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单元第7课《“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单元第7课《“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5-26 05:56: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简述“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和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的主要史实,认识“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
【教材分析】
本课位于《中国历史》八年级下P32——3 ( http: / / www.21cnjy.com )5,主要介绍的是我国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进程中,经历的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的时期──“文化大革命” 的十年。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 的出发点是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维护党的纯洁和寻求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但由于党内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发展越来越严重,毛泽东等对党和国家的政治状况作了错误的估计,在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上混淆了是非。结果,事与愿违,“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反而给社会主义事业造成严重的挫折和损失。“文化大革命”提供了反面教训,没有这个教训,就不可能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路线和政策。二月抗争是在党和国家正在遭受严重灾难的情况下发生的,是老一辈革命家同林彪、江青一伙的斗争。其目的是力图纠正“文化大革命” 的错误。在这场斗争中,老一辈革命家代表了党和人民的意志,表现了无私无畏的凛然正气。
【学情分析】
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日益 ( http: / / www.21cnjy.com )增强,参与意识较以前有所增长,但其认识仍带有片面性和表面性。“文化大革命”离我们并不遥远,学生的祖父辈亲身经历过动荡的十年,因此学生容易获得第一手学习资料。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识:文化大革命的发动;中央文革小组的成立;全国动乱局面的出现;二月抗争;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国民经济出现转机;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对十年内乱过程的思考,培养学生高度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对十年内乱原因、经验教训的思考,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十年内乱发生原因的阐 ( http: / / www.21cnjy.com )述,使学生认识到,它的发生不是偶然的,是党内“左”倾错误严重发展的结果;通过简述“文化大革命” 中民主法制和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的主要史实,认识“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通过讲述二月抗争,使学生认识到,面对大动乱的局势,一些老一辈革命家挺身而出,进行抗争,代表了党和人民的意志,表现了老一辈革命家无私无畏的凛然正气;通过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使学生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个伟大的党,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
【教学重点】
本课重点是“文化大革命” 的发动及所造成的危害、二月抗争。
【教学难点】
本课难点是认识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刘少奇追悼会”图片,播放“刘少奇冤案”录像。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
学习新课 动乱和灾难 指导学生阅读P32课文,了解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原因、时间等。教师向学生介绍“一月风暴”和“二月逆流”。动脑筋:请你评论一下当年“文化大革命” 中“打倒一切,全面内乱” 的种种现象。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粉碎林彪和江青反革命集团 出示林彪反革命集团图片,简介“九一三事件”,播放粉碎四人帮录像。出示“1966—1976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图,教师介绍文革给社会带来经济的损失。 解决难点问题。
上山下乡 出示“上山下乡”资料 扩充学生的知识面。
板书 设计 第7课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一、动乱和灾难 1966年 二月逆流二、粉碎林彪和江青反革命集团 1971年9月13日,九一三事件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