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现代文阅读理解一——统编版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期中专项复习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3、现代文阅读理解一——统编版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期中专项复习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3.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12 22:49: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卷
13、现代文阅读理解一
第一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理解。(11分)
八月的乡村
①一阵突如其来的骤雨,八月的乡村便又沉浸在清爽和温润之中。
②八月的乡村,大大小小的池塘是最迷人的梦幻。一场雨过,满池盈盈,四周枝叶婆娑的柳树俯首向水,汲取着甜滋滋的水分。那些被夏季潮湿的空气憋闷已久的青蛙,鼓起腮颊,演奏出美妙的曲调,哇,哇哇,哇哇哇……一声,两声,众蛙和呜,青草间,绿树下,瞬间全都成了音乐的海洋。
③这时候最热闹的还要属那些喜欢捉鱼的孩子。七八岁,年龄太小,捉鱼缺乏一定的经验。十四五岁的年龄,对于乡村的池塘,是再适宜不过了。大雨一停,孩子们就穿着短裤和凉鞋,手持网兜和抄子,来到池塘边。只见他们全神贯注地盯着水面。只要有鱼从水草丛中游出,就立即将网兜插进水中,迅速抄起鱼。欢呼声立刻爆发出来,如同胜利的号角,宣告着收获的喜悦。
④八月的乡村,柳荫匝地,槐叶沁香,绿意盎然,是避暑的胜地。吃过饭,拿张凉席,找个僻静去处,寻个枝叶繁茂的树下,铺开席子,往上面一躺,饮点儿酒微醺最佳,这样就可以优哉游哉地沉入甜甜的梦乡。当然,只要你心情好,还可以听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树枝间、草窠上传出的蝉鸣声。
⑤其实,还远不只这些。只要你喜欢,饭后还可以踱步到池塘边的槐树下。那儿早已聚集了好多棋艺爱好者,围好一圈儿人,两人对弈,十人指挥,众说纷纭,执棋者左弥顾右盼,另一方神清气定。一会儿山崩地坼,狂呼海啸;一会儿风平浪静,天下太平。这一场棋下得妙趣横生,天真烂漫。
⑥八月的乡村是永远唱不完的一首歌,乡村的记忆永远是一场心的恋曲。
1、“八月的乡村”有哪些美好的记忆 在正确的选项后面画“√”。(2分)
A.池塘四边茂密的柳树( ) B.夏日的蛙鸣和蝉鸣声( )
C.七八岁孩子捉鱼嬉戏( ) D.槐树下下棋的景象( )
2、第②段主要从视觉和 的角度来写雨后的乡村。其中,画“ ”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 。(3分)
3、第③段描写孩子们捉鱼时,主要运用 描写,作用是
。(2分)
4、下列诗文和第④段画“ ”句描绘的画面,最相符的一项是(2分) ( )
A.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B.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C.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D.隔堤吹叶应同伴,还鼓长鞭三四声。
5、你从本文的最后一句话中体会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分)
二、现代文阅读理解。(11分)
乡村的春天(节选)
①记得小时候,早春时节,父亲会带我们姐弟去野外春游。
②踏着窄窄的田间小路,两旁是开垦地,种着一畦一畦的农作物。攀着竹架子生长的是荷兰豆,卧在地上圆嘟嘟的是椰菜,黄灿灿的是油菜花,微风过处,风里弥漫着青蒜浓郁的香气。
③田埂边,水渠里的水缓缓地流淌着。探下头看时,你会发现水里有小小的蝌蚪在欢快地游动。我和弟弟忍不住用手掬起一捧水,运气好时,一捧水就能捞到两三条蝌蚪。我们兴奋得哇哇大叫,比赛谁捉的蝌蚪多。
④田地上,不知名的小草正在争先恐后地冒出新绿。人走在上面,脚下软绵绵的,一股青草的清新气息扑面而来。人走过后,被踩踏的小草依然抬起头来,笑对春风。
⑤来到山脚下,你会发现从山脚到山腰栽满了桃树。桃花妖娆烂漫,像可爱的精灵,各施手段,攀于枝头。 它们或正,或侧,或俯,有的如粉荷,有的如胭脂。
⑥我们终于爬上山顶,放眼望去,那半个山城的粉红哟,让人忍不住联想起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桃花甜郁的香气惹来了辛勤的蜜蜂和美丽的蝴蝶。蜂飞蝶舞的景象,为春天增添了蓬勃的生机。
⑦如今,我和弟弟早已走出乡村,住在节奏匆忙的大都市。有时我们把父亲接来城里,可没过几天,父亲就归乡心切,不愿久留。在他心里,那个美丽、安宁的乡村,是他永远的根。
1、短文是按照空间顺序记叙的,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把父亲带“姐弟俩”春游的路线图补充完整。 (4分)
2、读短文,想象画面,试着给短文配图,并给每幅图命名。(2分)
第②自然段 第③自然段 第④自然段 第⑤自然段 第⑥自然段
田间农作物图 田地青草图 山顶蜂蝶图
第②~⑥自然段依次描写了 、蝌蚪、小草、桃花等景物。作者认为乡村特有的景物为春天增添了 。这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美景的
之情。(3分)
4、“父亲就归乡心切,不愿久留”主要是因为( )。 (2分)
A.大都市生活节奏快 B.乡村风景美丽安宁
C.乡村是他永远的根 D.大都市的风景不如乡村
三、现代文阅读理解。(11分)
炊 烟(节选)
在我看来,走进乡村最触动人心的莫过于那随处可见的炊烟。我钟爱炊烟,一如我钟爱这朴实的乡村生活。
我是一个习惯早起的人,①可是乡村的炊烟比我更早醒来,温柔地升起在这宁静而祥和的村庄上空。
乡村的生活是极有规律的,就如这炊烟,一天便能三次见它升起。
早晨,天色往往最见清淡,这时的炊烟在我看来是最彻底的,而且在乡间最清凉的风也只有在早晨才能领略到。在清淡的天空下,伴着清凉的晨风,你会看见炊烟婀娜的身姿,看见它缓缓地升起,然后渐渐地淡去。我想,这样的炊烟才是最惬意的。
一到中午,阳光逐渐变得霸道。这个时候你若想看见炊烟,非得仔细才行。②乡村里的炊烟不比城里的那么张扬,它总是丝丝缕缕,却让人打心眼儿里喜欢。这时的炊烟应该是最随意的。
而到了黄昏,炊烟的升起总会让人有很多的感慨。如果你出门在外,或是外出劳作了一整天,看见乡间四起的炊烟,心中涌起的应该是一种温暖的感觉,抑或是一种归心似箭的急切。傍晚的炊烟,总是被人们赋予了很多很多。其实不然,暮色四起的时候,乡间昏黄的灯光从不同的窗户里透出,伴着袅袅升起的炊烟,的确是有一种独特的韵味,我想,这时的炊烟才是最纯粹的吧。
1、阅读短文,想一想短文按什么顺序描绘了什么时候的哪几幅画,请概括。(5分)
2、用“ ”画出最能直接抒发作者情感的语句。(1分)
3、下面是乐乐制作的品析句子、体会情感的研学卡片,请你补充完整。(3分)
句 子 品 析 体会情感
句子① 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一词写出了乡村炊烟不张扬的特点。 从这些句子中,我 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对 的喜爱之情。
句子② 把 和 进行了比较,写出了乡村中午炊烟 的形态。
4、出门在外或是外出劳作了一整天的人们,看见乡间四起的炊烟,会想些什么 (2分)
第二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理解。
聪明的动物——海豚
海豚是海洋里的一种动物,据说,它比大猩猩还聪明呢!
海豚一般长2米多。它背部青黑色,看上去非常光亮,肚皮是白色的。尾巴的形状像扇子,能上下摆动。身体下侧有两片鳍,
用于拨水游动。嘴巴突出,非常尖。脸上嵌着一双乌
黑、水汪汪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十分可爱。
海豚十分聪明。它虽然看起来十分笨重,但身手
可敏捷啦! 它能跳起来叼走距离它头顶2~3米的球,
还能驮着人以极快的速度游动,有的甚至可以像孙悟空一样翻跟斗呢!见到人时,它会把尾巴抬起来前后摆动向你打招呼,还会抬起头向你点头示意。最精彩的是它们会三五成群地跳出水面,又“扑通”一声跳入水中。速度虽然快,但非常整齐、有序,活像一个个出色的跳水员。
海豚被誉为“海上救生员”。每当见到浮在水面的东西,它都会去救起来,木板也不例外。世界上就发生过“海豚救人”的事例,海豚把一艘轮船上落难的人安全护送到海岸边。
听完我的介绍,相信你一定了解了这种聪明的动物———海豚。
1、用“ ”画出第3、4自然段的中心句。
2、阅读第3自然段,海豚身手敏捷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填一填。
3、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①海豚尾巴的形状像扇子,身体下侧的两片鳍能上下摆动。( )
②海豚最高只能跳起来叼走距离它头顶2米的球。 ( )
③海豚可以救人,曾有海豚把船上落难的人安全护送到海岸边。( )
4、第2自然段运用了( )和( )的说明方法。
A.举例子 B.作比较 C.列数字 D.打比方
5、针对短文内容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并自己解答。
问题:
回答:
二、现代文阅读理解。(10分)
地球内部那么深,而且热得像火球,我们既然钻不进去,摸不着,看不见,也听不到,那么怎么能了解它呢 办法是有的。
我们除了通过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对地球的内部结构进行直接的探索研究以外,还可以通过各种间接的办法来对它进行研究。 比如,我们可以发射火箭到其他天体去引发爆炸,通过远距离自动控制仪器的记录,可以得到有关那个天体内部结构的资料。 有了这些资料,我们就可以进一步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了解地球内部的结构,从而为我们利用地球内部储存的大量热量提供可能。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地震波或火山运动来了解地球的内部构造。
到现在为止,地球究竟是怎样来的,人们做了各种不同的猜测,主要有这两种:一种说法,地球是从太阳中分裂出来的,原先它是一团灼热的熔体,后来经过长期的冷缩,固结成了现今具有坚硬外壳的地球;另一种说法,地球是由小粒的灰尘逐渐聚合固结起来形成的,地球本身的热量,是由于组成地球的物质中有一部分放射性物质,它们不断分裂而放出大量热量的结果。 随着这种放射性物质不断地分裂,地球的温度可能会渐渐升高,但等到那些放射性物质消耗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逐渐变冷。
少年朋友们,从这里看来,到底哪个说法更准确,就得等你们将来成长为科学家的时候,再提出比我们这一代科学家更高明的意见了。
1、科普作品的知识性非常强,借助思维导图可以使我们的阅读思路更清晰,阅读效果更好。请认真阅读短文第2自然段,填写下面的思维导图。 (4分)
2、地球究竟是怎么来的 对此,人们做出了两种不同的猜测,请你简单概括: ; 。(2分)
3、阅读短文,完成小组问题清单。 (4分)
我会 提问 问题一:第1自然段中把地球内部比作火球有什么好处 问题二: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对地球的内部结构进行研究
我会 解决 通过 的方法解决问题一,我得到的答案是 。
解决问题二的方法有 等。
三、现代文阅读理解。(12分)
“森林卫士”——穿山甲
①穿山甲属食蚁动物,因其善打洞,“穿山之术”超过人类和其他动物,而且它身披鳞甲,故而得名“穿山甲”。
②穿山甲的长相有点奇特。 它头身长45——60厘米,尾长25——40 厘米,体圆腹大,四肢粗短,尾扁而粗,头尖嘴细,舌长柔软,喜伸缩,可伸出口外约20厘米。
③穿山甲的生活习惯也很奇特。 它喜欢温暖的山麓、丘陵,挖洞穴居住。 白天以土堵洞休息,入夜爬出洞外,杀敌卫林。 它的胃与鸟类的胃颇像,都带有砂囊,能吞下小石块,小石块在胃里起研磨食物的作用。遇敌时,它则蜷缩成球状,坚硬的外壳令猛兽难以咬碎或下咽。
④最有趣的是穿山甲的捕食方法。它跑到蚁多之处,伸出又长又臭的舌头装死,待蚂蚁闻腥爬满舌头吮吸涎液时,它立即轻缩舌头,把蚂蚁送进喉咙,然后又伸出舌头继续捕食……有时,它发现蚁穴,也会将身体的鳞片张开,散发出特殊气味,引诱蚂蚁爬满鳞片后,迅速合拢,然后到江河湖溪旁张开鳞片,等那落水的蚂蚁浮上水面,再用舌头横扫食之。
⑤很多人误以为用穿山甲鳞片入药能治疗风湿、恶疮等疾病,因此穿山甲遭到大量捕杀。大量的非法猎捕使穿山甲面临严重的生存威胁。
1、“穿山甲”得名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它 ;二是它 。(1分)
2、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4分)
(1)穿山甲可以吞食小石块,小石块在胃里能研磨食物。( )
(2)穿山甲的鳞片既可以保护自己,也可以入药治疗风湿、恶疮等疾病。( )
(3)穿山甲喜欢昼伏夜出,入夜便开始杀敌卫林。( )
(4)穿山甲的舌头柔软,伸缩自如,有利于捕食。( )
3、短文分别介绍了穿山甲五个方面的内容,请照样子填一填。(3分)
4、阅读短文,试着解决不懂的问题,并提出新的问题。(2分)
不懂的问题 穿山甲为什么会面临严重的生存威胁呢
我能联系短文回答
我还会提出新的问题
5、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再和短文第②段进行比较,说说这两段话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2分)
[链接材料]穿山甲长得笨乎乎的,身上披着铠甲一样的鳞甲,可以说是“刀枪不入”。 它有一双黑豆似的小眼睛,小而有神。 它还有一张与众不同的嘴,像医生的大针头一样。
第三单元
一、现代诗阅读理解。(7分)
冰心诗两首
(一) (二)
成功的花, 嫩绿的芽儿,和青年说:
人们只 她现时的明艳! “发展你自己!”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淡白的花儿,和青年说: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贡献你自己!”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深红的果儿,和青年说:
“牺牲你自己!”
1、在(一)这首诗中,诗人把成功的人生事业比作“ ”,把自我牺牲比作“泪泉”和“ ”,生动贴切。(1分)
2、在诗歌中画“ ”的地方填入恰当的词语,你赞同下列哪种说法 ( )(2分)
A.填“惊异”,表现出人们看到成功的花时意外、诧异的心情。
B.填“羡慕”,体现出成功的花这种明艳的美丽让人感到向往。
C.填“惊羡”,表示惊叹和羡慕,更能突出成功的花的明艳。
3、小意准备在学校诗歌节上朗诵这两首诗,请你回答下列问题。(4分)
(1)在朗读时,下列词语不适合重读的一项是( )。(1分)
A.只 B.奋斗 C.贡献 D.淡白
(2)朗读后,评委老师问小意为什么选择(一)这首诗,请你帮她把理由补充完整。(3分)
这首诗富有感染力,我从这首诗中感受到了花儿 的品质,诗人 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启示我

二、现代诗阅读理解。

河水悄悄流入梦乡, 大河银星万点,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小溪银波荡漾。
夜莺的歌声沉寂了, 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
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也闪着银色光芒。
夜来临,四下一片静。 夜来临,四下一片寂静,
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 大自然沉浸在梦乡。
明月洒下它的光辉, 明月洒下它的光辉,
给周围的一切( )上银装。 给周围的一切( )上银装。
1、诗歌用词精妙,填入诗中括号处最恰当的字是( )。
A.穿 B.披 C.裹 D.戴
2、读诗歌,想象画面。第1、3小节描绘了哪些景物 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写的 完成思维导图并在括号内写出夜的特点。
3、诗歌语言优美,带给人独特的感受。其中“梦乡”一词告诉我们
;“大河银星万点”则写出了 的画面。
4、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5、乐乐打算在诗歌朗诵会上朗诵这首诗歌,应该为诗歌选择( )的背景音乐。
A.舒缓、柔和 B.活泼、轻快 C.哀伤、委婉 D.激昂、悲壮
三、现代诗阅读理解。(12分)
绿 叶
1、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美。(5分)
这首诗共有 句话,每句话的最后一个字分别是 、 、 。由此可以发现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的一个原因是押韵,本诗押 韵。
2、当你读到“在春天的调色板上,/飘落雨水留下的痕迹”这句话时,眼前会浮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 (2分)
3、关于本诗,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从“虚点”“纤细”等词语可知,绿叶是弱小的,毫无力量可言。
B.绿叶成长的过程也就是它试探世界的过程。
C.在春风、春雨的呵护下,绿叶会茁壮生长。
D.本诗流露出作者期盼绿叶长大的情感。
4、本诗赞颂了绿叶的哪个特点 ( )(1分)
A.净化空气 B.美化环境 C.顽强的生命力 D.无私的奉献精神
5、“春天的调色板”上,除了绿叶外,还会有什么 试着写一写。 (2分)
第四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理解。(10分)
小鸡
我喜欢小鸡。一天,我想起爱迪生孵小鸡的故事,就拿了一个鸡蛋,放在手里孵了起来。爸爸看见了,问我:“你在干什么呀 ”我告诉他是在孵小鸡。爸爸哈哈大笑,说这样孵不出来,我只好把鸡蛋放了回去。打那以后,我有好几次缠着爸爸妈妈给我买小鸡。
这个星期天,爸爸妈妈带我到农贸市场去,在那里给我买了两只小鸡。我高兴极了,把绒团似的小鸡捧在手里又亲又吻,然后轻轻地放在纸盒里。
回家的路上,我忍不住几次打开盒盖看,两只小鸡低着头,好像在说悄悄话。可是到了家,我掀开盒盖一看,小鸡闭着眼,身子微微颤抖着。小鸡会不会死呀 我哭了起来。妈妈捧着小鸡,往它们身上哈着气。一会儿,一只小鸡动了一下,接着另一只小鸡也动了,又都叫了起来,我和妈妈把棉花铺在盒底上,轻轻地盖上了盒盖。
天黑了,我听见盒子里有响声,仔细一看,一只小鸡拱开盒盖,左看看,右看看,突然一下子跳了出来。
我装着没看见,心想: 。只见这只小鸡跌跌撞撞地向我的书桌走来,刚走几步,身子一歪坐在了地上。盒子里的小鸡着急地也想出来,可是站不稳,一下子掉了下来。我忍不住大声笑了起来。我把它们又放了回去。
睡觉前,我又掀开盒盖,看看小鸡睡没睡,小鸡听到响声,抬头叫了起来。我默默地说:“睡吧,我的小宝贝儿。”
我家里添了两个可爱的小生命,它们给我带来了无限的欢乐。
1、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2分)
悲伤——( ) 马虎——( )
2、短文描写小鸡时,既有静态描写,也有动态描写。请用“ ”在第四自然段中画出描写小鸡动态的相关句子。(2分)
3、请在短文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句子。(2分)
4、“我高兴极了,把绒团似的小鸡捧在手里又亲又吻,然后轻轻地放在纸盒里。”这句话中,“ 、 、 、 ”表达了“我”对小鸡的喜爱之情。(2分)
5、短文的题目叫《小鸡》,但是作者并没有介绍小鸡的外形,读了短文,我觉得用“ ”作为题目也很恰当。(2分)
二、现代文阅读理解。(14分)
白象
白象是我家的爱猫,它真是一只可爱的猫!
因为它浑身雪白,伟大如象,所以取名为白象。 白象的眼睛一黄一蓝,叫作“日月眼”。①它从太阳光里走来的时候,瞳孔细得几乎没有,两眼竟像话剧舞台上所装置的两只光色不同的电灯,见者无不惊奇赞叹。收电灯费的人看见了它,几乎忘记拿钞票;查户口的警察看见了它,也暂时不查了。
每天,我的幼女一吟读书回家,或她的大姐陈宝教书回家,一坐倒,白象就跳到她们的膝上,老实不客气地睡了。她们不忍拒绝,就坐着不动,向人要茶,要水,要鞋换,要报看。我同老婆就当听差,送茶,送水,送报。我们是间接服侍白象。
有一天,白象不见了。我们遍寻不得。正在担忧,它偕同一只斑花猫,悄悄地回来了,大家惊喜。原来它是找恋人去了,害得我们急死。
此后斑花猫常来,它也常去,大家不以为奇。我觉得白象更可爱了。因为它不像
鲁迅先生的猫,恋爱时在屋顶上怪声怪气,吵得他不能读书写稿,而用长竹竿来打。
后来它的肚皮渐渐大起来了。约莫两三个月之后,它的肚皮大得像一只白象。我们用一只旧箱子,把盖拿去,作为它的产床。有一天,它临盆了,一胎五子,三只雪白的,两只斑花的。大家称庆,连忙买新鲜鱼来给它调养。女孩子们天天冲奶粉给它吃。
小猫渐渐长大,两星期之后,都会爬动。白象育儿耐苦得很,日夜躺卧,让五个孩子纠缠。②它的身体庞大,在五只小猫看来,好比一个丘陵。它们恣意爬上爬下,好像西湖上的游客爬孤山一样。这光景真是好看。
1、用“ ”画出作者家的爱猫取名为“白象”的原因。(1分)
2、班委委员短文中,作者描写了哪些事件来体现一家人对白象的感情 照样子,概括出来。(2分)
3、读文中画“ ”的句子,理解填空。(7分)
(1)句①把白象的眼睛比作 ,写出了白象的“日月眼” 、
的特点。 (3分)
(2)句②将白象比作 和 ,将小猫比作 ,既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白象与小猫身体的大小差异,又通过小猫们在白象身上“恣意爬上爬下”,写出了母子间的 ,让人心生喜爱。(4分)
4、右边的漫画表现的是第 自然段描写的情景。请给这
幅漫画配上一个合适的标题: 。(2分)
5、医文要求短文的主角是白象,作者为什么要写鲁迅先生
的猫 请结合上下文回答。(2分)
三、现代文阅读理解。
老猫(节选)
季羡林
我养的第一只猫,就是老猫虎子。它刚来我家时,比老鼠大不了多少。它并没有什么特点,就是一只最平常的狸猫,身上有虎皮斑纹,颜色不黑不黄,并不美观。但是异于常猫的地方也有,它有两只炯炯有神的眼睛,两眼一睁,还真虎虎有虎气,因此起名叫虎子。它脾气也确实暴烈如虎,它从来不怕任何人,谁要
想打它,不管是用鸡毛掸子,还是用竹竿,它从不回避,而是向前进攻,声色俱厉。
除了暴烈咬人以外,它还有另外一面,就是温柔敦厚的一面。我举一个小例子。虎子来我们家以后的第三年,我又要了一只小猫。这是一只混种的波斯猫,浑身雪白,毛很长,但在额头上有一小片黑黄相间的花纹。我们家人管这只猫叫
洋猫,起名咪咪;虎子则被尊为土猫。这只猫的脾气同虎子完全相反,胆小、怕人,从来没有咬过人,只有在外面跑的时候才露出一点儿野性。这两只猫并没有血缘关系,但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一进门虎子就把咪咪看作是自己的亲生女儿。它自己本来没有什么奶,却坚决要给咪咪喂奶,把咪咪搂在怀里,让它咂自己的干奶头,它眯着眼睛,仿佛在享着天福。
1、老猫为什么叫虎子 请用“ ”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2、思考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老猫的,完成思维导图。
3、对短文的情感表达和语言风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短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动人。
B.作者抓住了老猫的特点,写了其名字的由来,表达出对老猫的喜爱。
C.作者更喜欢小猫咪咪,写虎子是为了衬托出咪咪的漂亮可爱。
D.短文描写老猫的性格时,用了列举事例的方式来表现老猫的特点。
4、请展开想象,从动作、神态等方面写一写虎子对咪咪温柔慈爱的样子。
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
一、1、ABCD;
2、听觉 拟人 比喻 雨后池塘热闹的景象赞美;
3、动作 生动地描写出孩子们捉鱼时动作敏捷迅速,喜欢捉鱼的样子,表现出作者对孩子们的赞美之情;
4、C;
5、体会到了作者对乡村的热爱与怀念之情。
二、1、田埂边 田地上 山脚下 山顶
2、田埂水渠蝌蚪图 山脚桃花图
3、农作物 蓬勃的生机 喜爱
4、C
三、1、时间 中午 随意炊烟 黄昏(或傍晚) 纯粹炊烟
2、我钟爱炊烟,一如我钟爱这朴实的乡村生活。
3、拟人 温柔 乡村里的炊烟 城里的炊烟 丝丝缕缕 乡村炊烟和生活
4、有可能会想起妈妈温暖的怀抱以及能够抚慰人心的笑容,还可能会想到家里人做好了可口的饭菜,等待着他们回家品尝的场景。
第二单元
一、1、海豚十分聪明。海豚被誉为“海上救生员”。
2、跳起来叼头顶的球 驮着人游动
3、××√
4、CD
5、问题:作者为什么说海豚比大猩猩还聪明呢
回答:因为海豚十分聪明,而且身手很敏捷。它不仅会把尾巴抬起来前后摆动地和人打招呼,还会把落难的人护送到海岸边。
二、1、①直接方法 ②地球物理 ③发射火箭到其他天体去引发爆炸,获
取资料 ④地震波
2、太阳分裂说 灰尘聚合说
3、【示例】结合生活经验 这样写可以生动地表现地球内部很热的特点
【示例】上网查资料、查阅书籍
三、1、善打洞 身披鳞甲
2、(1)√(2)×(3)√(4)√
3、奇特长相 生活习惯 捕食方法
4、因为很多人误认为用穿山甲鳞片入药能治疗风湿、恶疮等疾病,因此穿山甲遭到大量捕杀。大量的非法猎捕使穿山甲面临严重的生存威胁。
穿山甲的捕食方法有哪些
5、短文第②段主要通过具体的数字来描写穿山甲的外形,语言准确、严谨;链接材料7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描写穿山甲的外形,语言形象、生动。
第三单元
一、1、成功的花 血雨
2、C
3、(1)D
(2)努力拼搏(艰苦奋斗) 对艰苦奋斗的人们的赞美
不要只羡慕别人的成功,要学习他们为成功付出的努力和不断拼搏的精神
二、1、B
2、松林 夜莺 长脚秧鸡 视觉 大河 小溪 宁静 美丽
3、夜晚已经来临 星星倒映在河水中,泛着点点银光
5、表达出诗人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6、A
三、1、3 迹 离 力 i
2、雨点落在绿叶上,使绿叶变得更鲜、更绿。像珍珠一样圆润的雨珠从绿叶上滚落下来,落到地面上,溅起一朵朵水花。
3、A
4、C
5、“春天的调色板”上还会有嫩绿的小草,怒放的鲜花和叽叽喳喳的小鸟。
第四单元
一、1、悲伤;讨厌;粗心
2、一只上鸡拱开盒盖,左看看,右看看,突然一下子跳了出来。
3、我看你要干什么。
4、高兴极了;棒;又亲又吻;轻轻地
5、可爱的小性命。
二、1、因为它浑身雪白,伟大如象,所以取名为白象。
2、白象丢失时到处找它为产子后的白象买鱼、冲奶粉
3、(1)舞台上光色不同的电灯 颜色不一 有神
(2)丘陵 孤山 游客 亲密和谐
4、7 白象及其五子
5、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将白象与鲁迅先生的猫进行对比,用鲁迅先生
的猫的吵闹、烦人衬托出白象的乖巧懂事,不扰主人,更能突出作者对白象的喜爱之情。
三、1、它有两只炯炯有神的眼睛,两眼一睁,还真虎虎有虎气,因此起名叫虎子。
2、外形 暴烈如虎 温柔敦厚
3、C
4、在吃饭的时候,主人有时丢点儿鸡骨头、鱼刺,虎子只蹲在旁边,瞅着咪咪吃,从来不同它争食。有时还“咪咪”上两声,好像是在说:“吃吧,孩子!安安静静地吃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