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知道“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等标志性成果。
【教材分析】
本课位于《中国历史》八年级下P90——9 ( http: / / www.21cnjy.com )3,建国4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的科学技术取得了累累硕果,尤其是有些科技研究成果已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先后研制成功了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等,产生了一批以袁隆平为代表的爱国科学家。
【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学生知道一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合作学习,学生可以从中学会相互认同,相互接纳;探究的过程是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学生从未知到已知的自主探索过程,通过亲身体验,提高运用史料的能力,感知学习与认知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建国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和以邓稼先、袁隆平为代表的杰出科学家。同时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成就的讲述与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过程与方法:
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使之在校园网上运行,通过大量有关资料的提供和问题设计,创造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讲解建国40多年来,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的科学技术取得了累累硕果,尤其是有些科技研究成果已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建国后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和杰出的科学家的事迹。
【教学难点】
建国后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一组“日军侵华暴行”图片和爱国志士冯如和他的飞机图片,播放“从神一到神七”录像,导入新课。 教师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 习 新 课 两弹一星 播放《原子弹爆炸》录像,学生观看录像,教师指导学生阅读P90课文,了解我国研制原子弹的历史背景、我国在研制原子弹的艰苦历程。教师播放《原子弹爆炸》录像,引导学生据此分析原子弹爆炸的重大意义。动脑筋:原子弹是杀伤力极强的核武器,我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为什么也要研制原子弹 指导学生阅读P91课文,了解我国导弹的发射情况,播放《导弹发射》录像,通过观看录像,感知我国国防建设的发展。播放《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录像,了解卫星的发射情况及其意义。播放《氢弹爆炸》的录像和《从神一到神七》录像。播放《两弹一星元勋》图片。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全面看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启发学生向这些科学家学习,献身祖国的科技事业。
籼型杂交水稻 指导学生阅读P92课文,了解袁隆平其人。播放《袁隆平》录像,使学生对袁隆平有较为熟悉的了解。学生做P93“练一练”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三峡工程 播放《三峡工程》录像。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板书 设计 第17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一、两弹一星 1964年,原子弹爆炸 1967年,氢弹爆炸 1970年,人造地球卫星发射 从神一到神七二、籼型杂交水稻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