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11《军神》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刘伯承拒绝使用麻醉剂的根本原因是( )
A. 担心麻醉剂影响大脑功能
B. 需要保持清醒指挥后续战斗
C. 医生建议不使用麻醉剂
D. 对麻醉剂过敏
2.沃克医生最初对刘伯承的态度是( )
A. 敬佩 B. 怀疑 C. 冷漠 D. 不耐烦
3.文中“七十二刀”这一细节的作用是( )
A. 强调手术时间漫长 B. 突出刘伯承的忍耐力
C. 体现医生技术高超 D. 暗示战争残酷
4.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是( )
A.刘伯承的军衔很高
B. 刘伯承在战场上战功显赫
C. 刘伯承手术中表现出的非凡意志
D. 沃克医生习惯用尊称
5.手术过程中,刘伯承的行为是( )
A. 紧握床单,一声不吭 B. 不断询问手术进度
C. 要求医生加快速度 D. 多次请求暂停手术
6.“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这句话的深层含义是( )
A. 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的赞美
B. 暗示刘伯承身份特殊
C. 强调男性生理优势
D. 对比其他士兵的懦弱
7.文中“冷冷地问”和“目光柔和了”的对比,体现了沃克医生( )
A. 性格反复无常 B. 对刘伯承态度的转变
C. 医术逐渐进步 D. 对战争的厌恶
8.本文主题最准确的概括是( )
A. 医者仁心的重要性 B. 战争中士兵的牺牲精神
C. 坚韧意志超越生理极限 D. 科技对医疗的影响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6分)
1. 刘伯承在手术过程中始终紧闭双眼。( )
2. 沃克医生一开始就知道刘伯承的真实身份。( )
3. 刘伯承拒绝麻醉是因为他曾在其他手术中过敏。( )
4. 文中“崭新的白床单被抓破了”属于环境描写。( )
5. 沃克医生最终称刘伯承为“军神”仅出于礼貌。( )
6. 手术结束后,刘伯承立刻返回了战场。( )
7. 本文通过语言描写为主刻画刘伯承的形象。( )
8. “军神”一词既指军事才能,也指精神意志。( )
三、赏析题(每题6分,共12分)
1.赏析句子:“病人一声不吭,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
2.分析沃克医生从“冷冷地问”到“肃然起敬”的态度变化有何作用?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16分)
1.结合全文,解释标题“军神”的深刻含义。
2.文中刘伯承和沃克医生的形象有何关联?请从人物刻画角度分析。
答案
一、选择题
1. B(原文强调“需要清醒的大脑指挥战斗”)
2. B(沃克医生初时怀疑病人身份)
3. B(“七十二刀”量化痛苦,突出忍耐力)
4. C(直接关联手术中的表现)
5. A(原文细节描写)
6. A(沃克医生的情感表达)
7. B(态度变化体现心理转变)
8. C(全文围绕意志力展开)
二、判断题
1. ×(文中未提“紧闭双眼”)
2. ×(沃克医生后来才知晓身份)
3. ×(拒绝麻醉是为保持清醒)
4. ×(属于动作描写)
5. ×(出于由衷敬佩)
6. ×(文中未提及术后行动)
7. ×(以动作、神态描写为主)
8. √(“军神”涵盖双重含义)
三、1.
通过动作描写“紧紧抓住”“青筋暴起”和神态描写“汗如雨下”,生动刻画刘伯承强忍剧痛的状态。“一声不吭”与“汗如雨下”形成强烈对比,突出其超乎常人的意志力,展现“军神”坚韧不屈的形象。
2.沃克医生的态度转变(冷漠→敬佩)侧面烘托刘伯承的非凡品格。最初“冷冷地问”体现他对病人的怀疑,后因刘伯承的坚韧而“肃然起敬”,通过对比凸显刘伯承精神的震撼力,强化主题——意志力足以征服他人。
四、1. “军神”既指刘伯承作为军人的卓越军事才能,更强调其精神层面的“神性”——手术中忍受剧痛、拒绝麻醉的钢铁意志。这一称呼赞美了革命者超越生理极限的信念,体现“肉体可伤,精神不可摧”的英雄主义。
2. 刘伯承:通过动作、神态描写,直接展现其坚韧(如“抓破床单”)。
沃克医生:通过态度变化(冷漠→敬佩),侧面衬托刘伯承的非凡。
两者相辅相成,沃克医生的转变如同“镜子”,反射出刘伯承精神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