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卷
11、课内阅读理解二
第一单元
一、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9分)
乡下人家(节选)
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
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
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
投下一片浓浓的绿荫。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你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1、选段先写 (地点)的花,再写 (地点)的竹,像这样按 顺序来描写景物,会显得条理更清楚。(3分)
2、选段描绘了“鲜花 ”“绿竹 ”和“春笋 ”这三幅画面。从选段中的“ ”这个词语看出来,这些画面在乡下很常见。(2分)
3、读画“ ”的句子,把对话框中的批注补充完整。(2分)
4、读了选段,你还体会到了作者的哪些情感 可以仿照第(3)题中的批注的形式谈一谈。(2分)
二、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7分)
天窗(节选)
①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粒星,一朵云,想象到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的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许是霸气十足的猫头鹰……总之,夜的美丽神奇,立刻会在你的想象中展开。
②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 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们看到的都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
1、仔细读第①段,抓住关键词句,补充下面的思维导图。(3分)
2、从第①段中,我读出了孩子们的想象是 的。(填成语)(2分)
3、对画“ ”的句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孩子们刚开始认识世界,经常犯的错误是把某种东西看成另一种东西
B.孩子们能通过自己看到的有限的事物加上联想,想象出丰富多彩的外面的世界
C.从这句话中可以感受到孩子们渴望接触和了解外面的世界
D.从这句话中可以体会到作者对孩子们的想象力的赞美
三、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7分)
三月桃花水(节选)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朵朵红莲,她们捧起了水,像抖落一片片花瓣……
1、文中加点的“它”指的是 。(1分)
2、文中的省略号表示( )。(2分)
A.说话断断续续 B.内容的省略 C.语意的转折
3、这两段文字运用的修辞手法有( )。 (多选)(2分)
A.比喻 B.夸张 C.拟人 D.排比
4、这两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用“ ”画出来。 这两段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第二单元
一、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11分)
琥珀(节选)
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1、选段主要介绍了琥珀的( )和( )。 (2分)
A.样子 B.相关推测 C.形成的因素 D.大小
2、这块琥珀有什么样的科学价值呢 请在文中用“ ”画出来。 (1分)
3、联系琥珀的形成过程,填写下面的推测过程。 (4分)
4、按时间顺序梳理琥珀的形成过程,给下列选项排序: 。 (2分)
①历经漫长岁月变成化石 ②蜘蛛捕食苍蝇
③松脂球淹没在泥沙下面 ④松树在高温下分泌松脂将其包裹
5、针对选文内容,提出一个不懂的问题,并说说你会如何解答。 (2分)
问题
解答
二、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10分)
飞向蓝天的恐龙(节选)
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四千万年前。它和狗一般大小,两条后腿粗壮有力,能够支撑起整个身体。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有些恐龙像它们的祖先一样用两足奔跑,有些恐龙则用四足行走。有些恐龙身长几十米,重达数十吨;有些恐龙则身材小巧,体重只有几千克。有些恐龙凶猛异常,是茹毛饮血的食肉动物;有些恐龙则温顺可爱,以植物为食。
选段中加点的“它”具体指的是 。本段中作者分别从行走方式、 、 、 、
这些方面介绍了它的后代繁衍成的庞大家族。(5分)
2、根据选段分别写出恐龙的特点。(每空不超过5字,内容不重复)(2分)
3、课文中生动的介绍让很多同学都对恐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果班里举行“神奇的恐龙”研究性学习,你最想研究什么问题 准备如何研究 (3分)
三、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11分)
纳米技术可以让人们更加健康。癌症很可怕,但如果在只有几个癌细胞的时候就能发现的话,死亡率会大大降低。利用极其灵敏的纳米检测技术,可以实现疾病的早期检测与预防。未来的纳米机器人甚至可以通过血管直达病灶,杀死癌细胞。生病的时候,需要吃药。现在吃一次药最多管一两天,未来的纳米缓释技术,能够让药物效力缓慢地释放出来,服一次药可以管一周,甚至一个月。
1、请用“ ”画出选文的中心句。(1分)
2、画线句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多选)(2分)
A.列数字 B.分类别 C.作比较 D.打比方
3、围绕中心句,选文列举了纳米技术在医学上的哪些应用 (3分)
4、“现在吃一次药最多管一两天”一句中的“最多”可以去掉吗 说说你的理由。(3分)
5、读完选文,我有一个疑问: (3分)
通过 ,我知道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
第三单元
一、读诗歌选段,回答问题。(8分)
繁 星(一五九)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 );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 )。
1、从下列词语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中。(2分)
怀里 巢里
2、诗歌中的第一个“风雨”指的是( ),第二个“风雨”指的是( )。
A. 困难、痛苦、挫折 B. 自然界的狂风暴雨
3、关于这首诗歌,在说法正确的句子后面画“√”。(2分)
A.诗歌中的“它”指的是小鸟,“你”指的是母亲。( )
B.诗歌赞扬了最崇高、最无私的母爱,表达“我”对母亲依恋之情。( )
C.当“我”疲惫不堪、心中悲伤时,母亲的怀抱永远是“我”心灵唯一的港湾,永远是“我”心的方向。( )
D.这首诗歌表达了“我”对母亲由衷的感激之情,读起来不能委婉柔和,要激情澎湃,语气高昂跌宕。
4、下面对诗中两个“躲”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诗人巧妙地借前一个“躲”字引出第二个“躲”字。
B.儿女有难了,就只会躲到母亲的心中。这是一种联想与对比。
C.表现了诗人寻求母爱保护的心态。
D.讴歌了母亲的温暖和伟大。
5、诗中的“只”字有什么好的表达效果 (2分)
二、阅读诗歌片段,完成练习。(10分)
1、用“ ”圈出这首诗歌节选部分的韵脚。(2分)
2、借助右面图片的提示,可知“徜徉”在
这里的意思是 (填序号),准确而细腻地
描绘了 的过程。(2分)
3、诗歌节选部分展现出极具动感的画面,请你根据诗歌节选部分的内容完成思维导图。(4分)
4、下列对诗歌及节选部分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玉立”写出了白桦的挺拔、气质高洁和非同凡响。
B.用“朦胧”来修饰“寂静”,这是诗人调动多种感官来写白桦低调谦虚、默默无闻的精神。
C.“玉立”和“闪着”这两个动词展现出静立的白桦也不失一种别致的动态美。
D.这首诗通过对白桦的赞美,表达出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阅读诗句,完成练习。(12分)
不再胆怯的小白菊,
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试试寒,试试暖,
然后一瓣瓣地绽 (dìng zhàn) 透;
抖(dǒu dòu) 去水珠的凤蝶儿,
在木叶间自在闲游,
把它五彩的智慧书页,
曝着阳光一开一收。
1、给诗歌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2分)
2、这个片段运用 的修辞方法,描写了 、 这两种景物分别在天晴了的时候 、 的样子。(5分)
3、“五彩的智慧书页”指的是 。(1分)
4、“绽透”写出了小白菊 的姿态,对应的是图( )(填序号)。(2分)
5、在天晴的时候,还有哪些景物 它们又是怎样的呢 学着写一写吧!(2分)
第四单元
一、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10分)
猫(节选)
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 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儿响动,又是多么尽职。 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1、“屏息凝视”是 描写,意思是 。(2分)
2、猫的“老实、贪玩、尽职”体现在一个个细节中,照样子简要概括。(2分)
3、关于加点的“吧、啊、呢”等语气词,说法不正确的是( )。(2分)
A.表现了作者不喜欢猫的贪玩 B.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C.表达了作者对猫的关切和爱怜 D.让文章充满了生活味
4、结合全文,说说猫的哪件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说明理由。 (3分)
二、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10分)
母鸡(节选)
我一向讨厌母鸡。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完没了,并且没有什么理由,讨厌!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而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巍巍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来。
它永远不反抗公鸡,有时候却欺侮(fù wǔ)最忠厚的鸭子。更可恶的是遇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它会下毒手,趁其不备,狠狠地咬一口,咬下一撮(cuō zuǒ)儿毛来。
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hèng hèn)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儿成绩;就是聋(lóng nóng)人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
1、给文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2分)
2、找出文中ABAC式的词语,写在横线上,并照样子写三个。(3分)
文中:
我会写:
3、判断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2分)
①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而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 )
②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儿成绩;就是聋人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 )
4、“我一向讨厌母鸡”的原因是什么 用简洁的语言说出三点原因。(3分)
① ② ③
三、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8分)
白 鹅(节选)
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 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1、选文从 、 两个方面写出了鹅的高傲。(1分)
2、作者先把鹅与 进行比较,表现出 ;然后把鹅与 进行比较,衬托出 。(填序号)(2分)
A.鸭 B.鹅步调从容的特点
C.狗 D.鹅叫声“大”和“严厉”的特点
3、作者是如何表达对鹅的感情的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通过“厉声叫嚣”“引吭大叫”等词语,写出了鹅叫声“大”和“严厉”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鹅的叫声的不满,从而为下文作者情感的转变作铺垫。
B.“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形象地写出了鹅的步调从容,令人感受到作者对鹅的欣赏和喜爱。
C.“不亚于狗的狂吠”运用对比的手法,进一步突出了鹅叫声的“大”和“严厉”,进而流露出作者对鹅的感情。
4、读画线句,有人说这样写表现了作者对鹅的讨厌。你认为是这样吗 说说你的观点。(3分)
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
一、1、门前 屋后 空间
2、绽放 成荫 破土 常常
3、拟人 探 欣喜
4、在作者眼中,乡下人家门前开的花是既“朴素”又“华丽”的。“朴素”和“华丽”本是意思相反的形容词,但却构成了和谐美好的农家风光。从中我体会到了作者对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风景的喜爱和向往。
二、1、(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一粒星 一条黑影 形状
无数像山、马、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
2、示例:无穷无尽
3、A
三、1、三月桃花水
2、B
3、ACD
4、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表达了作者喜爱春天美景的思想感情。
第二单元
一、1、AD
2、B
3、从那块琥珀中,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千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4、琥珀中有两只小虫 两只小虫的腿的四周有好几圈黑色的圆环 这里曾经有一片松树林 当时蜘蛛正在捕食苍蝇
5、②④③①
6、为什么推测这是发生在几千万年前的故事呢
因为由松脂变成松脂球,再由松脂球变成化石,需要这么长的时间。
二、1、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 外形 体重 性情 饮食习惯
2、用两足奔跑 用四足行走 凶猛异常 以植物为食
3、我想研究现在地球上生存的物种里面有哪些与恐龙有着密切的联系。我的研究方式是:进行课外阅读,查阅大量的资料,和同学们讨论,利用节假日去恐龙博物馆等地参观,等等。
三、1、纳米技术可以让人们更加健康。
2、AC
3、实现疾病的早期检测与预防 纳米机器人 纳米缓释技术 药效 缓慢释放
4、不可以。“最多”表示程度上的限定,如果去掉的话,句子表达的意思就不够准确了,这体现了文章用词的严谨性。
5、纳米技术这么厉害,人们是否不用怕患上癌症了 联系上下文,查找资料纳米技术目前只能实现疾病的早期检测与预防,降低死亡率,并不能有效治愈癌症
第三单元
一、1、巢里 怀里
2、B A
3、①√ ②√ ③√④√
二、1、xiāo sǎ suì zhàn
2、比喻 拟人 白桦的颜色 白桦
3、B
4、在我的窗前,
有一束玫瑰,
仿若染上脂粉,
披了一身霞光。
三、1、zhàn dǒu
2、拟人 小白菊 凤蝶儿 不再胆怯 自在闲游
3、凤蝶儿的翅膀
4、尽情怒放 B
5、刚洗过澡的柳树,在微风中梳理秀发;高兴的向日葵,对着太阳微笑。
第四单元
一、1、神态 屏住呼吸,聚精会神地看
2、出走一天一夜,怎么呼唤也不回来
屏息凝视,一连几个钟头,等老鼠出来
3、A
4、满月的小猫们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写出了小猫们在院子里玩耍时生气勃勃、天真可爱的样子。而作者对淘气的小猫们十分宽容、喜爱,更让我体会到了猫和人之间相处的亲昵、和谐。
二、1、wǔ zuǒ hén lóng
2、没完没了 细声细气 如怨如诉 无边无际 不言不语 可有可无
3、拟人 夸张
4、母鸡的叫声。欺软怕硬。下蛋后炫耀成绩。
三、1、叫声 步态
2、BDAC
3、A
4、不是这样的。作者用“傲然”等似乎含有贬义的词语来表现鹅的个性,表达了对鹅的喜爱。这是运用反语的修辞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课文中还有很多这样的词句,如“架子十足”“我们这位鹅老爷”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