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95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4-12 16:39: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2025年四月月考九年级
34,在“最可爱的人”主题展览中,同学们了解到志愿军战士的英雄事迹:黄继光用胸膛堵住美军枪
口、邱少云以惊人毅力忍受烈火。这些事迹集中反映了
历史学科
A,北伐战争胜利推进B.抗日战争狠苦卓绝C.解放战争势如破竹D.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35.某同学绘制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的年代尺,其中对应正确的是
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


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950年1953年1954年1955年
23.顶斯山遗址是广西目前保存最好、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文化遗址。该遗址出土了磨制石器、蚌器、
A,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
骨器、陶器等大量遗物。据此推断,该遗址
C,中美签署并发表《联合公报》
D.在万隆参加亚非会议
A
已具备了早期国家的典型特征
B.属于新石器时代的代表性遗址
36.20世纪后期以来,人们利用互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可以足不出户就购买到世界各地的商品。这表
C.与黄河流域存在密切文化交流
D.体现了农业技术的成熟化发展
明,互联网
24.西周时期,对礼器使用规格制定了严格的制度,如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卿大夫五鼎四
A.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
B.拓展了人际交往的领域
簋等。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C.便利了人们的社会生活
D,丰富了人们的娱乐活动
A.分封制下等级森严
B.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37.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认识或评判。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C.青铜治炼业的发达
D.皇帝拥有绝对权威
A.13世纪,西欧许多城市取得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
25,某同学在自主学习时,整理了相关笔记(见下表),据此可知,这些思想家
B.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灭亡
思想家
老子
孔子
墨子
韩非子
C.日本自646年起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大化改新

为无为
道之以德】
夫尚贤者
圣人之治也,
D.西欧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主张
则无不治
齐之以礼。
政之本也
审于法禁。
38.在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琪罗的《大卫》、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等
:
A.都推崇了西周的政治制度
B.都提出了自己的治国方略
传世作品广为人知。这些艺术作品均体现了
C.都满足了统治阶级的需求
D.都揭示了诸侯争霸的根源
A.苦行禁欲观念
B.人文主义精神
C.神权至上思想D.民主共和理念
26.桊朝在地方彻底废除了“封诸侯,建藩卫”的做法,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实行郡县制度,郡县主要
39.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1862年林肯发表了《解放黑人奴隶宜言》。
官员由中央任命和考核。秦朝推行的这一制度
以下关于这两个文献评价正确的是

A.
促进了经济发展
B.加强了中央集权C.有利于思想统一
D.提升了君主权威
都推动了国家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B.都扭转了战争的局势
27.翦伯赞在《中国史十五讲》中提到:“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
C.都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D.都维护了国家的统
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材料中的“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是指
40.
下面是九年级学生制作的历史大事年表(部分),该表反映了
A.推恩“削藩”
B.盐铁专卖
C.尊崇儒术
D.北击匈奴
时间
事件
28.小明同学制作的历史人物卡片上,配文是“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卡片
1920年
甘地发动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上的人物是
1959年
古巴推翻关国支持的独裁政权,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A.霍去病
B.岳飞
C.文天祥
D.戚继光
1960年
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了独立
29.某学者认为:“明清易代之际,台湾的战略地位从东亚海域国际商贸转运站转变为中国东南海疆的
A.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
B.资本主义殖民体系逐渐崩溃
藩篱,郑成功驱荷复台正是这个历史性转变的起点。”该学者意在强调郑成功收复台湾
C.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D.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加快发展
A,维护了东南沿海的安全
B.促进了民族交融
四、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9分)
C.加速了台湾地区的开发
D.扭转了东亚格局
30.某历史学习兴趣小组收集了“人民英雄纪念碑《虎门销烟》浮雕”
“《太平军痛打洋枪队》连
41.(14分)文物与遗迹述说历史,记录世界文明多样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不回”
“《左宗棠收复新疆》油画”组图,他们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A.中国近代化早期探索
B。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D.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31.19世纪后半期,清政府进行了两次改革,一次是为了富国强兵的“师夷之长技”,另一次是为了
710Fee
救亡图存而吸取西学以变政。这两次改革是指
A.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辛亥革命
图1唐墓壁画《客使图》图2北魏彩绘陶牵手女俑
图3古埃及方尖碑
图4罗马大竞技场
C.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D.虎门销烟、金田起义
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
描绘的是唐朝的外交
率手倘身穿左衽大袖
古埃及崇拜太阳的纪
罗马大竟拉场在吸收
32.20世纪初,
—鸿胪寺官员接待
袴褶,这原是北方民族便
念碑。外形呈尖顶方柱状,希腊建筑特点的同时,它
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基于这一认识
外国使节的场景。
于骑马所穿的套装,
至南
顶端形似金字塔尖,碑身
的拱券枸造賊予建筑独特
A.梁启超发表了《变法通议》
B,孙中山成立了中国同盟会
北朝时已融入汉族特色。
四面刻有象形文字。
的艺术风格。
C.陈独秀创办了《青年杂志》
D,毛泽东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根据《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洛阳北魏墓葬的“太和之风”与民族文化交融》等整理
33,下表是“淮海战役人民支援前线统计表”,据此可知,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1)将材料一中的图片按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要求:填写序号即可,1分)并分别写出图1
挑子
啦跟
大车
小车
牲畜
船只
粮食
战役
民工
图2所示文物反映的社会状况。(2分)
(万人)
(副)
(副)
(辆)
(辆)
(万头)
(只)
(万斤)
(2)分别写出材料一中图3、图4的文明类型,(2分)并从图3、图4中选择一项,概述其史料价值
淮海战役
2254240073900410900
3070
100
1360057000
(4分)
A,人民群众的支持B.坚持共产党领导C,国民党内部腐败D.解放军英勇善战
:
历史学科第1页共4页
历史学科第2页共4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