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
对比阅读。
(一)田忌赛马(节选)
第一场,田忌先用下等马对齐成王的上等马,齐威王的马遥遥领先。田忌输了,但他不动声色,一点儿都不着急。
接着,第二场比赛开始了。田忌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田忌微微一笑。
第三场,田忌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胜了一场。田忌满意地笑了。
比赛结束了。田忌胜两场输一场,赢了齐威王。
(二)捞铁牛
宋朝时候,有一回黄河发大水,冲断了一座浮桥。两岸拴浮桥的八只大铁牛也被大水冲走,陷在河底的淤泥里。
洪水退了,重修浮桥非用铁牛不可。但是笨重的铁牛陷在河底,有哪个大力士能把它们捞起来呢?人们正议论纷纷,有个叫怀丙的和尚说:“让我来试试。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
怀丙先请熟悉水性的人潜入水底,摸清了八只铁牛沉在哪儿。然后叫人准备了两只很大的木船,船舱里装满泥沙,划到铁牛沉没的地方。他又叫人把两只船并排绑得紧紧的,用结实的木料搭个架子,跨在两只船上。又请熟悉水性的人,带了很粗的绳子潜到水底,把绳子的一头牢牢地拴住铁牛,另一头绑在两只大船之间的架子上。准备工作做好了,怀丙请水手们一起动手,把船上的泥沙都铲到黄河里。船里的泥沙慢慢地减少,船身慢慢地向上浮,拴住铁牛的绳子越绷越紧。船靠着水的浮力,把铁牛从淤泥里一点儿一点儿地向上拔。船上的泥沙铲光了,铁牛也离开了河底.怀丙让水手们使劲把船划到岸边,再让许多人一齐用力,把水里的铁牛拖上了岸。怀丙用这样的办法,把八只笨重的铁牛,一只一只地捞了上来。
1. 根据选文(二),写出怀丙和尚能把铁牛从淤泥中拔起来的原理。
沙少了→船身会( )→绳子就会( )→铁牛就会( )
2.选文(一)中,田忌在三场比赛中的神态分别是“不动声色”“微微一笑”“满意地笑了”。从他的神态变化中,你能体会到他的心理变化吗?
3.田忌和怀丙和尚能成功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4.通过选文(一)和选文(二),我们可以从中明白的道理是( )(多选)
A.只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就一定能够取得胜利,获得成功。
B.做事要勤于思考,善于分析,在生活中活用科学原理,才会把事情做成功。
C.在对抗赛中,胜败不仅仅取决于物质条件,策略的优劣也起着重要作用。
D.像齐威王那样骄傲自满,轻视别人的人必然要失败。
课外阅读。
掩耳盗铃
从前有一个人,看见人家大门上挂着一个铃铛,想把它偷走。
他明明知道,那个铃铛只要用手一碰,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就会被人发觉。可是他想:“( )把耳朵掩住,响声不( )听不见了吗?”他掩住了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铃铛,没想到手刚碰到铃铛,他就被人发觉了。
5.这是一则 故事,讽刺那些
6.文中哪句话写出了“掩耳盗铃”的意思?用“﹏﹏﹏”画出来。
7.在文中的括号处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8.把画线句子换成陈述句。
课外阅读。
杯弓蛇影
晋朝制有个当官的名叫乐广,性情恬淡,非常好客。他有个朋友常到他家来喝酒,聊天。可是有长时间,不见那个朋友来家中做客了。乐广很思念他,便前去看望,登门后,只见朋友卧在病床上,样子很憔悴,使便关心地问道“你怎么病成啦?好些了吗?”那夜朋友有气无力地回答说:“上次去你家作客,端着酒杯喝酒时,见杯中有条蛇,心中十分厌恶。可是当时有好几个朋友在座,不便说出,也不好不喝,只得硬着头皮把酒喝了下去。回家之后总觉得恶心,不知怎的就病倒了。”
乐广觉得奇怪,想来想去,终于记起他家墙上挂有一张弓。他料想这位朋友所说的蛇一定是弓的影子倒映在酒杯中了。
看罢朋友,乐广归家。为了医治朋友的病,乐广又在原地置酒招待那位朋友。当把那位朋友请来后,乐广硬扶他坐在那天喝酒的位置上,斟上满满的一杯酒,恭敬地请客人喝。那朋友连连摆手说:“杯里有蛇,我不喝,我不喝!”这时乐广哈哈大笑,指着墙上的弓说明原委,那朋友豁然开朗,眉头舒展,疾病顿时痊愈。
后来人们把这个故事概括为“杯弓蛇影”,用来比疑神疑鬼,神经过敏,自相惊扰。
9.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原委:
(2)豁然开朗:
10.乐广朋友得病的原因是什么?
11.乐广是怎样治好朋友的病的?
12.用“﹏﹏”在文中画出“杯弓蛇影”的比喻义。
13.谈一谈“杯弓蛇影”给你的启发。
阅读练习。
晋朝有一个名叫乐广的人,性情恬淡,非常好客。他有一个朋友经常到他家去喝酒、聊天。
可是有很长时间,不见那个朋友来家里做客了,乐广很思念他,便前去看望。来到朋友家后,只见朋友卧病在床,样子很是憔悴。他关心地问道:“你怎么病成这样啦?好些了吗?”朋友有气无力地回答说:“上次去你家做客,我刚端起酒杯喝酒时,就看见酒杯中有条蛇,心中便十分厌恶( )。可是当时有好几个朋友在,不便说出,也不好不喝,只得( )硬着头皮把酒喝了下去。回家之后,总觉得恶( )心,不知怎么就病倒了。”
乐广觉得奇怪,想来想去,终于记起在他家的墙上挂有一张弓。他料想这位朋友所说的蛇一定是弓(倒影 倒映)在酒杯中了。看完朋友,乐广便回家了。为了医治朋友的病,乐广在原地置酒招待朋友。当乐广把朋友请来时,便扶朋友坐在那天喝酒的位置上,斟上满满的一杯酒,(崇敬 恭敬)地请他喝。朋友连连摆手说:“杯里有蛇,我不喝!”这时,乐广哈哈大笑,指着墙上的弓说明了原委,朋友豁然明白,眉头舒展,疾病顿时痊愈。后来,人们把这个故事概括为“杯弓蛇影”,用来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有删改)
14.给文中的加点字注音。
15.用“\”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16.朋友得病的原因是 其实这蛇是 。乐广用 的办法治好了朋友的病。这真是“心病还须 ,解铃还须 ”。
17.和“杯弓蛇影”意思相近的成语是 。
18.这个故事对你有怎样的启示?
类文阅读
曹冲智救库吏
曹冲是曹操的儿子,他聪明多智,而且很有同情心。
有一天,他父亲心爱的一具马鞍不幸被老鼠咬破了,管仓库的官吏发现后,吓得面无人色。他想去自首,减少一些罪责,但又担心仍不免一死。
这件事被十来岁的曹冲知道了。他想,库吏平时勤勤恳恳,为人老实,马鞍被老鼠咬坏,是一时疏忽,怎能因此而丧命?他便把库吏叫去,说:“我会设法救你的。”库吏连连叩头而去。
送走库吏,曹冲走进卧室,用小刀将内衣连戳几个洞,然后装出闷闷不乐的样子,连饭也不吃。曹操前来询问,曹冲说:“我的衣服被老鼠咬了几个洞。听说衣服被老鼠咬了要倒霉的。”曹操说:“老鼠咬坏东西是常有的事,有什么倒霉不倒霉?你不要为这件事苦恼。”曹冲恭敬地说:“父亲说得对。”
隔了不多时,库吏来向曹操报告,说库内一具马鞍被老鼠咬坏了,说罢连连叩头谢罪。曹操满脸怒火,本想狠狠惩罚库吏,但见曹冲在一旁,顿时想起刚才开导儿子的话,于是收起怒容说:“我儿子的衣服挂在床边尚且被老鼠咬了,何况马鞍是挂在仓库柱头上呢。算了,往后留心一点儿。”
聪明的小曹冲就这样救了库吏的性命。
19.【理解词语】解释下面词语。
面无人色:
闷闷不乐:
20.【梳理情节】曹冲是用什么巧计救库吏的?请把经过排个序。
( )曹操劝曹冲不要为这件事苦恼,因为老鼠咬坏东西是常有的事。
( )曹操本想发怒,见曹冲在旁边,想到自己开导曹冲的话,只好原谅了库吏。
( )曹冲戳坏了自己的内衣,并告诉曹操内衣是老鼠咬的,这样会倒霉的。
( )这时库吏报告说库内一具马鞍被老鼠咬坏了。
21.【评价人物】从曹冲智救库吏的故事中,可以看出曹冲是个( )的人。在对的后面打“√”。
①诡计多端( ) ②心地善良( ) ③机智聪明( ) ④富有同情心( )
22.【思维推理】说说曹冲救库吏计谋的巧妙之处。
曹冲救库吏计谋的巧妙之处体现在: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换一种方式试试
“换一种方式试试”,这是人们在生活中经常会做的一种选择。
美国有一个孩子,读书成绩很差,同学们看不起他,邻居们都认为他将来肯定一事无成。他也发愤努力过,可是毫无起色。但孩子的父亲却不责怪他,并尝试换一种方式来教育他。
有一天,父亲带他外出,途经一个小站时,父亲下车买东西,时间长了,汽车开走了。他很害怕。但到终点站一看,父亲却在不远处微笑着等着他。他急切地问父亲,怎么会先到终点的。父亲说,是骑马来的。接着,父亲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到达目的地的方式不止一种。换一种方式,结果可能会更好。”
后来,这个孩子迷上了魔术,并表现出很高的天赋,在父亲的支持下,他刻苦训练,最终成为一位举世闻名的魔术师。他就是大卫·科波菲尔。
然而,“换一种方式试试”常常是说着容易,做起来难。因为我们往往会被某种社会习惯和思维定势所束缚。比如,“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孩子从小就应当上好的幼儿园,念重点小学……今后才能考上名牌大学,有个好前途。可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是每个孩子学习成绩都是优秀的。有的孩子学习成绩平平,甚至很差,但他在体育、文艺等方面有过人之处。所以,关键是教师和家长要真正了解孩子,然后要有勇气,冲破各种思想束缚,换一种适合孩子的方式去教育他。
大卫·科波菲尔说得好:“成功好比是远方的一个车站,为了到达目的地,大家都在赶车,没有上车的人,不得不等下一班车。殊不知,换一种方式,也许能更快地到达目的地。”
大卫·科波菲尔的父亲这样做了,他造就了一位世界著名魔术师。
成才如此,其他事情呢,也可以如此!
23.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情况没有丝毫的好转。( )
(2)含蓄深远,耐人寻味。( )
(3)比别人优秀的地方,超过别人的地方。( )
(4)捆绑,指受到约束限制。( )
24.引号的作用有:①表示引用;②表示特定称谓;③表示讽刺和嘲讽;④表示特殊含义。本文中“换一种方式试试”这里引号作用选 ,而在“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中选 。
25.按短文内容填空。
(1)大卫·科波菲尔小时候 差,但是 天赋高。父亲并不责怪他,并尝试换一种方式来教育他。在父亲的支持下,他 ,最终成为一位举世闻名的魔术师。
(2)“换一种方式试试”常常是说着容易,做起来难。因为我们往往会被某种 和 所束缚。不是每个孩子学习成绩都是优秀的。关键是教师和家长要真正 ,然后要有 ,冲破各种思想束缚,换一种适合孩子的方式去教育他。
26.对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通往成功的道路有很多,我们不要单纯地受社会习惯和思维定式的束缚,和大多数人选择同样的道路。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尝试去换一种道路,或许能更快地到达成功的彼岸
B.通往成功的道路不只一条,这条行不通,换另一条就一定可以成功
C.通往成功的道路不只一条,每一条都要去试试
27.你认为你的特长是什么?想要成功,你需要做什么?
快乐阅读。
①田忌和齐威王的对阵就要开始了。比赛双方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观众们也兴致勃勃地猜测着比赛结果。就在这时,孙膑把田忌请到一边,悄悄地把办法告诉了他。
我选第__________处,此刻田忌可能在想:___________
②第一场,田忌先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齐威王的马遥遥领先。①田忌输了,但他不动声色,一点儿都不着急。
③接着,第二场比赛开始了。田忌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②田忌微微一笑。
④第三场,田忌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胜了一场。③田忌满意地笑了。
⑤比赛结束了。田忌胜两场输一场,赢了齐威王。
28.画“﹏﹏﹏”的三个句子是对田忌___________的描写。任选一处,分析他当时的心理活动,写在批注栏里。
29.孙膑的主意妙在 。这么好的办法,田忌想不出,齐威王想不到,孙膑却想到了,由此可见孙膑是一个 、 的人。
30.这个故事带给你怎样的启示?
课内阅读。
①一天,孙膑对田忌说:“将军,我有个办法,保证能让您在赛马时获胜。”
②田忌问道:“你是说换几匹更好的马?”
③孙膑说:“一匹也不用换。”
④田忌有些不明白:“那怎么能有赢的把握呢?”
⑤孙膑胸有成竹地说:“将军请放心,按照我的主意办,一定能让您赢。”
⑥田忌很信任孙膑,决定全听他的。
⑦于是,他同齐威王及贵族们约好一起赛马。
⑧田忌和齐威王的对阵就要开始了。比赛双方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观众们也兴致勃勃地猜测着比赛结果。就在这时,孙膑把田忌请到一边,悄悄地把办法告诉了他。
3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获胜—( ) 主意—( ) 信任—( ) 猜测—( )
32.孙膑的足智多谋主要表现在( )。
A.帮助田忌出谋划策 B.观察细致 C.胸有成竹
33.第一段中,从“ ”一词可以看出,孙膑对让田忌在赛马时获胜非常有信心。对于怎样在赛马时取胜,田忌的想法是 。
34.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5.从文中“田忌问道:‘你是说换几匹更好的马?’孙膑说:‘一匹也不用换。’”你发现田忌跟孙膑观察比赛有什么不同?
对比阅读。
片段一:第一场,田忌先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齐威王的马遥遥领先田忌输了,但他不动声色,一点儿都不着急。接着第二场比赛开始了。田忌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田忌微微一笑。第三场,田忌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胜了一场。田忌满意地笑了。比赛结束了。田忌胜两场输一场,赢了齐威王。
——课文《田忌赛马》片段
片段二: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于是孙子谓田忌曰:“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及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
——《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
36.课文《田忌赛马》是根据司马迁的《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相关内容改写的,片段一对应的是片段二中的哪些语句?请用“_____”画出来。
37.片段一中有三次对田忌的 描写,分别 、 、 。
38.请根据提供的内容将下面齐威王与田忌三场赛马的对阵情况连一连。
39.请参考片段一,写出下列句子的大意。
取君中驷与彼下驷。
40.你从“田忌赛马”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延伸阅读。
聪明的使者
①唐朝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了大臣禄东赞到长安求婚。皇帝的女儿叫文成公主,传说她既漂亮,又能干,好多地方都派使臣去求婚。唐朝皇帝决定让求婚的使臣们比赛智慧,说:“哪个最聪明,就把公主许配到他们那里去。”
②第一次,皇帝叫人牵来一百匹马驹、一百匹母马,让使臣们分出哪匹马驹是哪匹母马生的。别的使臣便把毛色相同的马驹和母马分在一起,结果都弄错了。禄东赞把马驹同母马分开关起来。隔了一夜,才把母马一匹匹地放到马驹中去。马驹见到自己的妈妈来了,急忙扑上去吃奶。就这么一匹匹地放,一匹匹地找,不一会儿全分出来了。
③第二次,皇帝叫人扛来一根两头削得一样大小、一样光滑的檀香木棍。皇帝问使臣们:“哪一头是根,哪一头是梢?”别的使者你望望我,我望望你,谁也答不出来。禄东赞用一根绳子系在木棍的中央,然后把它放在花园的池塘里。他指着水中的木棍说:“那下沉的一头是根,浮着的一头是梢。”说得皇帝连连点头。
④最后,皇帝叫人拿来一块玉石,玉石有一个洞眼,他要使臣们用丝线穿过去。玉石上的洞眼很小,而且里面的孔道是弯弯曲曲的。使者们一个个试着用线去穿,可怎么也穿不过去,大家感到很为难。禄东赞一边看一边动脑筋。忽然,他见到地上有只蚂蚁在爬动,心里想出了一个主意。他把线拴在蚂蚁的腰上, 蚂蚁扭动着腰肢,努力地向前面爬去。就这样,丝线穿过了玉石洞眼。
⑤皇帝见三道题全让禄东赞解了,心想:一个使臣都这么聪明,那赞普一定更加聪明能干。于是,皇帝答应让文成公主嫁到吐蕃去。聪明的禄东赞终于完成了赞普的使命。
41.结合上下文,发挥想象,将禄东赞的做法补充在文中的横线上。
42.这个故事的起因是 ,结果是 。
43.禄东赞能取胜,是因为他 。
课外阅读。
马陵之战(节选)
①公元前341年,魏国举兵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国任命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率领军队进入魏国境内。魏惠王深恨齐国一再干预魏国的大事,于是派大将庞涓率兵十万阻击齐军,誓与齐军决一死战。
②孙膑见魏军来势凶猛,并且敌我力量寡众悬殊,只可智取,不可力敌,便决定采用欲擒故纵之计,诱庞涓上钩。他命令军队向马陵方向撤退。马陵沟深林密,道路曲折,适于设伏。孙膑命令士兵第一天挖十万个做饭的灶坑,第二天减为五万个,第三天再减为三万个。庞涓一见大喜,笑着说:“我早知道齐军都是胆小鬼。十万大军到魏国,才三天工夫,就逃散了一大半。”便亲率精锐的士兵追赶,天黑时赶到马陵,命士兵点火把照路。火光下,只见一棵大树被剥去一块树皮,上写“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八个大字。庞涓顿悟中计,刚要下令撤退,齐军的伏兵已是万箭齐发。魏军进退两难,阵容大乱,自相践踏,死伤无数。庞涓自己知道厄运难逃,于是自杀。齐军乘胜追击,大获全胜。
44.孙膑是如何施展欲擒故纵之计,诱庞涓上钩的?
45.在中国历史上,孙膑和庞涓之间曾经发生过许多恩怨。“马陵之战”这一历史事件便是下列哪个典故的由来?( )
A.神机妙算 B.料事如神 C.孙庞斗智 D.大智大勇
46.你认为庞涓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你是从什么地方感受到的?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一天,孙膑对田忌说:“将军,我有个办法,保证能让您在赛马时获胜。”
田忌问道:“你是说换儿匹更好的马?”
孙膑说:“一匹也不用换。”
田忌有些不明白:“那怎么能有赢的把握呢?”
孙膑胸有成竹地说:“将军请放心,按照我的主意办。一定能让您赢。”
田忌很信任孙膑,决定全听他的。
于是,他同齐威王及贵族们约好一起赛马。
田忌和齐威王的对阵就要开始了。比赛双方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观众们也兴致勃勃地猜测着比赛结果。就在这时,孙膑把田忌请到一边,悄悄地把办法告诉了他。
47.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获胜( ) 主意( ) 信任( ) 猜测( )
48.孙膑的足智多谋主要表现在:( )
A.帮助田忌出谋划策。
B.观察细致。
C.胸有成竹。
49.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是
50.从文中“田忌问道:‘你是说换儿匹更好的马?’”“孙膑说:‘一匹也不用换’”看来,你发现田忌跟孙膑观察比赛有什么不同?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马克·吐温的故事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到某地的旅店投宿。别人早就告诉他此地的蚊子特别厉害,他在服务台登记的时候,一只蚊子正好飞过来。他对服务员说:“早听说此地的蚊子十分聪明,果不其然,它竟然会预先来看看我的房间号码,以便夜晚光临,饱餐一顿。”服务员听了不禁大笑。
结果这一夜他睡得非常好,因为服务员也记住了他的房间号码,认真地做好了所有该做的事。
5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敬语,称宾客到来。 ( )
(2)果然如此,指事物的发展变化跟预料的一样。( )
5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是( )
A.此地的蚊子果然十分聪明。
B.此地的蚊子十分厉害,竟然会预先看客人房间的号码。
C.提醒服务员要预先把房间的蚊子驱除干净。
53.从马克·吐温的语言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阅读短文。
令人神往的日内瓦
日内瓦在瑞士的西南部,碧水青山,风光绮丽,是全世界游人神往的地方。
罗讷河是一条贯穿全境的河流,它把市区一分为二:左岸是老城,右岸是新城。沿着罗讷河走到日内瓦东北郊,令人向往的日内瓦湖就展现在你的眼前。湖的形状略像一弯新月,水色湛蓝,犹如翡翠铺成。湖的南岸,高耸的雪峰上,白雪皑皑。沿湖公园密布,一幢幢造型奇特的别墅掩映其间。湖中有一座高达130米的人工喷泉,群群白鸽在湖畔漫步,天鹅、海鸥、野鸭在湖中追逐嬉戏。这些水上“居民”受到日内瓦人的精心保护,也充分享受着和平的幸福。每当鸟儿的产卵季节,湖畔居民给它们送来了干草、棉花、塑料等,供它们营建产房。如果“小宝宝”在早春降临,市民们给它们送来面包、蛋糕、牛奶等营养品。如果它们得了病,人们就会把它们抱进怀里,送到医院。
日内瓦还是一座国际城市。全市30多万人口中,有三分之一是外国人。许多国际会议在这里召开,不少国际条约在这里签订,很多国际组织的总部也设在这里。世界旅游胜地日内瓦,也是一个重要的外交舞台。
54.短文分别介绍了日内瓦哪些方面的内容?
55.水上“居民”与日内瓦人相处得怎样?用“_____”画出相关的句子。
56.第3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在文中起到 的作用。
57.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日内瓦是一座国际城市?
58.根据你的了解,下列关于日内瓦的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
A.日内瓦是瑞士联邦的第二大城市,也是一个世界著名的联合国城市。
B.日内瓦的支柱产业之一是钟表业。
C.日内瓦被誉为“世界音乐之都”。
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富翁之死
有个富翁在急流中翻了船,爬到溪间石头上大喊救命。一个年轻人奋勇前进,丝毫不顾及自己生命地划着小船去救他。
“快呀!”富翁高喊,”如果你救了我,我送你一千块!”青年听了,使劲地划着。“用力划啊!如果你划过来,我给你两千块!”青年听了,更加奋力地划着。“水在涨,你用力啊!”富翁嘶声喊道,“我给你五千块!”这时洪流已淹到他站立的地方。谁知,青年的船却慢了下来。
“我给你一万块,拼命用力啊!”富翁的脚已经淹到水中了,但是青年的船速反倒愈慢了。“我给你五万……”富翁话还没说完,已经被一个大浪打下岩石,转眼卷入洪流失去了踪影。
青年颓丧地回到岸上,抱头痛哭:“我当初只想到救他一命,但是他却说要送我钱,而且一次又一次地增加。我心想,只要划慢一点点,就可能多几万元的收入,哪里知道就因为慢了这么一下,使他被水冲走,是我害死了他呀!”青年捶着头,“但是当我心里只想到救他而没有想到钱的时候,他为什么要说给我钱呢?”
5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换成一个恰当的成语: 。
60.富翁为什么说要给青年钱?青年的船速为什么变慢?
61.你认为是什么害死了富翁? ( )
A.富翁的钱 B.青年的船 C.贪婪的欲望
62.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63.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课内文段阅读。
跳水(节选)
①船长的儿子才十一二岁,他也笑得很开心。猴子忽然跳到他面前,摘下他的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很快地爬上了桅杆。水手们又大笑起来,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眼巴巴地望着猴子坐在桅杆的第一根横木上,摘下帽子来用牙齿咬,用爪子撕,好像故意逗他生气。孩子吓唬它,朝着它大喊大叫。猴子不但不理,还撕得更凶了。
②水手们笑得更欢了,孩子却气得脸都红了。他脱了外套,爬上桅杆去追猴子。他攀着绳子爬到第一根横木上,正要伸手去夺帽子,猴子比他更灵巧,转身抓着桅杆又往上爬。
③“你逃不了!”孩子一边追赶一边喊。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爬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钩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呰牙咧嘴做着怪样。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有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④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往下一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⑤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扎进了海里。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一一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64.请以“孩子”的神情变化为线索,梳理以上文段(用原文中的词句):_
笑得很开心→ →气得脸都红了→ →发起抖来
65.文段划线句子中“四十秒”和“时间太长了”矛盾吗?为什么?
66.船长看到儿子站在横木上,立刻大喊:“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
当时,船长心想:
当时,儿子心想:
67.有人说“孩子”身处险境,大家都有责任。结合选文内容,写出责任的依据:
水手有责任,依据是
孩子有责任,依据是
船长有责任,依据是
课内阅读
跳水(节选)
①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 向海里跳 不然我就开枪了 一 二 刚喊出“三”,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②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68.在文中缺标点的地方填上合适的标点。
( )( )( )( )( )( )
69.选文的第一自然段中对船长的 描写和 描写,表现了船长( )
A.脾气非常暴躁,言语粗暴。
B.关心爱护孩子,说话很有感情。
C.语气坚定,遇事沉着冷静。
70.船长在千钧一发之际,立刻让孩子跳进海里。下面不是船长考虑的一项是( )
A.孩子跳海有可能生还,不然掉到甲板上必死无疑。
B.要是孩子能够转身回来就不开抢。
C.海面风平浪静,孩子跳进海里后就危险降低了很多。
D.水手们的水性很好,救起孩子的可能性很大。
71.“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四十秒钟明明很短,为什么“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
课外阅读。
聪明的虾
虾的个子小,游得也慢,常常受到鱼的欺侮,往往性命也保不住。
有一只小虾,亲眼看到自己的父母亲被鲤鱼吃掉了,心想:父母亲发现鲤鱼时拼命往前逃,但怎么跑得过鲤鱼呢?
有一天,小虾也遇到了危险,被一条鲤鱼发现了,鲤鱼迅速追了过来。当鲤鱼追上小虾并张开嘴时,小虾突然弓起身子往斜里一弹,鲤鱼扑了个空,追到前头去了。小虾安然无恙。
这只聪明的小虾就把这个躲避敌人的方法告诉了他的兄弟姐妹们。直到现在,凡是遇到敌人,虾都是用这种方法化险为夷(yí)的。
72.从文中找出表示下列意思的词语。
①形容很平安,没有受到什么损害。( )
②转危为安的意思。( )
73.“父母亲发现鲤鱼时拼命往前逃,但怎么跑得过鲤鱼呢?”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
A.父母亲是跑不过鲤鱼的。 B.父母亲是跑得过鲤鱼的。
74.小虾聪明在哪里?
阅读理解
魂飞陷阱
在我们山区,每逢暑假,小孩子都要帮大人干点活儿,这不,我的好朋友志辉来约我了,我立刻带上竹篮、铲子,和他顺着蜿蜒小道上山掘笋。
钻进竹林,真好玩啊!一缕缕阳光从密密匝匝的竹叶缝隙中穿过,投影在地上就像一串串鸡蛋。黄莺在枝头排练节目,溪水在岩石上叮叮咚咚地弹着琵琶。地面上铺着厚厚的竹叶,踩上去像弹簧床。我兴奋得像一只撒欢儿的羊羔,举着铲子四处蹦跳。刚跑了没几步,忽然脚下踩了个空,我一个鲤鱼打挺,双手随惯性向后一甩,铲子正巧插进坑洞边的土中。我抓紧铲柄,双脚悬空,低头一看,惊叫一声:“妈呀,陷阱!”洞底的竹扦子插得就像成年人生日蛋糕上的蜡烛,树叶簌簌往下掉,一股寒气直逼心头。我吓得拼命大叫:“救命,救命啊!”志辉正低头掘笋,突然听见惊叫却不见了我的人影,他慌忙奔过来,俯身一看,发现我正处于千钧一发的时刻,便“啊”的一声跳起来,逃走了。
求生的本能支撑着我。我腾出一只手想抓住坑洞边的草藤,不料刚一动,铲子边的泥块便噼噼啪啪地落下来,我不敢再动了,只好用脚踩着粗糙的洞边,以减轻手臂的承受力。竹林中,余晖消失了,山谷中回荡着我的惨叫。我低头望一望陷阱,一支支竹扦子就像猛兽的獠牙,似乎在颤动、在呐喊:“掉下来呀!快掉下来呀!让你变成一个马蜂窝!”偏偏我的脑中又闪出一个可怕的念头:要是真的掉下来一只野兽,那还得了!我吓得更是浑身酥软。这时,一个幽幽的声音从半空中传来,我的身子也飘飘然飞出了洞口。“啊!你不是小山子吗?三年来怎么一点儿也没长高呀?”小山子叹了口气说:“我还能长高吗?三年前的今天我不幸掉进陷阱,竹扦子戳进我的肺,妈妈不忍心拔出竹扦子,在送我去医院的路上,我就……不想三年之后,陷阱边还没插警告牌……”说着,他就来抓我的手,我害怕得大声叫起来:“我不要死!我不去!……”
“兰心,别怕,大叔来救你了!”啊!是志辉的爸爸。他探进来半截身子,抓住我的手,洞口外的志辉和爷爷拽着他的双脚,大家像猴子捞月般地把我拖了上来。
“好危险哪!这孩子竟然没事,真是命大!”来看我的邻居都这样说。爸爸说:“劫后余生,这是不可多得的生活体验,也是你人生中一笔可贵的财富!”
75.“我”和志辉去竹林干什么?( )
A.看羊羔 B.掘笋
C.玩耍 D.赏景
76.“千钧一发的时刻”指的是( )
A.小山子遇险的时刻。
B.脑中闪过可怕念头的时刻。
C.志辉正低头掘笋的时刻。
D.“我”掉进陷阱的时刻。
77.画“﹏﹏”的句子,作者运用什么写作手法来体现“我”害怕到极点的心理?( )
A.联想 B.对比 C.比喻 D.排比
78.有人说,第二自然段描写竹林美的句子跟文章主题矛盾,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79.画“____”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课外阅读。
趣答难题
周恩来总理是我国人民(敬畏 敬爱)的领袖,在外交领域,周恩来总理也是享誉世界的外交大师。
一天,周恩来总理主持召开一次中外记者招待会。周总理介绍完中国建设方面的成就后,记者们纷纷提问。
有的外国记者对中国存有(偏颇 偏见),提出来的问题让人很难回答。每次周总理总能随机应变,绕过暗礁。
一个记者问:“请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存款?”这是一个带有(挑衅 侵略)性质的提问,其实是在嘲笑中国穷。
周总理不慌不忙,幽默地说:“十八元八角八分。”全场都愕然了,大家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周总理解释道:“当前我国发行的人民币有拾元、伍元、贰元、壹元、伍角、贰角、壹角、伍分、贰分、壹分。它们加起来是十八元八角八分。中国人民银行的信用很好,币值稳定,在国际上享有(荣誉 信誉)。”
大家听了周总理的精彩解答,不禁热烈地鼓起掌来。
(有删改)
80.用“\”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81.根据繁体字写出简体字或者根据简体字写出繁体字。
拾( ) 二( ) 五( )
82.短文的第三自然段和第四至七自然段是 的关系。
83.“暗礁”在短文中指 。这个词所在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84.周总理回答的“十八元八角八分”的意思是什么?用“ ”在文中画出。
85.周总理被称为外交大师的原因是什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参考答案
1. 上浮 绷紧 被拔出来 2.“不动声色”说明田忌对这一场赛马的输赢早就知晓。“微微一笑”说明田忌觉得赛马的办法高明而得意地笑了。“满意地笑了”说明田忌获得胜利,心里非常高兴。 3.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比田忌的马快不了多少,虽然还是原来的马,但田忌听取孙膑的建议,只是换了一下马的出场顺序,获得三局两胜。怀丙和尚善于观察思考,能巧借水的浮力,有计划、有步骤地捞出了铁牛。 4.BC
5. 寓言 自欺欺人 6.他掩住了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铃铛,没想到手刚碰到铃铛,他就被人发觉了。 7.只要……就…… 8.只要把耳朵掩住,响声就听不见了。
9. 事情的始末。 形容突然明白某件事。 10.端着酒杯喝酒时,见杯中有条蛇,心中十分厌恶,但还是硬着头皮喝了下去。回家之后总觉得恶心,就病倒了。 11.乐广再次请朋友喝酒,指着墙上的弓说明原委,那朋友豁然开明,眉头舒展,疾病顿时痊愈。 12.比响疑神疑鬼,神经过敏,自相惊扰。 13.示例:做任何事情都不要疑神疑鬼,自相惊扰找,要弄清事实。
14.wù dé ě 15.倒影 崇敬 16. 在乐广家喝酒时,墙上的弓倒映在酒杯中,误以为是蛇 弓的影子 在原地置酒招待朋友,指着墙上的弓说明原委 心药医 系铃人 17.草木皆兵 18.不要疑神疑鬼,没搞清楚原因就胡乱猜疑。
19. 脸上没有血色,形容极端恐惧。 因有不如意的事而心里不快活。 20. 2 4 1 3 21.②√③√④√ 22.先用自己的事情使曹操明白老鼠咬破东西对主人并无妨碍,而且很常见,从而使曹操不好怪罪库吏没能防止老鼠咬马鞍,还主动为库吏讲出免罪的理由。
23. 毫无起色 意味深长 过人之处 束缚 24. ④ ① 25. 读书成绩 魔术 刻苦训练 社会习惯 思维定式 了解孩子 勇气 26.A 27.和父母沟通,希望得到他们的支持;为了自己的目标努力学习,刻苦训练,坚持不懈等等。
28.神态
② 我的马如计划中的一样赢下了这一场,我相信下一场也会是我赢。 29. 发挥优势、合理安排、扬长避短 善于观察分析 足智多谋 30.遇到问题要先认真分析观察到的实际情况,再选择合适的对策,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31. 取胜 办法 相信 猜想 32.A 33. 保证 换几匹更好的马 34.孙膑看了田忌同齐威王及贵族们的赛马,决心帮助田忌取胜。 35.田忌只看到结果,而孙膑既看结果,又分析原因,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
36.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 37. 神态 不动声色 微微一笑 满意地笑了 38. 39.用您的中等马对付他们的下等马。 40.不能局限于常规思维,要懂得创新和灵活运用策略才能取得胜利。
41.然后把蚂蚁放到玉石的洞眼上去,在眼的这一头慢慢吹气,又在那一头放了一些蜜糖 42. 赞普松赞干布派禄东赞到长安求婚 求婚成功 43.善于观察,爱动脑筋,有丰富的知识。
44.孙膑命令士兵第一天挖十万个做饭的灶坑,第二天减为五万个,第三天再减为三万个。孙膑用减灶之法迷惑庞涓,让庞涓误以为齐军大量逃亡,诱其至马陵埋伏之地,使其被齐军所灭。 45.C 46.庞涓争强好胜,好大喜功,生性多疑,自以为是导致了失败。是从庞涓的行为和语言中感受到的。
47. 取胜 办法 相信 猜想 48.A 49.孙膑看了田忌同齐威王及贵族们的赛马,决心帮助田忌取胜。 50.田忌只看到了结果,而孙膑既看结果,又分析原因,发现问题,想法解决。
51. 光临 果不其然 52.C 53.我体会到了马克·吐温的机智幽默。
54.罗讷河的风光;日内瓦是一座国际城市。 55.这些水上“居民”受到日内瓦人的精心保护,也充分享受着和平的幸福。 56.引起下文 57.全市30多万人口中,有三分之一是外国人。许多国际会议在这里召开,不少国际条约在这里签订,很多国际组织的总部也设在这里。 58.C
59.奋不顾身 60.因为洪流已经快淹没富翁,富翁想让这个青年快点救他。只要划慢一点点,就可能多几万元的收入。 61.C 62.但是当我心里只想到救他,而没有想到钱的时候,他不该说给我钱。 63.富翁是被自己的自以为是,以为前能办到一切的想法害死的。不要用金钱来度量一切。
64. 哭笑不得 气极了 65.文段划线句子中“四十秒”和“时间太长了”不矛盾。因为在这四十秒里,所有人都在焦急地等待孩子的救援,每一秒都显得格外漫长,所以虽然时间实际上只有四十秒,但大家却感觉“时间太长了”。 66. 儿子,你必须冷静,只有跳入海里,我们才有机会救你。时间不等人,我必须用这种方法让你迅速做出决定。 爸爸怎么突然这么凶?难道他真的要开枪吗?我该怎么办?我好害怕,但是为了活下去,我必须相信爸爸。 67. 水手们因为嘲笑孩子和猴子玩耍,导致孩子为了拿回帽子而冒险爬上桅杆,最终陷入险境。他们的嘲笑和起哄加剧了孩子的冲动行为。 孩子在被猴子戏弄后,没有冷静处理,而是选择脱下外套、爬上桅杆去追赶猴子,这一冲动行为最终使他陷入极度危险的境地。 作为孩子的父亲和船长,他应该在孩子冒险时及时制止并保护他。
68. :“ ! ! ! !” 69. 语言 动作 C 70.B 71.“四十秒钟”在平时看来的确很短,可是当孩子跳入大海之后,他的生命安全遭受着严重的威胁,大家担心孩子的安危,所以觉得时间太长了。
72. 安然无恙 化险为夷 73.A 74.没有往前逃而是突然弓起身子往斜里一弹,让鲤鱼扑了个空。
75.B 76.D 77.A 78.不同意。这些句子不仅写出了竹林美,也衬托出“我”高兴的心情,为后面遇险埋下伏笔。 79.比喻。写出了竹扦子的多、可怕。
80.敬畏 偏颇 侵略 荣誉 81. 十 贰 伍 82.先概括后具体 83. 外国记者的挑衅 比喻 84.当前我国发行的人民币有拾元、伍元、贰元、壹元、伍角、贰角、壹角、伍分、贰分、壹分。它们加起来是十八元八角八分。 85.每次中外记者招待会上,他都能随机应变,绕过暗礁,既巧妙地回答了问题,又捍卫了国家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