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一(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一(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67.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4-13 09:48:21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科学
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单元自查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 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________变化和________变化。
2. 水结冰属于________变化,铁锅生锈属于________变化。
3.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会产生________气体,这种变化属于________变化。
4. 铁生锈需要与________和________接触,盐水会________铁生锈的速度。
5. 淀粉遇到________会变成蓝色,紫甘蓝与白醋反应后液体会变成________色。
6. 蜡烛燃烧时,蜡油融化是________变化,发光发热并生成新物质是________变化。
7. 石油的形成是________变化,利用石油生产塑料需要________变化。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面包发霉 B. 汽油挥发 C. 烟花爆炸 D. 牛奶变质
2. 下列厨房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冰块融化 B. 菜刀切肉 C. 白醋除水垢 D. 白糖溶解
3. 右图是铁钉在不同环境中的生锈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A .铁钉在空气中生锈最快
B. 空气和水能让铁钉生锈
C. 铁钉浸没水中不会生锈
D. 铁生锈需要光照
4. 下列方法能防止菜刀生锈的是( )
A.用湿布包裹 B. 切完菜直接放案板上
C. 洗净擦干后涂油 D. 长时间泡在淘米水中
5. 下列现象说明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 干冰升华 B.紫甘蓝汁遇肥皂水变绿
C. 水沸腾 D. 石灰石遇盐酸冒气泡
6. 用蜡烛加热白糖时,最终黑色物质的性质是( )
A . 可溶于水 B. 能被磁铁吸引 C. 可以导电 D. 有甜味
7. 下列变化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
A.火柴燃烧 B. 鸡蛋煮熟 C. 榨取果汁 D. 葡萄酿酒
8. 下列物质鉴别方法错误的是( )
A . 淀粉和白糖——滴碘酒 B. 水和白醋——闻气味
C. 食盐和白糖——尝味道 D. 小苏打和碱面——加柠檬汁
9.下表为四种物质的变化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10. 下列能源形成过程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 . 风力发电 B. 太阳能热水器 C. 天然气燃烧 D. 水力发电
11. 下列食物保存方法利用隔绝氧气的是( )
A . 腌制咸鱼 B. 真空包装 C. 低温冷藏 D. 晒干脱水
12. 右图是物质变化分类图,①和②分别可能是( )
A . ①折纸,②铁生锈
B. ①水结冰,②蜡烛熔化
C. ①剪布,②冰融化
D. ①捏泥人,②纸张撕碎
13. 下列变化中,属于不可逆的是( )
A . 水结冰 B. 木材燃烧 C. 橡皮泥变形 D. 酒精挥发
14. 下列生活现象与化学变化无关的是( )
A . 铁锅生锈 B. 冰箱除异味 C. 面团发酵 D. 电池漏液腐蚀遥控器
15. 下列物质混合后,可能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 沙子和水 B. 食用油和洗洁精 C. 小苏打和柠檬汁 D. 食盐和白糖
16. 下列实验操作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17. 下列现象能说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的是( )
A . 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 B. 二氧化碳用于灭火
C. 植物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 D. 汽水冒气泡
18. 下列变化中,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 . 火药爆炸 B. 食物腐败 C. 酒精燃烧 D. 灯泡发光
19. 下列物质变化与能量变化对应正确的是( )
A . 蜡烛燃烧——吸收热量 B. 冰块融化——释放热量
C. 光合作用——储存太阳能 D. 铁钉生锈——发光发热
20. 右图是厨房物质鉴别流程图, 处应填( )

A . 尝味道 B. 加入白醋 C. 观察颜色 D. 加热
三、序号题(5分)
1.将以下变化归类到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中:
①木条折断 ②苹果氧化 ③泥塑 ④铁钉生锈 ⑤水蒸发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四、综合探究题(共40分)
(一)项目一:模拟厨房炒糖色实验 :小科在厨房观察妈妈制作红烧肉的“炒糖色”过程:白砂糖在锅中加热后先融化成液体(物理变化),随后颜色逐渐变深,产生焦糖香味(化学变化)。他联想到科学课上蜡烛燃烧的实验,决定对比两者的变化规律(12分)。
1. 炒糖色过程中,白砂糖融化成液体属于( )
A . 物理变化 B. 化学变化 C. 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D. 颜色变化
2. 焦糖香味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 . 白砂糖受热膨胀 B. 白砂糖与氧气反应生成新物质
C. 白砂糖颜色变深 D. 白砂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
3. 若将干燥的烧杯罩在炒糖色的锅上方,内壁出现水雾,说明生成了( )
A . 二氧化碳 B. 水 C. 焦炭 D. 氧气
4.蜡烛燃烧时,蜡油融化属于________变化,发光发热并生成水属于________变化。
5.为什么说炒糖色和蜡烛燃烧都包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举例说明。

厨房中总是有很多的油渍,在清洗时经常用高温蒸汽去除油渍,这是因为:

(二)项目二:小科家的自行车链条生锈问题 。小科发现停放在户外的自行车链条严重生锈,而车库内的链条却完好无损。他联想到科学课上铁钉生锈的实验,决定设计实验探究链条生锈的原因,并寻找防锈方法(12分)。
1. 小明观察到链条生锈的主要部位是接触雨水的位置,这说明铁生锈需要( )
A . 光照 B. 水和氧气 C. 高温 D. 二氧化碳
2. 下列环境中最容易导致铁制品生锈的是( )
A . 干燥的沙漠 B. 潮湿的海边 C. 低温的冰箱 D. 真空环境
3.盐水加速铁生锈的原因是( )
A . 盐水能隔绝氧气 B. 盐水中的电解质加速氧化反应
C. 盐水温度更高 D. 盐水能溶解铁锈
4.下列防锈方法中,与“链条涂油”原理相同的是( )
A . 铁门刷油漆 B. 菜刀泡盐水 C. 铁钉包裹保鲜膜 D. 暖气片镀锌
5.下表是不同链条防锈处理后的效果,最佳方法是( )
6.若小明想验证“氧气是铁生锈的必要条件”,应选择的实验组是( )
A . 干燥空气与蒸馏水 B. 蒸馏水与煮沸后冷却的蒸馏水
C. 盐水与油封 D. 真空环境与潮湿空气
(三)项目三: 现有五种厨房粉末:食盐、小苏打、淀粉、白糖、红糖,小科将它们按照从A到E进行编号,并设计实验鉴别它们(16分)。
1. 鉴别小苏打和白醋反应的标志性现象是( )
A . 产生沉淀 B. 颜色变红 C. 产生气泡 D. 温度升高
2.淀粉遇碘酒变蓝是因为( )
A . 物理吸附作用 B. 生成蓝色新物质
C. 淀粉溶解在碘酒中 D. 淀粉遇酸变色
3.若一种白色粉末加入白醋无气泡,滴加碘酒不变蓝,则该物质可能是( )
A . 食盐 B. 小苏打 C. 淀粉 D. 红糖
4. 下列厨房物质中,不能通过溶解性区分的是( )
A . 食盐和白糖 B. 小苏打和淀粉 C. 面粉和碱面 D. 食用油和洗洁精
5. 实验设计题(8分)
任务 :现需鉴别五种厨房粉末:食盐、小苏打、白糖、淀粉、红糖。
步骤①:观察粉末的颜色,E瓶中观察到红色,能迅速判断出粉末中存在的E是 。
步骤②:取剩余少量四种粉末滴加碘酒,发现A加入碘酒变蓝,则A物质是________。
步骤③:剩余三种物质加入白醋,发现B物质产生气泡,则B物质是________。
步骤④:剩余两种物质分别加热,观察到D物质出现焦化(变黑),则D物质是________。
步骤⑤:最后剩余的C物质是________。
白糖与食盐可通过________性质区分(填“溶解性”或“颜色”)。还可以通过加热的方法区分。加热白糖时,先发生________变化,后发生________变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科学
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单元自查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
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 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__物理_变化和__化学__变化。
2. 水结冰属于__物理 变化,铁锅生锈属于_化学__变化。
3.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会产生_二氧化碳 气体,这种变化属于__化学_变化。
4. 铁生锈需要与_水__和_空气 接触,盐水会_加速__铁生锈的速度。
5. 淀粉遇到_碘酒__会变成蓝色,紫甘蓝与白醋反应后液体会变成_红色__色。
6. 蜡烛燃烧时,蜡油融化是___物理_变化,发光发热并生成新物质是___化学_变化。
7. 石油的形成是__化学_变化,利用石油生产塑料需要_化学___变化。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B )
A . 面包发霉 B. 汽油挥发 C. 烟花爆炸 D. 牛奶变质
2. 下列厨房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C )
A . 冰块融化 B. 菜刀切肉 C. 白醋除水垢 D. 白糖溶解
3. 右图是铁钉在不同环境中的生锈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B )
A .铁钉在空气中生锈最快
B. 空气和水能让铁钉生锈
C. 铁钉浸没水中不会生锈
D. 铁生锈需要光照
4. 下列方法能防止菜刀生锈的是( C )
A.用湿布包裹 B. 切完菜直接放案板上
C. 洗净擦干后涂油 D. 长时间泡在淘米水中
5. 下列现象说明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B )
A . 干冰升华 B.紫甘蓝汁遇肥皂水变绿
C. 水沸腾 D. 石灰石遇盐酸冒气泡
6. 用蜡烛加热白糖时,最终黑色物质的性质是( C )
A . 可溶于水 B. 能被磁铁吸引 C. 可以导电 D. 有甜味
7. 下列变化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C )
A.火柴燃烧 B. 鸡蛋煮熟 C. 榨取果汁 D. 葡萄酿酒
8. 下列物质鉴别方法错误的是( D )
A . 淀粉和白糖——滴碘酒 B. 水和白醋——闻气味
C. 食盐和白糖——尝味道 D. 小苏打和碱面——加柠檬汁

9.下表为四种物质的变化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B )

10. 下列能源形成过程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C )
A . 风力发电 B. 太阳能热水器 C. 天然气燃烧 D. 水力发电
11. 下列食物保存方法利用隔绝氧气的是( B )
A . 腌制咸鱼 B. 真空包装 C. 低温冷藏 D. 晒干脱水
12. 右图是物质变化分类图,①和②分别可能是( A )
A . ①折纸,②铁生锈
B. ①水结冰,②蜡烛熔化
C. ①剪布,②冰融化
D. ①捏泥人,②纸张撕碎
13. 下列变化中,属于不可逆的是( B )
A . 水结冰 B. 木材燃烧 C. 橡皮泥变形 D. 酒精挥发
14. 下列生活现象与化学变化无关的是( B )
A . 铁锅生锈 B. 冰箱除异味 C. 面团发酵 D. 电池漏液腐蚀遥控器
15. 下列物质混合后,可能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C )
A . 沙子和水 B. 食用油和洗洁精 C. 小苏打和柠檬汁 D. 食盐和白糖
16. 下列实验操作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C )
17. 下列现象能说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的是( B )
A . 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 B. 二氧化碳用于灭火
C. 植物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 D. 汽水冒气泡
18. 下列变化中,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B )
A . 火药爆炸 B. 食物腐败 C. 酒精燃烧 D. 灯泡发光
19. 下列物质变化与能量变化对应正确的是( C )
A . 蜡烛燃烧——吸收热量 B. 冰块融化——释放热量
C. 光合作用——储存太阳能 D. 铁钉生锈——发光发热
20. 右图是厨房物质鉴别流程图, 处应填( C )

A . 尝味道 B. 加入白醋 C. 观察颜色 D. 加热
三、序号题(5分)
1.将以下变化归类到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中:
①木条折断 ②苹果氧化 ③泥塑 ④铁钉生锈 ⑤水蒸发
物理变化 135 化学变化 24
四、综合探究题(共40分)
(一)项目一:模拟厨房炒糖色实验 :小科在厨房观察妈妈制作红烧肉的“炒糖色”过程:白砂糖在锅中加热后先融化成液体(物理变化),随后颜色逐渐变深,产生焦糖香味(化学变化)。他联想到科学课上蜡烛燃烧的实验,决定对比两者的变化规律(12分)。
1. 炒糖色过程中,白砂糖融化成液体属于( C )
A . 物理变化 B. 化学变化 C. 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D. 颜色变化
2. 焦糖香味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B )
A . 白砂糖受热膨胀 B. 白砂糖与氧气反应生成新物质
C. 白砂糖颜色变深 D. 白砂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
3. 若将干燥的烧杯罩在炒糖色的锅上方,内壁出现水雾,说明生成了( B )
A . 二氧化碳 B. 水 C. 焦炭 D. 氧气
4.蜡烛燃烧时,蜡油融化属于_物理___变化,发光发热并生成水属于___化学__变化。
5.为什么说炒糖色和蜡烛燃烧都包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举例说明。
略 。
厨房中总是有很多的油渍,在清洗时经常用高温蒸汽去除油渍,这是因为:
高温能让固体的油渍融化变成液体,更好去除 。
(二)项目二:小科家的自行车链条生锈问题 。小科发现停放在户外的自行车链条严重生锈,而车库内的链条却完好无损。他联想到科学课上铁钉生锈的实验,决定设计实验探究链条生锈的原因,并寻找防锈方法(12分)。
1. 小明观察到链条生锈的主要部位是接触雨水的位置,这说明铁生锈需要( B )
A . 光照 B. 水和氧气 C. 高温 D. 二氧化碳
2. 下列环境中最容易导致铁制品生锈的是( B )
A . 干燥的沙漠 B. 潮湿的海边 C. 低温的冰箱 D. 真空环境
3.盐水加速铁生锈的原因是( B )
A . 盐水能隔绝氧气 B. 盐水中的电解质加速氧化反应
C. 盐水温度更高 D. 盐水能溶解铁锈
4.下列防锈方法中,与“链条涂油”原理相同的是( A )
A . 铁门刷油漆 B. 菜刀泡盐水 C. 铁钉包裹保鲜膜 D. 暖气片镀锌
5.下表是不同链条防锈处理后的效果,最佳方法是( A )
6.若小明想验证“氧气是铁生锈的必要条件”,应选择的实验组是( B )
A . 干燥空气与蒸馏水 B. 蒸馏水与煮沸后冷却的蒸馏水
C. 盐水与油封 D. 真空环境与潮湿空气
(三)项目三: 现有五种厨房粉末:食盐、小苏打、淀粉、白糖、红糖,小科将它们按照从A到E进行编号,并设计实验鉴别它们(16分)。
1. 鉴别小苏打和白醋反应的标志性现象是( C )
A . 产生沉淀 B. 颜色变红 C. 产生气泡 D. 温度升高
2.淀粉遇碘酒变蓝是因为( B )
A . 物理吸附作用 B. 生成蓝色新物质
C. 淀粉溶解在碘酒中 D. 淀粉遇酸变色
3.若一种白色粉末加入白醋无气泡,滴加碘酒不变蓝,则该物质可能是( A )
A . 食盐 B. 小苏打 C. 淀粉 D. 红糖
4. 下列厨房物质中,不能通过“是否能溶解在水中”区分的是( A )
A . 食盐和白糖 B. 小苏打和淀粉 C. 面粉和碱面 D. 食用油和洗洁精
5. 实验设计题(8分)
任务 :现需鉴别五种厨房粉末:食盐、小苏打、白糖、淀粉、红糖。
步骤①:观察粉末的颜色,E瓶中观察到红色,能迅速判断出粉末中存在的E是 红糖 。
步骤②:取剩余少量四种粉末滴加碘酒,发现A加入碘酒变蓝,则A物质是_淀粉__。
步骤③:剩余三种物质加入白醋,发现B物质产生气泡,则B物质是__小苏打_。
步骤④:剩余两种物质分别加热,观察到D物质出现焦化(变黑),则D物质是__白糖_。
步骤⑤:最后剩余的C物质是__食盐_。
白糖与食盐可通过__溶解度_性质区分(填“溶解度”或“颜色”)。还可以通过加热的方法区分。加热白糖时,先发生__物理_变化,后发生_化学__变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