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总复习:九年级下册古诗文重点语句
一、诗词重点句子
1.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①词中形容边塞苍凉壮阔景色的句子是: , 。
②范仲淹在《渔家傲》中写下的思乡、报国之情交织互现的千古名句是: , 。
2.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①抒写人到中年的词人壮志未酬的感慨的句子是: ,
, !② 写诗人愿意效武将魏尚,戍边抗敌的渴望的诗句是: , 。
③抒发诗人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和豪情壮志的诗句是: , , 。
3.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①词中描写想象中驰骋疆场、英勇杀敌的战斗场景的词句是: , 。
②从视觉、听觉两方面表现战争激烈场面的句子是: ,
。
③直接表达抗金报国、收复中原、建功立业壮志的词句是: , 。
④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怀的句子是: 。
4.秋瑾《满江红》
①借用典故表达民族仇、家国恨(或暗示国家前途危在旦夕)的句子是: 。
②写出民主革命烈士秋瑾不是男儿胜似男儿的豪迈气概的词语是: , , , 。
5.《十五从军征》
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从征之久(或表现汉代极端不合理的封建兵役制度)的诗句是: , 。
表现老翁孤独凄凉的处境和心情的句子是: , 。
6.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①诗中以花喻雪的名句是: , 。
②诗人借景来抒发无限忧愁的句子是: , 。
③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相类似的诗句是: , 。
7.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①表达主旨的句子是: ? 。 。
②作者看江水东流,发思古幽情的句子是: ?
。 。
8.文天祥《过零丁洋》
①借用地名抒写自己孤独无援,忧患不安的句子是: ,
。
②表明作者大义凛然、视死如归(表现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或诗中的千古名句)的句子是: ?
。
9.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①这首散曲中极言潼关形势险要,寓兵家必争之意的句子(或写景的句子)是 , , 。
②写诗人感叹昔日光景与今日所见的诗句(或怀古的句子)是: , 。
③全曲的主旨句是: , ; , 。
二、文言重点字词句
(一)《鱼我所欲也》
1.重点字词解释。
①死亦我所恶。( )
②故患有所不辟也。( )( )
③蹴尔而与之。( )
④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
⑤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⑥是亦不可以已乎?( )
⑦贤者能勿丧耳。( )
⑧乞人不屑也。( )
2.重点句子翻译。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翻译: 。
②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翻译: 。
③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翻译: 。
(二)《曹刿论战》
1.重点字词解释。
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
②肉食者鄙。( )
③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
④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
⑤忠之属也。( )
⑥公将驰之。( )
⑦夫大国,难测也。( )
⑧望其旗靡。( )
2.重点句子翻译。
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翻译: 。
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翻译: 。
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翻译: 。
④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翻译:“ 。”
(三)《邹忌讽齐王纳谏》
1.重点字词解释。
①朝服衣冠,窥镜。( )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
③王之蔽甚矣。( )
④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
⑤时时而间进。( )
⑥期年之后。( )
⑦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
⑧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
2.重点句子翻译。
①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翻译: 。
②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翻译: !
③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翻译: 。
(四)诸葛亮《出师表》
1.重点字词解释。
①盖追先帝之殊遇。( )
②以光先帝遗德。( )
③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
④必能使行阵和睦。( )
⑤先帝不以臣卑鄙。( )
⑥遂许先帝以驱驰。( )
⑦以彰其咎。( )
⑧不求闻达于诸侯。( )
⑨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2.重点句子翻译。
①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翻译: 。
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翻译: 。
③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翻译: 。
④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翻译: 。
⑤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翻译: 。
⑥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翻译: 。
中考总复习:九年级下册古诗文重点语句
一、诗词重点句子
1.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①词中形容边塞苍凉壮阔景色的句子是: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②范仲淹在《渔家傲》中写下的思乡、报国之情交织互现的千古名句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2.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①抒写人到中年的词人壮志未酬的感慨的句子是: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② 写诗人愿意效武将魏尚,戍边抗敌的渴望的诗句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③抒发诗人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和豪情壮志的诗句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3.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①词中描写想象中驰骋疆场、英勇杀敌的战斗场景的词句是: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②从视觉、听觉两方面表现战争激烈场面的句子是: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③直接表达抗金报国、收复中原、建功立业壮志的词句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④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怀的句子是:可怜白发生。
4.秋瑾《满江红》
①借用典故表达民族仇、家国恨(或暗示国家前途危在旦夕)的句子是:四面歌残终破楚 。
②写出民主革命烈士秋瑾不是男儿胜似男儿的豪迈气概的词语是: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5.《十五从军征》
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从征之久(或表现汉代极端不合理的封建兵役制度)的诗句是: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表现老翁孤独凄凉的处境和心情的句子是: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6.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①诗中以花喻雪的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②诗人借景来抒发无限忧愁的句子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③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相类似的诗句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7.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①表达主旨的句子是: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②作者看江水东流,发思古幽情的句子是: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8.文天祥《过零丁洋》
①借用地名抒写自己孤独无援,忧患不安的句子是: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②表明作者大义凛然、视死如归(表现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或诗中的千古名句)的句子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9.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①这首散曲中极言潼关形势险要,寓兵家必争之意的句子(或写景的句子)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②写诗人感叹昔日光景与今日所见的诗句(或怀古的句子)是: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③全曲的主旨句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二、文言重点字词句
(一)《鱼我所欲也》
1.重点字词解释。
①死亦我所恶。(讨厌,憎恨)
②故患有所不辟也。(祸患)(躲避)
③蹴尔而与之。(踩踏)
④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辨别)
⑤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感激)
⑥是亦不可以已乎?(停止)
⑦贤者能勿丧耳。(丧失)
⑧乞人不屑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2.重点句子翻译。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翻译: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
②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翻译: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因此有灾祸我也不躲避。
③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翻译:如果盛气凌人地呼喝着给他吃,饥饿的行人也不愿接受;用脚踢给别人吃,就连乞丐也会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二)《曹刿论战》
1.重点字词解释。
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
②肉食者鄙。(目光短浅)
③衣食所安,弗敢专也。(独自享有)
④牺牲玉帛,弗敢加也。(虚夸,夸大)
⑤忠之属也。(类)
⑥公将驰之。(驱车追赶)
⑦夫大国,难测也。(推测,估计)
⑧望其旗靡。(倒下)
2.重点句子翻译。
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翻译:吃的穿的这样一些养生的东西,我从来不敢独自专有,一定把它们分给身边的大臣。
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翻译:祭祀用的猪牛羊和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对上天说实话。
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翻译: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
④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翻译:曹刿回答说:“作战,靠的是士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在那里设有伏兵。后来我看到他们的车轮的痕迹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三)《邹忌讽齐王纳谏》
1.重点字词解释。
①朝服衣冠,窥镜。(照镜子)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
③王之蔽甚矣。(受的蒙蔽)
④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当面指责)
⑤时时而间进。(偶然)
⑥期年之后。(满一年)
⑦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君主左右的近侍之臣)
⑧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
2.重点句子翻译。
①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翻译: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惧怕我,我的客人对我有所求,所以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②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翻译:如今的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妃子及身边的侍从,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人不惧怕您的,国内的百姓,没有不对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来,大王受蒙蔽很深了!
③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翻译:所有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过错的人,受上等奖赏;能够上书劝谏我的人,受中等奖赏;能够在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的耳朵里的人,受下等奖赏。
(四)诸葛亮《出师表》
1.重点字词解释。
①盖追先帝之殊遇。(追念)
②以光先帝遗德。(发扬光大)
③事无大小,悉以咨之。(询问)
④必能使行阵和睦。(部队)
⑤先帝不以臣卑鄙。(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
⑥遂许先帝以驱驰。(奔走效劳)
⑦以彰其咎。(过失)
⑧不求闻达于诸侯。(有名望)
⑨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选拔)
2.重点句子翻译。
①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翻译:实在应该扩大圣明的听闻,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有远大志向的人的志气,不应当随便看轻自己,说不恰当的话,以致于堵塞人们忠心地进行规劝的言路。
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翻译:如果有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和忠心做善事的人,应当交给主管的官,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而不应当有偏袒和私心,使宫内和朝廷奖罚方法不同。
③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翻译: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西汉之所以兴隆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东汉之所以衰败的原因。
④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翻译:我本来是平民,在南阳务农亲耕,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之中出名。
⑤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翻译: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员装备已经充足,应当激励、率领全军将士向北方进军,平定中原,希望用尽我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恢复汉朝的基业,回到旧日的国都。
⑥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翻译:希望陛下能够把讨伐曹魏,兴复汉室的任务托付给我,如果没有成功,就惩治我的罪过,(从而)用来告慰先帝的在天之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