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小升初六年级语文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小升初六年级语文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90.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13 20:58: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88张PPT)
2025小升初六年级语文专题复习
现代文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给出的总目标是: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具有独立阅读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能结合自己的经验,理解、欣赏和初步评价语言文字作品,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世界。
每一种文体都有各自的特点及表达形式,因此,阅读不同文体的文章侧重点及要求也有所不同,掌握一些文体阅读的有关知识,对把握阅读要点,提高阅读效率有很大的帮助。
专题九 现代文阅读
■类型一 阅读写人记事文
1.写人
写人类文章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主要目的,运用一件或几件典型的事例,通过对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和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来透视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特点或思想品质的。
阅读写人记叙文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抓住外表特征,透视个性品质。
写人类文章一般都是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来展现人物的个性品质的。 在阅读时,就要先抓住人物
专题九 现代文阅读
的这些外表特征来理解人物的个性品质。
第二,分析、体会人物的形象。
作者对人物容貌、神态、服饰等方面的描写往往能反映人物的个性及内心,从而塑造出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文章中人物的语言反映了人物一定的思想、个性和心理特点,阅读时分析揣摩人物语言有助于我们对人物的理解。 分析人物的动作,我们要细细品读并感受其特别的地方,因为一些与众不同的动作往往能深化人物的性格特点。 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直接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因此成功的心理描写会使人物的特点更加鲜明,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专题九 现代文阅读
第三,梳理文章层次,领悟中心思想。
情节推动事件的发展,人物性格在事件的发展中得以深化,可以说,没有情节,作品就难以完成对人物的塑造。所以在阅读写人类文章时,要抓住文章的主要情节,分析人物在具体事件中的表现。 写人类文章一般都是通过一件事或几件事来表现人物的。 有的是通过一件事或几件事来表现人物某个方面的特征,有的是通过几件事来反映人物某几个方面的特征。 我们在阅读时,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梳理文章的层次。
专题九 现代文阅读
典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 1~4 题。
我敬爱的外公
在我外婆的衣架上,端端正正地挂着一个洗得发白的邮包。 外公就是挎着这个邮包,走千家串万户,把信件、报刊、汇款、包裹送到人们手中。
我的外公已年过五旬,一道道皱纹爬上他的额头,两鬓也添了许多白发。 但是他那乌黑发亮的眼睛,深嵌在慈祥的面庞上,显得炯炯有神。 他常穿一身褪了色的邮政制服,一看就知道是一位工作多年的老邮递员。
专题九 现代文阅读




他平时对人很和蔼,总是乐呵呵的,人们都亲切地叫他“老郭”。 每次他一下班,我就缠住他“外公”“外公”地叫个不停。
我外公十七岁就开始送信了,如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工龄。 多年来,他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周围的一些地方了如指掌,不知有多少疑难的“死信”在他手中“复活”了。
一次,邮局收到一封来自美国的信,信上用的是早已不用的地址,邮局的工作人员试投多次,可总是找不到这个地方。 有的人认为这封“死信”是不能“复活”了。 外公看了看信封,说:“这封信一定是远隔重洋的人寻找失散多年的亲人,让我试一试! ”
专题九 现代文阅读




一连半个多月,外公终于从小港码头一位搬运工人那里打听到了收信人的地址。
收信人是一位白发苍苍的年过八旬的老太太,写信人是老太太从未见过面的孙子。
老太太小心翼翼地接过信,感动得老泪纵横,说不出话来……半晌,老太太擦干了泪水,连声说:“谢谢,太谢谢了! 同志,是您使我得知儿孙们还活着的确切消息,我做梦也没想到今天还能和我的孙子联系上。 真是托您的福啊! ”
专题九 现代文阅读
外公没有说什么,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背起邮包,又向另一家走去……
1. 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炯炯有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了如指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短文第 2~3 自然段中的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 删掉这些内容,是否会影响短文的表达效果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九 现代文阅读
3. 外公的可敬之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短文中的“死信”指的是什么?“复活”又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九 现代文阅读
解析 第 1 题属于基础题, 先在文中找到词语,再联系上下文来解释。 第 2 题考查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的作用,首先明确这些内容可以揭示人物身份,突显人物性格,然后结合短文内容具体分析即可。 第 3 题考查人物品质,短文主要写了外公对人和蔼,对工作认真负责,并列举了具体事例来说明,答题时适当归纳即可。 第 4 题考查理解词语,需要结合短文内容来写,联系上下文,归纳词语在短文中的含义。
专题九 现代文阅读
答案 1. 指外公的眼光发亮,精神充足。指外公对周围一些地方及其几十年来的变化情况特别了解。
2. 作用:揭示了外公的年龄、职业和慈祥的性格。会影响。删掉的话,就不知道外公五十多岁了,也不会知道他是一名老邮递员和他那慈祥的性格,不利于突出短文的中心。
3. 外公对人和蔼并对工作认真负责。
4.“死信”指找不到收信人,无法投递的信。“复活”指经过努力,找到“死信”的收信人。
专题九 现代文阅读
备考建议:阅读写人类文章时,学生应从以下几点入手:(1)感悟人物的外在形象。(2)读懂人物语言。(3)分析人物动作。(4)剖析人物的内心活动。(5)关注人物所处的环境。(6)分析细节描写。(7)抓住文章的主要情节。(8)体会议论、抒情句,了解作者的感情倾向。
专题九 现代文阅读
2. 记事
记事类文章就是用语言文字将事情发生、发展、结果的全过程记下来,让更多的人去重新感受这些事情,从中领悟生活的道理。 记事类文章一般都有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这“六要素”。
记事类文章的答题要点如下:
(1)对基础题,如拼音、字、词等的考查,要靠日常积累,平时要多读书、多识字。
专题九 现代文阅读
(2)对重点字词的理解,除了知道字词的常用意义和表层意义之外,还要结合文章内容理解其深层含义。
(3)对重点句子的考查,要多读几遍,理解句意,再联系上下文去思考。
(4)对人物的评价,要通过语言和动作等描写,根据文中所举事例去概括归纳。
(5)对事件的概括,要弄清楚事件的前因后果,用简洁的语言将事件的来龙去脉写出来。
(6)对中心的考查,要着重理解文中抒情、议论的部分。
专题九 现代文阅读
典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 1~5 题。
心 愿
①吃过晚饭,母亲忙着似乎永远也忙不完的家务,刚上六年级的女儿大声嚷道:“妈妈,问您个问题,您的心愿是什么? ”母亲先是一愣,接着回答:“心愿很多,跟你说没用。 ”“您就说说看,这对我很重要。 ”女儿执拗地要求。
②“我嘛,一是希望身体健康,青春常驻;二是希望工作顺心,事业有成;三是希望家庭和睦,美满幸福;四是……”母亲有滋有味地历数着。
专题九 现代文阅读
③“哎呀,妈妈,您能不能说点实际的? 比如您想……”母亲渐渐意识到了什么,有些恼火地打断女儿的话:“我就知道你跟我玩心眼儿,一定是老师留了关于心愿的作文题目,你写不出来就想到我这里挖材料对不对? 我的心愿多着呢! 我想要别墅,我想要小轿车……这些你都能满足我吗? 跟你说顶什么用? ”
④女儿一直用惊诧的目光看着母亲,她没说一句话,静静地走回自己的房间。 母亲觉得有些话还意犹未尽,又站起身推开女儿的房门。 女儿正在写作业,串串泪珠滚落,不停地用手背擦着。母亲火气又上来了,比刚才的声音还要高出几分贝,吼道:“你还觉得挺委
专题九 现代文阅读
屈是不是? 你故意气我是不是? ”
⑤“妈妈,我不是……”
⑥“你敢顶嘴! 告诉你,九点钟之前写不完这篇作文,有你好瞧的! ”母亲很权威地命令着,一扭身“嘭”地把门关上了。
⑦第二天晚上吃完饭,女儿照例进屋写作业,母亲照例重复着每日必做的家务。 蓦然间,她发现茶几上多出一束鲜花,旁边放了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
专题九 现代文阅读
妈妈:
今天是您的生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想给您一份惊喜却不小心惹您生气的孩子
⑧母亲的心颤抖了,呆呆地坐在沙发上说不出一句话。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所讲的故事。(不得超过 40 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第④段“女儿一直用惊诧的目光看着母亲”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九 现代文阅读
3. 结合语境,补写第⑦段横线上女儿对母亲说的话。(不少于 50 字)
4. 请用两三个词语概括母亲教育孩子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阅读短文,说说标题“心愿”的含义。 如果你是教育专家,你想对文中的母亲说点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九 现代文阅读
解析 第 1 题考查归纳短文的主要内容,可采用“要素”串联法,按照“什么人在什么时间做了什么事”的格式组织答案。 第 2 题考查对语句的理解,先找出这句话在短文中的位置,然后结合前后文来理解,写答案时可适当概括。 第 3 题考查补写内容,结合上文可知,这是女儿送给母亲的鲜花旁的纸条上的内容,上面应该用简练的语言写出自己这么做的原因,表达对母亲的爱和歉意。 第 4 题考查归纳人物特点,需要根据文中对母亲的言行的描写来总结。 第 5 题考查标题含义及开放性表达,注意开放性试题也要结合短文内容来构思答案。
专题九 现代文阅读
答案 1. 一个女孩想在母亲的生日时给她一份惊喜,不料遭到误解,但她依然向母亲表达了祝福。
2. 没想到母亲误解了自己的好意。
3. 例:祝您生日快乐! 昨天我不是故意要伤害您的,本来想问问您的心愿,看看我能不能帮您实现,现在看来我暂时无法帮您实现了,不过,妈妈的心愿终有一天肯定会实现的!
4. 简单、粗暴、不理解和不尊重孩子。
5. 心里的愿望,文中指妈妈心里的愿望。例:孩子妈妈,您应该懂得孩子的感受,多去了解一下孩子啊。
专题九 现代文阅读
备考建议:阅读记事类文章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弄清楚记事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2)理清楚叙述顺序,分析层次结构。(3)要善于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抒发的情感,从而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4)把握作者的写作手法、表达技巧等,体会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
专题九 现代文阅读
■类型二 阅读写景状物文
1.写景
写景,就是用语言文字把人们看到的、听到的和接触到的各种自然景物具体生动地描绘出来,以此来烘托环境气氛,突出文章的中心或衬托人物的心情,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
阅读写景类文章时要注意:
(1)了解写景类文章的类别。描绘景物的文章一般有以下三类:
①游记,写的是在游览过程中所见的景物。
②描写生活中常见的自然景象。
专题九 现代文阅读
③描写人们生活处所周围的景致。
(2)明确写景的顺序。写景必须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来写,因此理清楚作者的描写顺序,对于把握文章内容有相当大的帮助。 写景类文章一般有以下几种顺序:
①观察的先后顺序。按参观的顺序移步换景,逐步描写。
②时间顺序。随着时间的变化,描写的景物也依次出现不同的变化。
③空间顺序。如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从四周到中间或从中间到四周等。
专题九 现代文阅读
④景物的不同类别。 比如先写某地的自然景观,再写某地的人文景观等。
(3)理解写景类文章的层次。写景类文章在结构上一般有以下三种:一是“总—分”结构。二是移步换景的结构,就是按照观察点的转移来写。三是按照时间的推移来安排文章的结构。
(4)体会写景类文章的思想感情。无论是哪类写景的文章,都是借助对景物的描写,通过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文章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往往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
专题九 现代文阅读
典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
庐山落霞
傍晚,雨后初霁。 我们走上庐山,面对锦绣谷的方向一抬眼,一轮橘红色的太阳,在与远天相接的江面上开朗地笑着,容光焕发;江面上展开一个像太空一样雄伟宽广的“广场”,“广场”上铺着宽广的巨型地毡:橘黄色、橘红色、琥珀色、靛青色、天蓝色……交织、融合在一起。
这时的锦绣谷,成了一片海,淡白中透着浅绿,晶莹透明,纹丝不动像是结了冰,又像是巨型玻璃镶成的舞台。 沿“海”周围,是
专题九 现代文阅读
厚不可测的碧玉般的云雾,上面平平的,周遭如壁,像一溜高原。 这像一幅什么图画?
同游者展开想象的翅膀,寻找恰切的比喻。有的说,像阅兵场;有的说,像仙山琼海;有的说,像西天净土……
我暗想:这不是一幅送行图吗?
你看,那云障雾壁,雍容,肃静,不正是从千山万谷聚集而来的云神雾仙吗? 早晨太阳从鄱阳湖升起的时候,它们云霞万朵,彩衣百重,迎候在九奇峰与含鄱口的奇峰异谷;现在,当太阳要休息的时候,它们又赶到锦绣谷来送行了。
专题九 现代文阅读
好像要证明我的想法似的,太阳接近江面的时候,随着传令兵式的一缕烟云飞过,云障雾壁翻涌起来,江边像点起了万千火把,霎时,色彩明暗斑驳,一片欢腾:或乘龙乘凤,或骑象骑虎,或驾车驾舟,一起向夕阳奔去,欢呼,雀跃,挥手,直到夕阳沉下。
天边留下了一幅无比宽大的五彩斑斓的织锦。这最后一个镜头像烙印一样刻在我的脑海:这是不是太阳给送行者回赠的礼物呢? 我痴痴地想。
专题九 现代文阅读
1. 短文中加引号的“广场”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海”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2. 作者称锦绣的云雾为“送行者”,它们送的是________;云雾随着夕阳下落,在 ________ 和________ 这两个方面发生了变化。
3. 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夕阳照耀锦绣谷,云雾如碧玉,雍容,肃静,这属于 ________(动态 静态)描写;夕阳接近江面,云雾如火把,色彩明暗斑驳,翻涌起来,这属于 ________(动态 静态)描写。
专题九 现代文阅读
4. 画“———”的句子中加点的“这”指的是什么? 这两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九 现代文阅读
解析 第 1 题考查词语指代的内容, 需要在文中找到词语的位置,然后联系上下文作答。 第2 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本文描写的是夕阳下云雾的景色,主要描写了它丰富的颜色和百变的形态,由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可知,云雾送的是太阳。 第 3 题考查对静态、动态描写的判断,由关键词“碧玉”“肃静”可知是静态描写,由“火把”“翻涌”等可知是动态描写。 第 4 题主要考查作者的思想感情,画线的句子表现出作者对这美景回味无穷,表达了对庐山落霞的喜爱与赞美。
专题九 现代文阅读
答案 1. 映着霞光的江面 夕阳下的锦绣谷
2. 太阳 色彩 形态
3. 静态 动态
4.“这”指的是斑斓的落霞。表达了作者对庐山落霞的无比喜爱与赞美之情。
专题九 现代文阅读
备考建议:本文是一篇写景类文章,阅读此类文章时,要把握以下几点:(1)注意感受遣词造句的表达效果,对重点字词应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推敲。(2)注意分析文章的写作顺序,弄清楚文章的行文思路。(3)结合文章描绘之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专题九 现代文阅读
2. 状物
状物类文章就是将事物(即物体、动物、植物等)的形状、颜色、性能等特点用语言文字描绘出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状物抒情、咏物言志、托物寓意是状物类文章表达思想感情的常用方法。阅读状物类文章时,我们要弄清楚它在结构上有哪些突出的特点。
(1)弄清楚写作顺序,把握整体印象。 状物类文章,或者是按从概括到具体的顺序写,或者是按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写,又或者是按“总—分—总”的顺序写。 写静物一般是按样子、结构、用途的顺序写;写动物一般是按外形、动态、习性的顺序写;写植物一般是
专题九 现代文阅读
按形状、颜色、气味的顺序写。 弄清楚了写作顺序,就可以很快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加深理解。
(2)抓住事物特点,理解写作目的。状物类文章总是通过对个体形象的描述,突出物体的特点,表达思想感情,达到写作目的。 这就是常说的托物寄情、托物喻理或托物言志。我们阅读时,就要透过表面现象去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体味作者喻什么理,寄什么情。
(3)分析文章结构,理清楚文章层次。状物类文章通常采用按事物不同方面的特点来安排材料的方法。总之,我们在阅读此类文章时,要根据事物的特点展开联想,体会作者借此所要表达的感情。
专题九 现代文阅读
典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紫 荆 花
清晨,我推开窗户,风雨之后,清新的空气中飘溢着泥土的芳香,朦胧中,一朵红霞向眼前飞来,原来是那盆心爱的紫荆花,一夜之间竞相怒放了,真有一番“夜来风雨声,花‘开’知多少”的情趣啊!
一阵清风吹来,紫荆花飘飘摇摇,犹如一位飘逸潇洒的仙子。 它的根呈灰白色,就像两个半球支撑着树身。 根上分出两个树杈,弯弯曲曲地向四周延伸,如一条石径伸向桃源深处,又如巨龙正腾云驾雾。还有那细嫩的枝条,互相盘绕,合力向上生长着,多像蛟龙的龙
专题九 现代文阅读
须呀!
整个盆景的精华,就像一幅富有诗意的画卷呈现在我的眼前。 绿叶和红花交相辉映。 紫荆花的叶子是椭圆形的,分明的脉络勾勒出绿叶的轮廓;叶片有的向外翘,有的向内弯,有的平整,有的弯曲,真是形态各异。它的花朵更是别具一格。花瓣呈紫红色,由外向内卷曲,就像一把多彩的羽扇,又像一个晶莹的铃铛,微风中送出一阵幽香,沁人心脾。花儿三朵一簇,五朵一堆,沿着紫红的花茎竞相开放。 花枝上还缀满了花骨朵,它们慢慢地绽开笑脸,似乎正为自己的未来而喜悦。
专题九 现代文阅读
秋风瑟瑟,紫荆花微微颤抖着,随风飞舞,投入了大地的怀抱。这一寸泥土,这一方空间,就是它的栖身之地。曾几何时,它在这里扎了根,在大地的滋润下成长着……它没有忘记母亲的教诲,把大自然赋予的一切又还给了人们。
啊,紫荆花,你总是默默地奉献,把美留在人间。
专题九 现代文阅读
1. 把作者观察紫荆花的顺序补充完整。
________→枝→________→________
2. 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第 2 自然段中画线句子运用 ________ 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 4 自然段中“母亲”指的是 ___________。
3. 把这篇短文的中心句抄写下来,注意把字写规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九 现代文阅读
4. 短文中的紫荆花被赋予的品格是 ( )
A. 无私奉献 B. 志在四方
C. 忠于职守 D. 舍己为人
5. 大自然中还有很多植物,比如梅花、小草、竹子、荷花……请你选择其中一种(紫荆花除外),写出它被人们所赋予的品格或志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九 现代文阅读
解析 第 1 题考查写作顺序,全文共五个自然段,中间三段重点对紫荆花进行了描写,根据段落中的关键词及题干给出的提示,补充即可。第 2 题考查对句子和词语的理解,画线句是比喻句,描写对象是“根”,将其比作了石径和巨龙,生动地表现了根弯弯曲曲向四周延伸的样子。理解词语指代的内容时,需要把词语放入语境中,结合前后文来作答。 第 3 题考查中心句,一般在短文的开头或结尾处,它可以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第 4 题考查紫荆花的品格,由短文的中心句可知答案。 第 5 题是开放性试题,选择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植物来写即可,比如,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梅花凌霜傲寒等。
专题九 现代文阅读
备考建议:本文是一篇状物类文章,阅读时应重点体会修辞手法、品味语言特色、领悟思想感情。 另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分析作者是抓住“物”的哪些方面来介绍的,比如形状、颜色、大小、生长规律、生活习性、内部构造、性能、用途等。(2)感受作者对“物”的感情。(3)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掌握了以上几个方面,我们就能较好地完成此类文章的阅读分析。
专题九 现代文阅读
■类型三 阅读童话、寓言
1.童话
童话是按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需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象征的手段来塑造形象,反映现实生活,起到教育、歌颂或讽刺作用的文学体裁。
童话的主要类型:
(1)拟人化童话:将动物、植物或者世界上一切没有生命的东西,赋予人的生命,模拟人的言行,成为童话的“人物”。
(2)人物童话:以普通人作为主人公的童话。
专题九 现代文阅读
(3)超人化童话:童话中的人物属于超自然的、幻想的形象。
(4)知识童话(科学童话):把神奇的科学世界或者未来远景用童话的形式表现出来,引起少年儿童的浓厚兴趣。
童话的阅读方法:
(1)了解童话的特点和类型。 阅读童话,首先要弄清楚文章属于哪一种童话类型,这有助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2)正确理解童话内容,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思想感情和生活真谛。 童话总是通过曲折动人的故事来反映现实生活,揭示某种道理,对儿童进行多方面的教育。 在阅读时,我们要通过对童话中人
专题九 现代文阅读
物形象的具体分析去领悟做人或生活的道理。
(3)把握童话中的比拟特征。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就是通常所说的人格化手法,童话作品常常把非人的物体以及抽象的思想、概念比拟成人,赋予它们以人的思想感情、行为动作和说话做事的能力。这样一来,猫狗虎豹、花草树木、一沙一石就“活”起来了,就成为具有喜怒哀乐的生灵。 因此,我们在阅读童话时千万不能独立地、静止地看待非人的物体,而要把它们看作活生生的人。
(4)重视童话的现实意义。无论是童话的幻想、比拟、夸张,还是它的思想内容,都源于现实生活,所以能够折射现实生活。
专题九 现代文阅读
典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
一滴眼泪
一场细雨,淅淅沥沥。 院子里,紫菀花下,一个破坛子在落叶中滚动,栖息在坛底的一只雏燕,又是寒冷又是伤心。两个姐姐和妈妈,已经远走高飞,飞向了温暖的地方。
她们离开她,是因为她的翅膀被烧伤,飞不动了。妈妈用羽毛做了一个柔软的床铺给她,说:“你饿了可以出去吃点东西,院子里水果比比皆是。 待到春天来临,我们再回来找你。 ”
“谢谢妈妈,谢谢您的安排! ”雏燕 ______ 地说。为了掩饰流
专题九 现代文阅读
泪,她把头扎进了妈妈的翼下,沉默了片刻……
忧苦伤心的日子一天一天挨了过去。 一滴雨水,从最低的那一片花瓣上滚下来。 正要滚下来时,雏燕听到雨水叹了一声:“啊,累死我了! ”
“你从哪儿来? ”雏燕 ______ 地问。
“啊,亲爱的,我远道而来。我从大洋上来,我生在那儿。 我不是一滴雨水,而是一滴眼泪。 ”
“一滴眼泪? 谁的眼泪? ”雏燕 ______ 地问。
“一位妈妈的眼泪。 九天以前,一只巨大的远洋轮船的桅杆上,
专题九 现代文阅读
栖息着一只燕子,它疲惫不堪,眼泪汪汪。 我就诞生在她的右眼里。 燕子用微弱的声音对风说:‘风兄弟,你周游世界,去保加利亚时,请停留一下,看望我那孤零零的孩子,告诉她,黑雄猫就在院子里徘徊,躲远一点儿,我走时忘了告诉她这件事,告诉她我悲恸欲绝……’‘你孩子在哪儿? ’‘我把她留在院子里一只破旧的坛子里,那儿种有紫色的紫菀花。 ’燕子话未说完,我就从她的眼里滚了出来。 风逮住了我,带着我环游世界……”
雏燕听痴了。 她迅速站起来,张开嘴,吞下那滴妈妈的昏厥过去的泪水。“谢谢,亲爱的妈妈。”她低声说道,躺到羽毛床上,睡着
专题九 现代文阅读
了。眼泪给了她温暖,她似乎又蜷缩在妈妈的翅膀下。
1. 阅读填空。
(1)读完全文,我知道这个故事发生在 _______这个季节,地点是 ____________。
(2)燕子妈妈带着别的燕子飞走了,把这只雏燕留下,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雏燕两次情不自禁地“谢谢妈妈”,第一处“谢谢”的具体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处“谢谢”的具体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九 现代文阅读
2. 体会雏燕说话时的心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文中的横线上。(填序号)
A. 好奇 B. 伤心 C. 兴奋 D. 急切
3. 为什么说“吞下那滴妈妈的昏厥过去的泪水”,“她似乎又蜷缩在妈妈的翅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九 现代文阅读
4. 读完这篇童话,你一定会被燕子妈妈的爱所震撼,一定想用许多成语或名句歌颂这世间最伟大的爱:歌颂母爱的成语有__________等;赞颂母爱的名句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
专题九 现代文阅读
解析 第 1 题考查从短文里提取信息,注意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返回原文的相应段落,确定答案。第 2 题考查人物的心情,要结合人物的言行来判断。第 3 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先要在文中找到这句话,然后联系前后文来理解,注意句中的关键词,结合短文中心来作答。 第 4 题考查知识的积累,课内课外符合要求的内容都可以写下来。
专题九 现代文阅读
答案 1.(1)秋天 保加利亚 (2)它的翅膀被烧伤,飞不动了 (3)妈妈为她过冬作了充足的准备 妈妈对雏燕的关怀给了她温暖和力量
2. B A D
3. 因为泪水中饱含了妈妈对她的关怀与担忧,吞下那滴泪水,她感到妈妈就在她身边,这给了她无限的温暖和力量。
4. 例:孟母三迁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专题九 现代文阅读
备考建议:解答童话类阅读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对重点语句的考查,要仔细品读,体会其中蕴含的深意。(2)对全文寓意、哲理的考查,要结合文章,联系生活实际,通过故事感受作者要抒发的情感或揭示的道理。(3)对人物的评价,要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结合人物的性格特点发表看法。
专题九 现代文阅读
2. 寓言
所谓寓言,是一种以比喻性的故事来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的文学体裁。 作者把所要说的道理用故事的形式巧妙地表达出来,通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往往具有强烈的讽刺效果和鲜明的教育功能。
寓言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
(1)鲜明的教育性。将道理和教训寄托在故事中,教人做人做事的方法。
(2)强烈的讽刺性。寓言的教育性通常通过故事的否定性来实现。
(3)故事情节的虚构性。 在寓言故事中通常都有动物、神仙之
专题九 现代文阅读
类虚构的形象,这是在现实中不存在的。这些都只能出现在虚构的故事情节中。如《狐假虎威》等。
(4)寓言故事一般篇幅短小,结构紧凑。
(5)常用手法为比喻、夸张、象征等。 因为多种手法的运用能使故事充满趣味性,让学生觉得新奇、有趣,更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寓言的阅读方法:
(1)把握寓言中的“故事”。寓言从结构上看,大多分为故事和教训两部分。 所以首先要把寓言当作故事去读,弄清楚寓言叙述的
专题九 现代文阅读
是一件什么事,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怎样,故事中有哪些人物,主要人物是谁,他们各自扮演了什么角色。
(2)领会寓言的寓意。 阅读寓言最重要的是通过对故事的分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把握寓言的寓意。 掌握艺术手法,体会寓言的生活哲理。除了理解寓言的寓意,还要根据寓言联系生活实际去深入体会它的教育意义。
专题九 现代文阅读
(3)了解寓言采用的表现手法。寓言篇幅短小,语言简洁,结构单一,情节新奇,一般采用一事一理的写法。 所以它的层次很清楚,而且往往能引发读者丰富的联想。 它经常借用拟人、夸张、讽刺等表现手法将深刻的道理寄托在故事中。 因此,我们在阅读寓言时不要忽视对寓言的表现手法的理解。
专题九 现代文阅读
典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
蜘蛛的优势
大森林中,一只蜘蛛出生了。 它高兴地这儿走走,那儿瞧瞧,认识了许多新朋友。 但没两天,它就坐在树下号啕大哭。 见它哭得如此(伤心伤害 伤残),大树忍不住问它为什么哭。
蜘蛛一边擦着眼泪,一边抽噎着说:“我太不幸了。我是整个森林中最可怜的动物,不是吗?野兔、黄羊可以自在地以青草为食,狼、狮子有着天生的追捕本领,小鸟、老鹰能在天空自由地飞翔,老虎、大象足以称王称霸……我呢? 飞不能飞,跑不能跑,跳不能跳,一
专题九 现代文阅读
辈子只能慢腾腾地爬来爬去,连蚂蚁的力气都比我大,我天生就注定是弱小的。 怎么生存啊? 世道多不公平啊! ”
大树听了,语重心长地对蜘蛛说:“孩子,你错了。 每个人都有着别人无法比拟的优势,关键是自己要去努力(发展 发明 发掘)。 ”
蜘蛛听了,半信半疑,开始寻找自己的长处。后来,它学会了织网。 只要随便找到几个支点,它就可以巧妙地织成一张网。 这网不怕风吹,不怕雨淋。 蚊子、苍蝇等飞虫只要撞上网,就无法脱身。 它守在网边,天天都可以饱食一顿。 还有,由于它样子长得古怪而
专题九 现代文阅读
丑陋,身上又有毒腺,也不用担心像其他动物那样时时面临危险。 现在,它活得非常开心。
完美的人生在于自我的努力。“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挖掘自己的潜力,每个人都有着别人无法比拟的长处。
1. 在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
2. 用“———”画出点明本文中心的自然段。
专题九 现代文阅读
3. 蜘蛛如果不去寻找自己的长处,可能会是怎样的结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你就要小学毕业了,在中学假如你发现不少同学在许多方面都比你强,你准备怎样应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九 现代文阅读
解析 第 1 题考查词语辨析,根据词义、词性和语境综合判断。 第 2 题考查中心句,这样的句子通常在短文的开头或结尾。 第 3 题要结合短文内容来分析,短文前半部分写蜘蛛没有看到自己的优势,所以非常伤心,后半部分写它发挥自己的优势,活得非常开心,综合这些内容作答即可。 第 4 题是开放性试题,但要适当结合短文内容,本文主要告诉我们应该充分发掘自己的优势,结合这一内容组织答案即可。
专题九 现代文阅读
解析 第 1 题考查词语辨析,根据词义、词性和语境综合判断。 第 2 题考查中心句,这样的句子通常在短文的开头或结尾。 第 3 题要结合短文内容来分析,短文前半部分写蜘蛛没有看到自己的优势,所以非常伤心,后半部分写它发挥自己的优势,活得非常开心,综合这些内容作答即可。 第 4 题是开放性试题,但要适当结合短文内容,本文主要告诉我们应该充分发掘自己的优势,结合这一内容组织答案即可。
专题九 现代文阅读
答案 1. 选出:伤心 发掘
2. 画出:完美的人生在于自我的努力。“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挖掘自己的潜力,每个人都有着别人无法比拟的长处。
3. 可能会痛苦自卑,甚至无法生存。
4. 例:我要像蜘蛛一样,挖掘自己的潜力,发挥自己的长处。“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完美的人生在于自我的努力。
专题九 现代文阅读
备考建议:在做寓言类阅读试题时,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1)把握寓言中的故事,弄清楚寓言叙述的是一件什么事,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怎样,故事中有哪些人物,主要人物是谁,他们各自扮演了什么角色。(2)分析寓言中的寓意。 阅读寓言最重要的是通过对故事的分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把握寓言的寓意。(3)进行情景转换,弄懂生活的哲理。 寓言故事是虚构的,其主要艺术手法是把动物、植物等拟人化,往往带有夸张、浪漫的色彩,所以在阅读中,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能试着分辨生活中的善恶、美丑和好坏。
专题九 现代文阅读
■类型四 阅读说明文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客观地解说事物的外形、构造、性质、特征、范围、类别、来源、成因、关系、功用等来阐明事物的内容和形式、本质和规律的文章。
阅读说明文的重点在于理解说明的内容,了解说明事物的特征,认识其本质和规律,厘清事物的说明顺序,学习其说明方法。
1. 明确说明对象,抓住特征
阅读说明文,只有把握住文章所要说明的事物特征,才能清楚地认识作者介绍的事物。事物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构造、形态、性质、功
专题九 现代文阅读
能等方面。
2. 厘清说明顺序
说明文都是从说明对象本身的特点出发来安排说明顺序的,所以不同的说明对象运用的说明顺序也有所不同。
常用的说明顺序有以下三种:
(1)空间顺序。 就是按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或从内到外,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从整体到局部依次说明。
(2)时间顺序。即以时间先后作为说明顺序。这种说明顺序一般用于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
专题九 现代文阅读
(3)逻辑顺序。常以推理过程来表现,如从现象到本质、从整体到部分、从原因到结果、从概括到具体、从特点到用途等。
3. 了解说明方法
分析说明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有利于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提高阅读能力。
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以下几种:
(1)下定义。就是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或概念作定性说明。
(2)举例子。为了更清楚地说明事物或事理,在说明中举出一些
专题九 现代文阅读
恰当的例子。
(3)作比较。通过事物之间的相互比较,使说明对象的特点显得更加突出。
(4)打比方。用比喻的方法进行说明,突出事物的某些特点,增强说明的生动性、形象性。
(5)列数字。运用数字来说明事物的特征。
专题九 现代文阅读
4. 整体感知,把握中心
在厘清说明顺序的基础上,分析段与段、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了解文章的结构。 把握结构后,说明的中心即被说明事物的特征,或阐释了怎样的事理就归纳出来了。 也就是说,只要把文章的要点加以概括,就是中心思想了。
专题九 现代文阅读
典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
人体的色彩科学
色彩具有令人惊讶的特征之一是:它具有“重量”。 我们不妨做这样一个实验:将同样重量的两份东西分装于两个盒子,再将一个盒子用白纸包封,另一个用红纸包封,然后用手掂量掂量,你一定会觉得用红纸包封的盒子重一些。 戴尔教授在十四年前首先发现色彩有“重量”。 他经过多种复杂的实验后得出结论,各种颜色在人的大脑中都代表一定“重量”。他还将颜色按“重量”从大到小排列成如下顺序:红、蓝、绿、橙、黄、白。
专题九 现代文阅读
色彩学还告诉我们,颜色不仅具有“重量”,而且还有“味道”。 这是因为我们不仅能用眼睛看清颜色,而且能用其他器官分辨它们。 每一种颜色都代表着某一具体波长的能,我们的神经末梢,即感觉器官可以接收到这种能。 正是因为这种原因,所以许多盲人也能分辨颜色。 根据这一发现,科学家们认为,人的皮肤吸收其喜爱的颜色,而拒绝其讨厌的颜色。 例如,室内的颜色就左右着人体的感觉和状态。 如果在一间壁纸和家具都是红色的房间度过两个小时,就会感觉像过了四个小时以上;而在全蓝色的房间则会感到仅过了一个小时左右。 而且,人的体温也会因室内颜色的变化而变化。 如果从红
专题九 现代文阅读


色房间移到蓝色房间,人的体温就会下降。
更为奇异的是,专家们发现:色彩可以促进人体分泌荷尔蒙。 而分泌荷尔蒙的多寡,能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和工作情绪。 例如,黄、橙、红等色有使人振奋提神的作用,能提高和激发人们的积极性,促使进入兴奋状态;而蓝色、紫色、绿色等则有使人平心静气的特殊效用。 因此,前者能使工作环境产生活跃的气氛,刺激和增进生产活力;而后者则能使人镇定、平和,有利于完成各种复杂精细的工作。
专题九 现代文阅读
1.“左右”是个多义词,有下列不同的意思:①各个方面;②大约;③支配,操纵。 第 2 自然段中加点的“左右”的意思是 ______,而在“左右为难”中的意思是 ______。(填序号)
2. 色彩有令人惊讶的三个特性,分别是:一是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三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 第 2 自然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举例子、________和 ________ 的说明方法,说明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九 现代文阅读
4. 在举重比赛中,为了使举重运动员举起更大的重量,发挥更高的水平,根据第 1 自然段的实验结论,你认为比赛使用的杠铃应是什么颜色? 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九 现代文阅读
解析 第 1 题考查一词多义,要结合语境来理解词语的含义。第 2 题考查对关键信息的提取,本文三个自然段都是围绕色彩的特征来说明的,从每个自然段的首句可知答案。 第 3 题考查说明方法和对说明内容的分析,根据画线句中的关键词,结合各种说明方法的特征来判断即可,说明内容的答案可以从前文找到。 第 4 题要求结合实际生活和短文内容来写建议,我们需要掌握第 1 自然段说明的内容,找到实验结论,再结合实际作答。
专题九 现代文阅读
答案 1. ③ ①
2. 具有“重量” 有“味道” 可以促进人体分泌荷尔蒙
3. 作比较 列数字 室内的颜色可以左右人体的感觉和状态
4. 根据第 1 自然段的实验结论,我认为比赛使用的杠铃应是白色的。 白色的杠铃会让举重运动员在举重时觉得轻一些,才能发挥更高的水平。
专题九 现代文阅读
备考建议:解答说明文阅读题有以下几个答题要点:(1)对说明中心的考查,要明确说明对象及其特征,即说明中心=说明对象+特征。(2)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考查,要结合具体的说明内容回答说明方法及其作用。(3)对说明文词句严谨性的考查,要把握说明文准确、简明的语言特点。(4)对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指代内容等的考查,要细读文章,找到该词语的位置,结合语境理解分析。
专题九 现代文阅读
■类型五 阅读议论文
议论文是作者就某种问题、某种现象或某种言论发表自己的见解、看法或主张的一种文体。议论文的结构一般是由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三部分组成。 在议论文中,作者的主张或观点叫论点;用于证明论点的材料叫论据;作者运用论据去证明论点的方式和方法叫论证。 论点、论据、论证是议论文的三大要素。常见的论证方法有:
(1)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具有代表性的事例来证明论点,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专题九 现代文阅读
(2)道理论证:直接讲述一些支撑论点的基本道理,揭示事情的本来面目,令人信服;或引用名言警句、格言、谚语、公理来阐明道理,增强论点的权威性,使文章极具说服力。
(3)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4)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能将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做到深入浅出。
专题九 现代文阅读
典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
要从小培养学生“善问为什么”
著名感染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在杭州一所学校勉励小学生:“希望你们从小开始,培养爱科学、爱钻研的品质,善于问为什么。 ”
学贵质疑,发问是求知的起点。 有一次,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给山东大学新生上开学第一课,特意强调“科学家的好奇心比论文重要”。(A)不仅是科学家,各行各业取得成绩的人物,好奇心和发问都是引领他们在工作上不断进步的重要源泉。
专题九 现代文阅读
发问意识要从小培养,并使其成为一个人的思维习惯。 李兰娟所说的“善于问为什么”的第一层含义,是精神层面的,要启发学生敢于发问;第二层含义是能力层面的,即要培养学生善于发问。
随着接受教育时间的增长,学生问为什么,要能问到点子上,问到关键处。 能否问出有意义的问题,标志着学习是否进入了高阶段。(B)学生平日要在学习中勤于思考,这样才能在发问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意识到了善问的重要性。《礼记》有云:“善问者,如攻坚木。 ”意思是说善于发问的人,犹如木工砍木头,先
专题九 现代文阅读
从容易的地方着手,再砍坚硬的节疤。(C)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导向的是最终解决之道。
从人类知识传承与创新的角度讲,敢问为什么,善问为什么,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使命与担当。 教师要积极引导,从小培养学生敢问、善问为什么的能力与素养。
1. 本文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观点,首先讲了质疑与发问是求知的起点,接着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并使其成为一个人的思维习惯,最后讲了善问的重要性。
专题九 现代文阅读
2. 作者引用丁肇中的话是为了说明 __________。
3. 把下面这段话放在文中的括号内,合理的位置应该是 ( )
如果一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是接受现成的知识而不问任何问题,那就意味着他只是在进行机械地学习,不利于其未来发展。
4. 读了本文,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九 现代文阅读
解析 第 1 题,本文先提出了中心论点“善问为什么”,然后从三个方面具体论证,从文中“学贵质疑,发问是求知的起点”“发问意识要从小培养,并使其成为一个人的思维习惯”“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意识到了善问的重要性”等语句可以概括出答案。 第 2 题,丁肇中的话在第 2 自然段,说明好奇心非常重要。 第 3 题,给出的是一个例子,说明我们不能只机械地学习,而是要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结合文中 A、B、C 三处的论点,放在 B 处合适。 第 4 题,全文是围绕“善问为什么”展开论述的,给我们的启示也应由此展开,根据中心论点组织答案即可。
专题九 现代文阅读
答案 1. 善问为什么 发问意识要从小培养
2.“好奇心”的重要性
3. B
4. 例:要从小培养敢问、善问为什么的能力与素养。
备考建议:解答简单议论文阅读题要注意以下几点:(1)对于找出或概括论点的考查题,要明确论点是统摄全文的中心句,一般在文章的开头。(2)对于找出或判断论证方法的考查题,要抓住各种论证方法的特征。(3)在回答对文中论点(或分论点)探究、感悟的题目时,要根据文章分析、概括出结论。 注意语言简洁、得体。
专题九 现代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