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0.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12 16:13: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
阅读与赏析。
威尼斯的小艇(节选)
①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②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的空气。老人带了全家,坐着小艇上教堂去作祷告。
③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好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1.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意思可以用成语“ ”来概括。
2.阅读第二自然段,参与下面的交流讨论。
小明:第二自然段写了商人坐着小艇去 ,孩子们坐着小艇去郊外呼吸新鲜空气, 坐着小艇去做祷告。
小丽:这段话运用了动态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威尼斯白天的 。
3.加点的部分不能说明的一项是( )
A.船夫驾驶小船得心应手 B.威尼斯的小艇行动灵活
C.乘小艇的人感觉不舒服 D.河道中来往的船只很多
4.画横线的句子描写了威尼斯的夜晚,这与威尼斯的小艇有什么关系?说明了什么?
漫游阅读世界
材料二:
①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②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地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空气。庄严的老人带了全家,夹了圣经,坐着小艇上教堂去做祷告。
③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定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5.这个片段选自课文《 》。第1自然段是围绕这句话写的: 。人们坐在小艇上,眼睛都看不过来了,这一段是 描写(动态、静态)。第2自然段,作者写到人们的活动,都有小艇,说明 。第3自然段小艇消失后的画面,这是 描写(动态、静态),表现了古城威尼斯夜晚的 。在朗读第1自然段时,可以用 的语气,在朗读沉睡的威尼斯时,可以用 的语气。
6.片段写出了景物的动、静之美,选择一个情景,照样子写一写。
早晨上学的路上 夜晚的红水河
阅读课内文段,回答问题。
①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运河之中,装满奶桶的船只在舒缓平稳地行驶。满载着一罐一罐牛奶的汽车、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
②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7.第1自然段主要写了荷兰牧场 和 时的景象,从加点的词语中,我能体会到与白天相比,此时的荷兰牧场更加 。
8.语文要素 下列属于静态描写的情景有( ),属于动态描写的情景有( )。(多选)
A.人们驾船来挤奶 B.晚霞铺满西天 C.汽车、火车开往城市
D.牲畜沉睡 E.灯塔闪烁着光芒
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远处偶尔传来”“远处的几座灯塔”,从两个“远处”可以感受到荷兰牧场的空旷、辽阔。
B.人们不叫喊吆喝,挤奶的人默默无言,可见傍晚时牧场里的人们十分劳累,工作单调乏味。
C.作者写金色的晚霞从铺在西天到最后消失,既写出了时间的变化,也表现了傍晚时牧场的美丽。
D.车船的到来、汽笛声、车船的离去等以动衬静,更加突出了荷兰牧场的宁静。
10.“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句话在课文中反复出现,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课内阅读理解。
牧场之国(节选)
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  )的奶牛挤奶。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  )。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  )。运河之中,装满奶桶的船只在舒缓平稳地行驶。满载着一罐一罐牛奶的汽车、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  )。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11.将下列词语的序号填到文中的括号里。
A.寂静 B.沉默  C.平静  D.默默无言
12.读选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的写法是 (在下列选项中选择,填序号),这样写的好处是:
A.动态描写 B.以静衬动  C.以动衬静
13.下列诗句与画横线句子运用了相同写法的一项是( )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C.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14.选段中画横线线的句子写出了景物的静态之美,请你照样子写一写“夕阳下的校园”。
15.“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课外阅读。
荷兰散记
细细长长的运河,清澈如镜,一道一道纵横去来。弯弯的拱桥,多情地把柔美的影子留在潋滟的波光里。干干净净的屋子傍河而立,一幢一幢小巧玲珑,好像是奶油做成的,可爱绝顶。微风过处,一架一架傲然挺立的风车,便自得其乐地大转特转。
这里,是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站在运河旁边,我心神(恍惚 侊惚)根本分不清眼前的一切究竟是真实的景致呢,还是我不小心掉进了荷兰著名画家凡 高的名画里。
风车,可以说是荷兰最大的标志。荷兰地势低洼,大部分土地低于水平面,需要不断地排水,风车因此应运而生。根据粗略的统计,全荷兰大约有两千架风车。过去,风车除了用来排水外,还同时兼有榨油、锯木、灌(概 溉)、碾磨农作物等用途。时转势移,风车原本担任的这些工作,已经由其他更先进、更现代化的方法取代了,目前“仍操旧业”的风车,只有四五百架,其他的,已变成旅游业不可或缺的点(缀 掇)品了。
春天的荷兰,着实美得令人心醉神迷。郁金香狂炽盛放,黑紫色的花心,被倒卵形的鲜花瓣小心翼翼地裹着;纤纤细细的花茎,托着风情万种的花瓣,为大地增添无限异彩。
而披上冬装的荷兰,却又另有一番迷人的风姿。雪花落在运河旁边那一幢一幢色彩缤纷的小屋上,纵然是黑夜,却处处闪着晶亮的光芒,那种美丽,是安(恬 甜)而又宁静的。啊,美丽而令人心醉的荷兰!
16.选择括号中合适的词语,并把它画上横线
17.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清澈——( ) 宁静——( )
18.短文从 、 、 、 几个方面展现了荷兰的美丽。
19.用“___”画出文中描写郁金香的句子。
20.荷兰最大的标志是什么?它是怎样产生的?目前它的大部分功用是什么?
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读完文章后你的心情是否和作者一样呢? 请简要地写出来。
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回答问题。
材料一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坟墓。大约在公元前27世纪,埃及古王国由法老统治。法老去世后,他们的尸体被埋葬在巨大的石头坟墓里。这些坟墓底座是四方形,越往上越小,最后成为尖顶。因为它们的轮廓有点像汉字“金”,所以被称为金字塔。
材料二 第二大金字塔是古埃及第四王朝的第四位法老哈夫拉的陵墓,因此被称为哈夫拉金字塔,塔高143.5米。举世闻名的狮身人面像便挨着哈夫拉金字塔,据传狮身人面像是哈夫拉的模拟像。长期以来,由于该金字塔内的湿度过大、通风较差,墓室内部的墙壁出现裂缝。1992年,哈夫拉金字塔又经历了一次5.4级的地震,受到部分损坏。此后经过两年多的全面修缮,于2001年7月重新开放。
材料三 1993年初,考古学家在吉萨省的金字塔区考察时,意外发现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古墓群,里面共有160座古墓,墓里的象形文字和墓壁上的绘画,生动地展现了金字塔修建时的情况。这些古墓造型多样,用料不一。为了进一步研究新发现的古墓,埃及文化部成立了一个科研小组,有关金字塔建造者之谜将会进一步被揭开。
2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埃及法老的坟墓轮廓有点像汉字“金”,所以被称为金字塔。
B.哈夫拉金字塔是古埃及最大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是哈夫拉的模拟像。
C.哈夫拉金字塔在地震中受损,2001年才重新开放。
D.考古学家在吉萨省的金字塔区考察时,意外发现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古墓群。
23.材料二中画线句子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写出了 。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不可思议的金字塔
①用约230万块石材砌成,平均每块重2.5吨左右。整个胡夫金字塔大概有50层楼高,塔基面积相当于126个篮球场那么大。
②塔身是由一块一块的石头叠加而成的,中间没有任何水泥之类的黏着物。石头和石头之间贴合得很紧实,即使是锋利的刀刃也很难插入石块之间的缝隙。
③塔高的10亿倍约等于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
④尼罗河被称为埃及的母亲河。它每年定期泛滥,给河两岸带来肥沃的淤泥。金字塔就建在尼罗河的西岸。
24.从第2自然段中,我们能感受到建造金字塔的工人们的工艺 ,更让人觉得难以置信的是 。
25.你觉得第3自然段所讲的事实是巧合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26.请你结合课文原文中的相关资料大胆想象:当时的人们在没有车辆,没有机器的条件下是如何修建金字塔的?
课内文段阅读。
①九月的开罗是金色的。
②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啊,简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远远望去,它像漂浮在沙海中的三座金山,似乎一切金色的光源,都是从它那里放射出来的你看,天上地下,黄澄澄,金灿灿,一片耀眼的色调,一幅多么开阔而又雄浑的画卷啊!
③用约230万块石材砌成,平均每块重2.5吨左右。整个胡夫金字塔大概有50层楼高,塔基面积相当于126个篮球场那么大。
27.选段②中画线句子抓住景物的 ,运用 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
28.选段②是从人的哪种感官角度来描写金字塔的?体现了金字塔的什么特点?

29.选段③中“塔基面积相当于126个篮球场那么大”这句话采用了 、 的说明方法。
30.选段②属于 ,直接描写了夕照下的金字塔;选段③属于 ,主要运用 、 的说明方法,突出了金字塔 的特点。
31.读下列句子,结合文段内容,大胆猜一猜:古埃及人是怎么修建金字塔的呢?
①金字塔就建在尼罗河的西岸。
②古埃及人掌握了精湛的造船技术,这些船能在尼罗河上航行。
③在尼罗河的上游,考古学家发现了古埃及人的采石场遗迹。
我猜测: 。
阅读
金字塔夕照
九月的开罗是金色的。
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啊,简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远远望去,它像漂浮在沙海中的三座金山,似乎一切金色的光源,都是从它那里放射出来的。你看,天上地下,黄澄澄,金灿灿,一片耀眼的色调,一幅多么开阔而又雄浑的画卷啊!
从少小时候起,我就听到过许多有关金字塔的传说,向往着它神秘的风采。如今,当我来到金字塔下,望着这人间的奇迹,更禁不住思绪激荡。我不知道“金字塔”这个译名中的“金”,最早是怎么得来的。不管出于什么考虑,我认为都是绝妙的。你看金字塔多像一个“金”的汉字。几千年来,在人们的心目中,它不愧是熠熠发光的珍室,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它无疑比金子还要贵重。
有人说金字塔的白昼和月夜,各有各的情趣,各有各的美,但我觉得最令人难忘的,恐怕还是这大漠夕照中金字塔的色彩。那一片迷人的金色,简直把你融进一个神奇的境界,使你充满豪迈的感受和无边的遐想,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怀古的幽思……
32.请从文章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雄壮——( ) 豪放——( )
33.文章开头为什么说“九月的开罗是金色的”?
3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对金字塔怎样的感情?
35.假如你是一名导游,请你为金字塔拟写―则宣传标语来吸引游客参观。
阅读
绿色之都莫斯科
莫斯科是世界上绿化较好的城市之一,被称为“绿色之都”,平均每人拥有绿地30多平方米,绿化面积占全市面积的40%,有11个自然森林、98座公园,占地约2000公顷。市区还有700多座街心花园,占地约1256公顷,加上湛蓝的莫斯科河、上千座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的教堂、为数众多的古迹及布局虽然参差不齐,但却极有情趣(     )的现代建筑,使它对游人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莫斯科是俄罗斯的首都,地处俄罗斯欧洲部分的中心。玉带似的莫斯科河,自西向东,蜿蜒地经过列宁山下,向北绕过克里姆林宫南侧,然后折向南方流去。莫斯科也因河流而得名。仅次于巴黎的欧洲第二大城市莫斯科,是一座有800多年历史的名城。它建立在七个高低起伏的山丘上,整个城市就像一个大蜘蛛网。莫斯科的街道呈环形和放射形,一条条林荫大道,一环环自市中心向外延伸。繁华的大街两旁和新建的住宅区内,林立着式样各异、(装饰 装扮)多样的建筑。入夜,万家灯火映彻长空,克里姆林宫的红星放射出宝石般迷人的色彩。
克里姆林宫和红场是全市中心。这座全世界都知道,非常著名(      )的宫殿始建于1156年,它是历代沙皇的皇宫。宫殿中央,(挺立 矗立)着三座有名的天主教堂。
光洁的白墙,协调的比例,俨如古代骑士头盔的圆顶,使这些建筑物显得雄浑大方。红场在克里姆林宫的东面。在俄语中,红场是“美丽的广场”的意思。它辟于15世纪末,本是个贸易市场。沙皇政府经常在此发布政令,召集群众。十月革命后,红场就成了举行庆祝活动的地方。曾经用黑色和红色大理石砌成的列宁墓,就在红场一旁的克里姆林宫宫墙下。莫斯科气温较低,以前树木很少,曾被称为“沙漠城市”。自1928年起莫斯科开始进行大规模绿化,建立了从市中心向郊外辐射的八条绿色林带。市内有很多大小公园和街心花园,市郊还建立了11个自然森林区,过去曾一度绝迹的野鹿已繁殖到几万头。生态环境的(改造 改善),美化了市容,(调动 调节)了气候,使莫斯科摘掉了“沙漠城市”的帽子,成为全世界羡慕的绿色之都。
36.用“\”划去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词语。
37.根据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从下面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举世闻名   金碧辉煌   错落有致
38.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1)莫斯科被称为“ ”,平均每人拥有绿地30多平方米。
(2)莫斯科以前被称为“沙漠城市”是因为 。
39.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1)莫斯科是世界上绿化较好的城市之一。
(2)市内有很多大小公园和街心花园,市郊还建立了11个自然森林区,过去曾一度绝迹的野鹿已繁殖到几万头。
40.判断下列句子是不是比喻句,是的画“√”,不是的画“×”。
(1)玉带似的莫斯科河,自西向东,蜿蜒地经过列宁山下。 ( )
(2)光洁的白墙,协调的比例,俨如古代骑士头盔的圆顶,使这些建筑物显得雄浑大方。( )
(3)莫斯科的街道呈环形和放射形,一条条林荫大道,一环环自市中心向外延伸。( )
41.莫斯科是怎样摘掉“沙漠城市”的帽子的?用“﹏﹏”画出相关句子。
阅读课外短文,回答问题。
白马湖之冬
①在我过去四十余年的生涯中,冬的情味尝得最深刻的,要算十年前初移居白马湖的时候了。十年以来,白马湖已成了一个小村落,当我移居的时候,还是一片荒野。春晖中学的新建筑巍然矗立于湖的那一面,湖的这一面的山脚下是小小的几间新平屋,住着我和刘君心如两家。此外两三里内没有人烟。一家人于阴历十一月下旬从热闹的杭州移居这荒凉的山野,宛如投身于极带中。
②那时的风,差不多日日有的,呼呼作响,好像虎吼。屋子虽是新建,构造却极粗略,风从门窗隙缝中来,分外尖削,把门缝窗隙厚厚地用纸糊了,橡缝中却仍有透入。风刮得厉害的时侯,天未夜就把大门关上,全家吃毕夜饭即睡入被窝里,静听寒风的怒号,湖水的澎湃。靠山的小后轩,算是我的书斋,在全屋子中风最少的一间,我常把头上的罗宋帽拉得低低地,在洋灯下工作至夜深。松涛如吼,霜月当窗,饥鼠吱吱在承尘上奔窜。我于这种时候,深感到萧瑟的诗趣,常独自拨划着炉灰,不肯就睡,把自己拟诸山水画中的人物,作种种幽邈的遐想。
③现在白马湖到处都是树木了,当时尚一株树木都未种。月亮与太阳都是整个儿的,从上山起直要照到下山为止。在太阳好的时候,只要不刮风,那真暖和得不像冬天。一家人都坐在庭间曝日。甚至于吃午饭也在屋外,像夏天的晚饭一样。日光晒到哪里,就把椅凳移到哪里,忽然寒风来了,只好逃难似的各自带了椅凳逃入室中,急急把门关上。在平常的日子,风来大概在下午快要傍晚的时候,半夜即息。至于大风寒,那是整日夜狂吼,要二三日才止的。最严寒的几天,泥地看去惨白如水门汀,山色冻得发紫而黯,湖波泛深蓝色。
④白马湖之冬,可谓是快意人生!
4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怒号( ) 遐想( ) 幽邈( )
43.短文第②段中再现了风的 和 的特点。
44.短文主要写白马湖冬天的特点,第③段文字为什么要写太阳的暖和?
45.虽然白马湖的冬天寒风呼啸,但是在作者眼中,它却有不少的情趣。请从短文中找出适当的语句来说明这一点。
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猴子建筑师
猴子自称曾经向一位著名的建筑师学过技艺,于是就在森林里以“卓(zhuó)越的建筑师”自居。
猴子来到树下,看到喜鹊正在搭窝,它歪着头看了看,不由得勃(bó)然大怒:“停下,停下,你这个笨蛋!巢口能朝上吗?应该朝下,只有这样才能遮雨,懂了吗?”喜鹊愣(lèng)住了。猴子叨(dāo)念着“笨蛋”,摇了摇头,背着手走了。
猴子走到山坡下,看见兔子正在兴致勃勃地打洞,它歪着头看了看,不由得叹了口气( )唉( )你的胆子太小了( )挖这样小的洞( )你只到安全( )你站着出来怎么办( )你应该挖大点( )要有长远考虑( )懂了吗( )兔子蹲在那儿( )迷惑地眨了眨眼睛。猴子念着“短浅”,又摇了摇头,背着手走了。
暴风雨来了,喜鹊进了窝,兔子钻进洞,只有猴子窜进树林,抱头缩在大树下,在暴风雨中瑟瑟发抖。
46.给短文第3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47.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念叨—( ) 疑惑—( ) 有名—( )
48.解释词语。
(1)勃然大怒:
(2)兴致勃勃:
49.仔细阅读短文,找出表现猴子根本不懂建筑的句子。
50.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阅读课外短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不为什么
有一次,幼小的我,忽然走到母亲面前,仰着脸问:“妈妈,你到底为什么爱我 ”母亲放下针线,用她的面额,抵住我的前额,温柔地,不迟疑地说:“不为什么,——只因你是我的女儿!”
小朋友!我不信世界上还有人能说这句话!“不为什么”这四个字,从她口里说出来,何等刚决,何等无回旋!她爱我,不是因为我是“冰心”,或是其他人世间的一切虚伪的称呼和名字!她的爱是不附带任何条件的。唯一的理由,就是我是她的女儿。总之,她的爱,是摒除一切,拂拭一切,层层地劈开我前后左右所蒙罩的,使我成为“今我”的原素,而直接地来爱我的自身!
假使我走到幕后,将我二十年的历史和一切都更变了,再走出到她面前,世界上纵没有一个人认识我,只要我仍是她的女儿,她就仍用她坚强无尽的爱来包围我。她爱我的肉体,她爱我的灵魂,她爱我前后左右,过去、将来、现在的一切!
天上的星辰,骤雨般落在大海上,哧哧繁响。海波如山一般汹涌,一切楼屋都在地上旋转,天如同一张蓝纸卷了起来。树叶子满空飞舞,鸟儿归巢,走兽躲到它的洞穴。万象纷乱中,只要我能寻到她,投到她的怀里……天地一切都信她!她对于我的爱,不因着万物毁灭而变更!
她的爱不但包围我,而且普遍地包围着一切爱我的人。而且因着爱我,她也爱了天下的儿女,她更爱了天下的母亲。小朋友!告诉你一句小孩子以为是极浅显,而大人们以为是极高深的话:“世界便是这样建造起来的!”(有删改)
51.这篇短文的作者是 ,她的原名是 。你还读过她的作品
52.第一自然段主要运用了 描写和 描写,这些描写,分别表现出“幼小的我”的 和母亲的 。
53.最后一段画“______”的句子说明了母亲的爱( )和( )的特点。
A.温馨 B.无私 C.博大 D.深沉
54.读一读画“﹏﹏”的语句,再照样子写一写。
55.如何理解母亲的爱是“直接地来爱我的自身”?(用文中的陈述句回答)
56.如果删去最后一段对全文有没有影响?为什么?
阅读课外短文《九寨沟》,完成练习。
九寨沟
①在四川北部南坪、平武、松潘三县交界的万山丛中,有几条神奇的山沟。因为山沟周围散布着九个藏族村寨,所以人们称它“九寨沟”。
②从南坪西行40千米,就到了九寨沟。一进入景区,就像来到了一个童话世界。
③①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②湖水清澈见底,湖底石块色彩斑斓(lán)。③从河谷至山坡,遍布着原始森林。④由于河谷高低不平,湖泊与湖泊之间恰似一级级天然的台阶,⑤由此形成的一道道高低错落的瀑布,宛如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蔚(wèi)为壮观。
④继续向纵深处行进,四处林深叶茂,游人逐渐稀少。注意,这时你已经走到珍稀动物经常出没的地区了。也许,就在不远处,有一只体态轻盈的金丝猴,正攀吊在一棵大树上,眨巴着一对机灵的小眼睛向你窥视。也许,会有一群善于奔跑的羚羊突然窜出来,还没等你看清它们,又消失在前方的丛林中。也许,你的运气好,会在远处密密的竹丛中,发现一只憨态可掬(jū)的大熊猫,正若无其事地坐在那里咀嚼鲜嫩的竹叶。也许,你还会看见一只行动敏捷的小熊猫,从山坡跑到谷底,对着湖面美滋滋地照镜子。
⑤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九寨沟真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
57.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憨态可掬:
异兽珍禽:
58.写出九寨沟名字的来历。
59.第③自然段写了哪些景物?请用文中的3个词语来概括。
60.短文用动态和静态描写,展示了九寨沟独有的美。写    、    是静态描写,而写    、    等则是动态描写。
61.把下面的句子插入到第③自然段中,放在什么位置比较合适? (  )
每当天气晴朗时,蓝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湖水中,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图画,难怪人们把这些湖泊叫作“五彩池”呢。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⑤之间
62.作者描写了哪些动物?分别有什么特点呢?
63.本文的中心句是(  )。
A.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九寨沟真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
B.继续向纵深处行进,四处林深叶茂,游人逐渐稀少。
C.在四川北部南坪、平武、松潘三县交界的万山丛中,有几条神奇的山沟。
D.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64.画线的句子的意思用一个成语代替是 。
65.这个片段选自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 》。
66.找出片段的中心句画“ ”。
67.下面哪一项不是正面描写船夫的高超技术?( )
A.虽然行船的速度极快,却毫不手忙脚乱。
B.遇到极窄的地方,总能平稳地穿过。
C.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68.片段中作者主要运用了 描写来展现小艇往来河道间的情景。
A.静态 B.动态
阅读理解。
威尼斯的小艇(节选)
①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②………
③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④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的空气。老人带了全家,坐着小艇上教堂去作祷告。
⑤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好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69.选文从哪些方面向我们介绍了威尼斯的小艇?
70.阅读选文,完成下面的练习。
(1)白天小艇出动了,人们各自忙碌着,城市就热闹起来了,这是对威尼斯的 (动态静态)描写。
(2)夜晚小艇停靠在码头,威尼斯变得静寂了,展现了威尼斯的 (动态 静态)美。
71.选文结尾处画线的句子描写了威尼斯的夜晚,这与威尼斯的小艇有什么关系? 说明了什么?
72.如果你生活在威尼斯,你会乘坐小艇做些什么呢?想象一下你一天生活的情景,并写下来。
阅读
烟台的海(节选)
①中国的沿海城市,东西或南面临海的居多,北面临海的却很少。烟台恰是北面临海,所以便有了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
②冬天,深褐色的海面显得很凝重。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经常气势汹汹地掠过这片海域。小山似的海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地扑向堤岸,溅起数丈高的浪花,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有时竟把岸边数百斤重的石凳掀到十几米的马路中央。每到巨浪拍岸的日子,许多烟台人和外地的游客,纷纷顶着寒风跑到岸边,观赏这蔚为壮观的景象。还有的不顾被浪花打湿衣服,站在岸边,以那数丈高的浪花作背景拍照留念,形成一道壮丽的风景线。
③春天,海水变得绿莹莹的。微波泛起,一道道白色的浪花,从北面遥远的地平线嬉笑着追逐着奔向岸边,刚一触摸到岸边的礁石、沙滩,又害羞的退了回去,然后又扑了上来,像个顽皮的孩子。春天是播种的季节,大海也不例外。脱去冬装的渔民们驾船驶过平静的海面,到养殖区去播下希望的种苗,期待着收获的季节。
④夏天,来自南太平洋的风使许多南面临海的城市感到湿漉漉的,而这股带着潮气的风经过胶东半岛崇山峻岭的阻拦、过滤,到达北面临海的烟台时,只剩下凉爽和惬意。因此,夏日烟台的海常常水平如镜,宛如一个恬静、温柔的少女。清晨,太阳像被水冲洗过的红色气球,飘飘悠悠地浮出水面,海面上拖着长长的倒影,每一次的海边日出都使人如痴如醉。晚上,平静的海面倒映着万家灯火,岸边的石凳上坐满了了游人,他们脚下,是海浪与堤岸的呢喃细语。
73.如果把烟台的海比作一个人,那么春天的海像顽皮的孩子,夏天的海宛如 ,冬天的海是 。
74.文中画线部分一个“ ”字,写出了海浪盛大的气势,通过对海的 态描写,让我们感受到烟台的海 。
75.文中对夏天的海主要进行了 态描写,表现了此时烟台的海的 之美。
76.请你根据文中的描写,为烟台的海设计一句宣传语。
阅读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的空气。老人带了全家,坐着小艇上教堂去作祷告。
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好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77.填空。
第一自然段的中心句是“ ”,也可以用文中“ ”这个四字词语来概括。这一自然段是按照 的结构方式写的。
78.用横线画出体现船夫“操纵自如”的语句。
79.威尼斯的小艇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除了文章中写的,还有哪些人也会乘坐小艇?他们会去干什么呢?请写出三种人物的动态。
阅读理解。
金字塔夕照
九月的开罗是金色的。
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啊,简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远远望去,它像漂浮在沙海中的三座金山,似乎一切金色的光源,都是从它那里放射出来的。你看,天上地下,黄澄澄,金灿灿,一片耀眼的色调,一幅多么开阔而又雄浑的画卷啊!
从少小时候起,我就听到过许多有关金字塔的传说,向往着它神秘的风采。如今,当我来到金字塔下,望着这人间的奇迹,更禁不住思绪激荡。我不知道“金字塔”这个译名中的“金”,最早是怎么得来的。不管出于什么考虑,我认为都是绝妙的。你看金字塔多像一个“金”的汉字。几千年来,在人们的心目中,它不愧是熠熠发光的珍宝,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它无疑比金子还要贵重。
有人说金字塔的白昼和月夜,各有各的情趣,各有各的美,但我觉得最令人难忘的,恐怕还是这大漠夕照中金字塔的色彩。那一片迷人的金色,简直把你融进一个神奇的境界,使你充满豪迈的感受和无边的遐想,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怀古的幽思……
80.作者开篇写道“九月的开罗是金色的”,这句话的作用是 。
81.请将文中与“九月的开罗是金色的”相关的句子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82.结合文章思考,下列不是作者围绕金字塔的“金色”写的一项是(  )
A.远远望去,沙漠开阔而雄浑。
B.“金字塔”这个汉文译名非常绝妙。
C.大漠夕照中的金字塔让人产生怀古幽思。
83.由眼前的金字塔,作者产生了哪些奇妙的联想?
课内阅读。
《威尼斯的小艇》节选
①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②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
③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84.文中运用 的修辞手法介绍了威尼斯小艇的样子。把小艇比作 ,写出了小艇长、窄、深的特点:把小艇比作 ,写出小艇两头翘起的外形特点;把小艇比作 ,写出了小艇轻巧、灵活的特点。
85.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灵巧( ) 屹立( ) 手足无措( )
86.第③自然段的中心句是: 。
87.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个句子是为了突出什么?
88.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
不管……总…… 虽然……但是……
不仅……而且…… 即使……也……
(1)( )来往的船只很多,( )船夫依然操纵自如。
(2)( )怎么拥挤,他( )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
(3)( )是极窄的地方,他( )能快而平稳地穿过。
(4)船夫( )行船速度极快,( )能急转弯。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参考答案
1.目不暇接 2. 做生意 老人带了全家 热闹 3.C 4.文章最后几句写威尼斯夜晚的景色,可以体会到小艇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小艇忙碌不停,威尼斯就是繁忙的,只有小艇停歇了,人们入睡了,威尼斯才能入睡。说明了小艇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5. 威尼斯的小艇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动态 小艇与人们日常的生活息息相关 静态 静寂 欢快 柔和 6.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悄悄探进窗帘的缝隙, 温柔地唤醒了沉睡的城市。 我揉了揉惺忪的睡眼, 迎着初升的太阳, 踏上了前往学校的路。
7. 傍晚 夜晚 静谧、沉寂 8. BD ACE 9.B 10.这是作者在看到眼前的景象后油然而生的赞叹,表达了对荷兰牧场安宁、美好、和谐的赞美,也加深了读者对荷兰牧场的印象。
11.B A D C 12. C 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荷兰夜晚的宁静氛围,仿佛身临其境,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13.B 14.夕阳温柔地洒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将教学楼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辉。操场上空无一人,只有篮球架静静地伫立,仿佛也在享受这宁静的时刻。树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响声,却更显得四周环境的静谧。远处,图书馆的灯光星星点点,为这宁静的校园增添了几分温馨与祥和。夕阳下的校园,宛如一幅精美的画卷,让人心生向往。 15.作者对荷兰田园风光的由衷赞美和喜爱之情。
16.恍惚 溉 缀 恬 17. 澄澈 安静 18. 阿姆斯特丹的风景 风车作用 春天的荷兰 冬天的荷兰 19.郁金香狂炽盛放,黑紫色的花心,被倒卵形的鲜花瓣小心翼翼地裹着;纤纤细细的花茎,托着风情万种的花瓣,为大地增添无限异彩。 20.风车。 荷兰地势低洼,大部分土地低于水平面,需要不断地排水,风车因此应运而生。 旅游业的点缀品。 21.表达了作者对荷兰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示例:我也同作者一样,醉于这美的景色中了
22.B 23. 列数字 哈夫拉金字塔的高度
24. 十分精湛 石头和石头之间贴合得很紧实,即使是锋利的刀刃也很难插入石块之间的缝隙 25.我觉得不是巧合,因为古埃及人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在天文学、数学、几何学、地理学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也许在建造金字塔时古埃及人就已经掌握了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也知道了地球上陆地和海洋所占的面积。 26.根据课文中提供的插图、金字塔建在尼罗河西岸,以及课文中提到的古埃及人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在天文学、数学、几何学和地理学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我觉得古埃及人是借助畜力和滚木,把巨石运到建筑地点。接着他们可能会将场地四周天然的尼罗河沙土堆成斜坡,这样就可以把巨石沿着斜坡拉上金字塔。
27. 色彩 排比 金字塔的色彩美 28.这一自然段主要是从视觉角度来描写金字塔的,体现了金字塔色调耀眼的特点。 29. 作比较 列数字 30. 散文 说明文 列数字 作比较 气势雄伟 31.古埃及人很可能是利用船只,将石材从尼罗河上游运到下游建造金字塔的地方的。
32. 雄浑 豪迈 33.因为在金色的夕阳下,田野、沙漠、尼罗河的河水以及金字塔都呈现金色。 34.表达了作者对金字塔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5.走近金字塔,领略金色之美。
36.装饰 矗立 改善 调节 37.金碧辉煌 错落有致 举世闻名 38. 绿色之都 以前树木很少 39. 不能去掉。“之一”说明世界上绿化较好的城市除了莫斯科还有其他城市,莫斯科只是其中一座。 不能去掉。“曾”说明以前发生过野鹿绝迹的事情,现在野鹿已繁殖到几万头了。 40. √ √ × 41.自1928年起莫斯科开始进行大规模绿化,建立了从市中心向郊外辐射的八条绿色林带。市内有很多大小公园和街心花园,市郊还建立了11个自然森林区。
42. háo xiá miǎo 43. 多 大 44.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白马湖冬天风十分凶猛的特点。 45.最严寒的几天,泥地看去惨白如水门汀,山色冻得发紫而黯,湖波泛深蓝色。
46.: “ ! 。 ?” , , 47. 叨念 迷惑 著名 48. 形容人大怒的样子。 形容兴趣浓厚,情绪很高。 49.①巢口能朝上吗?应该朝下,只有这样才能遮雨,懂了吗?②挖这样小的洞,你只想到安全,万一你站着出来怎么办?你应该挖大点,要有长远考虑,懂了吗? 50.指点别人容易,但自己不动手,还是一事无成。同时,不要不懂装懂,要有真才实学才行。
51. 冰心 谢婉莹 《繁星·春水》 52. 语言 动作 年幼无知 爱女情深 53. B C 54.海上的波涛,绸缎般舞动起伏,沙沙作响。 55.她的爱是不附带任何条件的。 56.有影响,最后一段是总结全文,深化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母爱的歌颂和赞美。
57. 形容憨态十分明显,好像可以用手捧住一样。 奇特的野兽与珍贵的飞禽。 58.因为山沟周围散布着九个藏族村寨,所以人们称它“九寨沟”。 59.雪峰插云 古木参天 平湖飞瀑 60.湖泊 森林 瀑布 动物 61.C 62.体态轻盈的金丝猴、善于奔跑的羚羊、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行动敏捷的小熊猫。 63.A
64.目不暇接 65.威尼斯的小艇 66.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67.C 68.B
69.短文从小艇的样子、船夫的驾驶技术和用处三个方面来介绍的。 70. 动态 静态 71.有直接的关系。艇动人动,艇静人静,只有小艇休息了,威尼斯才能静下来,才能入睡。
72.早晨,我乘坐小艇去上学。上学途中,与同学们互相打着招呼,并欣赏着沿途的风景。放学后,我和同学们又一起乘坐小艇回家,一起讨论当天所学的知识。
73. 恬静温柔的少女 无谓的勇士 74. 掀 动 气势庞大、力量强 75. 静 宁静 76.烟台的海是一幅美丽的图画,一道广阔的风景。
77.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操纵自如 总分 78.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 79.老师坐小艇去学校上课;学生背着书包坐小艇去上学;游客坐小艇去游览……
80.点明主题,总领全文 81.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啊,简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 82.B 83.①联想到金字塔汉文译名中的“金”的由来。②由金字塔想到了它极高的价值,它是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84. 比喻 独木舟 新月 水蛇 85. 灵活 耸立 手忙脚乱 86.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87. 夸张,是为了突出船行速度快。 88. 虽然 但是 不管 总 即使 也 不仅 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