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德惠市第三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吉林省德惠市第三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5-25 20:06: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七年级质量监测(一)·语文答案
一、(60分)
(一)(5分,每字1分) 1.①赧 ②薮 ③夷 ④棂 ⑤缘
(二)(15分,每句1分)2.老骥伏枥, ( http: / / www.21cnjy.com )志在千里。 3.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4.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5.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6.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7.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9.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三)(5分) 10.①背 ②明白(1分,每个0.5分) 11.示例:射鹿人不幸掉进熊窝,母熊不仅没伤害他,还分给他果子吃,最后还把他救出了熊窝。(学生扼要概括,表达清晰即可。2分) 12.示例:(1) 语句:“熊似甚怜之”写出了母熊看到射鹿人饥不择食的样子时的同情之态,可以看出母熊的有情(善良)。“而熊母复还,入坐人边”则写出母熊要帮助射鹿人脱离绝境的举动,可以看出母熊的有义(仁义)。 (2)情节:把喂小熊的果子分给射鹿人,使他赖以活命;在带小熊离开之时,把射鹿人救出坑,助其脱险。这都是母熊有情有义的表现。(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语句或概括情节,举例贴切,说明合理即可。2分)
(四)(10分)13.“我”跟随祖父在后园中“劳动”,踢飞菜子,铲错小苗,顽皮、胡闹,随心所欲,祖父不生气、不训斥,笑容以待,耐心示教,放任“我”的一切作为。可以看出祖父对“我”的宠爱与呵护,祖父态度温和、性情敦厚,对孩子充满了慈爱与宽容。(4分)14.示例:作者从儿童的视角以拟人的手法描写了倭瓜、黄瓜自由、任性、蓬勃生长的情态,“愿意……就……”的重复运用,增强了语势,渲染出情绪。而“若都不愿意……,就是……”进一步突出了倭瓜、黄瓜生命的自由自在。作者这样描写,意在表现“我”童年时无拘无束、天真烂漫的生活,表达出作者对天性、自由的热爱与憧憬。(此题学生可开放作答。言之成序、成理即可。4分) 15.C(2分)
(五)(25分) 16. ①shè ②shòu ③qìn ④qiè(2分,每个0.5分) 17.作者的母亲和父亲支持女儿养鱼,不仅提供空间,而且从不抱怨,父亲甚至因为缺少更大的空间而对女儿心怀歉意。(4分) 18. 围绕“说明作者从小就喜欢养鱼,喜欢小动物,为下文写作者成年后喜欢家门前的小河,喜欢小河中的各种生命作铺垫”回答,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写法上,答出“铺垫”之义,内容充实即可。(比如:从内容上看,写小时候养鱼的事,说明自己自幼就喜欢各种各样的鱼,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所以才有成年后钟爱家门前的小河(溪流),呵护小河(溪流)中各种生命的举动。从写法上看,写小时候养鱼的事,是为写成年后倾情于家门前的小河(溪流)作铺垫。)(4分) 19. 这段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了溪中的鱼儿们在作者喂食时兴奋、雀跃的情景,侧面表达了作者对鱼儿们的喜爱之情。(3分) 20. 为了避免家中的狗伤害溪中出现的白鸭和野鸭,作者把白鸭捉起来送给邻居,把野鸭赶走,让它们脱离险境。(4分) 21. 在作者看来,石头只有在溪中,才有生命,才能呈现美丽的光泽,而脱离了溪水,就会失去生气。作者把溪中的石头视作有生命的事物,认为它有自己生存的环境,有自己的“快乐”所在,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尊重与爱护。(4分) 22.示例:作者是一名环保人士,在这篇文章中她并没有刻意地说教,而是满怀童心地描述了自己从幼年起特别是成年后对家门前小溪中种种生命的关爱,展现了自己对生命、对自然的热爱与尊重之心。作者娓娓道来,平易生动,却能激发起人们对她与自然亲密和谐生活的向往之情,爱生命,爱自然的主旨也就不言而喻了。(开放性问题,学生可以抒发自己的个性化感受,希望学生能联系到作者所从事的环保运动。4分)
二、(60分)
(一)(10分)23.喜欢也可,不喜欢也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畅所欲言,理性表达,态度端正,意思明白,语言流畅即可。依长春市中考综合实践评分标准。
(二)(50分)24.略,依长春市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