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阶段微卷- 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2份打包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阶段微卷- 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2份打包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4-12 15:54:43

文档简介

阶段微卷2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九上2.4~2.6)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已知,该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 )
A. B. C. D.
2.(聚乳酸)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可降解塑料,利用可再生的植物资源(如玉米、木薯等)提炼出淀粉,再发酵浓缩成丙交酯后制成。丙交酯属于物质类别中的( )
A. 有机物 B. 酸 C. 碱 D. 氧化物
3.材料科学在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彰显的作用越来越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长益高铁钢轨用到的“锰钢”属于金属材料
B. 华为手机屏用到的“聚酰亚胺塑料”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C. 以塑料代替合金材料制造汽车零部件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
D. 大型客机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不仅使机体轻而坚固,而且节省燃油,增加航程
4.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A. B.
C. D.
5.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的鉴别试剂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待鉴别的物质 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 硫酸铵和硫酸钠固体 食盐水和稀盐酸 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
鉴别试剂 二氧化碳气体 氢氧化钡溶液 紫色石蕊试液 燃着的木条
6.某工厂用赤铁矿石(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假设杂质中不含铁元素)来炼制生铁,若要炼制含铁的生铁,假设在炼制过程中损失的铁元素,则理论上需要含杂质的赤铁矿石的质量是( )
A. B. C. D.
二、非选择题(共58分)
7.(15分)物质的类别和核心元素的化合价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两个基本视角。图甲表示铁元素的常见化合价与含铁物质类别的关系。
(1) 物质的水溶液的颜色是色。
(2) 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的含铁化合物属于图甲中的_ _ _ _ (填字母)。
(3) 某同学想用物质制取物质,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方案。如果向盛有溶液Ⅰ的烧杯中滴加溶液至过量,请写出生成物质的化学方程式: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8.(20分)在科学实验操作技能大赛中,小霞同学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迅速搭建了一套如图所示的“模拟炼铁”的冶炼装置(铁矿石的主要成分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为确保制得较纯净的,还需在C、D间加装盛放_ _ _ _ _ _ (填“碱石灰”或“氢氧化钠溶液”)的装置。(已知: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和)
(2) 写出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3) 装置调整好以后,按照规范步骤进行实验,当观察到装置D中铁矿石的颜色发生变化或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时,证明铁矿石一定有部分被还原了。
(4) 本实验还有一个不足之处,请你指出: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9.(23分)织物处理工艺中蕴含着很多的科学知识。请回答:
(1) 古法工艺:采用贝壳灼烧而成的灰烬(主要成分是)和草木灰(含)在水中浸泡并不断搅拌,得到强碱性溶液,用于织物的处理。浸泡获取强碱性溶液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Ⅰ.;Ⅱ.。
① Ⅰ的化学反应类型是_ _ 反应。
② 贝壳灼烧而成的灰烬和草木灰在水中浸泡并不断搅拌,得到的强碱性溶液的有效成分是_ _ _ _ _ _ 。
(2) 现代工艺:通常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处理织物。
① 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的氢氧化钠溶液多少千克?(写出计算过程)
② 碱液处理后的织物,用醋酸调节至。为什么用醋酸呢?表中是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酸的体积和溶液的的部分数据。根据表中信息,解释使用醋酸的原因: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组别 酸 加入酸的体积/ 溶液的
1 的醋酸 10.1 6.7
30.0 4.4
2 的盐酸 5.9 11.4
6.1 3.6
3 的盐酸 1 824 8.2
1825 7.0
阶段微卷2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九上2.4~2.6)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已知,该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 )
A. B. C. D.
【答案】B
2.(聚乳酸)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可降解塑料,利用可再生的植物资源(如玉米、木薯等)提炼出淀粉,再发酵浓缩成丙交酯后制成。丙交酯属于物质类别中的( )
A. 有机物 B. 酸 C. 碱 D. 氧化物
【答案】A
3.材料科学在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彰显的作用越来越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长益高铁钢轨用到的“锰钢”属于金属材料
B. 华为手机屏用到的“聚酰亚胺塑料”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C. 以塑料代替合金材料制造汽车零部件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
D. 大型客机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不仅使机体轻而坚固,而且节省燃油,增加航程
【答案】B
4.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A. B.
C. D.
【答案】C
5.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的鉴别试剂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待鉴别的物质 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 硫酸铵和硫酸钠固体 食盐水和稀盐酸 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
鉴别试剂 二氧化碳气体 氢氧化钡溶液 紫色石蕊试液 燃着的木条
【答案】D
6.某工厂用赤铁矿石(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假设杂质中不含铁元素)来炼制生铁,若要炼制含铁的生铁,假设在炼制过程中损失的铁元素,则理论上需要含杂质的赤铁矿石的质量是( )
A. B. C. D.
【答案】A
【点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利用铁元素质量不变解题。设需要含杂质的赤铁矿石的质量为,则,解得。
二、非选择题(共58分)
7.(15分)物质的类别和核心元素的化合价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两个基本视角。图甲表示铁元素的常见化合价与含铁物质类别的关系。
(1) 物质的水溶液的颜色是色。
(2) 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的含铁化合物属于图甲中的_ _ _ _ (填字母)。
(3) 某同学想用物质制取物质,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方案。如果向盛有溶液Ⅰ的烧杯中滴加溶液至过量,请写出生成物质的化学方程式: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答案】(1) 黄
(2)
(3)
8.(20分)在科学实验操作技能大赛中,小霞同学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迅速搭建了一套如图所示的“模拟炼铁”的冶炼装置(铁矿石的主要成分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为确保制得较纯净的,还需在C、D间加装盛放_ _ _ _ _ _ (填“碱石灰”或“氢氧化钠溶液”)的装置。(已知: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和)
(2) 写出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3) 装置调整好以后,按照规范步骤进行实验,当观察到装置D中铁矿石的颜色发生变化或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时,证明铁矿石一定有部分被还原了。
(4) 本实验还有一个不足之处,请你指出: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答案】(1) 碱石灰
(2)
(3) 装置D中玻璃管上方有黑色固体被磁铁吸引
(4) 没有尾气处理装置
9.(23分)织物处理工艺中蕴含着很多的科学知识。请回答:
(1) 古法工艺:采用贝壳灼烧而成的灰烬(主要成分是)和草木灰(含)在水中浸泡并不断搅拌,得到强碱性溶液,用于织物的处理。浸泡获取强碱性溶液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Ⅰ.;Ⅱ.。
① Ⅰ的化学反应类型是_ _ 反应。
② 贝壳灼烧而成的灰烬和草木灰在水中浸泡并不断搅拌,得到的强碱性溶液的有效成分是_ _ _ _ _ _ 。
(2) 现代工艺:通常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处理织物。
① 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的氢氧化钠溶液多少千克?(写出计算过程)
② 碱液处理后的织物,用醋酸调节至。为什么用醋酸呢?表中是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酸的体积和溶液的的部分数据。根据表中信息,解释使用醋酸的原因: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组别 酸 加入酸的体积/ 溶液的
1 的醋酸 10.1 6.7
30.0 4.4
2 的盐酸 5.9 11.4
6.1 3.6
3 的盐酸 1 824 8.2
1825 7.0
【答案】① 化合

(2) ① 设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
答:需要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
② 醋酸的使用量适中,且醋随酸的加入,溶液的变化不大,易控制在所需的
第页阶段微卷1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九上2.1~2.3)
一、选择题(每小题9分,共45分)
1.《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智慧结晶。书中记载:“凡钢铁炼法,用熟铁打成薄片如指头阔,长半寸许。”体现了铁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
A. 磁性 B. 延展性 C. 导电性 D. 导热性
2.下列生活用品所含的主要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 纯羊毛衫 B. 塑料盆 C. 不锈钢餐具 D. 玻璃杯
3.小科为验证锌、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列四种实验方案,其中合理的是( )
A. B.
C. D.
4.两个烧杯中装有等质量的金属锌和镁,然后分别逐渐加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图反映出镁比锌的金属活动性强
B. 点时,两个烧杯中的酸都恰好完全反应
C. 点时,两个烧杯中产生氢气的质量相同
D. 点时,两个烧杯中都有金属剩余
5.金属等材料的应用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同时材料使用中的环保与回收问题,也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镉是镍镉电池的重要材料,它可以从铜镉渣(主要含有铜、镉、锌等单质)中分离回收,其过程如图。铜、镉、锌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A. 锌 镉 铜 B. 锌 铜 镉 C. 镉 锌 铜 D. 镉 铜 锌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6.(15分)合成材料的应用与发展方便了人类的生活,同时也带来了环境问题。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合成塑料、_ _ _ _ _ _ _ _ 、合成橡胶并称为三大合成材料。
(2) 下列属于我国制定的某种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的是_ _ _ _ (填字母)。
A. B.
C. D.
(3) 输送自来水的铁质管道正逐步被塑料管道代替。使用塑料管道的优点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写一条)。
7.(18分) 目前铁是使用最广泛的金属,同学们对生活中的铁制品展开了项目化探究。
任务一:寻找生活中废旧铁制品的一些处理方法
方法1:回收。生锈的废旧铁制包装盒属于可回收垃圾。
方法2:除锈翻新。除铁锈常用加入稀盐酸的方法,但是如果稀盐酸过量会腐蚀金属铁。
任务二:实验探究铁生锈的条件及影响因素
实验1:如图所示进行实验1,一段时间后观察到C中铁钉生锈,A、B中铁钉无明显变化。
实验2:为进一步探究影响铁生锈速率的因素,小组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2,利用传感器监测该过程中氧气浓度(体积分数)的变化来判断铁生锈的情况。实验记录如表:
序号 其他试剂 初始时氧气浓度 时氧气浓度
水 食盐 稀醋酸
① - - -
② 10滴 - -
③ 10滴 - 5滴
④ 10滴 -
(1) 实验2的①中,时氧气浓度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2) 由实验2得出“食盐能加速铁生锈”的结论,依据的实验是(填序号)。
任务三:了解防止铁生锈的方法
(3) 同学们通过实际观察、查阅资料,知道不同铁制品的防锈措施不尽相同。例如:自行车链条的防锈方法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8.(22分)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可以用来制造机器和电器的零件等。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测定某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不考虑黄铜中的其他杂质),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过程。
称量粉末状的黄铜样品放入烧杯中,量取稀盐酸,分三次加入烧杯中,每次充分反应后,测定生成氢气的质量,实验数据如下表:
(1) 的数值为_ _ 。
(2) 此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阶段微卷1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九上2.1~2.3)
一、选择题(每小题9分,共45分)
1.《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智慧结晶。书中记载:“凡钢铁炼法,用熟铁打成薄片如指头阔,长半寸许。”体现了铁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
A. 磁性 B. 延展性 C. 导电性 D. 导热性
【答案】B
2.下列生活用品所含的主要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 纯羊毛衫 B. 塑料盆 C. 不锈钢餐具 D. 玻璃杯
【答案】B
3.小科为验证锌、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列四种实验方案,其中合理的是( )
A. B.
C. D.
【答案】D
4.两个烧杯中装有等质量的金属锌和镁,然后分别逐渐加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图反映出镁比锌的金属活动性强
B. 点时,两个烧杯中的酸都恰好完全反应
C. 点时,两个烧杯中产生氢气的质量相同
D. 点时,两个烧杯中都有金属剩余
【答案】D
5.金属等材料的应用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同时材料使用中的环保与回收问题,也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镉是镍镉电池的重要材料,它可以从铜镉渣(主要含有铜、镉、锌等单质)中分离回收,其过程如图。铜、镉、锌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A. 锌 镉 铜 B. 锌 铜 镉 C. 镉 锌 铜 D. 镉 铜 锌
【答案】A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6.(15分)合成材料的应用与发展方便了人类的生活,同时也带来了环境问题。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合成塑料、_ _ _ _ _ _ _ _ 、合成橡胶并称为三大合成材料。
(2) 下列属于我国制定的某种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的是_ _ _ _ (填字母)。
A. B.
C. D.
(3) 输送自来水的铁质管道正逐步被塑料管道代替。使用塑料管道的优点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写一条)。
【答案】(1) 合成纤维
(2) C
(3) 价格便宜(或不会生锈等,合理即可)
7.(18分) 目前铁是使用最广泛的金属,同学们对生活中的铁制品展开了项目化探究。
任务一:寻找生活中废旧铁制品的一些处理方法
方法1:回收。生锈的废旧铁制包装盒属于可回收垃圾。
方法2:除锈翻新。除铁锈常用加入稀盐酸的方法,但是如果稀盐酸过量会腐蚀金属铁。
任务二:实验探究铁生锈的条件及影响因素
实验1:如图所示进行实验1,一段时间后观察到C中铁钉生锈,A、B中铁钉无明显变化。
实验2:为进一步探究影响铁生锈速率的因素,小组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2,利用传感器监测该过程中氧气浓度(体积分数)的变化来判断铁生锈的情况。实验记录如表:
序号 其他试剂 初始时氧气浓度 时氧气浓度
水 食盐 稀醋酸
① - - -
② 10滴 - -
③ 10滴 - 5滴
④ 10滴 -
(1) 实验2的①中,时氧气浓度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2) 由实验2得出“食盐能加速铁生锈”的结论,依据的实验是(填序号)。
任务三:了解防止铁生锈的方法
(3) 同学们通过实际观察、查阅资料,知道不同铁制品的防锈措施不尽相同。例如:自行车链条的防锈方法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答案】(1) 铁粉没有与水接触,不能生锈
(2) ②④
(3) 涂油(或镀耐腐蚀金属等,合理即可)
8.(22分)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可以用来制造机器和电器的零件等。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测定某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不考虑黄铜中的其他杂质),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过程。
称量粉末状的黄铜样品放入烧杯中,量取稀盐酸,分三次加入烧杯中,每次充分反应后,测定生成氢气的质量,实验数据如下表:
(1) 的数值为_ _ 。
(2) 此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 0.04
(2) 解: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反应生成氢气的总质量为。
设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
此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答:此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第页/共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