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中必考题检测卷-2024-2025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苏教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描述与生活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A.小红家距奶奶家50千米,她从家出发,步行了2小时到达奶奶家 B.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长6772厘米
C.妈妈开车2小时行了120千米
2.李老师买了19本书,每本书的价格在22元至29元之间。这些书的总价钱( )。
A.不足380元 B.在380元-600元之间 C.超过600元
3.“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教育部要求:要保障小学生每天10小时的睡眠时间。如果淘气每天21:00进入睡眠状态,睡眠10小时,他第二天早上( )起床。
A.7时 B.6时 C.8时
4.某旅游城市平均每个月来游览的人数为57万人,一年有多少万人来游览?如图竖式中箭头所指部分表示的是( )。
A.2个月来游览的人数 B.10个月来游览的人数 C.12个月来游览的人数
5.小华在计算(24+口)÷8时,弄错了运算顺序,他先算除法,后算加法,得到的结果是29,正确的计算结果是( )。
A.40 B.8 C.5
6.小伟家、小军家和公园在同一条直线上,小军家离公园4千米,小伟家离公园2000米,他们两家的距离可能是( )。
A.2千米 B.6千米 C.2千米或6千米
二、填空题
7.用3、4、8、10四个数算出“24”:( )。
8.48×32与48×4×( )的积相等,积是( )位数。
9.2个西瓜共重10千克,( )个这样的西瓜共重1吨,400个这样的西瓜重( )吨。
10.为了表扬在“读书节”中表现出色的小朋友,王老师买了32份奖品,每份15元,王老师一共花了( )元。
11.中国共产党生日是( )月( )日,我国的教师节是( )月( )日。
12.□7×18,如果要使积为三位数,□里最大可以填( )。
13.今年小明和爸爸的年龄和是40岁,爸爸的年龄正好是小明的4倍。小明今年( )岁,爸爸今年( )岁。
14.小红在计算12+□×3时,先算的加法,再算的乘法,得到的结果是93,这道题正确的结果应该是( )。
三、判断题
15.2600米+400米=3千米。( )
16.不管是平年还是闰年,下半年都有184天。( )
17.数学课本重18千克。( )
18.两个乘数的末尾各有一个0,积的末尾一定有2个0。( )
19.两数相乘,积末尾有两个0,那么,至少有一个乘数的末尾有0。( )
四、计算题
20.口算。
21.竖式计算,带*的题要验算。
*35×26= 60×45= 78×49=
22.计算。
16+24×3 200-20×5 80-40÷5
五、解答题
23.小亮带100元去文具商店购买钢笔和笔记本。买3支钢笔和2本笔记本,最少剩下多少元?
24.张玉同学在市民图书馆借了一本共240页的历史故事书,看了6天后还剩148页。如果她要在规定期限内准时归还,而不必交延时服务费,接下来张玉平均每天至少要看几页?
市民图书馆借阅规定:
(1)借阅期限:10天。
(2)超过10天的,从第11天起,每天每册收取5角延时服务费。
25.看图购物。
(1)购买儿童票需要多少元?
(2)购买成人票需要多少元?
26.现有6个货箱,每个货箱重900千克,用一辆限载5000千克的汽车来运货。
(1)这些货物全部装上车,会超载吗?
(2)如果要运122吨大米到粮库,至少几次才能全部运完?
27.甲水果店苹果的重量是乙水果店苹果的3倍,从甲水果店运走450千克,从乙水果店运走50千克后,两家所剩下的苹果重量相等。甲乙两个水果店原有苹果各多少千克?
28.填一填,圈一圈。
下图是今年5月份的月历表。
(1)今年的儿童节是星期( )。
(2)今年5月1日至5日放“五一”假,5月6日上课,其余时间正常。这个月共上课( )天。
(3)用长方形框出3个数,使这三个数的和是48。
《期中必考题检测卷-2024-2025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苏教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C B A B B C
1.C
【分析】A.50千米是非常长的路程,步行2小时走不了50千米;
B.根据生活常识可知,南京长江大桥非常长,这里的数据6772后面单位应是米;
C.2小时行120千米,120除以2可以求出1小时行多少千米,再结合实际情况判断。
【详解】A.根据常识可知步行2小时走不了50千米,所以这句话不对;
B.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长6772米,所以这句话不对;
C.120÷2=60(千米),开车平均1小时行60千米,符号实际情况,这句话是对的;
故答案为:C
2.B
【分析】根据题意,把书的本数和价格都看作接近的整十数,然后根据总价=单价×数量,估算出这些书的总价格即可解答。
【详解】19×22≈20×20=400(元)
19×29≈20×30=600(元)
观察选项,这些书的总价钱在380元-600元之间。
故答案为:B
3.A
【分析】根据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21:00到24:00,睡眠3小时。一共需要睡眠10小时,还差7小时。根据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求出第二天起床时刻。
【详解】24:00-21:00=3(小时)
10-3=7(小时)
24:00是第二天凌晨0:00。
0:00+7小时=7:00
他第二天早上7时起床。
故答案为:A
4.B
【分析】箭头所指的57是第一个数57与第二个数的十位上1的积,即57乘10,据此即可选择。
【详解】57×10=570
所以竖式中箭头所指的结果表示十个月来这里游览的人数。
故答案为:B
5.B
【分析】计算(24+口)÷8时,先算除法,后算加法,就变成了24+口÷8=29,先用29减去24,求出□÷8的结果,再用□÷8的结果乘8,求出□里的数,然后把□里的数,代入算式(24+口)÷8,按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先算小括号里的加法,再算小括号外的除法,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29-24=5
5×8=40
(24+40)÷8
=64÷8
=8
小华在计算(24+口)÷8时,弄错了运算顺序,他先算除法,后算加法,得到的结果是29,正确的计算结果是8。
故答案为:B
6.C
【分析】根据1千米=1000米,先将2000米换算成2千米,小伟家和小军家可能在公园的两侧,此时两家的距离为(4+2)千米;小伟家和小军家可能在公园的同一侧,此时两家的距离为(4-2)千米,据此选择即可。
【详解】
当小伟家和小军家在公园两侧如图:
4+2=6(千米)
当小伟家和小军家在公园的同一侧如图:(画法不唯一)
4-2=2(千米)
他们两家的距离可能是2千米或6千米。
故答案为:C
7.(10-4-3)×8=24(答案不唯一)
【分析】一般利用4×6=24,3×8=24,2×12=24这几组算式来巧算24,在计算时尽量凑出2和12,4和6,3和8即可;可以用10-4-3得出结果3,再用这个算式乘8即可得出24。(答案不唯一)
【详解】(10-4-3)×8
=3×8
=24
(答案不唯一)
8. 8 四
【分析】将32看成4×8,则48×32就等于48×4×8。求出积,再判断积的位数。
【详解】48×32
=48×4×8
=192×8
=1536
48×32与48×4×8的积相等,积是四位数。
9. 200 2
【分析】首先用10÷2=5千克,求出一个西瓜的质量,根据1吨=1000千克,把吨换算成千克,再用1000÷5,即可求出多少个这样的西瓜共重1吨;用400×5,求出400个这样的西瓜重多少千克,再把千克换算成吨即可解答。
【详解】10÷2=5(千克)
1000÷5=200(个)
200个这样的西瓜共重1吨,
400×5=2000(千克)
2000千克=2吨
400个这样的西瓜重2吨。
2个西瓜共重10千克,200个这样的西瓜共重1吨,400个这样的西瓜重2吨。
10.480
【分析】用每份奖品的价钱乘奖品数量,求出一共花费的钱数。
【详解】32×15=480(元)
王老师一共花了480元。
11. 7 1 9 10
【详解】根据生活常识可知,中国共产党是1921年成立的,生日是7月1日,我国的教师节是9月10日。
12.4
【分析】18接近整十数20,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根据50×20=1000,要使□7×18的积为三位数,□最大可能填5或4,将这两个数代入算式中求出积,再结合积的位数进行解答。
【详解】57×18=1026
47×18=846
□7×18,如果要使积为三位数,□里最大可以填4。
13. 8 32
【分析】爸爸的年龄正好是小明的4倍,那么两人的年龄之和是小明年龄的(1+4)倍,用40除以这个倍数即可求出小明的年龄,再用小明的年龄乘4即可求出爸爸的年龄。
【详解】40÷(1+4)
=40÷5
=8(岁)
8×4=32(岁)
小明今年8岁,爸爸今年32岁。
14.69
【分析】先算的加法,再算的乘法,算式变成(12+□)×3,则用93除以3,再减去12,求出□里的数,再代入算式中,先计算乘法,再计算加法,求出正确的结果。
【详解】93÷3-12
=31-12
=19
12+19×3
=12+57
=69
这道题正确的结果应该是69。
15.√
【分析】先求出2600与400的和,再根据1千米=1000米,将其单位化为千米即可。
【详解】2600米+400米=3000米
3000米=3千米,所以这句话是对的。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重点考查学生对米与前面进率的掌握情况。
16.√
【分析】1年有12个月,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是大月,每月31天,4月、6月、9月、11月是小月,每月30天,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平年一年365天,闰年一年366天。下半年是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这几个月,不管是平年还是闰年,这几个月的天数不变,把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天数相加再进行判断。
【详解】31+31+30+31+30+31
=62+30+31+30+31
=92+31+30+31
=123+30+31
=153+31
=184(天)
故答案为:√
【点睛】熟记年、月、日的知识是解题关键。
17.×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结合对质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数学课本重量用克作单位比较合适。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数学课本重18克,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活常识的掌握。
18.×
【分析】20×30=600,20×50=1000,两个乘数的末尾各有一个0,积的末尾至少有2个0,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两个乘数的末尾各有一个0,积的末尾至少有2个0,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19.×
【解析】本题可以用举例子的方法进行求解,只有能举出一个反例,就可以推翻题目的说法。
【详解】
100末尾有两个0,但是两个因数末尾没有0;
题干阐述错误,答案为:×。
【点睛】末尾0的个数实质上是由5和2的个数来决定的,哪怕积末尾有100个0,两个因数也可能末尾一个0有没有。
20.2800;700;38;40;
4000;92;3200;2000
【详解】略
21.910;2700;3822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先是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上的数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所得的积末尾与个位对齐;接着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上的数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所得的积末尾与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当因数末尾有0时,可先不让0参与计算,最后将0的个数补在积的末尾处即可;验算时,可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算一次即可。
【详解】35×26= 910 60×45=2700
验证:
78×49=3822
22.88;100;72
【分析】当乘法和加法在一起时,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一道算式中有乘法和减法,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一道算式中有除法和减法,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详解】16+24×3
=16+72
=88
200-20×5
=200-100
=100
80-40÷5
=80-8
=72
23.12元
【分析】7<16<24,比较得24元的钢笔最贵,6<8,8元的笔记本更贵,买的物品单价越贵,剩下的钱越少;那么先用24乘3计算出3支钢笔的总价,再用8乘2计算出2本笔记本的总价,然后用100元依次减去两个总价;据此解答。
【详解】
=72+16
=88(元)
(元)
答:最少剩下12元。
24.37页
【分析】一本历史故事书共240页,看了6天后还剩148页。借阅期限是10天,可以用减法算出不交延时服务费的情况下还剩下的天数。要求接下来张玉平均每天至少要看几页,直接用除法计算即可。
【详解】148÷(10-6)
=148÷4
=37(页)
答:接下来张玉平均每天至少要看37页。
25.(1)510元;
(2)360元
【分析】(1)根据题意,有34名儿童,儿童每位15元,用34×15即可求出购买儿童票需要多少元。
(2)先用46-34求出一共有多少成人,再乘30即可求出购买成人票需要多少元。
【详解】(1)34×15=510(元)
答:购买儿童票需要510元。
(2)(46-34)×30
=12×30
=360(元)
答:购买成人票需要360元。
26.(1)会
(2)25次
【分析】(1)用每个货箱的质量乘货箱的数量,求出货箱一共重多少千克,如果小于或等于限载的重量则不会超载,如果大于限载的重量则会超载。
(2)根据1吨=1000千克,将5000千克化成5吨,用这批货物的质量除以每次运的质量,商为可以装满运走的次数,余数为还剩的吨数,剩下的还需要再运一次,用商加1即可求出至少几次才能全部运完。
【详解】(1)900×6=5400(千克)
5400>5000
答:会超载。
(2)122÷5=24(次)……2(吨)
24+1=25(次)
答:至少25次才能全部运完。
27.600千克,200千克
【分析】从甲水果店中运走450千克,从乙水果店运走50千克后,两家所剩的苹果重量相等,甲比乙多运出400千克,说明原来甲比乙多400千克;把原来乙的重量看成1份,甲是3份,多的400千克相当于是2份,求得1份是200千克。
【详解】(450-50)÷(3-1)
=400÷2
=200(千克)
200×3=600(千克)
答:甲水果店原有600千克,乙水果店原有200千克
28.(1)六
(2)20
(3)见详解
【分析】(1)15月31日是星期五,接来下一天是6月1日儿童节,是星期六。
(2)从5月6日到5月31日,共有6个周六日不上课,用5月总天数减去放“五一”假的天数,再减去周六日不上课的天数,即可求出上课天数。
(3)这个月历中,同一行相邻的数相差1,同一列相邻的数相差7。三个数的和是48,中间的数就是48÷3=16,根据15+16+17=48,9+16+23=48,将15、16、17这三个数框出或将9、16、23这三个数框出即可。
【详解】(1)今年的儿童节是星期六。
(2)31-5-6=20(天)
这个月共上课20天。
(3)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