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3《声的利用》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201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3《声的利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05-26 07:03:34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2.3《声的利用》基础演练
一、选择题
1.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大地震、大海啸、 ( http: / / www.21cnjy.com )龙卷风等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地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在灾害发生后救护伤员时,医生、护士所采取的措施和用到的器材中,包含着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听诊器诊断伤员的心跳声和呼吸声,是利用固体能够传声的道理
B.用B超检查伤员内脏是否受到损伤,是利用了次声波穿透能力强的特点
C.夹取消毒棉擦伤口的镊子是费力杠杆,虽然费了力,但可以省距离
D.用针筒抽取药液时,药液因受到针筒的吸引力作用而进入了针筒
2.如图所示,用高压放电的电火花产生一个冲 ( http: / / www.21cnjy.com )击波,再用椭球形凹面镜使声波反射后集中到胆结石上,就能使胆结石粉碎。这一现象主要说明(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声音是一种波 B.只有用凹面镜才能反射声波
C.声波具有能量 D.只有把声波集中起来,它才具有能量
3.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 ( http: / / www.21cnjy.com )强烈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中国国际救援队及时赶到灾区进行救援.被埋者也要积极采取措施配合,方法之一是不断敲击周围坚硬物体,其目的是( )
A.利用声传递能量 B.将周围物体砸开
C.消除寂寞 D.利用声传递信息
4.人们把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超声波.下列事实中,应用了次声波的有( )
A.用声纳测海底的深度 B.蝙蝠确定目标的方向和距离
C.海豚判断物体的位置和大小 D.用仪器监听海啸
5.“B超”机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是人们却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是因为( )
A.声音太大
B.声音的频率大于人们能听到声音的频率
C.声音太小
D.声音的频率小于人们能听到声音的频率
6.2008年5月12日1 ( http: / / www.21cnjy.com )4时28分,在四川的汶川发生了8.0级大地震!数万人不幸遇难!数百万人失去家园!以下是关于被困在废墟里的人自救的一些措施,其中切实可行的是( )
A.大声呼救
B.静等救援人员来营救
C.见缝就钻,从废墟中爬出来
D.用硬物敲击预制板或墙壁,向营救人员求救
7.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课堂上听到老师的讲话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B.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C.在城市道路旁设置隔声板,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8.通过声音能传递信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根据敲打物体发出的声音来鉴别物体质量的好坏,以下行为中用以达到这一目的是( )
A.铁匠用小锤敲打烧红的毛坯 B.瓜农用手拍打西瓜
C.顾客用手轻轻敲打瓷器 D.瓦匠用瓦刀敲打红砖
9.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是( )
A.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大雨的到来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确诊
C.比赛场上发令员的枪声
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10.新年联欢会,一位同学手持一面小鼓 ( http: / / www.21cnjy.com ),置于点燃的蜡烛附近,鼓面面对烛火,敲响小鼓,周围同学看到烛火随着鼓声舞动.对这一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
A.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B.烛火舞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C.鼓面振动产生的是超声波
D.周围同学听到的鼓声是由空气传来的
11.2004年埃及一家私营航空公 ( http: / / www.21cnjy.com )司的一架波音737型客机在红海旅游城市沙姆沙伊赫起飞后不久坠入海中,造成机上135名乘客和13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空难发生后,搜救人员利用声纳设备探测坠入大海中的飞机残骸.则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声纳设备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
B.声纳设备是利用次声波工作的
C.超声波在海水中传播比在空气中传播的快
D.声纳设备可以探测出残骸所处位置的海水深度
12.下列说法属于由声音传递信息的是( )
A.给患者除去体内结石
B.炮声震聋了耳朵
C.给患者做“B超”
D.三种说法都不是
13.扫地机器人工作时会自动躲避障碍物,其避障的工作原理类似蝙蝠,则它对外发射的是( )
A.激光 B.超声波 C.次声波 D.三种都有可能
14.一种新型保险柜安装有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锁.这种声纹锁辨别主人声音的依据是(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声速
15.如图所示,其中利用了超声波的是( )
A.
小孩对着山壁喊话
B.
蝙蝠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
C.
工人用电钻钻墙
D.
敲击编钟发声
二、填空题
16.夏天的傍晚,一些中老年人喜欢 ( http: / / www.21cnjy.com )跳广场舞,优美的舞曲是由于扬声器的纸盆 发出的,声音是通过 传入人耳的,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有人建议跳舞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的.蝴蝶扇动翅膀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5-6次,人 (填“能”或“不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这种声波属于 .
17.在一个两端开口纸筒的一端蒙上橡皮膜,用橡皮筋扎紧。对着火焰敲橡皮膜,火焰会_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__。
18.如图所示,把点燃的蜡烛放在音箱前,当音箱发出声音时,烛焰被音箱所发声音吹得来回摆动。此现象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
19.医生给孕妇做B超,说明声波能够传递 ( http: / / www.21cnjy.com ) ;外科医生向人体内的结石发射 ,结石会被击成细小的粉末,可以顺畅地排出体外,这说明声波具有 .
20.如图是工人师傅用一把 ( http: / / www.21cnjy.com )螺丝刀探听电动机内部运转是否正常的做法,该现象说明 可以传声;通过听到的声音可以判断电动机内部运转是否正常,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 (选填“能量”或“信息”).
( http: / / www.21cnjy.com )
21.医生给孕妇做B超,说明声波能够传递 ;医生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够传递 .
22.频率高于20000Hz声音叫 ,低于20Hz声音叫 .这两种声音人耳都 (填“能”或“不能”)听到.
23.超低空飞行的战斗机有时会把居民家的窗玻璃振破,说明战斗机飞行时会产生很大的 ,同时声波可以传递 .
24.2014年5月30 ( http: / / www.21cnjy.com )日,在云南省盈江县发生6.1级地震,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地震时伴有 声波产生;医生用的“B超”是利用 声波获得信息.
25.如图,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 ( http: / / www.21cnjy.com ).听诊器运用了声音 (填“具有能量”或“传递信息”)的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 (填“音调”或“响度”).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试题分析:用听诊器诊断是将声音通过橡胶 ( http: / / www.21cnjy.com )管中的空气来传播,减少了声音的发散,增大了声音的响度,故A错误。B、用B超检查是利用超声波穿透力强的特点,而不是次声,B错误。C、镊子是费力杠杆,根据功的原理,虽然费了力,但可以省距离,C正确为答案。D、用针筒抽取药液时,药液因受到大气压的作用而进入针筒,D错误。
考点:声音的传播、B超、杠杆
2.C
【解析】
试题分析: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声波能击碎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故应选C。
考点:声音的利用
3.D
【解析】解:在地震中遇难,被埋在地震废墟下时,不要大声呼喊,要保存体力,不断敲击周围坚硬物体,发出声音,通过声音传递信息,被搜救人员发现.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能够传递信息的应用,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相对比较简单.
4.D
【解析】解:A、声呐,又称超声雷达,利用超声定向性强的特点.
B、蝙蝠发出超声来定位,利用超声定向性强的特点.
C、海豚可以发出超声,利用超声定向性强的特点.
D、海啸可以发出次声,用仪器监测次声,可以预防海啸带来的灾害.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超声和次声应用范围的熟悉情况.
5.B
【解析】解:“B超”机的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此频率高于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所以人耳听不到超声波;
故选B.
【点评】解决此类题目要结合人能够区分声音频率范围进行解答.
6.D
【解析】解:A、大声呼救会耗尽自己的体力,并且呼声容易分散,不容易被人发现.不符合题意.
B、静等着营救人员前来营救,这是很被动的方法,如果没有人发现有被困人员,会让自己失去获救的机会.不符合题意.
C、见缝就钻,可能把自己挤在缝隙中,或导致墙壁倒塌,不可取,不符合题意.
D、用硬物敲击预制板或墙壁,固体传声效果比较好,减小声音的分散,容易让营救人员发现有被困人员.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这是一道考查生活常识的题,平时应加强安全教育,增强自救能力.
7.ACD
【解析】解:
A、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大都是由于空气传播的.故A正确;
B、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B错误;
C、在城市道路旁设置隔声板,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正确;
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故D正确.
故选ACD.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能传递信息和能量及声音的音色在生活中的应用,是一道声学综合题.
8.BC
【解析】解:A、铁匠用小铁锤敲打烧红的毛坯,目的是将毛坯打造成型,没有利用到声音,故不符合题意;
B、瓜农用手拍打西瓜,是通过辨别西瓜振动发出的音调和音色来判断西瓜是否长熟,故B符合题意;
C、顾客用手轻轻敲打瓷器,是利用音色来辨别瓷器的好坏,故符合题意;
D、瓦匠用瓦刀敲打红砖目的是将砖打开,没有利用到声音,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C.
【点评】本题考查声音特性中的音色,在生活中人们辨别区分物体所依靠的大都是音色.
9.D
【解析】解:声音既能传递信息也能传 ( http: / / www.21cnjy.com )递能量,隆隆的雷声、医用“B超”和听诊器以及比赛场上发令员的枪声等都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而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音能传递能量.故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能传递信息和能量的认识与了解,是一道基础题.
10.C
【解析】
试题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声音是由振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产生的,声音能传递能量.人的听觉范围是20赫兹到20000赫兹,以及高于20000赫兹的是超声波,低于20赫兹是次声波.
解:当魔术师敲响小鼓时,鼓面振动,产生声音,声音能传递能量,使蜡烛火焰跳动.
听到的鼓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同学耳朵里,这说明声音在人的听频范围内,不是超声或次声.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是由振动产生,以及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了解和掌握.
11.B
【解析】
试题分析:超声波和次声波都是声波,声 ( http: / / www.21cnjy.com )纳设备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其都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且在传播过程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传播声音,且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最慢的是气体;真空不能传声.
解:A、声纳设备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故A正确;
B、声纳设备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而不是利用次声波工作的,故B错误;
C、由于一般情况下,液体传声比气体快,所以超声波在海水中传播比在空气中传播的快,故C正确;
D、声纳设备可以探测出残骸所处位置的海水深度,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知道超声波和次声波在生活中的应用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12.C
【解析】
试题分析: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声呐”的利用、医用“B超”等;
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如: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超声波碎石”等.
解:A、给患者除去体内结石,利用了超声波能够传递能量,不符合题意;
B、炮声震聋了耳朵,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不符合题意;
C、给患者做“B超”,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信息,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利用,利用声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属于基本内容,比较简单.
13.B
【解析】
试题分析:蝙蝠总是傍晚出来,追捕飞虫. ( http: / / www.21cnjy.com )它飞行可不是靠眼睛观察,而是靠嘴上一个小喇叭形的器官发出一种超声波,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从而判断飞虫的位置.
解:蝙蝠发出的是人耳听不到的超 ( http: / / www.21cnjy.com )声波;它能准确的判断障碍物或捕捉目标的位置,是由于回声定位的原理.机器人能够自动躲避障碍物,其工作原理类似蝙蝠,也是采用超声波波来侦测、判断障碍物及空间方位.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超声波的定义和应用,此题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知识.
14.B
【解析】
试题分析:不同物体发声时,声音的特色不同,就是指音色不同.
解:因为每个人的发声音色不同,而声纹锁是依据音色来进行判断的,只能按照设定的音色打开;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音色定义的理解与应用.
15.B
【解析】
试题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人能听到的声音 ( http: / / www.21cnjy.com )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而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0Hz,人类听不到超声波的频率声音,结合题意看人耳能否听到声音,凡是能够听到的都不是超声波的声音频率范围.
解:A、小孩在山谷里对着山壁喊话时,会有回声现象,人能听到,不是超声波,不符合题意;
B、蝙蝠发出的声音频率范围是10000~1 ( http: / / www.21cnjy.com )20000Hz,此范围是大多数是超声波,因为声波可以传递信息,所以可以判断障碍物的距离,符合题意;
C、电钻钻墙壁发出的声音能够听到,会产生难听的噪声,人能听到,不是超声波,不符合题意;
D、敲击编钟,编钟因振动发出声音,人能听到,不是超声波,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此题从应用方面考查对超声波概念的理解情况,知道超声波是人类听不到的.属于基础知识.
16.振动;声源,不能;次声波
【解析】
试题分析:舞曲是扬声器纸盆振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产生的;将音箱的音量调小,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蝴蝶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5-6次,则飞行时翅膀振动的频率为:5~6HZ,是次声波,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所以不能听到蝴蝶飞过。
考点:声音的产生;防治噪声的途径;次声波
17.偏移 声音具有能量
【解析】
试题分析:由于声波具有能量,在敲橡皮膜发出声音时,产生的声波会使火焰发生偏移。
考点:声现象
18.能量
【解析】
试题分析:烛焰在摇晃说明它获得了能量,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为点燃的蜡烛放在正在发声的音箱前,由于音箱的纸盆振动,带动空气振动,故发现烛焰随着声音来回摆动,表明了声波能传递能量.
考点:声与能量
19.信息,超声波,能量.
【解析】解:B超可以探测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超声波具有能量,可以将体内的结石击碎,然后排出体外.
故答案为:信息,超声波,能量.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声音传播特点的掌握情况.
生活中有很多关于声音的具体应用,平时要多观察,注意和物理知识的联系.
20.固体;信息.
【解析】解:工人师傅用一把螺丝刀探听电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机内部运转是否正常的做法,由于固体可以传递声音,所以通过听到的声音可以判断电动机内部运转是否正常;该现象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故答案为:固体;信息.
【点评】知道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并能利用上述特点解决实际问题,同时知道声音即可传递信息,又可传递能量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21.信息,能量.
【解析】解:给孕妇做B超,这样医生就可以得到胎儿的信息,所以医生给孕妇做B超,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只有给结石一定的能量,才能把结石粉碎,所以医生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够传递能量.
故答案为 信息,能量.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两个利用,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
22.超声,次声,不能.
【解析】解: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这两种声音人耳都无法听到.
故答案为:超声,次声,不能.
【点评】本题考查超声和次声的定义,需要熟练背诵.
23.噪声;能量
【解析】
试题分析: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声呐”的利用、医用“B超”等;
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如: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超声波碎石”等.
解:战斗机在飞行时,其巨大的声音能将附近 ( http: / / www.21cnjy.com )居民的窗户玻璃震碎,即说明声音比较有“劲”,产生很大的噪声.也可以传递能量.战斗机把玻璃震碎,是声波引起空气振动将玻璃震碎,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故答案为:噪声;能量.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声音的利用,利用声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属于基本内容,比较简单.
24.次;超
【解析】
试题分析:(1)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 ( http: / / www.21cnjy.com )20000Hz,高于20000Hz的是超声波,低于20Hz的是次声波,地震前夕发出次声波,人感觉不到,动物能感觉到.
(2)超声波的频率很高,具有较大能量,也有很强的穿透性,在医学领域有很多应用.
解:(1)自然灾害火山爆发、地震、台风等都能产生次声波,这种声波可以绕过较大的障碍物传播的很远.
(2)超声波具有较强的穿透性,并且能够传递信息,所以医学中B超是利用超声波可准确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
故答案为:次;超.
【点评】本题考查了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知道超声波具有频率高、能量大、穿透性强等特点、次声波的范围等相关知识,综合性强,体现了生活之中处处有物理.
25.传递信息;响度
【解析】
试题分析:声音的响度和物体的振幅有关, ( http: / / www.21cnjy.com )还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离越远,响度越小;平时可以利用减少声音分散的方法来提高响度,如喊话时把手做成喇叭状放在嘴边.
解: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是因为声音能传递信息,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橡胶管减少了声音的分散,提高了响度;
故答案为:传递信息;响度.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传递信息的原理,提高响度的方法,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要求平时学习时,要多联系生活、多解释,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015-201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2.3《声的利用》能力提升训练
一、选择题
1.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8.1级强烈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中国国际救援队及时赶到灾区进行救援.被埋者也要积极采取措施配合,方法之一是不断敲击周围坚硬物体,其目的是( )
A.利用声传递能量 B.将周围物体砸开
C.消除寂寞 D.利用声传递信息
2.人们把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超声波.下列事实中,应用了次声波的有( )
A.用声纳测海底的深度 B.蝙蝠确定目标的方向和距离
C.海豚判断物体的位置和大小 D.用仪器监听海啸
3.“B超”机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是人们却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是因为( )
A.声音太大
B.声音的频率大于人们能听到声音的频率
C.声音太小
D.声音的频率小于人们能听到声音的频率
4.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四川的汶川发生了8.0级大地震!数万人不幸遇难!数百万人失去家园!以下是关于被困在废墟里的人自救的一些措施,其中切实可行的是( )
A.大声呼救
B.静等救援人员来营救
C.见缝就钻,从废墟中爬出来
D.用硬物敲击预制板或墙壁,向营救人员求救
5.通过声音能传递信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根据敲打物体发出的声音来鉴别物体质量的好坏,以下行为中用以达到这一目的是( )
A.铁匠用小锤敲打烧红的毛坯 B.瓜农用手拍打西瓜
C.顾客用手轻轻敲打瓷器 D.瓦匠用瓦刀敲打红砖
6.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是( )
A.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大雨的到来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确诊
C.比赛场上发令员的枪声
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7.新年联欢会,一位同学手持一面小鼓, ( http: / / www.21cnjy.com )置于点燃的蜡烛附近,鼓面面对烛火,敲响小鼓,周围同学看到烛火随着鼓声舞动.对这一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
A.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B.烛火舞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C.鼓面振动产生的是超声波
D.周围同学听到的鼓声是由空气传来的
8.下列说法属于由声音传递信息的是( )
A.给患者除去体内结石
B.炮声震聋了耳朵
C.给患者做“B超”
D.三种说法都不是
9.如图所示,其中利用了超声波的是( )
A.
小孩对着山壁喊话
B.
蝙蝠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
C.
工人用电钻钻墙
D.
敲击编钟发声
10.下列事例中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
B.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C.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D.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11.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声波能传递能量
C.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利用强超声波对钢铁、宝石、金刚石等坚硬物体进行钻孔和切割加工
B.在建筑方面,设计、建造大厅堂时,必须把回声现象作为重要因素加以考虑
C.在石油勘探时,常采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工地震的方法,即在地面上埋好炸药包,放上一个探头,把炸药引爆,探头就可以接受到地下不同层间界面反射回来的声波,从而探测出地下油矿
D.利用超声波能够预报地震、侦察台风和大气中的核爆炸
13.2015年12月20日中午, ( http: / / www.21cnjy.com )深圳光明新区工业园发生山体滑坡事故.消防队员及时赶到灾区进行救援,被埋者也要积极采取措施配合,方法之一是不断敲击周围坚硬物体,其目的是( )
A.将周围物体砸开 B.利用声传递能量
C.利用声传递信息 D.消除寂寞
14.下列实例中,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利用B超检查身体
B.利用声呐探测海洋深度
C.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D.医生用听诊器诊断疾病
15.关于物理知识的应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电视遥控系统使用的红外线是不可见光
B.医院杀菌用的紫外线是可见光
C.雷达天线发射和接收的是无线电波
D.医生用超声波为人们检查身体
16.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超声波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下列事例中,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是( )
A.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B.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
C.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
D.用超声波对钢铁钻孔
1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两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发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D.蝙蝠视力很差,它通过接收自己发出的超声波的回声来探测周围的物体
18.小华在学习了一章后,总结出以下四点,你认为其中错误的是( )
A.声音是靠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
C.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小于340m/s
D.声具有能量
19.伦敦奥运会期间英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军方将配备一种远程声波安保设备,该设备工作时可以产生高达150分贝的声音,尖锐的声响会让人耳感到刺痛,既可用作高音喇叭,也可用作非致命性武器驱散人群.关于该设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设备产生的是超声波
B.该设备产生的是次声波
C.“150分贝”是指所产生声音的响度
D.“150分贝”是指所产生声音的音调
20.下列事例中,没有利用超声波的是( )
A.蝙蝠利用声波导航
B.用声呐探测海深
C.用B超做体检
D.用听诊器检查身体
二、填空题
21.夏天的傍晚,一些中老年人喜欢 ( http: / / www.21cnjy.com )跳广场舞,优美的舞曲是由于扬声器的纸盆 发出的,声音是通过 传入人耳的,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有人建议跳舞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的.蝴蝶扇动翅膀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5-6次,人 (填“能”或“不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这种声波属于 .
22.医生给孕妇做B超,说明声波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够传递 ;外科医生向人体内的结石发射 ,结石会被击成细小的粉末,可以顺畅地排出体外,这说明声波具有 .
23.如图是工人师傅用一把螺丝刀探 ( http: / / www.21cnjy.com )听电动机内部运转是否正常的做法,该现象说明 可以传声;通过听到的声音可以判断电动机内部运转是否正常,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 (选填“能量”或“信息”).
24.医生给孕妇做B超,说明声波能够传递 ;医生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够传递 .
25.频率高于20000Hz声音叫 ,低于20Hz声音叫 .这两种声音人耳都 (填“能”或“不能”)听到.
26.如图,医生正在用听诊 ( http: / / www.21cnjy.com )器为病人诊病.听诊器运用了声音 (填“具有能量”或“传递信息”)的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 (填“音调”或“响度”).
27.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除去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波能传递 ,中国传统中医有“望、闻、问、切”检查病人,其中“闻”就是听的意思,这是利用声波能传递 .
28.爆炸声会使附近的门窗发出响声,强烈的爆 ( http: / / www.21cnjy.com )炸声甚至可以将窗玻璃震碎,这说明声音能传递 .利用回声测量海水深度是利用声音来传递 .
29.生命探测仪原理其实很简单,因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任何生命体周围都会存在许多生命信息.这些信息通过各种能量形式表现在身体外部,如电磁波、声波和光波等,这些波的频率一般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雷达生命探测仪主要是靠接收生命周围的 来确定幸存者的方位的;声波生命探测仪是利用声波能够传递 的原理来探测是否有生命迹象的;光纤生命探测仪是利用光信号在光纤内壁多次 向前传播的.
30.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一部分,会看到水花四溅,说明 ;医生利用听诊器为孩子诊病,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 .
三、简答题
31.讨论:振动会发出声音,为什么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却能听到讨厌的蚊子声?
四、综合题
32.利用回声可以测量声 ( http: / / www.21cnjy.com )源到障碍物的距离。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从海面向海底垂直发发射超声波,经过4s后接收到回波信号,已知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30m/s,请简要回答或计算出下列问题。
⑴人耳能听到超声波吗? (填“能”或“不能”)
⑵被测量处海洋的深度为多少? 米
⑶利用超声波的反射能否进行太空测距?为什么?
⑷请你说出超声波的特点,两个即可。
⑸请你再说出超声波在实际生活中的两个应用的实例。
五、实验题
33.下图为一声速测量仪器的使用说明书和实验装置图,阅读并回答问题.
(1)若把铜铃放在甲、乙的中点,则液晶显示屏的示数 .
(2)一同学将铜铃放到甲的左边,并与乙在一条直线
上,则铜铃离甲越远,液晶显示屏的数值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一同学想验证温度越高,声速越大,把铜铃固定放在甲的左边,然后加热甲乙之间的空气,则液晶显示屏的数值将( )
A.变大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4)已知S1=20cm,S2=80cm,液晶显示屏上显示:1.765,则此时声速约为多少m/s?
参考答案
1.D
【解析】解:在地震中遇难,被埋在地震废墟下时,不要大声呼喊,要保存体力,不断敲击周围坚硬物体,发出声音,通过声音传递信息,被搜救人员发现.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能够传递信息的应用,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相对比较简单.
2.D
【解析】解:A、声呐,又称超声雷达,利用超声定向性强的特点.
B、蝙蝠发出超声来定位,利用超声定向性强的特点.
C、海豚可以发出超声,利用超声定向性强的特点.
D、海啸可以发出次声,用仪器监测次声,可以预防海啸带来的灾害.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超声和次声应用范围的熟悉情况.
3.B
【解析】解:“B超”机的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此频率高于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所以人耳听不到超声波;
故选B.
【点评】解决此类题目要结合人能够区分声音频率范围进行解答.
4.D
【解析】解:A、大声呼救会耗尽自己的体力,并且呼声容易分散,不容易被人发现.不符合题意.
B、静等着营救人员前来营救,这是很被动的方法,如果没有人发现有被困人员,会让自己失去获救的机会.不符合题意.
C、见缝就钻,可能把自己挤在缝隙中,或导致墙壁倒塌,不可取,不符合题意.
D、用硬物敲击预制板或墙壁,固体传声效果比较好,减小声音的分散,容易让营救人员发现有被困人员.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这是一道考查生活常识的题,平时应加强安全教育,增强自救能力.
5.BC
【解析】解:A、铁匠用小铁锤敲打烧红的毛坯,目的是将毛坯打造成型,没有利用到声音,故不符合题意;
B、瓜农用手拍打西瓜,是通过辨别西瓜振动发出的音调和音色来判断西瓜是否长熟,故B符合题意;
C、顾客用手轻轻敲打瓷器,是利用音色来辨别瓷器的好坏,故符合题意;
D、瓦匠用瓦刀敲打红砖目的是将砖打开,没有利用到声音,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C.
【点评】本题考查声音特性中的音色,在生活中人们辨别区分物体所依靠的大都是音色.
6.D
【解析】解:声音既能传递 ( http: / / www.21cnjy.com )信息也能传递能量,隆隆的雷声、医用“B超”和听诊器以及比赛场上发令员的枪声等都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而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音能传递能量.故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能传递信息和能量的认识与了解,是一道基础题.
7.C
【解析】
试题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声音是由 ( http: / / www.21cnjy.com )振动产生的,声音能传递能量.人的听觉范围是20赫兹到20000赫兹,以及高于20000赫兹的是超声波,低于20赫兹是次声波.
解:当魔术师敲响小鼓时,鼓面振动,产生声音,声音能传递能量,使蜡烛火焰跳动.
听到的鼓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同学耳朵里,这说明声音在人的听频范围内,不是超声或次声.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是由振动产生,以及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了解和掌握.
8.C
【解析】
试题分析: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声呐”的利用、医用“B超”等;
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如: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超声波碎石”等.
解:A、给患者除去体内结石,利用了超声波能够传递能量,不符合题意;
B、炮声震聋了耳朵,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不符合题意;
C、给患者做“B超”,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信息,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利用,利用声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属于基本内容,比较简单.
9.B
【解析】
试题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人能听到的声音 ( http: / / www.21cnjy.com )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而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0Hz,人类听不到超声波的频率声音,结合题意看人耳能否听到声音,凡是能够听到的都不是超声波的声音频率范围.
解:A、小孩在山谷里对着山壁喊话时,会有回声现象,人能听到,不是超声波,不符合题意;
B、蝙蝠发出的声音频率范围是10000~ ( http: / / www.21cnjy.com )120000Hz,此范围是大多数是超声波,因为声波可以传递信息,所以可以判断障碍物的距离,符合题意;
C、电钻钻墙壁发出的声音能够听到,会产生难听的噪声,人能听到,不是超声波,不符合题意;
D、敲击编钟,编钟因振动发出声音,人能听到,不是超声波,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此题从应用方面考查对超声波概念的理解情况,知道超声波是人类听不到的.属于基础知识.
10.B
【解析】
试题分析: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声呐”的利用、医用“B超”等;
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如: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超声波碎石”等.
解:A、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B、利用超声波排除人本内的结石,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C、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D、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声的利用,是一道声学的基础题;声波传递信息和能量的性质可以应用在很多方面.
11.B
【解析】
试题分析:(1)超声波也是声波,能够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2)声音既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
(3)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4)人耳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超声波,不在人耳听觉范围之内.
解:
A、超声波能够在空气中传播,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电子牙刷就是利用了这个道理,该选项说法正确;
C、超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0Hz,频率太高,即音调太高,其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之内,所以听不到超声波,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点评】此题结合超声波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原因和传播条件,知道超声波具有能量.
12.D
【解析】
试题分析:解决此题需掌握:①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
②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反射 ( http: / / www.21cnjy.com )回来形成的,从声音的波形来说,当原音和回音的波形基本重合时,声音响度变大,当原音和回音的波形不重合时,听到的就是混响效果.
③地震是由于地层深部发生剧烈的结构变化造成的,而这些变化所造成的震动并不能达到那么高频率,就像我们敲石头,是无论如何也发不出超声波的.
解:A、利用强超声波对坚硬物体进行钻孔和切割加工是因为声音能够传递能量.此选项说法正确,不合题意.
B、因为墙壁反射的声波和原声重叠时,会增强原 ( http: / / www.21cnjy.com )声.所以在建筑方面,设计、建造大厅堂时,必须把回声现象作为重要因素加以考虑.此选项说法正确,不合题意.
C、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可以探测地下油矿.此选项说法正确,不合题意.
D、地震台风核爆是机械震动,机械震动的频率低,属于次声波,所以不能利用超声波预报地震、侦察台风和大气中的核爆炸.此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对声与信息、声与能量及回声现象的了解;能区别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利用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3.C
【解析】
试题分析:声音既能够传递信息,又能够传递能量.
解:在地震中遇难,被埋在地震废墟下时,不要大声呼喊,要保存体力,不断敲击周围坚硬物体,发出声音,通过声音传递信息,被搜救人员发现.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能够传递信息的应用,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相对比较简单.
14.C
【解析】
试题分析:(1)声还可以传递信息,医生利用听诊器来听病人的心肺就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
(2)声可以传递能量,利用声波传递能量来清洗钟表等精密的机械,还可以清除人体内的结石.
解:A、利用B超检查身体,就是利用了超声波传递信息,不符合题意;
B、利用声呐探测海洋深度,是利用了声波传递信息,不符合题意;
C、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符合题意;
D、医生用听诊器诊断疾病,是利用了声波传递信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就传递信息来说,声音有“声呐”的利用、医用“B超”等;就传播能量来说,声音有“超声波碎石”,超声波清洁牙齿等.
15.B
【解析】
试题分析:红外线指的是红光以外的,紫外线指的是紫光以外的,红外线和紫外线都是不可见光;
雷达传播信息靠的是电磁波(无线电波是电磁波的一种),B超利用的是超声波.
解:A、电视遥控系统使用的是红外线,是不可见光,所以A是正确的;
B、医院杀菌用的紫外线也是看不见的,是不可见光,所以B是错误的;
C、雷达天线发射和接收的是无线电波,所以C是正确的;
D、医生检查身体用的B超就是超声波,所以D是正确的.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电磁波、超声波、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物理知识就是要应用于生活的,是一道好题.
16.C
【解析】
试题分析: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根据声音的实际应用,对各个例子分别进行分析.
解:A、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属于利用超声传递能量,故A不合题意;
B、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属于利用超声传递能量,故B不合题意;
C、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属于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故C符合题意;
D、用超声波对钢铁钻孔,属于利用超声传递能量,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即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的认识和了解,是一道基础题.重在与实际应用相联系.
17.A
【解析】解: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A符合题意;
B、声音的传播靠介质;两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不符题意;
C、发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喇叭的振动激起空气的振动,以波的形式传播;说明声音具有能量,能传递能量;故C不符题意;
D、声音会发生反射;蝙蝠视力很差,它通过接收自己发出的超声波的回声(反射)来探测周围的物体;故D不符题意;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声音的多个知识点;深入理解声音的传播知识(介质、反射)、声音的三个特征、声音与能量的知识可做出正确选择.
18.C
【解析】
试题分析:由声音的产生、传播条件、声速以及声与能量的知识对选项逐一分析,选择正确答案.
解:A、声音是由于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此选项描述正确;
B、声音向外传播时,以波的形式进行,此选项描述正确;
C、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大于340m/s,此选项描述错误;
D、声音具有能量,此选项描述正确;
故选C.
【点评】此题是一道声现象的综合题,涉及到声学的几个知识点,属于基础题.
19.C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知道:
(1)声音的强弱用分贝来表示,分贝是用来表示声音等级的单位,而不是用来计量音调的高低的.
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40dB是理想的安静环境.
(2)超声波是指高于20000Hz的声音,次声波是指低于20Hz的声音,人耳无法听到超声和次声.
解: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以用分贝来计量,分贝是用来表示声音等级的单位,而不是用来计量音调的高低的;超声波是指高于20000Hz的声音,次声波是指低于20Hz的声音,人耳无法听到超声和次声.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贝这一单位的理解和掌握,明确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等级,属于识记内容.
20.D
【解析】
试题分析:超声是指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人耳无法听到超声,超声波既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
解:A、蝙蝠利用声波导航,利用了超声波传递信息,不符合题意;
B、用声呐探测海深,利用了超声波传递信息,不符合题意;
C、用B超做体检,利用了超声波传递信息,不符合题意;
D、用听诊器检查身体,是利用了声音传递信息,不是利用超声波,超声波是人耳听不到的,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超声特点的掌握情况,需要联系实例来解释其中的原理.
21.振动;声源,不能;次声波
【解析】
试题分析:舞曲是扬声器纸盆振动产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将音箱的音量调小,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蝴蝶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5-6次,则飞行时翅膀振动的频率为:5~6HZ,是次声波,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所以不能听到蝴蝶飞过。
考点:声音的产生;防治噪声的途径;次声波
22.信息,超声波,能量.
【解析】解:B超可以探测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超声波具有能量,可以将体内的结石击碎,然后排出体外.
故答案为:信息,超声波,能量.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声音传播特点的掌握情况.
生活中有很多关于声音的具体应用,平时要多观察,注意和物理知识的联系.
23.固体;信息.
【解析】解:工人师傅用一把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丝刀探听电动机内部运转是否正常的做法,由于固体可以传递声音,所以通过听到的声音可以判断电动机内部运转是否正常;该现象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故答案为:固体;信息.
【点评】知道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并能利用上述特点解决实际问题,同时知道声音即可传递信息,又可传递能量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24.信息,能量.
【解析】解:给孕妇做B超,这样医生就可以得到胎儿的信息,所以医生给孕妇做B超,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只有给结石一定的能量,才能把结石粉碎,所以医生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够传递能量.
故答案为 信息,能量.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两个利用,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
25.超声,次声,不能.
【解析】解: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这两种声音人耳都无法听到.
故答案为:超声,次声,不能.
【点评】本题考查超声和次声的定义,需要熟练背诵.
26.传递信息;响度
【解析】
试题分析:声音的响度和物体的振幅有关,还和距 ( http: / / www.21cnjy.com )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离越远,响度越小;平时可以利用减少声音分散的方法来提高响度,如喊话时把手做成喇叭状放在嘴边.
解: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是因为声音能传递信息,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橡胶管减少了声音的分散,提高了响度;
故答案为:传递信息;响度.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传递信息的原理,提高响度的方法,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要求平时学习时,要多联系生活、多解释,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7.能量,信息
【解析】
试题分析: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根据具体实例,对声音的特点进行分析.
解:超声利用能量将结石粉碎,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中医中的“闻”,是指医生通过听声音,来判断病人的病情,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故答案为:能量,信息.
【点评】本题需要学生掌握声音的两个特点,并结合生活实例进行解释.
28.能量;信息
【解析】
试题分析: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声呐”的利用、医用“B超”等;
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如: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超声波碎石”等.
解:爆炸声将窗玻璃震碎,这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利用回声测量海水深度是利用声音来传递信息.
故答案为:能量;信息.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利用,利用声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属于基本内容,比较简单.
29.不相同;电磁波;信息;反射
【解析】
试题分析:每一种波都有其频率,频率一般是不同的;雷达能发射和接收电磁波;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光遇到物体表面会发生反射.
解:电磁波是个大家族,不同的电磁波频率都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相同;声波的频率范围也很广,有超声波、次声波等,它们的频率也不相同;光波本身也是一种电磁波,七中颜色光的频率各不相同,所以电磁波、声波、光波等,这些波的频率一般不相同;
雷达能发射和接收电磁波,雷达生命探测仪主要是靠接收生命体周边的电磁波来确定幸存者方位的;
声的利用有两个:一是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二是声波可以传递能量.声波生命探测仪是利用声波能够传递信息的原理来探测是否有生命迹象的;
光遇到物体表面会发生反射,光纤生命探测仪是利用光信号在光纤内壁多次反射而向前传播的.
故答案为:不相同;电磁波;信息;反射.
【点评】本题考查的内容较多,但难度都不大.根据题意就可以填写出相关的知识.
30.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传递信息
【解析】
试题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声音有两方面的应用:①声音能够传递信息,②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解: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是因为声音能传递信息,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橡皮管减少了声音的分散,提高了响度.
故答案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传递信息.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以及声音传递信息的特点,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要求平时学习时,要多联系生活、多解释,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1.蝴蝶翅膀振动频率不在人的听觉范围之内,而蚊子的振动的频率在人的听觉范围之内。
【解析】
试题分析:人耳听觉的频率范围为20—2000 ( http: / / www.21cnjy.com )0Hz,低于20Hz的是次声波,高于20000Hz是超声波。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频率约为5—6Hz,是次声波,人耳听不见;而蚊子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频率约为500—600Hz,在人耳听觉频率范围内,所以人们能听到讨厌的蚊子声。
考点:人耳听觉频率范围,次声波
32.(1)不能(2)3060(3)不能,真空不能传声(4)方向性好 穿透力强(5)B超 超声波测距
【解析】
试题分析:超声波的频率是小于2 ( http: / / www.21cnjy.com )0HZ,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20000HZ,所以人耳不能听到超声波。根据公式s=1/2vt可知,被测量处海洋的深度为s=1/2vt=0.5×1530m/s×4s=3060m。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利用超声波的反射不能进行太空测距。超声波的特点是方向性好、穿透力强。在生产和生活中超声波的应用有蝙蝠的回声定位、医生给病人做的B超、超声波测距等。
考点:超声波
33.(1)0(2分) (2)不变(2分)(3)B(2分) (4)340m/s(4分)
【解析】同学将铜铃放到甲的左边,并与乙在一条 ( http: / / www.21cnjy.com )直线上,则铜铃离甲越远,液晶显示屏的数值不变。验证温度越高,声速越大,把铜铃固定放在甲的左边,然后加热甲乙之间的空气,则液晶显示屏的数值将变小。液晶显示屏上显示:1.765,则此时声速约为340m/s。
S2
甲 铜铃 乙
S1
ms
液晶显示屏
使 用 说 明 书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甲、乙是声信号采集器,
(2)复位后用棒锤敲打铜铃,声音被甲、乙接受。
(3)液晶屏显示甲、乙接受到信号的时间差,单位为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