: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相互作用力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力。A.陈芋汐受到的重力与领奖台对陈芋汐的支持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错误;
B.陈芋汐对领奖台的压力与地面对领奖台的支持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错误;
C.领奖台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领奖台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陈芋汐受到的重力与领奖台对陈芋汐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
故选D。
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的力是平衡力。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9.B,C
10.A,D
11.(1)三
(2)相等
(3)同一直线上;同一
(4)能
12.B
13.匀速直线;6;3
14.相互;上;增大
火箭升空时,向下喷出气体,对喷出的气体有向下的力,同时气体对火箭产生了向上的推力,则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火箭向上加速飞行,火箭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受力不平衡,火箭受到的合力方向向上。
火箭向上加速飞行,质量不变,速度变大,高度变大,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变大,机械能是动能和势能的总和,机械能变大。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向上加速运动,受到的合力向上;质量一定时,速度变大,动能变大,高度变大,重力势能变大。
15.4;排开液体的体积;无关;偏大;2;2×10-4;不变;不变
16.D
17.C
A.由图丁可知,时小车处于静止状态,受到平衡力,所以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左的拉力和向右的拉力、静摩擦力的合力为0;由图可知,此时的,,则静摩擦力为
,水平向右,故A错误;
B.由图像可知,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平衡力;由图可知,此时的,,则摩擦力为,方向水平向右;时,小车对桌面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则受到的摩擦力不变,为,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故B错误;
C.时,,,小车受到的摩擦力不变,为,此时的合力为
,合力的方向水平向右,故C正确;
D.在4s到6s这个时间段,若桌面变得绝对光滑,则小车受到摩擦力为0,此时的,,则小车做变速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1、力和运动:物体静止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合力为0,题目中物体在0-2s,4-6s处于静止或者匀速运动的状态,所以合力为0,对物体在此阶段的受力进行分析可知
时小车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的,,则静摩擦力为;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平衡力;摩擦力为,方向水平向右;
2、滑动摩擦力影响因素:控制压力相等的情况下,接触面表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等的情况下,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18.D
19.C
20.静止滑下;速度;减小得越慢;做匀速直线运动;;乙;甲
21.(1)B
(2)水平木板
(3)C;远
(1)将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小车滑出水平木板右端而掉落,说明小车到达水平面的动能较大,速度较大,通过的路程比较大,所以为让小车不滑出木板,可以换一个更长的木板,或者将小车从高度较低处滑下,或者可以减小斜面的倾角,从而减小小车到达水平面的动能,减小小车在水平面的速度,减小小车通过的路程,故B不可行;
(2)本题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时应改变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阻力大小,故在水平木板上先后铺毛巾、纸板和玻璃板;
(3)玻璃板最光滑,小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最小,通过的距离最长,图乙中A、B、C三点分别是小车滑行到水平面后静止的位置,其中C点为小车在玻璃板表面上运动后静止的位置。说明接触面越光滑,小车受阻力越小,滑行的距离越远;
故答案为:(1)B;(2)水平木板;(3) C: 远。
(1)为让小车不滑出木板,可以增加木板的长度或减小小车的速度,据此分析;
(2)根据本题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时应改变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阻力大小;
(3)玻璃板最光滑,小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最小,通过的距离最长,根据实验现象分析。
22.(1)解:压路机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
压路机=m压路机 该压路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答: 压路机静止时对水平路面的压强为
(2)解:压路机匀速前进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即:

答: 压路机行驶过程中的牵引力为2200N;
(3)解:压路机在这次压路作业中运动的距离是:
压路机行驶过程中牵引力的功:
答:压路机行驶过程中牵引力的功为
(1)先根据重力计算公式得出压路机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力,再利用压强公式计算出压强。
(2)由压路机匀速行驶判断其受力平衡,牵引力与阻力大小相等,根据阻力与重力的关系求出牵引力。
(3)根据速度和时间求出行驶距离,然后利用功的计算公式得出牵引力做的功。
23.
物体静止在斜面上,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和摩擦力的方向平行斜面向上,作用点都画在物体的重心;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的受力物体是斜面,作用点在物体与斜面接触面的中点处,过此点作与垂直于斜面向下的压力,如图:
力的示意图: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24.25;2400
当A和B匀速下滑时,为平衡状态,受力平衡,A所受到的摩擦力等于A与B的重,所以摩擦力为f=20N+5N=25N;
B点所受油的压强为
故答案为:25;2400。
A和B一起匀速下滑时,A和B一起处于平衡状态,根据f=G+Gp得出A所受到的摩擦力。
由题意知,将B取走,F保持不变时,物体A与墙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故摩擦力不变,在A的下方施加一个力,使物体A恰好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得出的大小。根据公式计算。
25.C
A:由图丙可知在2~3s内,重物做匀速运动,由图乙可知此时拉力F=40N,
由图甲可知,从动滑轮上直接引出的绳子股数(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3,所以,即,解得,故A正确。
B:由图丙可知在2~3s内,重物做匀速运动,v=0.2m/s,由图乙可知此时拉力F=40N,
由图甲可知,从动滑轮上直接引出的绳子股数(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3,
所以拉力端移动速度v′=3v=3×0.2m/s=0.6m/s,
拉力做功功率(总功率):P总=FV′=40N×0.6m/s=24W,故B正确。
C:由图丙可知,0.5s时,物体的速度为0,处于静止状态,图乙可知,此时拉力F=30N,设重物对挂钩的拉力为F拉,,解得,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得,,即,F=30N,即对地面的压力是30N,故C错误。
D:由图乙、丁可知,1s~2s内,拉力F=40N,物体上升的高度为0.1m,绳端移动的距离,拉力F做的功是。故D错误。
本题是一道力学综合题,涉及到功、功率的计算,能从题目提供的图中得出每秒内的相关信息是本题的关键。
26.A,D
27.C
28.D
29.(1)物体排开液体体积
(2)12
(3)液体密度
(4)2×103
(1)圆柱体A浸入水中时,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水对其竖直向上的浮力F浮以及力传感器对其竖直向上的拉力F,且三力平衡,则有G=F浮+F;所以F随F浮的增大而减小。当升降台从5cm升到8cm过程中,A浸入水中越来越多,即A排开液体体积的体积越来越大,由乙图中F减小可知,A受到的浮力变大,所以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有关。
(2)由图乙可知,当升降台从0cm升到5cm过程中,A未浸入水中,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力传感器对其竖直向上的拉力F,且二力平衡,则有G=F;此时传感器拉力F=12N,所以A重力G=12N。
(3)将水换成酒精,液体密度变小,传感器示数由 F1 变成更大的 F2 ,根据G=F浮+F,可知浮力变小了,所以可得结论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4)由图乙知,升降台升到5cm时,A底部刚接触水面;升到8cm时,A部分浸入水中,且水面正好上升到水杯的溢水口,此时F=10N,所以F浮1=G-F=12N-10N=2N,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有。当升降台从8cm升到18cm过程中,A继续逐渐浸入水中直至浸没,A排开的水从溢水口排出,A浸入水的高度多了10cm,则此过程排开水的体积,所以A的体积为VA=V排=V排1+V排2=2×10-4m3+4×10-4m3=6×10-4m3。A重力为12N,所以根据重力公式,可求质量;再根据密度公式,可求A的密度。
本题关键在于辨析清楚乙图中每个阶段、每个临界值与圆柱体在液体中浸没情况的对应关系。
30.6;0.1;0.5
根据题意可知,物体B匀速下降的速度:;
由于物体A在水平面上匀速移动,所以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物体A受到的拉力F大小等于物体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则FA=5N,
由图可知有2段绳子拉动动滑轮,即有n=2,
动力F=(G物+G动),即(GB+4N)=5N,解得,GB=6N;
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v绳=nv物=2×5cm/s=10cm/s,即物体A移动的速度为0.1m/s;
绳子拉力对物体A做功的功率为:P=Fv绳=5N×0.1m/s=0.5W。
由图可知有2段绳子拉动动滑轮,即有n=2;
将物体A、B置于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物体B恰好能够匀速下滑,根据使用滑轮组提升物体时不计绳重和摩擦,动力F=(G物+G动),此时物体A受到的拉力F大小等于物体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列出方程;根据P=Fv计算拉力F的功率。
31.(1)16N;(2);(3)
32.(1)解:“山东舰”某次执行任务时,所走的路程为27km=2.7×104m,所用的时间为30min=1.8×103s,根据速度公式可知,“山东舰”航行的平均速度为
航行的平均速度为15m/s。
答:“山东舰”航行的平均速度是15m/s;
(2)解:由题意可知,该舰载机飞行员的质量为60kg,g取10N/kg,则该飞行员的重力为
该飞行员的重力为600N,飞行员站立静止在航母水平甲板上时,该飞行员对水平甲板的压力为600N,双脚与甲板的总接触面积为400cm2=0.04m2,根据压强公式可知,该飞行员对水平甲板的压强为
该飞行员对水平甲板的压强为1.5×104Pa。
答:该飞行员对水平甲板的压强是1.5×104Pa;
(3)解:“山东舰”搭载的“歼﹣15”舰载机的质量为25t,当一架“歼﹣15”舰载机飞离甲板后,“山东舰”受到的浮力变化量为,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的公式,可知,山东舰排开海水的体积减小量为
山东舰排开海水的体积减小了25m3。
答:山东舰排开海水的体积减小了25m3;
(4)解:该舰载机发动机以8×103kW的恒定输出功率、200m/s的速度匀速巡航时,根据可知,发动机的动力为
由于是匀速巡航,受到空气的阻力和动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受到空气的阻力是4×104N。
答:受到空气的阻力是4×104N。
(1)根据 计算山东舰航行的平均速度;
(2)首先根据F=G=mg计算飞行员对甲板的压力,再根据 计算飞行员对甲板的压强;
(3)根据漂浮条件可知,山东舰浮力的减小量等于舰载机的重力,据此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计算山东舰排开水的体积的的减下量。
(4)首先根据P=Fv计算舰载机受到的牵引力,再根据平衡力的知识f=F计算飞机受到的阻力。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