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分数:分一分(一)教学设计(表格式)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

文档属性

名称 认识分数:分一分(一)教学设计(表格式)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5.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4-12 13:04: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认识分数:分一分(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目标描述:
1.理解平均分与一半的关系,能用表示物体或图形的一半。能正确读写简单分数,理解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意义。通过折纸、涂色等操作,初步建立分数与图形间的对应关系。
2.经历从实物分到符号表示的抽象过程,体验分数产生的必要性。通过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发展几何直观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
3.感受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数学学习兴趣。培养严谨的数学思维习惯,体会合作学习的乐趣。
学习内容分析:
本课是分数概念的起始课,教材通过分苹果、涂图形、折纸等活动,从平均分引出一半的实际意义,再抽象为符号 ,逐步渗透分数的概念。教学内容包含四个层次:
情境引入:从分苹果理解"平均分"与"一半"。
符号抽象:用表示一半,认识分数写法与读法。
图形表征:通过涂色、折纸操作验证分数意义。
概念拓展:举一反三创造其他分数,理解分数各部分含义
学科核心素养分析
本课以分苹果、涂图形、折纸等活动为载体,从生活经验出发,系统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首先,通过分苹果的实践操作,引导学生从“平均分”的本质中体会分数的实际意义,在具体分物情境中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形成对分数大小的直观判断,发展数感。其次,借助涂色、折纸等多元表征方式,将抽象的分数概念具象化为图形分割的过程。例如在涂出图形时,学生需要观察图形结构,分析对称性并验证平均分的合理性;在折纸创造时,则通过动手操作理解分母与分子在空间分割中的含义,从而建立几何直观能力,深化分数与空间形式的关联。此外,课程注重从数学回归生活,通过“生活中的分数”探究活动(披萨分割、药品剂量分配),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现实问题,主动发现并解决“如何公平分配时间”“如何表达不完整数量”等实际问题,强化应用意识,实现从知识理解到实践迁移的素养提升。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理解"平均分"是分数产生的前提。
2.掌握的读写与意义,并能用其表示图形或物体的部分。
(二)教学难点:
1.从数量到关系的思维转换(半个苹果与的关系)。
2.理解分母表示平均分的总份数,分子表示其中的几份。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效果评价
1.联系生活经验,感知平均"。 2.理解"一半"的实际意义。 一、情境导入——分苹果,初探一半 活动1:故事激趣 出示情境图:两位同学分苹果,提出问题:如何公平分配? 学生操作:用圆形纸片代替苹果,动手分成两份。 活动2:概念聚焦 讨论:怎样的分法才公平? 学生:每人分一样多。 引出平均分概念。 语言描述:每人得到苹果的一半。 从生活情境出发,通过动手分物激活学生经验,为理解平均分做铺垫。 观察学生是否能正确分成相等的两份,能否用"平均分"解释公平性。
1. 能用表示一半。 2.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 二、探究新知——从实物到符号的抽象 活动1:符号引入 问题驱动:除了说一半,还能用什么方式记录结果? 展示数学史:古人用算筹、横线表示分数,引出。 活动2:读写练习 板书示范: 的写法,强调分数线水平。 游戏巩固:分数小侦探——找出教室中隐藏的(半块黑板擦、半张纸)。 通过数学史激发兴趣,结合实物强化符号意义,突破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障碍。 检查学生读写是否正确,能否举例说明生活中的
1.通过图形操作验证分数的意义。 2.初步探索其他分数 三、操作验证——涂色与折纸中的分数 活动1:涂色验证 任务单:给不同形状(圆、正方形、长方形)。的涂色。 讨论:为什么不同形状的大小不同,但都表示一半? 学生:原来的图形大小就不一样大。 活动2:折纸创造 小组合作:用彩纸折出,,展示并解释分法。 关键提问:平均分成几份?取了几份? 通过多元表征(图形、操作、语言)深化分数理解,培养几何直观能力。 观察折纸是否平均分,能否用分数正确描述折痕后的部分
1.理解分子、分母、分数线的含义。 2.能举例说明自创分数。 四、概念建构——认识分数各部分名称 活动1:解剖分数 类比人数构成:分数线像线段,分母是总人数,分子是其中几人。 互动游戏:分数运动会——用蹲下人数表示(如:选择4人上讲台,蹲下3人)。 活动2:创意表达 小组合作:用积木、贴纸等材料设计一个分数(如:),成员汇报并解释含义。 将抽象概念具象化,通过多模态活动强化记忆,发展创新思维。 检查学生能否准确说出分数各部分名称,自创分数是否符合逻辑
1. 总结分数概念。 2. 体会分数的实际应用。 五、总结拓展——生活中的分数 活动1:学生汇报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让学生大胆发言。多抽学生补充。 活动2:师生共绘思维导图: 以分数为中心,辐射平均分、读写方法、例子等分支。 活动2:生活链接 播放视频:披萨分割、篮球比赛计时器上的24秒()。 构建知识网络,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升应用意识。 评估思维导图的完整性,学生能否列举至少3个生活实例
作业设计 【基础题】 涂一涂,写一写 1.平均分判断 观察下图中的分物场景,用“ ”标出平均分的案例: ①( ) ②( ) ③( ) 思考:为什么平均分是分数产生的前提? 2.涂色表示分数:在下列图形中分别涂出,,并用虚线画出平均分痕迹。 拓展:如果涂色部分用表示,图形可能需要分成几份? 3.看图写分数 根据分数示意图写出分数并读出来: ① 红色部分______,黄色部分_____. ② ______ 评价标准 题目类型达标要求平均分判断能准确识别平均分案例涂色操作涂色区域与分数匹配,分割线清晰读写分数书写规范,读法正确
【实践题】动手做数学 1.折纸探索家 用正方形彩纸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1:折叠并涂色表示,用箭头标注折叠顺序。 任务2:尝试用同一张纸折出两个不同的分数(如)。 思考:如果折叠时没有对齐边角,得到的分数还准确吗?为什么? (答案:不准确,因为这样折叠后每部分大小不一样,不是平均分。) 2.生活中的分数日记 记录一天中发现的分数现象,至少包含: 1个食物分配案例 1个时间分配案例 创作:用连环画形式画出其中一个场景。 评价标准 任务类型达标要求折纸操作折叠痕迹清晰,涂色区域与分数一致生活记录案例真实,能用分数规范描述跨学科链接连环画体现分数与生活的关联性
【挑战题】创意大闯关 1.分数谜题设计师 用6根相同的小棒表示以下分数: (1)(提示:先分6份再取5份) (2)(提示:先分3份再取1份) 进阶:能否用这些小棒同时表示?说明方法。 2.分数美术馆 用分数知识设计一幅图案: 要求:包含至少3种分数 创作说明:标注每个颜色对应的分数及分法示意图 评价标准 挑战类型达标要求分数建模能通过实物操作验证分数关系艺术创作图案美观,分数标注准确有创意跨学科融合体现数学与艺术的结合
板书设计 分一分(一)——认识分数 1.平均分 → 公平 2.一半 →(读作:二分之一) 分子(取的份数) —— 分数线 分母(总份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