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4课《乡愁》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4课《乡愁》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5-25 21:35: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乡愁》教学设计
?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诗人浓浓的思乡爱国之情。
2、通过研读品析、自主学习、拓展朗读、创编诗歌,掌握诗歌诵读技巧,体会诗歌的语言美,音韵美和意境美。
3、在阅读中提高诗歌鉴赏力,丰富学生语文素养,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祖国的统一的期盼。
教学重点: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诗人浓浓的思乡爱国之情。
教学难点:掌握诗歌诵读技巧,体会诗歌的语言美、音韵美、意境美。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启动情感
1、师:人们常说:“离家有多远,思念就有多长”,从古至今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留下了他们思乡的诗词佳句。同学们,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在我们学习过的诗词中有哪些是表达思想之情的?
生:朗诵李白《静夜思》、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等古诗,这些诗词名句都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有忧愁。
2、师:(板书)思念家乡有忧愁
①缩词练习,不改原意。(最后剩下“乡愁”)
②齐读课题。
3、师: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乡愁的世界,听听余光中老先生内心的呼唤,感受那“断肠人在天涯”的游子之情。
4、师:对于作者你有什么想要了解的吗?介绍作者。
二、朗读感悟,激发情感
1、自由朗读,初步感知。
师:读完这首诗歌,你感受到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①我感受到了作者浓浓的乡愁。从叠词中体会到作者乡愁愁的程度
②我能感受到作者思念母亲的伤痛。
③我仿佛看到作者眺望大陆而不能回国的哀愁。
2、教师范读,品味愁境。
师:是呀,这首《乡愁》写于1972年。余光中先生在台湾的家中,那是一个宁静的深夜,一轮明月高高的挂在天空,那如水的月光推开窗棂,洒进房间诗人倚窗而立,时而抬头凝望开空,时而低头沉思,思乡之情如潮水般的涌上心头,于是这首诗便流淌于诗人笔下。
师:接着范读《乡愁》“小时候……”
3、学生自主练习,书上划分断句,标注重音,尝试朗诵。
4、朗诵分节展示。(师生对于学生的诵读进行评议)
①节奏过于凸显,语句就断了!
②重音的处理。
③整首诗的感情基调是缓慢忧伤。
师小结:同学们,要想读好一首诗,不但要注意诗歌的节奏、重音、速度的处理,更重要的是要理解诗的内容,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感受情感抒发情感。
三、自主学习,体味情感
1、同学们,你们见过乡愁吗?(没有)对,乡愁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可是作者又是借助什么具体事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呢?下面我们就进入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时段。
2、发自学提纲
①作者借助什么具体事物表达乡愁?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②这首诗的写作顺序怎样?你从哪里可以感受到这首诗的美?
③请用朗诵形式表现作者情感。
3、学生汇报
板书:邮票????母子离愁
船票????相思情愁
坟墓????丧母哀愁
海峡????生离国愁
<1>生:作者小时候离家上学,想妈妈借助邮票表达对母亲的想念。
师:李白寄思乡于明月,而作者寄思念于乡愁。作者对邮票等待就是对乡愁的等待。那你能带着这种思念读读这一节吗?
生:朗诵第一节。
生:第二节写作者长大后,娶了漂亮的新娘。可是他不得不离开新娘独自一人到海外求学。这是一种相思的愁。
师:这可谓是,花自漂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学生齐读第二节)
生:人生最大的愁哀莫过亲人的离去,尤其是他母亲的离去,作者特别悲伤,面对一方矮矮的坟墓只能叹息,只能留下这份伤痛。
师:生死两茫茫,母子永分离。孩子,你能读一下吗?
师:老师范读这一节。(学生体会情感,练习朗诵。)
生:这一衣带水的海峡,却割不断海峡两岸血脉相连。翘首远望,可是近在对面的大陆不能回去,多么遗憾!
生:指名读四节。
师:完整朗诵整首诗歌。
<2>生:这首诗歌在写作顺序上用四个时间序词,写出了作者的一生一世。
(出示课件)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现在
淡淡的?????浓浓的??????深深的???????重重的
<3>生:我觉得这首诗歌美在他的语言上:作者使用的四个叠词、四组量词,让我们感觉到诗歌的语言精炼和优美。
师:(出示课件)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乡愁是邮票
师:对比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生:第二句过于简单,让我们只是感受到是邮票,具体邮票的样子我们不清楚。
师:(再出示课件)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
生:齐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节奏美。
生:这首诗歌整体结构整齐划一。
生:而且每一节都是一副画面。
生:一咏三叹,情感逐步升华,由思念亲人到思念祖国,把作者的一生一世都写出来。
<4>学生小组自由朗诵
<5>全班配乐朗诵。
四、展开想象,表达情感
1、出示课件,学生仿写。 (乡愁是……)
2、指名诵读学生创作诗歌。
3、师展示自己作品 (拓展创作:快乐是…….;思念是…….;幸福是…….)???????????
4、学生再完善修改。
五、拓展阅读,升华情感
师:(出示课件)席慕容《故乡》;余光中《乡愁四韵》。
师:余光中将他一生一世悲欢离合与伟大祖国交织在一起,那就让我的饱含深情,怀着对这位爱国诗人的敬仰一起背诵诗歌《乡愁》。
师:是啊,作者、还有很多很多在外的游子他们最后的乡愁都凝结成:“情在何处?根在中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