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
1.大河流域孕育了灿烂的古代人类文明。尼罗河流域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是( )
A. 金字塔 B. 长城 C. 种姓制度 D. 《汉谟拉比法典》
2.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 )
A. 尼罗河沟通了上埃及和下埃及
B. 尼罗河流域是古埃及的势力范围
C. 古埃及人把尼罗河治理得很好
D. 尼罗河哺育了古埃及文明
3.某同学在预习《古代埃及》一课时,做了如下笔记,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尼罗河被视为埃及的生命线
B. 古埃及的太阳历是迄今所知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
C. 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也是法老权力的象征
D. 古埃及文明延续至今,从未中断
4.两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下列文明成果中,属于两河流域的是( )
A. 象形文字 B. 楔形文字 C. 甲骨文 D. 阿拉伯数字
5.《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人的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此规定反映的是( )
A. 古巴比伦王国对奴隶有一定保护
B. 古巴比伦王国不允许理发师为奴隶理发
C. 古巴比伦王国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D. 古巴比伦王国对奴隶很残酷
6.古代印度文明有其独特的魅力。下列内容属于古代印度文明的有( )
①种姓制度 ②佛教 ③阿拉伯数字 ④《汉谟拉比法典》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7.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下,国王属于( )
A. 婆罗门 B. 刹帝利 C. 吠舍 D. 首陀罗
佛教反对婆罗门的等级制度,提出( )
A. “众生平等” B. “忍耐顺从” C. “因果报应” D. “君权神授”
8.四大文明古国,都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及宝贵的传统文化,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四大文明古国不包括( )
A. 古埃及 B. 古希腊 C. 古印度 D. 古巴比伦
下列关于古代亚非文明的共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都发源于大河流域
B. 都产生了文字
C. 都实行君主专制
D. 都制定了完备的成文法典
9.古埃及人创造的文字是( )
A. 楔形文字 B. 象形文字 C. 甲骨文 D. 拉丁字母
10公元前 18 世纪,统一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建立起强大奴隶制国家的是( )
A. 胡夫 B. 汉谟拉比 C. 图特摩斯三世 D. 阿育王
11.古代印度的一项制度规定: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这一制度是( )
A. 分封制度 B. 种姓制度 C. 领主制度 D. 专制制度
12.佛教诞生于古代印度,其创始人是( )
A. 乔达摩 悉达多 B. 耶稣 C. 穆罕默德 D. 老子
13.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中国被称为四大文明古国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人类最早居住的地区
B. 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文字
C. 最先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
D. 对世界文化贡献最大
14.下列关于《汉谟拉比法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B. 法典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
C. 法典维护了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D. 法典中没有关于租赁、雇佣等方面的规定
15.古代埃及文明、古代巴比伦文明和古代印度文明的共同点是( )
①都发生在一些大河流域 ②都有一些古代文明的标志 ③都处在奴隶社会 ④都诞生了流传至今的宗教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6.古埃及人根据对尼罗河河水上涨和天狼星的长期观察,制定出的一部历法是( )
A. 太阳历 B. 阴历 C. 夏历 D. 儒略历
17.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中,处于社会最底层的是( )
A. 婆罗门 B. 刹帝利 C. 吠舍 D. 首陀罗和贱民
18.公元前 6 世纪,在印度北部,反对种姓制度的佛教诞生了。佛教诞生时,中国正处于( )
A. 春秋时期 B. 战国时期 C. 秦朝 D. 汉朝
二、材料分析题(共 30 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金字塔现存约 80 座,大小不一,最高的胡夫金字塔高 146.5 米,底面每边长 230 多米,用 230 万块巨石砌成,平均每块石头重达 2.5 吨。
材料二:法典规定: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隶的奴隶标识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指。
材料三:公元前 6 世纪,古代印度社会矛盾尖锐,佛教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诞生了。佛教宣扬 “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死后才能进入 “极乐世界”。
材料一中的金字塔是哪个国家的建筑?它在该国具有怎样的地位?(4 分)
材料二反映的是哪部法典的内容?这部法典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从法典内容可以看出,它维护的是哪个阶级的利益?(6 分)
根据材料三,概括佛教的主要教义。佛教的产生对当时的印度社会有何影响?(6 分)
上述三则材料反映的文明成果分别产生于哪些大河流域?这些文明成果在古代文明的发展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14 分)
三、简答题(共 30 分)
1.请简要介绍古代埃及的科学文化成就。(10 分)
简述古巴比伦王国的建立和发展历程,并分析《汉谟拉比法典》的历史意义。(10 分)
3.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对印度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0 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答案
1. A 2. D 3. D 4. B 5. C 6. A 7. B、A 8. B、D 9. B 10. B 11. B 12. A 13. C 14. D 15. A 16. A 17. D 18. A
二、材料分析题答案
(1)国家:古埃及。地位: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2)法典:《汉谟拉比法典》。地位: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阶级:奴隶主阶级。
(3)教义: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死后才能进入“极乐世界”。影响:佛教的教义对种姓制度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有利于社会矛盾的缓和。
(4)大河流域: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作用:大河流域孕育了古代人类文明,这些文明成果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为后世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三、简答题答案
1. 科学文化成就:
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古埃及人在医学方面也有很高成就,能够治疗多种疾病,在解剖学、外科手术等方面都有一定造诣。
古埃及的建筑艺术成就辉煌,金字塔是古埃及建筑艺术的代表。
2. 建立和发展历程:
公元前 18 世纪,汉谟拉比完成两河流域中下游的统一,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汉谟拉比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还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历史意义:
《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3. 主要内容:
分为四个等级,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婆罗门掌管祭祀;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在这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
影响:
积极:在一定程度上为种姓内成员提供了保护,有利于维持统治及社会安定。
消极: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阻碍了印度社会的发展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