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12 13:44: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探测(cè)   儒家(rǔ)   瞭望   不言而喻
B.华裔(yì) 彷徨(pánɡ) 缅怀 根深蒂固
C.朱熹(xī) 埋没(mò) 裁种 实验精神
D.领悟(wù) 接触(chǔ) 检讨 孜孜不卷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意力。
B.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C.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查,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D.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捡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生的道路难以一帆风顺,它布满荆棘,但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会看到希望、收获温馨。
B.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C.好学者遇到难题,总要找到答案才肯罢休,他们这种格物致知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D.学校组织献爱心活动,全校师生都积极参加,没有人袖手旁观。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不但格物致知精神在学术研究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不可缺少。
B.《智能爆炸:开启智人新时代》一书系统地梳理和描绘了风起云涌的智能化浪潮。
C.复旦附中16岁女生武亦姝,凭借出色的表现获得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总冠军。
D.五色糯米饭色泽鲜艳,味道清香,口感绵软,是壮族人特有的民族传统手艺。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英雄的力量是什么呢口郁达夫在 《怀鲁迅》一文中写道:“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口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口英雄,凝聚着一个民族的情感,是国家自立自强的精神内核。因此,维护英雄尊严、捍卫英雄荣誉,应成为我们不变的信念。
,;”。 B. ;。”
C. ,”。 D., ,。”
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
①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
②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
③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④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⑤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
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
A.①④⑤②③   B.③②①⑤④ C.④⑤③①② D.④③①⑤②
7.比较下面两句话,说说哪一句话表达效果好一些,并说明理由。
A.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
B.实验的过程是积极的探测。
8.学校拟举行以“勤思乐学”为主题的升旗仪式,你将作为本次活动的学生代表,
进行国旗下演讲。请完成下面任务。
(1)根据“勤思乐学”主题,拟写一个演讲题目。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拟定的演讲题目,写一段亲身经历作为演讲稿的材料,使内容具体丰富,更具说服力。(字数100字左右)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哲学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9.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0.“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的错误是什么 “格”在此句中是什么意思

11.作者认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12.下面句子加点的词语可否删掉 为什么
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


13.你认为,我们今天的教育,应该如何做到培养实验的精神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逆向思维的力量
陆 明
①对于逆向思维这种方式,人们已经不陌生了,尤其是一些特殊问题。从结论往回推,倒过来思考,从求解回到已知条件,反过去想或许会使问题简单化,使解决它变得轻而易举,甚至因此而有所发现,创造出惊天动地的奇迹来。汤姆·彼得斯说:“创造性思维为你提供了更多实现自我的机会。”所以说,善于发挥逆向思维的力量,常常能取得意想不到的结果。
②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通过逆向思维取得成功的例子。
③某时装店的经理不小心将一条高档呢裙烧了一个洞,其身价顿时一落千丈。如果用织补法补救,也许能蒙混过关,但那是在欺骗顾客。这位经理突发奇想,干脆在小洞的周围又挖了许多小洞,并精心装饰,还将其命名为“凤尾裙”。一下子,“凤尾裙”成了畅销货,该时装店也因此出了名。逆向思维常常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无跟袜”的诞生与“凤尾裙”异曲同工。因为袜跟容易破,一破就毁了一双袜子,商家运用逆向思维,试制成功无跟袜,创造了良好的商机。
④在创造发明的路上,逆向思维可以创造出许多意想不到的人间奇迹。
⑤洗衣机的脱水缸,它的转轴是软的,用手轻轻一推,脱水缸就东倒西歪。可是脱水缸在高速旋转时,却非常平稳,脱水效果很好。当初设计时,为了解决脱水缸的颤抖和由此产生的噪声问题,工程技术人员想了许多办法,先加粗转轴,无效;后加硬转轴,仍然无效。最后,他们来了个逆向思维,弃硬就软,用软轴代替了硬轴,成功地解决了颤抖和噪声两大问题。这是一个由逆向思维而产生创造发明的典型例子。
⑥多做逆向思维能使思维更加灵活,找到更多解决问题的途径。
⑦在传统的动物园内,无精打采的动物被关在笼子里让人参观。然而有人反过来想,把人关在活动的“笼子”里(汽车中),不是可以更真实地欣赏大自然中动物的面貌吗?于是,随着这种观赏猛兽动物方式的创新,野生动物园应运而生。
⑧在工作中如果能发挥逆向思维的力量,就会多一个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的方法。每一种文化、行业和机构都有自己看世界的方式。新的观念、好的主意常常来自拦腰截断那些习惯而成的思维疆界,把目光投向新的领域。正如新闻记者罗伯特·怀尔特所说:“任何人都会在商店里看时装,在博物馆里看历史。但是具有创造性的开拓者却是在五金店里看历史,在飞机场上看时装。”
⑨世间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人们掌握的知识也是多门类多学科的。因此,面对一个思维对象,不能,更不必仅仅局限于传统习惯;不能,更不必死守一个点。单兵作战毕竟力量太孤单,合力作战,不就威力强大了吗?逆向思维最宝贵的价值,是它对人们认识的挑战,是对事物认识的不断深化,并由此而产生“原子弹爆炸”般的力量。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5.说说文章第⑤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并简析这种论证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16.第⑨段在全文中有哪些作用?

17.读了本文,你对逆向思维有什么看法?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有个20出头的记者来采访我,我跟她聊了一个多小时,发现她并不知道该怎样采访,她的脑子是乱的。这个记者告诉我,她经常上网看别人怎样采访,怕自己被淘汰。我告诉她,以后不要总是上网浏览,去看书吧,五年后你或许就能成一个名记者了。
②我不建议中学生上豆瓣这样的传播知识的网站,我不喜欢被太多种类的知识骚扰,我只喜欢了解我想知道的知识。互联网对我这个年纪的人来说,有些信息是有用的,(A)但对中学生这个年纪的人来说,是碎片,没有任何用处。就像那个记者一样。
③现在,接受知识的方式与过去有些不一样了。那时接受知识有限,所以才有很大的想像空间,才有更多的时间去消化。现在,所有人对互联网带来的知识共享津津乐道。对于一个有判断力的成年人来说,的确方便了许多,但是对于一个中学生来说,弊多利少。互联网上只会告诉你答案,不会告诉你产生这个答案的过程,它会让你慢慢丧失思考能力。你想变成那样的人吗?
④知识共享要有可以接受知识能力的前提。如果你对文艺感兴趣,别去看那些影评、乐评、书评等各类评论。我就是写书评的,我写出来自己很爽,别人看了只知道我是评论了,不知道我是为什么评论的。真正的体验要靠你自己。这些评论看似有帮助,实际上却是在绑架你的判断力。看那些所谓的文艺评论,跟吃别人嚼了一遍吐在你嘴里的馍的感觉是一样的——多恶心啊。我知道吃第五个馒头饱了是什么滋味,你直接吃第五个馒头能有饱的感觉吗?即使有了也是假饱,时间长了你就会营养不良甚至饿死的。
⑤如果你想真正掌握一些知识,并且通过这些知识让你更加明白清楚,那你就关掉你的浏览器。有时间去看看书,不要看我这个岁数(包括我)以下的人写的书,因为他们不比你高明多少。去看那些比你大五十岁以上的人写的书吧。另外,(B)千万不要让别人推荐你看什么书,因为你不是他。按照你的兴趣去买书,别看封面腰封上那些推荐语,很多人自己都没有看过这本书就不负责任地加以推荐。
⑥珍爱你的青春,关掉你那个破浏览器。
(摘自《视野》2009年第5期,作者王小峰,有删改)
18.通读全文,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19.第①、④段中的事实论据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作简要说明。
你同意文中两个画线句的观点吗?请选择一处表明你的态度并结合自身体验加以简要阐述。
答案
1、B 2.B 3.C 4.C 5.B 6.B 7.A句好一些。两句话含义相同,但表达效果不同,A句的关联词“不是……而是……”,列出两种实验态度进行对比,强调了“积极的探测”对于实验的重要意义。8.(1)学思结合 勤学乐思 (2)学思结合。在平时的课外阅读过程中,我比较注重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当我读到《三国演义》中华容道一段时,我就在想诸葛亮当时为什么要派关羽去驻守华容道,要是派别人去,还会有后面的故事吗?
9.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10.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探索。
11.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进行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袖手旁观,而是进行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12.不能。“唯一”一词强调了除此之外,别无其他,突出了“探索”在“寻求真理”中的作用。
1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获得知识。
14、善于发挥逆向思维的力量,常常能取得意想不到的结果。
15、举例论证。有力地论证了“在创造发明的路上,逆向思维可以创造出许多意想不到的人间奇迹”这一分论点,从而进一步论证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16、内容上:强调人们不应局限于传统思维,逆向思维往往能产生巨大力量,以此强化中心论点。结构上:点明题目,与开头相照应,总结全文。
17、示例:我认为逆向思维在我们学习生活中很有用处,当我们面对难题时,不必苦恼从一个方向探究结果,而应转换思维,逆向思考,问题往往会迎刃而解。
18、青年学生不要总是上网浏览,要多读(年长者写的)书。
19、第①段中“新闻记者采访”这件事是借“总会网上浏览”的害处提出观点。第④段中的论据“我写书评”,则用自己的亲身体验来证明观点。
20、样例一:我同意第二处。因为每个人的经历、个性、审美眼光都有差异,读什么书,喜欢什么样的书,就好象吃菜,有人爱咸,有人爱淡。如果一个爱吃辣的人把重庆火锅推荐给一个根本就不能吃辣的人,那么即使火锅本身很美很有特色,对不爱辣的人来说也等于白说。庄子说“君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你和我,彼此了解尚且如此之难,何况是别人推荐的书呢?因此,“新鲜的馍”还是自己亲自选,亲口尝为好。样例二:我不同意第二处。我认为读别人的评论可以帮助自己快速了解想知道的内容。在了解的基础上,如果没有兴趣可以不读,反之,可以进一步深究。何况,中学生的阅历浅,学习紧,面对知识甚多,鱼目混珠的信息,拓展阅读,确实需要有人帮我们精挑细选一些书目。初中新课标附录就推荐了必读书目。通过对推荐文学作品的阅读,自我感觉并没有什么坏处,相反,通过书目我还了解了其他许多名家作品。可以这么说,推荐书目让我的视野开阔了。因此,读读有信度的人推荐的书是中学生的选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