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新)第3单元第19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新)第3单元第19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5-26 05:46: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列举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和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史实,了解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
[教材分析]
本课位于《中国历史》七年级下P99——1 ( http: / / www.21cnjy.com )03,内容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它上承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继续介绍清朝前期巩固边疆的斗争,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得到巩固,基本上奠定了我国今天的版图。本课同时也是庞大的历史体系中民族关系史上的重要章节,谱写了民族团结的壮丽诗篇。
[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年龄小,对历史的想象能力有限,这就 ( http: / / www.21cnjy.com )限制了他们对历史的理解,因此,本课应该借助于承德的外八庙,提高学生对历史人物的亲近感,依靠网络,搜集大量的图片与资料,制作成课件,通过历史场景的再现,增加历史知识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加强管理西藏 巩固西南边疆”、“一座 ( http: / / www.21cnjy.com )喇嘛庙胜抵十万兵”、“东归英雄”、“清朝的疆域”等环节,使学生了解在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过程中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清政府册封达赖、班禅的制度并设置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辖;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并设置伊犁将军,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蒙古族的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清朝的疆城。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课的学习,注重把握清 ( http: / / www.21cnjy.com )朝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平定叛乱、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等史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对巩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大意义,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我国统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各族人民在共同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土尔扈特部千里迢迢回归祖国,是值得我们歌颂的爱国主义行为。
[教学重点]
“达赖、班禅和驻藏大臣”与“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
本课内容虽然主题明确,但因涉及多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少数民族,初一学生对少数民族的人名、地名、封号等较难掌握,同时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的概念,学生也较难理解,这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展示西藏风光图片,播放“3.14”视频,学生看录象,导入新课。 利用当今的社会热点问题导入新课,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
学 习 新 课 加强管理西藏 巩固西北边疆 出示元朝疆域图,设问: 元朝设了什么 ( http: / / www.21cnjy.com )机构管理西藏事物?出示“达赖五世朝见顺治帝”和“五世班禅”图片,让学生了解顺治帝册封达赖喇嘛、康熙帝册封班禅的历史史实。出示“金瓶掣签”“神童坐床”等图片,让学生知道历世班禅和达赖都要经过中央册封,西藏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设问: 清政府向西藏派驻了什么官员?出示须弥福寿之庙图片,了解此建筑修筑的意义: 清帝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 ( http: / / www.21cnjy.com )80年),是乾隆七十寿辰,西藏政教首领之一六世班禅自日喀则扎什伦布来承德祝寿,特修建此庙“以资安禅”。修建此庙,同是清朝加强民族关系的真实历史见证。扎什伦布意为“福寿吉祥”,须弥意为“山”,故依从藏语得名须弥福寿之庙,俗称大行宫。动脑筋: 须弥福寿之庙由两个部分组成。庙的前部为汉式寺院的传统布局,后部为藏式的平顶大红台。想一想,这种汉藏合壁寺院建筑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出示普陀宗乘之庙图片、资料: 普陀宗乘之庙位于承德避暑山庄北部,建成于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普陀宗乘”是藏语布达拉宫,依山就势,逐层升高,气势磅礴,宏伟壮观。乾隆三十六年,为乾隆帝六十寿辰和皇太后八十寿辰之年,边疆各少数民族的首领都要集承德,举行盛大的庆寿活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全国民族大团结的局面。为了敬重各族信仰,团结各族人民,乾隆帝御旨建造这座大型寺院。 培养学生纵贯古今的能力,为下面的学习埋下伏笔。 让学生通过历史古迹体会自古以来汉藏两族的友好交往。
一座喇嘛庙 胜抵十万兵 借助多媒体,利用网络资源,引领学生游览承德外八庙,进而了解清朝是如何巩固西北边疆的。游览行程如下:普宁寺——平定噶尔丹叛乱普佑寺——平定大小和卓木叛乱安远庙——平定阿睦尔撒纳叛乱普乐寺——平定霍集占兄弟叛乱动脑筋: 清军为什么能取得平 ( http: / / www.21cnjy.com )定大小和卓叛乱的胜利 他们说的对吗 为什么 “因为清军只诛首恶、不杀无辜的政策非常正确!”“因为大小和卓搞分裂割据,残暴虐待维吾尔族人民。丧失民心!”展示伊犁将军治所,设问: 清朝设置什么来管理新疆事物? 借助多媒体带领学生网上游览承德外八庙,了解体会清朝“一座喇嘛庙,胜抵十万兵”的民族政策。
东归英雄 出示《万树园》、宴会图片,设问: 1771年秋,乾隆皇帝在承德万树园设宴,招待那一部落的首领?展示《渥巴锡》人物图片和《东归英雄图》,让学生讲述英雄的故事。 培养学生用语言表述历史史实的能力,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掌握这一历史史实。
清朝疆域 动脑筋: 联系上一节课内容,说一说清朝是如何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在此基础上,出示《清朝疆域图》,让学生了解体会清朝为巩固多民族国家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识图能力。
言论平台 请你用史实说明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 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憎恨分裂国家的一切行为,完成思想教育目标。
板书 设计 第19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一、加强管理西藏 巩固西南边疆 顺治册封达赖 康熙册封班禅 清朝设驻藏大臣二、一座喇嘛庙 胜抵十万兵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设伊犁将军三、东归英雄 渥巴锡 民族英雄四、清朝的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