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卷
13、现代文阅读理解一
第一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理解。(11分)
八月的乡村
①一阵突如其来的骤雨,八月的乡村便又沉浸在清爽和温润之中。
②八月的乡村,大大小小的池塘是最迷人的梦幻。一场雨过,满池盈盈,四周枝叶婆娑的柳树俯首向水,汲取着甜滋滋的水分。那些被夏季潮湿的空气憋闷已久的青蛙,鼓起腮颊,演奏出美妙的曲调,哇,哇哇,哇哇哇……一声,两声,众蛙和呜,青草间,绿树下,瞬间全都成了音乐的海洋。
③这时候最热闹的还要属那些喜欢捉鱼的孩子。七八岁,年龄太小,捉鱼缺乏一定的经验。十四五岁的年龄,对于乡村的池塘,是再适宜不过了。大雨一停,孩子们就穿着短裤和凉鞋,手持网兜和抄子,来到池塘边。只见他们全神贯注地盯着水面。只要有鱼从水草丛中游出,就立即将网兜插进水中,迅速抄起鱼。欢呼声立刻爆发出来,如同胜利的号角,宣告着收获的喜悦。
④八月的乡村,柳荫匝地,槐叶沁香,绿意盎然,是避暑的胜地。吃过饭,拿张凉席,找个僻静去处,寻个枝叶繁茂的树下,铺开席子,往上面一躺,饮点儿酒微醺最佳,这样就可以优哉游哉地沉入甜甜的梦乡。当然,只要你心情好,还可以听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树枝间、草窠上传出的蝉鸣声。
⑤其实,还远不只这些。只要你喜欢,饭后还可以踱步到池塘边的槐树下。那儿早已聚集了好多棋艺爱好者,围好一圈儿人,两人对弈,十人指挥,众说纷纭,执棋者左弥顾右盼,另一方神清气定。一会儿山崩地坼,狂呼海啸;一会儿风平浪静,天下太平。这一场棋下得妙趣横生,天真烂漫。
⑥八月的乡村是永远唱不完的一首歌,乡村的记忆永远是一场心的恋曲。
1、“八月的乡村”有哪些美好的记忆 在正确的选项后面画“√”。(2分)
A.池塘四边茂密的柳树( ) B.夏日的蛙鸣和蝉鸣声( )
C.七八岁孩子捉鱼嬉戏( ) D.槐树下下棋的景象( )
2、第②段主要从视觉和 的角度来写雨后的乡村。其中,画“ ”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 。(3分)
3、第③段描写孩子们捉鱼时,主要运用 描写,作用是
。(2分)
4、下列诗文和第④段画“ ”句描绘的画面,最相符的一项是(2分) ( )
A.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B.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C.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D.隔堤吹叶应同伴,还鼓长鞭三四声。
5、你从本文的最后一句话中体会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分)
二、现代文阅读理解。(11分)
乡村的春天(节选)
①记得小时候,早春时节,父亲会带我们姐弟去野外春游。
②踏着窄窄的田间小路,两旁是开垦地,种着一畦一畦的农作物。攀着竹架子生长的是荷兰豆,卧在地上圆嘟嘟的是椰菜,黄灿灿的是油菜花,微风过处,风里弥漫着青蒜浓郁的香气。
③田埂边,水渠里的水缓缓地流淌着。探下头看时,你会发现水里有小小的蝌蚪在欢快地游动。我和弟弟忍不住用手掬起一捧水,运气好时,一捧水就能捞到两三条蝌蚪。我们兴奋得哇哇大叫,比赛谁捉的蝌蚪多。
④田地上,不知名的小草正在争先恐后地冒出新绿。人走在上面,脚下软绵绵的,一股青草的清新气息扑面而来。人走过后,被踩踏的小草依然抬起头来,笑对春风。
⑤来到山脚下,你会发现从山脚到山腰栽满了桃树。桃花妖娆烂漫,像可爱的精灵,各施手段,攀于枝头。 它们或正,或侧,或俯,有的如粉荷,有的如胭脂。
⑥我们终于爬上山顶,放眼望去,那半个山城的粉红哟,让人忍不住联想起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桃花甜郁的香气惹来了辛勤的蜜蜂和美丽的蝴蝶。蜂飞蝶舞的景象,为春天增添了蓬勃的生机。
⑦如今,我和弟弟早已走出乡村,住在节奏匆忙的大都市。有时我们把父亲接来城里,可没过几天,父亲就归乡心切,不愿久留。在他心里,那个美丽、安宁的乡村,是他永远的根。
1、短文是按照空间顺序记叙的,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把父亲带“姐弟俩”春游的路线图补充完整。 (4分)
2、读短文,想象画面,试着给短文配图,并给每幅图命名。(2分)
第②自然段 第③自然段 第④自然段 第⑤自然段 第⑥自然段
田间农作物图 田地青草图 山顶蜂蝶图
第②~⑥自然段依次描写了 、蝌蚪、小草、桃花等景物。作者认为乡村特有的景物为春天增添了 。这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美景的
之情。(3分)
4、“父亲就归乡心切,不愿久留”主要是因为( )。 (2分)
A.大都市生活节奏快 B.乡村风景美丽安宁
C.乡村是他永远的根 D.大都市的风景不如乡村
三、现代文阅读理解。(11分)
炊 烟(节选)
在我看来,走进乡村最触动人心的莫过于那随处可见的炊烟。我钟爱炊烟,一如我钟爱这朴实的乡村生活。
我是一个习惯早起的人,①可是乡村的炊烟比我更早醒来,温柔地升起在这宁静而祥和的村庄上空。
乡村的生活是极有规律的,就如这炊烟,一天便能三次见它升起。
早晨,天色往往最见清淡,这时的炊烟在我看来是最彻底的,而且在乡间最清凉的风也只有在早晨才能领略到。在清淡的天空下,伴着清凉的晨风,你会看见炊烟婀娜的身姿,看见它缓缓地升起,然后渐渐地淡去。我想,这样的炊烟才是最惬意的。
一到中午,阳光逐渐变得霸道。这个时候你若想看见炊烟,非得仔细才行。②乡村里的炊烟不比城里的那么张扬,它总是丝丝缕缕,却让人打心眼儿里喜欢。这时的炊烟应该是最随意的。
而到了黄昏,炊烟的升起总会让人有很多的感慨。如果你出门在外,或是外出劳作了一整天,看见乡间四起的炊烟,心中涌起的应该是一种温暖的感觉,抑或是一种归心似箭的急切。傍晚的炊烟,总是被人们赋予了很多很多。其实不然,暮色四起的时候,乡间昏黄的灯光从不同的窗户里透出,伴着袅袅升起的炊烟,的确是有一种独特的韵味,我想,这时的炊烟才是最纯粹的吧。
1、阅读短文,想一想短文按什么顺序描绘了什么时候的哪几幅画,请概括。(5分)
2、用“ ”画出最能直接抒发作者情感的语句。(1分)
3、下面是乐乐制作的品析句子、体会情感的研学卡片,请你补充完整。(3分)
句 子 品 析 体会情感
句子① 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一词写出了乡村炊烟不张扬的特点。 从这些句子中,我 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对 的喜爱之情。
句子② 把 和 进行了比较,写出了乡村中午炊烟 的形态。
4、出门在外或是外出劳作了一整天的人们,看见乡间四起的炊烟,会想些什么 (2分)
第二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理解。
聪明的动物——海豚
海豚是海洋里的一种动物,据说,它比大猩猩还聪明呢!
海豚一般长2米多。它背部青黑色,看上去非常光亮,肚皮是白色的。尾巴的形状像扇子,能上下摆动。身体下侧有两片鳍,
用于拨水游动。嘴巴突出,非常尖。脸上嵌着一双乌
黑、水汪汪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十分可爱。
海豚十分聪明。它虽然看起来十分笨重,但身手
可敏捷啦! 它能跳起来叼走距离它头顶2~3米的球,
还能驮着人以极快的速度游动,有的甚至可以像孙悟空一样翻跟斗呢!见到人时,它会把尾巴抬起来前后摆动向你打招呼,还会抬起头向你点头示意。最精彩的是它们会三五成群地跳出水面,又“扑通”一声跳入水中。速度虽然快,但非常整齐、有序,活像一个个出色的跳水员。
海豚被誉为“海上救生员”。每当见到浮在水面的东西,它都会去救起来,木板也不例外。世界上就发生过“海豚救人”的事例,海豚把一艘轮船上落难的人安全护送到海岸边。
听完我的介绍,相信你一定了解了这种聪明的动物———海豚。
1、用“ ”画出第3、4自然段的中心句。
2、阅读第3自然段,海豚身手敏捷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填一填。
3、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①海豚尾巴的形状像扇子,身体下侧的两片鳍能上下摆动。( )
②海豚最高只能跳起来叼走距离它头顶2米的球。 ( )
③海豚可以救人,曾有海豚把船上落难的人安全护送到海岸边。( )
4、第2自然段运用了( )和( )的说明方法。
A.举例子 B.作比较 C.列数字 D.打比方
5、针对短文内容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并自己解答。
问题:
回答:
二、现代文阅读理解。(10分)
地球内部那么深,而且热得像火球,我们既然钻不进去,摸不着,看不见,也听不到,那么怎么能了解它呢 办法是有的。
我们除了通过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对地球的内部结构进行直接的探索研究以外,还可以通过各种间接的办法来对它进行研究。 比如,我们可以发射火箭到其他天体去引发爆炸,通过远距离自动控制仪器的记录,可以得到有关那个天体内部结构的资料。 有了这些资料,我们就可以进一步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了解地球内部的结构,从而为我们利用地球内部储存的大量热量提供可能。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地震波或火山运动来了解地球的内部构造。
到现在为止,地球究竟是怎样来的,人们做了各种不同的猜测,主要有这两种:一种说法,地球是从太阳中分裂出来的,原先它是一团灼热的熔体,后来经过长期的冷缩,固结成了现今具有坚硬外壳的地球;另一种说法,地球是由小粒的灰尘逐渐聚合固结起来形成的,地球本身的热量,是由于组成地球的物质中有一部分放射性物质,它们不断分裂而放出大量热量的结果。 随着这种放射性物质不断地分裂,地球的温度可能会渐渐升高,但等到那些放射性物质消耗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逐渐变冷。
少年朋友们,从这里看来,到底哪个说法更准确,就得等你们将来成长为科学家的时候,再提出比我们这一代科学家更高明的意见了。
1、科普作品的知识性非常强,借助思维导图可以使我们的阅读思路更清晰,阅读效果更好。请认真阅读短文第2自然段,填写下面的思维导图。 (4分)
2、地球究竟是怎么来的 对此,人们做出了两种不同的猜测,请你简单概括: ; 。(2分)
3、阅读短文,完成小组问题清单。 (4分)
我会 提问 问题一:第1自然段中把地球内部比作火球有什么好处 问题二: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对地球的内部结构进行研究
我会 解决 通过 的方法解决问题一,我得到的答案是 。
解决问题二的方法有 等。
三、现代文阅读理解。(12分)
“森林卫士”——穿山甲
①穿山甲属食蚁动物,因其善打洞,“穿山之术”超过人类和其他动物,而且它身披鳞甲,故而得名“穿山甲”。
②穿山甲的长相有点奇特。 它头身长45——60厘米,尾长25——40 厘米,体圆腹大,四肢粗短,尾扁而粗,头尖嘴细,舌长柔软,喜伸缩,可伸出口外约20厘米。
③穿山甲的生活习惯也很奇特。 它喜欢温暖的山麓、丘陵,挖洞穴居住。 白天以土堵洞休息,入夜爬出洞外,杀敌卫林。 它的胃与鸟类的胃颇像,都带有砂囊,能吞下小石块,小石块在胃里起研磨食物的作用。遇敌时,它则蜷缩成球状,坚硬的外壳令猛兽难以咬碎或下咽。
④最有趣的是穿山甲的捕食方法。它跑到蚁多之处,伸出又长又臭的舌头装死,待蚂蚁闻腥爬满舌头吮吸涎液时,它立即轻缩舌头,把蚂蚁送进喉咙,然后又伸出舌头继续捕食……有时,它发现蚁穴,也会将身体的鳞片张开,散发出特殊气味,引诱蚂蚁爬满鳞片后,迅速合拢,然后到江河湖溪旁张开鳞片,等那落水的蚂蚁浮上水面,再用舌头横扫食之。
⑤很多人误以为用穿山甲鳞片入药能治疗风湿、恶疮等疾病,因此穿山甲遭到大量捕杀。大量的非法猎捕使穿山甲面临严重的生存威胁。
1、“穿山甲”得名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它 ;二是它 。(1分)
2、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4分)
(1)穿山甲可以吞食小石块,小石块在胃里能研磨食物。( )
(2)穿山甲的鳞片既可以保护自己,也可以入药治疗风湿、恶疮等疾病。( )
(3)穿山甲喜欢昼伏夜出,入夜便开始杀敌卫林。( )
(4)穿山甲的舌头柔软,伸缩自如,有利于捕食。( )
3、短文分别介绍了穿山甲五个方面的内容,请照样子填一填。(3分)
4、阅读短文,试着解决不懂的问题,并提出新的问题。(2分)
不懂的问题 穿山甲为什么会面临严重的生存威胁呢
我能联系短文回答
我还会提出新的问题
5、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再和短文第②段进行比较,说说这两段话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2分)
[链接材料]穿山甲长得笨乎乎的,身上披着铠甲一样的鳞甲,可以说是“刀枪不入”。 它有一双黑豆似的小眼睛,小而有神。 它还有一张与众不同的嘴,像医生的大针头一样。
第三单元
一、现代诗阅读理解。(7分)
冰心诗两首
(一) (二)
成功的花, 嫩绿的芽儿,和青年说:
人们只 她现时的明艳! “发展你自己!”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淡白的花儿,和青年说: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贡献你自己!”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深红的果儿,和青年说:
“牺牲你自己!”
1、在(一)这首诗中,诗人把成功的人生事业比作“ ”,把自我牺牲比作“泪泉”和“ ”,生动贴切。(1分)
2、在诗歌中画“ ”的地方填入恰当的词语,你赞同下列哪种说法 ( )(2分)
A.填“惊异”,表现出人们看到成功的花时意外、诧异的心情。
B.填“羡慕”,体现出成功的花这种明艳的美丽让人感到向往。
C.填“惊羡”,表示惊叹和羡慕,更能突出成功的花的明艳。
3、小意准备在学校诗歌节上朗诵这两首诗,请你回答下列问题。(4分)
(1)在朗读时,下列词语不适合重读的一项是( )。(1分)
A.只 B.奋斗 C.贡献 D.淡白
(2)朗读后,评委老师问小意为什么选择(一)这首诗,请你帮她把理由补充完整。(3分)
这首诗富有感染力,我从这首诗中感受到了花儿 的品质,诗人 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启示我
。
二、现代诗阅读理解。
夜
河水悄悄流入梦乡, 大河银星万点,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小溪银波荡漾。
夜莺的歌声沉寂了, 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
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也闪着银色光芒。
夜来临,四下一片静。 夜来临,四下一片寂静,
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 大自然沉浸在梦乡。
明月洒下它的光辉, 明月洒下它的光辉,
给周围的一切( )上银装。 给周围的一切( )上银装。
1、诗歌用词精妙,填入诗中括号处最恰当的字是( )。
A.穿 B.披 C.裹 D.戴
2、读诗歌,想象画面。第1、3小节描绘了哪些景物 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写的 完成思维导图并在括号内写出夜的特点。
3、诗歌语言优美,带给人独特的感受。其中“梦乡”一词告诉我们
;“大河银星万点”则写出了 的画面。
4、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5、乐乐打算在诗歌朗诵会上朗诵这首诗歌,应该为诗歌选择( )的背景音乐。
A.舒缓、柔和 B.活泼、轻快 C.哀伤、委婉 D.激昂、悲壮
三、现代诗阅读理解。(12分)
绿 叶
1、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美。(5分)
这首诗共有 句话,每句话的最后一个字分别是 、 、 。由此可以发现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的一个原因是押韵,本诗押 韵。
2、当你读到“在春天的调色板上,/飘落雨水留下的痕迹”这句话时,眼前会浮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 (2分)
3、关于本诗,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从“虚点”“纤细”等词语可知,绿叶是弱小的,毫无力量可言。
B.绿叶成长的过程也就是它试探世界的过程。
C.在春风、春雨的呵护下,绿叶会茁壮生长。
D.本诗流露出作者期盼绿叶长大的情感。
4、本诗赞颂了绿叶的哪个特点 ( )(1分)
A.净化空气 B.美化环境 C.顽强的生命力 D.无私的奉献精神
5、“春天的调色板”上,除了绿叶外,还会有什么 试着写一写。 (2分)
第四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理解。(10分)
小鸡
我喜欢小鸡。一天,我想起爱迪生孵小鸡的故事,就拿了一个鸡蛋,放在手里孵了起来。爸爸看见了,问我:“你在干什么呀 ”我告诉他是在孵小鸡。爸爸哈哈大笑,说这样孵不出来,我只好把鸡蛋放了回去。打那以后,我有好几次缠着爸爸妈妈给我买小鸡。
这个星期天,爸爸妈妈带我到农贸市场去,在那里给我买了两只小鸡。我高兴极了,把绒团似的小鸡捧在手里又亲又吻,然后轻轻地放在纸盒里。
回家的路上,我忍不住几次打开盒盖看,两只小鸡低着头,好像在说悄悄话。可是到了家,我掀开盒盖一看,小鸡闭着眼,身子微微颤抖着。小鸡会不会死呀 我哭了起来。妈妈捧着小鸡,往它们身上哈着气。一会儿,一只小鸡动了一下,接着另一只小鸡也动了,又都叫了起来,我和妈妈把棉花铺在盒底上,轻轻地盖上了盒盖。
天黑了,我听见盒子里有响声,仔细一看,一只小鸡拱开盒盖,左看看,右看看,突然一下子跳了出来。
我装着没看见,心想: 。只见这只小鸡跌跌撞撞地向我的书桌走来,刚走几步,身子一歪坐在了地上。盒子里的小鸡着急地也想出来,可是站不稳,一下子掉了下来。我忍不住大声笑了起来。我把它们又放了回去。
睡觉前,我又掀开盒盖,看看小鸡睡没睡,小鸡听到响声,抬头叫了起来。我默默地说:“睡吧,我的小宝贝儿。”
我家里添了两个可爱的小生命,它们给我带来了无限的欢乐。
1、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2分)
悲伤——( ) 马虎——( )
2、短文描写小鸡时,既有静态描写,也有动态描写。请用“ ”在第四自然段中画出描写小鸡动态的相关句子。(2分)
3、请在短文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句子。(2分)
4、“我高兴极了,把绒团似的小鸡捧在手里又亲又吻,然后轻轻地放在纸盒里。”这句话中,“ 、 、 、 ”表达了“我”对小鸡的喜爱之情。(2分)
5、短文的题目叫《小鸡》,但是作者并没有介绍小鸡的外形,读了短文,我觉得用“ ”作为题目也很恰当。(2分)
二、现代文阅读理解。(14分)
白象
白象是我家的爱猫,它真是一只可爱的猫!
因为它浑身雪白,伟大如象,所以取名为白象。 白象的眼睛一黄一蓝,叫作“日月眼”。①它从太阳光里走来的时候,瞳孔细得几乎没有,两眼竟像话剧舞台上所装置的两只光色不同的电灯,见者无不惊奇赞叹。收电灯费的人看见了它,几乎忘记拿钞票;查户口的警察看见了它,也暂时不查了。
每天,我的幼女一吟读书回家,或她的大姐陈宝教书回家,一坐倒,白象就跳到她们的膝上,老实不客气地睡了。她们不忍拒绝,就坐着不动,向人要茶,要水,要鞋换,要报看。我同老婆就当听差,送茶,送水,送报。我们是间接服侍白象。
有一天,白象不见了。我们遍寻不得。正在担忧,它偕同一只斑花猫,悄悄地回来了,大家惊喜。原来它是找恋人去了,害得我们急死。
此后斑花猫常来,它也常去,大家不以为奇。我觉得白象更可爱了。因为它不像
鲁迅先生的猫,恋爱时在屋顶上怪声怪气,吵得他不能读书写稿,而用长竹竿来打。
后来它的肚皮渐渐大起来了。约莫两三个月之后,它的肚皮大得像一只白象。我们用一只旧箱子,把盖拿去,作为它的产床。有一天,它临盆了,一胎五子,三只雪白的,两只斑花的。大家称庆,连忙买新鲜鱼来给它调养。女孩子们天天冲奶粉给它吃。
小猫渐渐长大,两星期之后,都会爬动。白象育儿耐苦得很,日夜躺卧,让五个孩子纠缠。②它的身体庞大,在五只小猫看来,好比一个丘陵。它们恣意爬上爬下,好像西湖上的游客爬孤山一样。这光景真是好看。
1、用“ ”画出作者家的爱猫取名为“白象”的原因。(1分)
2、班委委员短文中,作者描写了哪些事件来体现一家人对白象的感情 照样子,概括出来。(2分)
3、读文中画“ ”的句子,理解填空。(7分)
(1)句①把白象的眼睛比作 ,写出了白象的“日月眼” 、
的特点。 (3分)
(2)句②将白象比作 和 ,将小猫比作 ,既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白象与小猫身体的大小差异,又通过小猫们在白象身上“恣意爬上爬下”,写出了母子间的 ,让人心生喜爱。(4分)
4、右边的漫画表现的是第 自然段描写的情景。请给这
幅漫画配上一个合适的标题: 。(2分)
5、医文要求短文的主角是白象,作者为什么要写鲁迅先生
的猫 请结合上下文回答。(2分)
三、现代文阅读理解。
老猫(节选)
季羡林
我养的第一只猫,就是老猫虎子。它刚来我家时,比老鼠大不了多少。它并没有什么特点,就是一只最平常的狸猫,身上有虎皮斑纹,颜色不黑不黄,并不美观。但是异于常猫的地方也有,它有两只炯炯有神的眼睛,两眼一睁,还真虎虎有虎气,因此起名叫虎子。它脾气也确实暴烈如虎,它从来不怕任何人,谁要
想打它,不管是用鸡毛掸子,还是用竹竿,它从不回避,而是向前进攻,声色俱厉。
除了暴烈咬人以外,它还有另外一面,就是温柔敦厚的一面。我举一个小例子。虎子来我们家以后的第三年,我又要了一只小猫。这是一只混种的波斯猫,浑身雪白,毛很长,但在额头上有一小片黑黄相间的花纹。我们家人管这只猫叫
洋猫,起名咪咪;虎子则被尊为土猫。这只猫的脾气同虎子完全相反,胆小、怕人,从来没有咬过人,只有在外面跑的时候才露出一点儿野性。这两只猫并没有血缘关系,但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一进门虎子就把咪咪看作是自己的亲生女儿。它自己本来没有什么奶,却坚决要给咪咪喂奶,把咪咪搂在怀里,让它咂自己的干奶头,它眯着眼睛,仿佛在享着天福。
1、老猫为什么叫虎子 请用“ ”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2、思考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老猫的,完成思维导图。
3、对短文的情感表达和语言风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短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动人。
B.作者抓住了老猫的特点,写了其名字的由来,表达出对老猫的喜爱。
C.作者更喜欢小猫咪咪,写虎子是为了衬托出咪咪的漂亮可爱。
D.短文描写老猫的性格时,用了列举事例的方式来表现老猫的特点。
4、请展开想象,从动作、神态等方面写一写虎子对咪咪温柔慈爱的样子。
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
一、1、ABCD;
2、听觉 拟人 比喻 雨后池塘热闹的景象赞美;
3、动作 生动地描写出孩子们捉鱼时动作敏捷迅速,喜欢捉鱼的样子,表现出作者对孩子们的赞美之情;
4、C;
5、体会到了作者对乡村的热爱与怀念之情。
二、1、田埂边 田地上 山脚下 山顶
2、田埂水渠蝌蚪图 山脚桃花图
3、农作物 蓬勃的生机 喜爱
4、C
三、1、时间 中午 随意炊烟 黄昏(或傍晚) 纯粹炊烟
2、我钟爱炊烟,一如我钟爱这朴实的乡村生活。
3、拟人 温柔 乡村里的炊烟 城里的炊烟 丝丝缕缕 乡村炊烟和生活
4、有可能会想起妈妈温暖的怀抱以及能够抚慰人心的笑容,还可能会想到家里人做好了可口的饭菜,等待着他们回家品尝的场景。
第二单元
一、1、海豚十分聪明。海豚被誉为“海上救生员”。
2、跳起来叼头顶的球 驮着人游动
3、××√
4、CD
5、问题:作者为什么说海豚比大猩猩还聪明呢
回答:因为海豚十分聪明,而且身手很敏捷。它不仅会把尾巴抬起来前后摆动地和人打招呼,还会把落难的人护送到海岸边。
二、1、①直接方法 ②地球物理 ③发射火箭到其他天体去引发爆炸,获
取资料 ④地震波
2、太阳分裂说 灰尘聚合说
3、【示例】结合生活经验 这样写可以生动地表现地球内部很热的特点
【示例】上网查资料、查阅书籍
三、1、善打洞 身披鳞甲
2、(1)√(2)×(3)√(4)√
3、奇特长相 生活习惯 捕食方法
4、因为很多人误认为用穿山甲鳞片入药能治疗风湿、恶疮等疾病,因此穿山甲遭到大量捕杀。大量的非法猎捕使穿山甲面临严重的生存威胁。
穿山甲的捕食方法有哪些
5、短文第②段主要通过具体的数字来描写穿山甲的外形,语言准确、严谨;链接材料7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描写穿山甲的外形,语言形象、生动。
第三单元
一、1、成功的花 血雨
2、C
3、(1)D
(2)努力拼搏(艰苦奋斗) 对艰苦奋斗的人们的赞美
不要只羡慕别人的成功,要学习他们为成功付出的努力和不断拼搏的精神
二、1、B
2、松林 夜莺 长脚秧鸡 视觉 大河 小溪 宁静 美丽
3、夜晚已经来临 星星倒映在河水中,泛着点点银光
5、表达出诗人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6、A
三、1、3 迹 离 力 i
2、雨点落在绿叶上,使绿叶变得更鲜、更绿。像珍珠一样圆润的雨珠从绿叶上滚落下来,落到地面上,溅起一朵朵水花。
3、A
4、C
5、“春天的调色板”上还会有嫩绿的小草,怒放的鲜花和叽叽喳喳的小鸟。
第四单元
一、1、悲伤;讨厌;粗心
2、一只上鸡拱开盒盖,左看看,右看看,突然一下子跳了出来。
3、我看你要干什么。
4、高兴极了;棒;又亲又吻;轻轻地
5、可爱的小性命。
二、1、因为它浑身雪白,伟大如象,所以取名为白象。
2、白象丢失时到处找它为产子后的白象买鱼、冲奶粉
3、(1)舞台上光色不同的电灯 颜色不一 有神
(2)丘陵 孤山 游客 亲密和谐
4、7 白象及其五子
5、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将白象与鲁迅先生的猫进行对比,用鲁迅先生
的猫的吵闹、烦人衬托出白象的乖巧懂事,不扰主人,更能突出作者对白象的喜爱之情。
三、1、它有两只炯炯有神的眼睛,两眼一睁,还真虎虎有虎气,因此起名叫虎子。
2、外形 暴烈如虎 温柔敦厚
3、C
4、在吃饭的时候,主人有时丢点儿鸡骨头、鱼刺,虎子只蹲在旁边,瞅着咪咪吃,从来不同它争食。有时还“咪咪”上两声,好像是在说:“吃吧,孩子!安安静静地吃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