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
阅读理解。
乡下人家(节选)
①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②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浓浓的绿荫。③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你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1.根据选段内容填空。
(1)本段描绘了 、 、春笋破竹这三幅画面。
(2)句中说花“朴素”是因为 ,说花“华丽”是因为 ,这种说法实际上 (矛盾不矛盾)。
2.下列对画波浪线的句子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这句话体现了作者的欣喜之情。
B.这句话描绘的是竹笋破土而出的静态画面。
C.从“探出头”一词可看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D.这句话体现了乡村生活的生机盎然。
3.作批注可以加深对文章情感的理解,请你从①②两句话中任选一句作批注说一说你体会到的情感。
轻松阅读。
我爱乡村的傍晚
①6月里的一天,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上午,一场大雨把乡村的山川原野冲洗得一尘不染。傍晚,我独自沿着田间小路,来到小时候常跟大姐一起去放牛的小山冈。我美美地呼吸着田野里清新的空气,尽情地欣赏着乡村恬静美丽的晚景。
②眺望远处。啊,视线尽头多像一幅画:柔和的夕阳,绚丽的晚霞,横卧在天边的群山,依山而建的一簇簇的村落,一家家房顶上升起的袅袅炊烟……奶奶在世时说过:“一层山水一层人”。我望着群山在遐想:大山背后又是一层怎样的山水,怎样的人?这里看不到城市的车水马龙,听不到城市的喧闹,但却充满神秘。
③远处,是一片金黄的稻田。①一阵晚风吹来,稻苗一起一伏的,使我仿佛置身于一片金色的海洋之中。稻田的边缘是一排排丝瓜架,瓜蔓儿上开满了一朵朵金黄的花。②辛勤的小蜜蜂正嗡嗡地一边唱歌一边采蜜。丝瓜架旁边那块碧绿的西瓜地上,虽然没有蜜蜂的歌唱,却有着丰收的喜悦。③瞧,一个个大西瓜像一个个胖娃娃似的。蝴蝶也落在瓜蔓母亲的臂膀里,夕阳的余晖轻轻地爱抚着它们,催它们入睡。
④在我身边的山坡上,则是另一番景象。三五只水牛正在草地上悠闲地吃着草,不时还抬起头来,面对充满诗情画意的乡村晚景,哞哞地长叫几声来抒发自己快乐
⑤的情怀和感受,那低沉浑厚的余音在宽阔的田野回旋,使人听了兴奋。
⑥乡村的傍晚多美呀!我如果有架照相机,定要把那起伏的山峰、金黄的稻田、西瓜地里丰收的景象和那引吭高歌的大水牛一一拍摄下来,让它们永远留存在我的影集里。我多么喜欢乡村这迷人的傍晚,我多么喜爱乡村这恬静的生活!
4.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空气 ( )的晚景 ( )地呼吸 ( )地欣赏
( )的夕阳 ( )的晚霞 ( )地爱抚 ( )地吃着草
5.读画横线的句子,这三个句子分别用了 、 、 的修辞手法。
6.本文的写作顺序是从_______(近远)到_______(近远),用“ ”画出表明顺序的词语。
阅读理解。
奇妙的鲤鱼溪
①在福建省周宁县城西有个埔源村。村里有条小溪。溪中有六七千条灰黑、墨绿、丹红、金黄、红白相间、红黑交错的各色鲤鱼,所以这条溪就叫鲤鱼溪。
②溪中的鲤鱼不怕人。每当村民蹲在溪边洗衣洗菜时,鱼儿就成群结队地在他们眼前游来游去,或咬住漂亮的衣服,或叼走几片菜叶,真像顽皮的小孩子。因为溪里的鲤鱼又多又不怕人,吸引了无数游客前去观看。游客在溪边拍拍手,鲤鱼便摇头摆尾游过来,向上跳跃。有人伸手抚摸鱼背,鱼儿也不游开,像小猫小狗一样驯顺。
③村民对鲤鱼的感情很深。因为鲤鱼能使污水变清,村民就把鲤鱼放在溪里养起来。鲤鱼使村里的人喝上了清洁的水,人们很少生病,也就更加爱护鲤鱼了。他们制定了禁止捕食鲤鱼的公约,代代相传,已有几百年了。鲤鱼死了,他们就把它埋在一个固定的地方,时间久了,竟然形成了“鱼坟”。
7.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8.把句子补充完整。
(1)埔源村里有条小溪叫鲤鱼溪,那是因为 。
(2)因为 ,所以村民们更加爱护鲤鱼了。
9.短文主要从 和 两方面来写鲤鱼溪的神奇。
10.读了这篇短文后,你有什么感受?写一写。
轻松阅读。
洪水
①我家门前有条小河,河的周围是方圆几十里的田坝。小河上搭了几架木桥,还建了一丈多高的石拱桥。昨夜下了一场滂沱大雨,天刚亮,就听见有人大喊:“水,好大的水呀!”我忙开门出去一看,全都变了。
②几架木桥不见,几百斤重的桥墩石被水冲走了,洪水翻过石桥顶,宽宽的田坝变成了一片黄泥汤。
③原来流淌的清清小河,如今变成了凶猛的虎,呼啸着横冲直撞,张着血盆大口,像要把一切都吞没似的。那一股股红潮从河底钻出来,咆哮着,吐着白沫,沉重地扑打两岸。肥沃的泥土和茂盛的禾苗被一卷而光。两岸的人们含着凄酸的泪,愁苦着脸,像一个个木头雕成的人偶,无言地对视着。忽然,一位老大娘哭喊起来:“老天爷,你为什么不长眼睛呀?”
④唉,庄稼,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庄稼,就这样被洪水吞食了。
⑤回头看看吧:山上光秃秃的,表层的泥土被水冲走了,现出了“骨头”。原来,山上没有树,保不住水土,大雨来了,水和泥,泥和水,聚成了洪水,汇成了黄泥汤。
⑥满山的树呢?砍光了。
⑦洪水,多么值得我们深思的洪水呀!
11.用“_____”画出短文中描写小河现在的样子的句子。
12.请你写出发洪水的原因。
13.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想法,请写下来。
①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金色的晚霞铺(pū pù)在西天,远处(chǔ chù)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运河之中,装满奶桶的船只(zhī zhǐ)在舒缓平稳地行驶。满载着一罐一罐牛奶的汽车,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quān juàn)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②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14.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15.从文中找出进行动态描写的句子,用“_______”画出来。
16.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表达了作者对荷兰的不满。 B.说明作者想定居荷兰。
C.是作者感情的自然流露,表达了作者对荷兰的赞美。
17.从文中我体会到了荷兰牧场的 之美。
阅读理解。
乡土的篱笆
钱国宏
①前几日回老家,看到村南有一段篱笆,拱着身后的家园,悠闲恬静。于是,关于篱笆的记忆便倏(shū)地返青了……
②小时候,走在村里,随处可见簇新晶亮、泛着金光的篱笆……农家为了阻挡春日的大风、夏日的飞沙、秋日的寒霜和冬日的冰雪,以及村中闲游的畜禽,便用秫(shú)秆沿着院子四周夹成一圈“障子”。在乡下,篱笆通常被称作“障子”。
③篱笆虽比不上土墙、砖墙结实,但也有它的好处:透光、通风。有了阳光,小院便有了生气,有了清风,小院便添了人气。早晨,刚出窝的芦花鸡们任凭主人呵斥追撵,就是不肯离院,一个个悠闲地在篱笆边踱着方步。中午,火辣辣的太阳早把大门外疯长的青麻绿草晒卷了叶,而篱笆上的倭(wō)瓜花、芸豆花和葫芦花,却在阴影里开得正盛,吸引着一批又一批蜂蝶纷至沓来。大人孩子将饭桌摆在倭瓜架下,沐浴着障间吹进的一丝丝凉风。晚上,四面蛙声鼎沸,习习微风中飘来了障边花草的幽香,如一曲莫扎特的小夜曲。
④篱笆不挑地不挑人,在哪儿安家,就在哪儿站成长城。因为有了可攀援之处,牵牛花、露水豆都早早地赶了来,在夏日里将稚嫩的枝蔓偷偷地攀上篱笆。花开时节,篱笆内外花香如浪,潮起潮涌,姹紫嫣红,令人流连忘返。各种鲜艳欲滴的喇叭花,朝着四面八方吹着欢快的民乐,像娶亲的队伍一样浩浩荡荡,沿着乡间的小路绵延不绝地蜂拥而来……那一片千红万紫,油然让人觉得大自然中充满了蓬勃而旺盛的生命,那洋溢着缤纷色彩的生命简直天下无敌、无可阻挡!
⑤乡村篱笆朴素而高雅,她似一位闲适的遁世者,晨迎朝霞,暮送斜阳。乡村篱笆没有高山大川之雄奇,却有馥(fù)郁淳厚、醉人心脾的温暖和亲切,她以诗意的笔调和散文的形式,凸现了农人的本真淳厚、平淡超然,是极富人生智慧和审美智慧的生命存在。
(选文有删改)
18.(信息提取)仔细阅读文章,总结篱笆的特点,补全思维导图。
19.(段落作用)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①段的作用。
20.(主旨情感)请阅读第⑤段画线句,说说你能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语文要素: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阅读课内文段,回答问题。
①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粒星,一朵云,想象到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的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许是霸气十足的猫头鹰……总之,夜的美丽神奇,立刻会在你的想象中展开。
②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们看到的都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
21.语文要素☆仔细读第1自然段,抓住关键词句,补全下面的思维导图。
22.从第①自然段中,我读出了孩子们的想象是 的。(填一个成语)
23.对画“___”的句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孩子们刚开始认识世界,经常犯的错误是把某种东西看成另一种东西。
B.孩子们能通过自己看到的有限的事物,加上丰富的联想,想象出丰富多彩的外面的世界。
C.从这句话中可以感受到孩子们渴望接触和了解外面的世界。
D.从这句话中可以体会到作者对孩子们的想象力的赞美。
再读课文理解语句段。
乡下人家(节选)
【选段一】①乡下人家总爱在屋前( )一瓜架,或种南瓜,或种丝瓜,让那些瓜藤( )上棚架,( )上屋檐。 当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便结出了青的、红的瓜,它们一个个( )在房前,衬着那长长的藤,绿绿的叶。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②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浓浓的绿荫。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你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选段二】①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啊! 织,织,织,织啊!”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②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24.选择恰当的动词填在选段一的括号中。
【爬 挂 攀 搭】
25.读画线句子,完成练习。
(1)这句话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 。
(2)这句话将笋当作人来写,生动有趣,请你从选段二中再找出一个这样的句子,用“﹏﹏﹏”画出来。
(3)想象春笋长出后的画面,选择恰当的句子填空。(填序号)
①似乎想卧听风雨声 ②仿佛在畅饮春天的甘露 ③好像在玩捉迷藏
春雨唱着欢乐的歌,唤醒了沉睡的笋宝宝。这些笋宝宝有的悄悄冒出尖, ;有的斜斜地躺着, ;还有的直直地立着, 。
26.两个选段的第①自然段分别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你给每幅画取个名字。
(1) (2)
27.从选段二的第②自然段中,你能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感情?
三读类文体悟文中情。
三月春长成
邓玉定
①天空变高,阳光变暖,云朵变得轻柔。三月,摒弃了立春后的阵阵寒意,在月亮的温柔里,拔节扬花,悄悄长成了春天的模样。
②三月的春风站在春天的中央起了个头,白头翁、喜鹊、褐羽的山雀,头顶一撮毛的八哥就唱响了整个清晨,春日里贪睡的农人不知道天已破晓,在鸟叫声、鸡啼声中起来,肩扛锄头,走进了青青的原野。
③三月的麦苗在晨曦中起伏绵延,霞光在舒展开来的麦叶间流淌,蝴蝶更是迎风一展,就长出了翅膀,她们贴着麦浪低飞,翩翩然,觅进了麦田东南角的那片油菜花海。
④三月的柳枝柔软如缕,柳丝低垂,婀娜多姿。河流中,柳影摇曳,临风起舞,柳动影随,神态万千。夹杂其中的桃树、梨树、李树、杏树……受春风的鼓舞,育一树的花苞花朵。
⑤三月的燕子正忙碌地从菜地里叨来湿润的泥土,修补着去年的老巢,她是听到了之前的那场春雨淅沥?还是昨夜的春风徐徐?她悄悄地来,正如她悄悄地离开,她将在三月的春天里成家,在这里孕育,繁衍,生生不息……
⑥三月,我沐浴着春风,在绿意蓬勃中徘徊,我看着春天生长成她该有的模样。
(选文有删改)
28.文章主要围绕三月的春风、 、 和 来展现春天的生长。
29.文章第②段主要写了 时分的景象,读到画线句,你会想到学过的诗句“ , ”。
30.第⑥段中哪个四字词语可以概括作者笔下的春天,你从中能体会到怎样的情感?(语文要素: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31.第④段画波浪线的句子让人联想到姹紫嫣红、百花齐放、鸟语花香等词语,请从中选择一个词语,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春天的感受。
词语:
感受:
再读课文理解语句段。
三月桃花水(节选)
①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②那忽大忽小的水声,应和着拖拉机的鸣响;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那碰着岸边石块的叮当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
③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④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朵朵红莲,她们捧起了水,像抖落一片片花瓣。
⑤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
32.《三月桃花水》中的桃花水是指( )
A.春水
B.流着花瓣的溪水
C.雨水
33.选文第1、2自然段写三月桃花水的 ,写出了它纤细的特点,其中第1自然段把三月桃化水比作 ;第3自然段把三月桃花水比作 ,像这样的比喻句我也能写: 。
34.读第4自然段,想一想:三月桃花水还会看见什么?仿照第4自然段中的画线句写一句话。
35.写一两句你积累的关于春天的诗句,并说说你从诗句中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阅读一】
天窗(节选)
①夏天阵雨来了时,孩子们顶喜欢在雨里跑跳,仰着脸看闪电,然而大人们偏就不许。“到屋里来呀!”随着木板窗的关闭,孩子们也就被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②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瞥;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
③晚上,当你被逼着上床去“休息”的时候,也许你还忘不了月光下的草地河滩。你偷偷地从帐子里伸出头来,你仰起了脸。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
④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粒星,一朵云,想象到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许是霸气十足的猫头鹰……总之,夜的美丽神奇,立刻会在你的想象中展开。
36.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猛厉——( ) 慰藉——( )
37.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关闭——( ) 可爱——( )
38.在文中方格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39.读一读画横线的句子,你一定也展开了丰富的想象。请你接着写下去:也许是 。
40.读一读画波浪线的句子,说说为什么通过天窗感受到的风雨雷电的威力,比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
阅读《天窗》(节选),回答问题
天窗(节选)
①夏天阵雨来了时,孩子们顶喜欢在雨里跑跳,仰着脸看闪电,然而大人们偏就不许,“到屋里来啊!”随着木板窗的关闭,孩子们也就被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②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瞥;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
③晚上,当你被逼着上床去“休息”的时候,也许你还忘不了月光下的草地河滩。你偷偷地从帐子里伸出头来,仰起了脸。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
④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粒星,一朵云,想象到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的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的夜莺,也许是霸气十足的猫头鹰……总之,夜的美丽的神奇,立刻会在你的想象中展开。
41.联系课文内容,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慰藉:
42.读第1或第3自然段中最关键的语句是 ,从中你体会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43.孩子从天窗看到、想象到了什么?是怎么展开想象的?读第4段,填一填。
看到了什么 想象到了什么 是怎样展开想象的
一粒星
一朵云 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 从数量上、形态上
一条黑影
44.天窗是孩子们观察世界、大胆想象的地方。仿照课文写一写孩子透过小小的天窗想到的画面(可以运用上题总结展开想象的方法)
北风呼啸,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朵洁白飘逸的雪花,想象到
片段一:
①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粒星,一朵云,想象到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的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许是霸气十足的猫头鹰……总之,夜的美丽神奇,立刻会在你的想象中展开。
②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看到的都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
45.读选文第一自然段,判断以下哪种事物不是孩子们真正看到的。( )
A.一粒星 B.一条黑影 C.会唱歌的夜莺 D.一朵云
46.仿照画横线的句子,展开想象,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我会从那小玻璃上 ,想象 。
47.作者为什么说“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
课内阅读。阅读课内选段,完成文后练习。
天 窗(节选)
①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粒星,一朵云,想象到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的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许是霸气十足的猫头鹰……总之,夜的美丽神奇,立刻会在你的想象中展开。
②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们看到的都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
48.请在第①段中,分别用“——”和“﹏﹏”将孩子们看到的和想到的景物画出来。从文中的省略号中,我读出了孩子们的想象是( )的。(填“无×无×”式的四字成语)
49.为什么说发明天窗的大人们应该被感谢?请在文中用“双横线”画出来。
50.第②段中,“无”和“有”,“虚”和“实”加引号表示( )
A.引用 B.特定称谓 C.特殊含义 D.讽刺或否定
51.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无聊的时候,什么是你的慰藉? 并说明理由。
阅读。
三月桃花水(节选)
①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②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朵朵红莲,她们捧起了水,像抖落一片片花瓣……
52.省略号使用的是 省略。我也能仿写这样的用法: 。
53.文中的“它”指的是 。“它看见”的景物有 、 、 ,写“它看见”的景物,实际上是写 的景物。
54.这两段话是围绕 这句话写的,在结构上,这两段属于 结构。
55.这两段话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①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你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②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啊!织,织,织,织啊!”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56.第①段“向晚”一词中,“向”的意思是( )。
A.对着。 B.将近。 C.向来。
57.“他们的好友”在文中指 , , 。
58.第①段对应的是( ),第②段对应的是( )(填序号)
A.瓜藤攀檐图 B.鲜花翠竹图 C.鸡鸭嬉戏图
D.夏日晚餐图 E.秋夜虫鸣图 F.月明人静图
59.对第①段中“天高地阔”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天空高远,大地辽阔,乡下人家生活的环境很开阔。
B.头顶高高蓝天,脚踏辽阔大地,乡村居民胸怀坦荡。
C.乡下人家门前吃饭地方开阔,饭桌上聊天毫无拘束。
60.下列对文中画“ ”的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句中的“自然”“和谐”概括了乡下人家风景的特点。
B.表达了作者对乡下人家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C.说明了乡下的风景比城里的美,有城里没有的独特风景。
D.体现了乡下人家美丽迷人的生活环境和朴实欢快的美好生活。
61.你觉得自己的家乡哪些风景很美丽,令人向往?请你简单介绍一两处。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三月桃花水
①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
②啊,河流醒来了!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啊。有一千朵桃花,点点飘洒在河面,有一万个小酒窝,在水中回旋。
③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④每一条波纹,都是一根轻柔的弦;那细白的浪花,敲打着有节奏的鼓点。那忽大忽小的水波声,应和着田野上拖拉机的轰鸣。河水流过麦田,哗啦,哗啦,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河水拍打着岸边的石块,像大路上马车驶过的铃铛声。那急流的水声浪声,是在催促着农家人开犁播种啊!
⑤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⑥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朵朵红莲,她们捧起了水,像抖落一片片花瓣;它看见村庄上空,很早很早就升起了袅袅的炊烟……
⑦比金子还贵啊,三月桃花水;比银子还亮啊,三月桃花水!
6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秀丽——( ) 柔软——( ) 督促——( )
6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第①自然段中,作者把河水比作 、 ,写出了 的情景。
(2)第④自然段运用的修辞手法有 、 等。
64.看到这么美的三月桃花水,作者是怎样的心情?
65.“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说说你从明镜中看到了哪些景物。
读短文,做题。
田野中的哭声
东方欲晓,我坐在田野里,同大自然倾心交谈。在那归真反璞、美不可言的时刻,我坐在绿茵茵的草地上,向我看到的一切探询什么是美的真谛,让眼前的一切告诉我,什么是真实的美。
这时,一阵阵风从树丛中徐徐而来,像一个贫苦无靠的孤儿在叹息。我问道:“轻柔的微风啊!你为什么叹息?”它答道:“炎炎烈日迫使我逃进了城里,可在城里,我纯洁的躯体沾满了病菌,到处都是有毒的气息。因此,我才这样伤心。”
我回眸向万紫千红的花儿望去,只见它们簌簌滴下的不是露珠,而是泪水。我问道:“美丽的花儿呀,你们为什么要哭?”花儿抬起他那俏丽的脸,说:“我们哭,是因为人们来到这里,掐断我们的粉颈,把我们带进城里,又把我们丢进垃圾堆里。人类残酷的手将使我们离开故土──田野,我们怎能不哭泣?”
过了一会儿,我听到溪水在号哭,于是我问道:“甘美的溪水呀,你为什么哭泣?”它答道:“因为我不得不流进城里,在那里,人们鄙视我们,他们用我们的身体为他们洗涤污垢。不久,我这冰清玉洁的身体就会变成污泥浊水。我怎能不号哭?”
随后,我侧耳倾听,又听到鸟儿在唱着伤心的歌,我就问道:“漂亮的鸟儿啊!你们在为谁悲伤?”小鸟儿说:“人们将要像用镰刀割草似地把我们消灭掉。我们在相互诀别,谁都不知道谁会幸免于难。我们走到哪里,死神就跟随到哪里。我们怎能不悲伤?”旭日从山后冉冉升起,为树丛戴上了一顶顶金冠,我不由得想:“人类为什么要破坏大自然创建的东西呢?”
66.根据意思从短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
A. 形容百花齐放,颜色艳丽。( ) B.饶幸地避免灾难。( )
67.联系语境,解释下面词语。
徐徐: 回眸:
68.把文中画“_____”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69.作者在草地上听到了 、 、 、 的哭声,那是因为人们
70.读了这篇文章,你觉得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参考答案
1. 群花绽放 绿竹成荫 花自由生长,不用打理 依着时令开放,美不胜收 不矛盾 2.B 3.选第①句作批注:从“依着时令,顺序开放”能看出乡下人家种花顺应自然规律,不刻意追求奇花异草,简单随意却自有一番美好。通过对芍药、凤仙等几种常见农家花卉的描写,我体会到作者对乡下人家朴素又不失美好的生活的喜爱与赞美之情,这些普通的花构成了独特的农家风光,充满生活气息。
4. 清新 美丽 美美 尽情 柔和 绚丽 轻轻 悠闲 5. 比喻 拟人 比喻 6. 远 近 眺望远处 远处 在我身边的山坡上
7.拟人 8. 溪中有六七千条灰黑、墨绿、丹红、金黄、红白相间、红黑交错的各色鲤鱼 鲤鱼使村里的人喝上了清洁的水,人们很少生病 9. 溪中的鲤鱼不怕人 村民对鲤鱼的感情很深 10.鲤鱼溪因人鱼和谐共处的关系而感到很奇妙同时也反映了人们的环保意识,要尽自己所能保护环境。
11.原来流淌的清清小河,如今变成了凶猛的虎,呼啸着横冲直撞,张着血盆大口,像要把一切都吞没似的。那一股股红潮从河底钻出来,咆哮着,吐着白沫,沉重地扑打两岸。 12.山上没有树,保不住水土,大雨来了,聚成了洪水。 13.爱护自然,就是爱护自己的家园。
14.pū chù zhī juàn 15.第1句: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
第2句:运河之中,装满奶桶的船只在舒缓平稳地行驶。
第3句:满载着一罐一罐牛奶的汽车、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 16.C 17.宁静
18.(1)土墙、砖墙 (2)透光、通风 (3)高山大川 (4)朴素高雅 19.第①段通过描写现在看到的篱笆,引起了自己对于篱笆的回忆。在内容上开篇点题,说明了描写的对象是篱笆;在结构上引起下文,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 20.作者描写了乡村篱笆的温暖与亲切,表达了对篱笆的喜爱之情,也表露出对随性自然、淳朴平淡的乡村生活的向往。
21.一粒星 一条黑影
形状
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 22.无穷无尽 23.A
24.搭 攀 爬 挂 25.(1)雨后春笋
(2)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啊!织,织,织啊!”
(3)③ ① ② 26. 瓜藤攀架图 秋虫夜吟图 27.我能体会到作者对乡下人家的喜爱、赞美之情。
28. 麦苗 柳枝 燕子 29. 清晨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30.绿意蓬勃。这个词语表现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从中可以体会出作者对春天万物蓬勃生长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31. 百花齐放 春天桃花、梨花、迎春花等各种花朵相继盛放,美丽动人,让人陶醉。
32.A 33. 声音 春天的竖琴 春天的明镜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使者 34.它看见小草从泥土里探出头,好奇地张望着这个世界。 35.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我从诗句中感受到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36. 猛烈 安慰 37. 开放 讨厌 38., 、 、 ; 39.也许是身姿矫健的夜鹰,也许是小巧玲珑的云雀 40.天窗中所见是有限的,但想象是无限的;天窗就像放大镜,放大了我们的想象力,调动我们各种感官、使我们对风雨的感受更加敏锐、丰富。
41.安慰 42. 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体会到“天窗”给孩子带来的心灵安慰和快乐 43. 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 从数量上 灰色的蝙蝠、会唱的夜莺、霸气十足的猫头鹰 都是夜间活动的动物 44.这也许是盛开的棉花,也许是飞扬的柳絮,也许是飞落的梨花
45.C 46. 一朵冰花 到无数晶莹剔透的水晶 47.因为天窗不仅给乡下的房子带来了光明,还给孩子们带来了慰藉,带来了快乐,更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力,所以要感谢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
48.小玻璃上面的一粒星,一朵云 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那小玻璃上面掠过的一条黑影 灰色的蝙蝠 会唱歌的夜莺 霸气十足的猫头鹰
无穷无尽 49.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们看到的都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 50.C 51.在我无聊的时候,书是我的慰藉。因为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知识的宝库。读书使我心灵平和,读书带给我无尽的乐趣。
52. 列举 妈妈买来许多蔬菜:茄子、豆角、土豆、西红柿…… 53. 像镜子一样的桃花水 燕子 垂柳 姑娘 水中的倒影 54.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总写分述 55.喜爱赞美
56.B 57. 天边的红霞 向晚的微风 归巢的鸟儿 58. D E 59.C 60.C 61.我的家乡有一条溪流。清晨的薄雾静静地笼罩在水面上,溪水若隐若现,远远望去,就像一条飘动的玉带,美丽极了。
62. 绮丽 轻柔 催促 63. 小铃铛 丝绸 河水在湛蓝的天空下如清脆铃声般叮咚的缓缓地流过村边 比喻 拟人 64.作者心中充满惊喜,十分激动。 65.燕子直冲云霄,垂柳吐露新芽,姑娘们野外踏青,村庄升起袅袅炊烟。
66. 万紫千红 幸免于难 67. 迟缓;缓慢。 指回转眼睛,回过头看,向后看,转头看。 68.人类残酷的手将使我们离开故土——田野,我们只能哭泣。 69. 微风 花儿 溪水 鸟儿 破坏了大自然创造的东西,使得大气被污染,花草被践踏,水源被污染,小鸟无家可归。 70.表达了作者对人类破坏环境的悲痛以及想要保护环境的迫切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