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5-26 06:01: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教材分析]
本课位于《中国历史》八年级上P7——11 ( http: / / www.21cnjy.com ),《南京条约》的签订,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攫取了许多权利,但他们贪婪的欲望并没有得到满足,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无理提出“修约” 的要求,遭拒绝后,在此发动侵略战争,以此逼迫清政府就范。因为这次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历史上称之为第二次鸦片战争。这期间沙皇俄国乘机掠夺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西方列强和清政府联合绞杀了太平天国运动。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了鸦片战争历史后,对于中国近代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发展有个大致了解。火烧圆明园是学生熟知的一个历史事件,而领土的丧失和版图的变化是学生最想了解的历史史实,借此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大发愤学习,努力奋斗。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探询战争的借口、了解战争的经过,使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恶行径,清朝统治者的腐败无能,火烧圆明园,土地被强暴割占,以及农民起义军反抗斗争的历史史实。
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并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分析民族的强与弱,国家的先进与落后与它们的命运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大发愤学习,努力奋斗。
[教学重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列强侵华罪行”。
[教学难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火烧圆明园》录象,导入新课。 接近学生的生活创设情境,吸引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注意力。
学 习 新 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展示“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资料,了解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出示《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学生自学课文,结合自己查找的资料,说一说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出示雨果的文章和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让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悟出:落后就要挨打。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识别历史地图和运用历史地图能力。 完成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目标。
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 动态演示沙俄侵占我国领土示意图。动脑筋:根据《俄国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叙述沙俄侵占我国北方领土的情况,比一比,看谁叙述的更清楚、准确、全面。 培养学生的识别历史地图的能力。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播放《太平天国》录象,学生自学课文,了解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历史。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深入剖析 展示《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内容,通过不平等条约来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造成的影响。 培养学生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板书 设计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10月——1860年10月 英国、法国 火烧圆明园二、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 150多万平方公里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击毙华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