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山二高 高二 年级 历史 学科共案
时 间: 星 期:
主 备 人: 刘春阳 使用人:
【教学主题】 选修一 第一单元 梭伦改革
【知识梳理】
一、历史重大改革回眸总论
(一)、 学习目标
了解改革的背景和进程、复杂性,科学地认识和评价改革,理解历史发展的多样性。
学习改革家坚强不屈的意志,增强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
“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时期、不同国家所进行的改革及其巨大的历史影响。”
(二)、关于改革的含义:
“改革就是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基本相适合、保持社会的根本制度和性质不变的条件下,通过调整不健全、不完善的具体制度即体制,使生产力得到解放和发展,推动社会发生量变和部分质变的一种社会性变革。”
(三)、本册共九个改革,按程度分三方面
1、渐进性微变: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宗教改革
2、创新性巨变: 梭伦改革商鞅变法
3、传导性巨变:穆罕默德·阿里改革,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戊戌变法
(四)、分析改革成败的原因,一般从以下方面
1、看是否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或趋势;
2、看当时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
3、看改革的政策措施是否正确;
4、看改革者的素质如何。
此外,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改革还要看国际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五)、关于有关改革的启示问题
1、 改革要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2、改革要符合国情,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
3、改革要抓住问题的实质和关键,既要抓住时机又不急于求成
4、改革要注意政治、经济、思想的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等。
(六)、对改革的评价标准
1、 分析导致改革的问题有没有解决,代表哪一个阶级的利益,
2、是否有利于经济发展(生产力)
3、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等等。
4、改革的成功与否并不决定要看改革的措施是否得到延续,改的目的是否达成。
二、课前知识梳理
(一)、古希腊文明史:
1、爱琴文明时代(前20-前12世纪)
2、荷马时代(前12世纪-前9世纪)
3、古风时代(BC.9—BC.6世纪)形成城邦国家,雅典( Athens )和
斯巴达(Sparta)成长起来,政体多种多样,主要有君主制、贵族制、寡头
制、民主制、僭主制度等。
古典时代(BC.5—BC.4世纪)雅典民主走向成熟,前期是希腊城邦
鼎盛时期,随后走向衰败,最终被马其顿人(亚历山大)征服。
(二)、什么是城邦
同一血缘人群的共同团体、共同地域和政治经济的绝对独立体。一般
包括市区和周边农村地区。小国寡民是其突出特点。
(三)、地理环境对经济政治影响:
1.经济:经济生活多样性。
近海居民商业航海贸易为主;
山地居民游牧业为主;
平原居民农业为主。
总体上古希腊商业航海贸易比较发达。
2.政治:被高山海洋分割成小块的山地半岛难以通过军事征服实现统一,
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商品经济的发展对民主政治有迫切需求。
(四)、海洋文明与大河文明
海洋文明 大河文明
经济 经济生活多样性农业/手工业/工商业 小农经济
政治 小国林立 难以统一追求民主政治 幅员辽阔 武力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思想 竞争 积极 专制 保守
(五)、雅典居民:原居民、外来移民、奴隶.(后两者没有公民权)
三、课文内容知识梳理
(一)、梭伦改革的背景
1.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十分尖锐
(1)原因:
A、政治上:贵族掌权,平民政治权力太少。
B、经济上:贵族压榨平民,实行债务奴隶制。
(2)表现:公元前632年雅典平民武装暴动
(3)影响:给统治者敲响警钟,必须进行社会政治改革
2.工商业奴隶主展开分享贵族政治权利的斗争
(1)工商业的发展
前提:公元前8世纪以后,随着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农业生产力提高。
表现:手工业取得较大进步;商业贸易日趋繁荣
影响: A、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形成
B、雅典公民的分化与矛盾
(2).随着工商业发展,雅典公民分化为“平原派”、“山地派”、“海岸派” ,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展开了分享贵族政治权利的斗争;
(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根本原因)
阶级属性 主张
平原派 贵族 维护贵族寡头政治不改革
山地派 下层平民 激进民主政治改革
海岸派 工商业奴隶主 温和改革分享权力 发展贸易掠夺外邦 社会稳定
(3)外部:邻邦实力赶上和超过雅典,梅加腊占领萨拉米斯岛。(外部环境使雅典意识到改革的重要性)
(4)个人因素: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执政官。(改革的可能性)
课堂练习:
1、共同目标是反对贵族专权的雅典公民是( )
①“平原派” ②“山地派” ③“海岸派”
A、①②③ B、 ①② C、 ①③ D、②③
2、公元前8世纪中期的雅典公民不包括( )
A、贵族 B、农民 C、手工业者 D、奴隶
3、雅典城邦时代积极参与工商业发展的公民群体有( )
①一些平民 ②部分贵族 ③奴隶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4、“平原派”获取收入的手段主要有( )
①放高利贷 ②收地租 ③奴役债务奴隶 ④ 发展海外贸易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5、公元前7世纪雅典贵族政治面临挑战,其主要威胁来自于( )
A、奴隶的反抗斗争 B、奴隶主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C、工商业奴隶主的挑战D、公民内部不同阶层的压力
6、梭伦之所以能够当选为首席执政官,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梭伦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B、梭伦曾带领军队夺回失地
C、工商业奴隶主的支持 D、贵族与平民斗争的结果
7、早期雅典城邦的贵族政治( )
A、实质上是君主专制 B、贵族可以任意处死平民
C、是少数贵族的集体统治 D、妨碍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
(二)、梭伦改革的内容
一、颁布“解负令”等法令
1、内容
A、“解负令” B、占有土地最高限额法令
C、“遗嘱法” D、应对贵族反对措施
2、结果
A、废除债务奴隶制,扩大公民基础
B、限制土地兼并,贵族失去扩张的物质基础
C、使雅典走上奴役外邦奴隶的道路。
二、确定财产等级制度
1、目的:打破贵族世袭特权
2、标准:按照财产多少划分四个等级
3、各等级的权利义务:等级和权利义务成正比(等级越高,权利越大,义务也越多)
4、评价
A、局限性:没有带来真正平等
B、进步性:它打破贵族依据血缘门第的世袭特权垄断政权局面,为工商业奴隶主开辟了参政议政途径,是历史进步。
三、改革国家权力机构
1、目的:进一步打破贵族的专权
2、内容
A、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B、组成“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
C、设立公民陪审法庭作为最高司法机关
D、废除许多严刑峻法,制订了一些新法律。
四、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1、目的:扩大下层平民就业机会,壮大雅典城邦实力
2、内容: A、农业 B、手工业 C、商业
3、作用:大大推动雅典社会的发展,为雅典贵族政治转为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三)、梭伦改革的特点
“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公正的占据优势。……我制定法律,无贵无贱,一视同仁。” ----梭伦 (中庸)
1、从目的看,主要是为了消除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2、从措施看,都带有“折中”色彩
3、从立场看,对贵族和平民采取不偏不倚的中立立场,但自身站在工商业奴隶主立场上
4、从结果看,既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基,又带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基本解决了工商业奴隶主与贵族之间的矛盾
补充:“革命性”与“中庸式”
1.梭伦改革的革命性特点主要体现为触及土地占有关系和打破贵族专权;
2.中庸式特点主要体现为既改善平民的经济状况和政治地位又确认财产等级制度和保护贵族特权。
(四)、梭伦改革的结果和影响
一、梭伦出走与僭主政治的建立
1、梭伦出走(原因)
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贵族和平民的矛盾;
梭伦坚持民主信念,不愿建立个人独裁的僭主统治。
2、僭主政治的建立
A、背景:雅典政局动荡,三派纷争
B、建立: 公元前560年,庇西特拉图建立僭主政治
C、积极影响:以独裁形式保护了梭伦改革的成果, 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扫除一些障碍
补充:贵族政治、僭主政治、民主政治的比较
(1)、贵族政治:是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国家由世袭的贵 族的代表人物掌握政权的政治制度。
(2)、民主政治:统治阶级中大多数人享有管理国家权力的政治制度。
(3)、僭主政治:指用武力夺取政权而建立的个人独裁统治。夺取政权后,大都装扮成平民群众的保护人,领导他们对付贵族的任何不公道的损害,实行一些有利于平民的政策,然而政权则不向平民开放。僭主政治是从贵族政治到民主政治的过渡形式。
3、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贡献
(1)、“解负令”---使平民从债务奴隶下解放出来,成为享有自由公民,形成了民主政治必备的公民群体
(2)、确立财产等级制---打破贵族专权,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权力.下层平民获得一定的公民权
(3)、“四百人会议”等机构---打破贵族垄断,形成了权力机构的相互制约
鼓励发展工商业---经济繁荣为民主政治奠定物质基础
补充:梭伦改革的两大主线
1.政治上--通过缓和贵族与平民.工商业奴隶主的矛盾来消除动荡纷争
2.经济上—颁布系列法令,鼓励发展农业工商业,促进雅典城邦的振兴和发展
4、局限性
(1)表现:
A、第一、第二等级在国家政权中占有绝对优势,下层公民没有充分的参政议政的权利。
B、贵族仍享有更多的政治权利。贵族照样拥有世袭占有土地的特权。
C、贵族和平民的矛盾没有根本解决。
(2)原因:“折中”色彩
二、1、梭伦改革的历史意义
1)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
2)动摇了贵族专制统治,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
2、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最终确立
① 克里斯梯尼改革 促进民主政治形成② 伯利克里改革 民主政治最终确立
(五)、从梭伦改革到伯里克利改革,最终确立起雅典民主政治,你得到哪些启示?
1、说明符合社会现实需要的完善的政治制度,是社会发展的制度保证。
2、改革是克服社会矛盾,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3、改革往往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4、任何制度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适应社会需要作出变化;
5、是调整与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改革也是发展生产力。 ……
【典型例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民主运作的方式起源于雅典的是①差额选举制②任期制③议会制④比例代表制( )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面对雅典人多地少,就业不足的难题,梭伦重点( )
A、发展农工商业 B、倡导节俭,抑制奢侈浪费
C、改革币制与度量衡制 D、抑制粮食涨价
3、对梭伦改革的展开起了决定性作用的是
A、贵族政治受到平民斗争的威胁 B、贵族和平民的矛盾极端激化
C、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的兴起 D、雅典城邦国家的初步形成
4、僭主政治的建立
A、使贵族权益失而复得 B、贵族政治得到加强
C、削弱了平民的经济地位 D、促进了雅典工商业的发展
5、梭伦改革与克里斯提尼改革的共同点是①按财产的多寡划分社会等级②用地区划分取代血缘部落③否定血缘关系维系的社会④促进雅典的民主进程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④ D、①③④
6、伯里克利时代雅典公民享有充分的民主,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列各项不符合这一特点的是①雅典全体居民都有公民权②全体公民都有权通过抽签当选一切官职③公民大会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④公民法庭是最高的司法机关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08年山东卷,33,10分)
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城郊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叫克里埃尼图斯的青年。他出身平民,家庭贫困,不具备担任官职的财产资格。后来,克里埃尼图斯开办公工作坊,生产葡萄酒并销往市场。5年后,他的年总收入达到了280麦斗,跻身于第三等级。
(1)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都在不同程度上剥夺了贵族特权,在此过程中,两者采取的策略有何不同?(4分)
(2)按梭伦立法,跻身第三等级的克里埃 ( http: / / www.21cnjy.com )尼图斯能享受什么政治权利?(2分)如果生活在秦国,依据商鞅之法,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提高自己的社会政治地位?(4分)
(3)假设你就代表当时下列某阶层利益,你对梭伦改革满意吗?为什么?有何要求?
参考答案:
(1)梭伦:崇尚中庸(调和),手段温和。商鞅:不畏权贵,严刑峻法。
(2)担任低级官职(或除执政官外的各级职官的选举和任职资格)。(2分)
立军功;努力耕织;(4分)
(3)平原派(恢复旧秩序)在改革中利益受损较多,对改革不满
山地派(进一步改革)没有重新分配土地和广泛政治权力
海岸派(拥护梭伦政策)是改革的最大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