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测评】人教鄂教版(2017秋)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提升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素养测评】人教鄂教版(2017秋)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提升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4.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鄂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4-13 09:55: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科学
【素养测评】人教鄂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期末测试提升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一、知识广场(每空 1 分,共 10 分)
土壤颗粒从大到小依次为沙砾、______、粉沙和黏土,其中______的颗粒最小。
凤仙花种子萌发时,胚根发育成根,______发育成茎和叶。
空气具有______、有质量、______等性质,这些性质使其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铅笔芯主要成分石墨的______性和______性,分别决定了它能书写和可用于简单导电实验。
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用______来描述,它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______。
动力小车依靠动力装置提供动力,如橡皮筋动力小车,是将橡皮筋的______转化为小车的动能。
二、判断大厅(每题 2 分,共 20 分)
不同类型的土壤,其保水性、透气性等特性对植物生长有显著影响。( )
凤仙花的花朵结构复杂,从外到内依次为花瓣、花萼、雄蕊、雌蕊,其中雄蕊和雌蕊与繁殖有关。( )
虽然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但可以通过实验证明它有质量且能占据空间,同时空气还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
橡皮擦能擦掉铅笔字,本质上是因为橡皮擦分子与石墨分子间存在较强的范德华力,能将石墨颗粒从纸上粘附下来。( )
鉴别岩石种类时,除了观察颜色、硬度、颗粒大小外,岩石的纹理、结构等特征也具有重要的鉴别意义。( )
物体的运动方式只取决于物体的形状,与其他因素无关。( )
给动力小车增加重量,一定会使小车行驶得更快,因为重量增加会使动力增大。( )
凤仙花在生长过程中,不同阶段对水分、阳光和温度的需求是动态变化的。( )
空气在流动过程中,会受到地形、建筑物等因素的影响而改变流动方向和速度。( )
制作动力小车时,轮子与地面的摩擦力越小越好,这样可以减少能量损耗,使小车行驶得更远。( )
三、选择乐园(每题 2 分,共 30 分)
下列关于土壤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土壤的形成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
B. 土壤中的腐殖质越多,土壤越贫瘠
C. 不同地方的土壤,其成分和性质可能不同
凤仙花在结果期,植株的生长特点是( )。
A. 生长迅速,茎和叶大量生长
B. 生长缓慢,营养主要供应给果实和种子
C. 停止生长,植株开始枯萎死亡
用注射器抽取空气后,堵住管口,用力推活塞,空气的体积会变小,这说明空气( )。
A. 有质量 B. 能被压缩 C. 会流动
铅笔芯在纸上留下痕迹,主要利用了石墨的( )。
A. 导电性 B. 润滑性 C. 磁性
下列岩石中,通常具有层理构造且颗粒细腻的是( )。
A. 花岗岩 B. 页岩 C. 大理岩
一个小球在斜面上滚动,它的运动方式是( )。
A. 直线运动 B. 曲线运动 C. 摆动
为了使动力小车行驶得更远,在不改变动力的情况下,可以( )。
A. 增大轮子与地面的摩擦力
B. 减小轮子与地面的摩擦力
C. 增加小车的重量
凤仙花种子萌发后,最先出土的是( )。
A. 子叶 B. 真叶 C. 根
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空气具有热胀冷缩性质的是( )。
A. 夏天自行车轮胎打气太足容易爆胎
B. 把气球套在瓶口,加热瓶子,气球会膨胀
C. 用扇子扇风,能感觉到风
在研究物体滑动摩擦力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在不同表面上匀速滑动,是为了( )。
A. 使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
B. 使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
C. 使弹簧测力计示数等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下列关于空气的用途,说法错误的是( )。
A. 空气可以用于医疗急救,主要利用的是空气中的氧气
B. 空气可以用于气焊,是因为空气中的氮气支持燃烧
C. 空气可以用于食品保鲜,是利用了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
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与( )密切相关。
A. 斜面的坡度 B. 物体的形状 C. 以上都是
制作动力小车时,安装橡皮筋动力装置,橡皮筋应( )。
A. 尽量松弛 B. 尽量紧绷 C. 适度拉伸
下列关于学习用品中科学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修正带利用了物体的弹性形变原理
B. 卷笔刀利用了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的原理
C. 胶水能粘东西是因为胶水与物体表面发生了化学反应
当我们观察到岩石上有贝壳化石时,这说明( )。
A. 这些岩石曾经在海洋环境中形成
B. 贝壳曾经附着在岩石表面生长
C. 岩石和贝壳是同时形成的
四、问题城堡(每题 4 分,共 20 分)
请详细阐述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这三种土壤类型的特点,并说明它们分别适合哪些植物生长,为什么?
凤仙花在生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病虫害?针对这些病虫害,应该采取哪些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
空气在我们生活中有诸多用途,请举例说明空气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至少列举三个例子。
从科学原理角度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与哪些因素有关?请举例说明。
在制作动力小车时,如何提高小车行驶的稳定性和直线性?请说明原因。
五、科学探究(8 分)
同学们想要探究 “物体形状对其在斜面上运动方式的影响”,请你帮他们设计一个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探究物体形状对其在斜面上运动方式的影响。
实验材料:同样质量的正方体木块、球体、圆柱体(底面直径与正方体棱长相等)、斜面(可调节坡度)、记录纸、笔。
实验步骤:
六、拓展长廊(每题 6 分,共 12 分)
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土壤、岩石、空气与生物之间复杂的相互依存关系,并举例说明这种关系对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动力小车的动力来源越来越多样化。请你设想一种新型动力来源,并说明其工作原理、优点以及可能面临的挑战。
答案及解析
一、知识广场
沙;黏土
解析:土壤颗粒按照粒径大小可分为沙砾、沙、粉沙和黏土,黏土颗粒粒径最小,这种颗粒大小的差异决定了土壤的许多性质。
胚芽
解析:凤仙花种子萌发时,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向下生长形成根,而胚芽则向上生长发育成茎和叶,这是种子萌发的基本过程。
可压缩性;能占据空间
解析:空气可被压缩,如打气筒给轮胎打气;将杯子倒扣入水中杯底纸团不湿证明空气能占据空间,这些性质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润滑;导电
解析:石墨具有润滑性,所以能在纸上留下痕迹用于书写;同时它具有导电性,可用于简单导电实验,这是铅笔芯主要成分石墨的两个重要性质。
速度;路程
解析: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其定义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这是运动学中的基本概念。
弹性势能
解析:橡皮筋动力小车中,橡皮筋被拉伸后储存弹性势能,释放时弹性势能转化为小车的动能,使小车运动。
二、判断大厅

解析:不同类型土壤,如沙质土保水性差但透气性好,黏质土保水性好但透气性差,壤土两者兼具,这些特性显著影响植物根系对水分、空气和养分的获取,从而影响植物生长。

解析:凤仙花花朵从外到内依次为花萼、花瓣、雄蕊、雌蕊,雄蕊产生花粉,雌蕊接受花粉完成受精,与繁殖密切相关,花朵结构较为复杂。

解析:通过天平测量充气与未充气气球质量可证空气有质量;杯子扣入水中纸团不湿证空气占空间;热胀冷缩如夏天车胎易爆等现象可证,所以空气具备这些性质。

解析:从微观角度,橡皮擦分子与石墨分子间存在范德华力,这种力使橡皮擦能粘附石墨颗粒,从而擦掉铅笔字。

解析:鉴别岩石时,颜色、硬度、颗粒大小是常见特征,纹理(如沉积岩的层理纹理)、结构(如岩石颗粒的排列方式)等特征也能帮助准确鉴别岩石种类。
×
解析:物体运动方式不仅取决于形状,还与受力情况、初始状态等因素有关。例如,同一物体在不同外力作用下,运动方式会不同。
×
解析:给动力小车增加重量,会增大摩擦力,在动力不变时,小车速度会减慢,而不是行驶得更快,且重量增加不会使动力增大。

解析:凤仙花在种子萌发期需较多水分,幼苗期需充足阳光,花期对温度有一定要求,不同阶段对水分、阳光和温度需求动态变化。

解析:空气流动形成风,在流动过程中,遇到山脉、建筑物等障碍物,会改变流动方向和速度,如山谷风、城市风等。
×
解析:轮子与地面摩擦力过小,小车会打滑,无法有效前进;适当的摩擦力能为小车提供前进动力,并非越小越好。
三、选择乐园
B
解析:土壤形成历经漫长地质作用;不同地方成土母质、气候等不同,土壤成分和性质不同;腐殖质富含养分,越多土壤越肥沃,所以 B 说法错误。
B
解析:凤仙花结果期,营养主要供应果实和种子发育,植株生长缓慢,不再像幼苗期那样快速生长茎和叶,也未到枯萎死亡阶段。
B
解析:注射器抽取空气后堵住管口推活塞,空气体积变小,体现空气能被压缩的性质,与空气有质量和会流动无关。
B
解析:铅笔芯能在纸上留痕,是因为石墨质地软且有润滑性,在纸上划过留下石墨颗粒,并非利用导电性和磁性。
B
解析:页岩是沉积岩,具有层理构造,且颗粒细腻;花岗岩是岩浆岩,颗粒较粗且无层理;大理岩是变质岩,一般无层理构造。
A
解析:小球在斜面上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等,合力方向沿斜面向下,做直线运动,并非曲线运动或摆动。
B
解析:在动力不变时,减小轮子与地面摩擦力,可减少能量损耗,使小车行驶更远;增大摩擦力或增加重量会阻碍小车运动。
A
解析:凤仙花种子萌发后,胚根先发育成根扎入土中,随后子叶出土,真叶在子叶之后长出。
C
解析:夏天车胎打气太足易爆胎,因空气受热膨胀;加热套在瓶口气球会膨胀,说明空气热胀冷缩;用扇子扇风感觉有风,是空气流动,与热胀冷缩无关。
C
解析: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在不同表面匀速滑动,根据二力平衡,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等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便于测量摩擦力。
B
解析:空气用于医疗急救利用氧气供给呼吸;气焊利用氧气支持燃烧,不是氮气;氮气化学性质稳定用于食品保鲜,所以 B 说法错误。
C
解析:斜面坡度影响物体下滑速度和运动状态,物体形状决定其运动方式(如滚动或滑动),所以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情况与两者都有关。
C
解析:安装橡皮筋动力装置时,橡皮筋松弛动力不足,紧绷易断裂且弹性势能释放过快,适度拉伸能提供合适动力。
A
解析:修正带利用物体弹性形变原理,卷笔刀利用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大的原理削铅笔,胶水粘东西主要是分子间作用力,不一定是化学反应。
A
解析:岩石上有贝壳化石,说明这些岩石形成时处于海洋环境,贝壳在沉积过程中被掩埋形成化石,并非附着生长或同时形成。
四、问题城堡
1. 答案:
沙质土:颗粒较大,透气性好,渗水性强,但保水性差,肥力相对较低。适合种植花生、西瓜等耐旱、耐贫瘠植物。因为这些植物根系发达,能深入土壤吸收水分,且对肥力要求不高,沙质土的特性满足其生长需求。
黏质土:颗粒细小,透气性差,渗水性弱,但保水性好,肥力较高。适合种植水稻等水生植物或对水分需求稳定、对透气性要求不高的植物。水稻生长需大量水分,黏质土保水性好可满足其需求。
壤土:颗粒大小适中,透气性和保水性都较好,肥力也较高,适合大多数植物生长。例如各种花卉、蔬菜等,壤土能为植物提供良好的水、肥、气条件,满足植物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需求。
解析:从土壤颗粒、透气性、渗水性、保水性和肥力等方面阐述三种土壤特点,并结合植物生长需求说明适合种植的植物类型及原因。
2.答案:
可能遇到的病虫害:
蚜虫:群集在凤仙花的嫩梢、花蕾和叶背,吸食汁液,导致叶片卷曲、发黄,生长受阻。
白粉病:在叶片、茎和花上形成白色粉状物,影响光合作用,严重时植株生长不良。
防治措施:
蚜虫防治:可利用蚜虫的趋黄性,在田间悬挂黄色粘虫板诱捕蚜虫;也可用毛笔蘸水轻轻刷掉蚜虫;严重时,可使用稀释的肥皂水或吡虫啉等杀虫剂喷雾防治,但要注意按照说明使用,避免对环境和植株造成伤害。
白粉病防治:加强通风透光,降低湿度,保持植株间良好的通风条件;及时清除病叶、病株,减少病菌传播;发病初期,可喷洒粉锈宁等杀菌剂进行防治。
解析:列举凤仙花常见病虫害及其危害,针对每种病虫害提出物理、生物和化学等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
答案:
空气可压缩性与打气筒:空气具有可压缩性,打气筒就是利用这一性质,通过压缩空气将其充入轮胎、球类等物体,使其具有一定弹性和气压,便于使用。
氧气助燃性与燃烧:空气中氧气具有助燃性,燃料在氧气存在下才能燃烧,如炉灶燃烧木材、天然气等,为生活提供热量,用于烹饪、取暖等。
氮气稳定性与食品保鲜: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在食品包装中充入氮气,可排除氧气,防止食品氧化变质,延长食品保质期。
解析:从空气的可压缩性、氧气助燃性、氮气稳定性等性质出发,结合打气筒、燃烧、食品保鲜等生活实例,说明空气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答案: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与受力大小、方向以及物体本身质量有关。例如,静止在水平地面的箱子,当用力推它时,箱子受到推力作用,若推力大于箱子与地面摩擦力,箱子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用力方向不同,箱子运动方向不同,体现力的方向对运动状态影响;若箱子质量增大,要改变其运动状态需更大的力,说明质量影响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
解析:从力的大小、方向和物体质量三个方面,结合具体例子说明它们对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影响,体现牛顿第二定律相关原理。
5. 在制作动力小车时,如何提高小车行驶的稳定性和直线性?请说明原因。
提高稳定性:
降低重心:将较重的部件,如电池盒(如果是电动小车)或配重块,安装在小车底部靠近中心的位置。原因是重心越低,小车在行驶过程中越不容易倾倒。就如同不倒翁,它的重心很低,所以无论怎么摇晃都能恢复直立状态。当小车重心低时,即使在行驶中遇到颠簸或外力干扰,其自身重力产生的力矩也能使它保持稳定。
增加轮距:适当增大四个轮子之间的距离,让小车的底盘更宽。这是因为更宽的轮距能增加小车的支撑面积,就像三脚架,三条腿分得越开,就越稳定。当小车行驶时,更宽的轮距可以提供更大的稳定性,防止小车在转弯或行驶在不平整路面时侧翻。
提高直线性:
确保轮子安装对称且垂直:安装轮子时,要保证四个轮子在同一平面上,并且与车身垂直。如果轮子安装不对称或不垂直,小车行驶时就会受到不均衡的力,导致行驶方向偏离直线。例如,若一侧轮子安装偏斜,小车就会向轮子偏斜的一侧偏移。只有轮子安装对称且垂直,小车在行驶时各个轮子受到的摩擦力才相对均匀,能使小车保持直线行驶。
使用相同规格的轮子:选择大小、形状、材质完全相同的轮子安装到小车上。因为不同规格的轮子,其周长、滚动摩擦力等可能不同。如果轮子大小不一,大轮子滚动一圈的距离比小轮子远,小车行驶时就会向小轮子一侧转弯,无法保持直线行驶。
五、科学探究
实验步骤
准备阶段:
将斜面放置在水平桌面上,调节斜面坡度至一个固定角度(如 30°),确保每次实验斜面坡度相同,这是为了控制变量,使实验结果只受物体形状的影响。
将记录纸平铺在斜面底部附近的桌面上,用于记录物体从斜面上滑下后的运动轨迹。
实验阶段:
把正方体木块放在斜面顶端,使其一个面与斜面充分接触,然后轻轻松开手,让木块自然下滑。观察并记录木块在斜面上以及滑出斜面后的运动方式,如是否是滑动,滑动的轨迹是否直线等,用笔画出其运动轨迹。这是因为正方体木块每个面的形状和与斜面的接触方式相对固定,便于观察其运动方式。
按照同样的方法,将球体放在斜面顶端,使其与斜面轻轻接触后自然滚下。记录球体在斜面上的滚动方式,如滚动速度、是否会改变方向等,以及滚出斜面后的运动情况,并画出运动轨迹。球体的形状决定了它在斜面上更容易滚动,与正方体的运动方式可能有明显区别。
接着把圆柱体(底面直径与正方体棱长相等)放在斜面顶端,分别以底面和侧面与斜面接触进行实验。当以底面接触斜面时,观察圆柱体是滚动还是滑动,以及运动的速度和方向变化;当以侧面接触斜面时,同样记录其运动方式和相关变化,并画出每次的运动轨迹。这样做是因为圆柱体不同的放置方式,其与斜面的接触情况和重心位置不同,可能导致不同的运动方式。
分析阶段:
对比正方体木块、球体以及圆柱体在不同放置方式下的运动轨迹和运动方式。例如,正方体木块可能主要是滑动,而球体和圆柱体以底面接触斜面时主要是滚动,但滚动的速度和稳定性可能有所不同;圆柱体以侧面接触斜面时可能会有独特的运动方式。
通过比较,总结物体形状对其在斜面上运动方式的影响。例如,圆形的物体(球体和以底面接触斜面的圆柱体)更容易滚动,而正方体形状相对更容易滑动;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速度、方向变化等方面也会因为形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六、拓展长廊
1. 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土壤、岩石、空气与生物之间复杂的相互依存关系,并举例说明这种关系对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性。
土壤与生物:土壤为生物提供了生存的基础。它富含各种养分,如氮、磷、钾等,这些养分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植物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养分,得以茁壮成长,例如农田里的农作物依靠肥沃的土壤获得丰收。同时,土壤也是许多小动物,如蚯蚓、蚂蚁等的栖息地,为它们提供了生活空间和食物来源。反过来,生物对土壤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植物的枯枝落叶以及动物的遗体残骸在土壤中经过微生物的分解,形成腐殖质,增加了土壤的肥力。例如,森林中的落叶腐烂后,使森林土壤变得肥沃。植物的根系还能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像河边的柳树,其根系牢牢抓住土壤,保护河岸不被河水冲刷。
岩石与生物:岩石经过长期的风化作用,在风吹、日晒、雨淋以及生物的作用下逐渐破碎,形成土壤,为生物的生存和繁衍创造了基础条件。一些生物,如地衣、苔藓等,能够在岩石表面生长,它们分泌的物质会加速岩石的风化过程。例如,地衣能分泌地衣酸,腐蚀岩石,使岩石逐渐分解。许多生物的生存依赖于岩石提供的物理支撑,例如一些攀岩植物依附在岩石上生长。此外,岩石中的矿物质通过风化溶解在土壤中,为植物提供了重要的营养来源。
空气与生物:空气是生物生存不可或缺的条件。空气中的氧气是生物进行呼吸作用所必需的,生物通过呼吸作用将氧气吸入体内,与体内的有机物发生反应,释放出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例如人类和动物无时无刻不在呼吸空气。同时,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维持了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例如,森林被称为 “地球之肺”,大量的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此外,空气的流动形成风,风可以帮助植物传播花粉和种子,影响生物的分布。例如,蒲公英的种子借助风力飘散到各处,实现繁衍。
对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性:这种相互依存关系对生态系统平衡至关重要。例如,土壤中养分的平衡影响着植物的生长,进而影响以植物为食的动物的生存。如果土壤受到污染,养分失衡,植物生长不良,就会导致整个食物链受到影响。岩石的风化和土壤的形成过程影响着地形地貌和土壤类型,不同的土壤类型适合不同的植物生长,从而影响生物的多样性。空气成分的改变,如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可能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影响生物的生存环境和分布范围。所以,土壤、岩石、空气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一旦被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就会受到威胁,可能引发一系列生态问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动力小车的动力来源越来越多样化。请你设想一种新型动力来源,并说明其工作原理、优点以及可能面临的挑战。
设想的新型动力来源:微生物燃料电池动力
工作原理:微生物燃料电池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在动力小车中,可以在特制的电池盒内构建微生物燃料电池系统。电池盒内有阳极和阴极,中间由质子交换膜隔开。将含有微生物(如产电细菌)和可被微生物分解的有机物(如葡萄糖溶液)的培养液放置在阳极室。微生物在分解有机物的过程中,会将电子传递给阳极,电子通过外电路流向阴极,形成电流,为动力小车的电机提供电能,从而驱动小车前进。同时,阳极产生的质子通过质子交换膜迁移到阴极,与阴极的氧气和电子结合生成水。
优点:
环保可再生:利用的是有机物和微生物,有机物可以是一些废弃的生物质,如厨余垃圾、植物秸秆等,实现了废弃物的再利用,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而且微生物可以不断繁殖,只要有合适的有机物供应,就能持续产生电能,具有可再生性。
安静低噪:相比于传统的燃油发动机或一些电动马达,微生物燃料电池在工作过程中没有机械部件的剧烈运动,所以运行时非常安静,不会产生噪音污染。
可能面临的挑战:
功率密度较低:目前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功率密度相对较低,也就是说单位体积或质量的电池所能提供的电能有限,可能无法满足动力小车快速行驶或负载较大时的能量需求。这就需要进一步优化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结构和微生物菌种,提高其发电效率。
稳定性问题: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对环境条件非常敏感,如温度、酸碱度等。环境条件的微小变化可能会影响微生物的活性,进而影响电池的发电稳定性。需要研发出能够稳定控制微生物燃料电池内部环境的技术,确保其在不同的外部环境下都能稳定工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