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下册试题 8.4.1完全平方公式--苏科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数学下册试题 8.4.1完全平方公式--苏科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4-14 11:05: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4.1完全平方公式
一、单选题
1.下列各式是完全平方式的是(  )
A. B.
C. D.
2.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若边长增加3,则其面积增加了( )
A.9 B. C. D.
3.若m为任意整数,的值总能被3整除,则整数k不能取( )
A. B.0 C.1 D.4
4.,则代数式( )
A.8 B.9 C.10 D.11
5.若一个三角形三边长,,满足,则这个三角形是( )
A.等边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 D.直角三角形
6.已知,,则的值为( )
A.25 B.19 C.29 D.31
7.如果是一个完全平方式,那么的值是( )
A.5 B. C.7 D.5或
8.如图,将一边长为的正方形(最中间的小正方形)与四块边长为的正方形(其中)拼接在一起,则四边形的面积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9.若,则
10.已知,则 , .
11.把加上一个单项式 (写出一个即可),使其成为一个完全平方式.
12.已知代数式可以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变形为,进而可知的最小值是5.依此方法,代数式的最小值是 .
13.已知,则 .
14.如图,有两个正方形甲、乙,将正方形乙放在正方形甲的内部得图1,将正方形甲、乙并列放置后构造新的正方形得图若图1和图2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分别为5和30,则正方形甲、乙的面积之和为 .
三、解答题
15.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1); (2); (3); (4).
16.已知,,求和的值.
17.先学习下面内容,再解决问题.
例题:若,求m,n的值.
解:∵,
∴,
∴,
∴且,
∴.
问题:
(1)若,求的值.
(2)若a,b,c是等腰 ABC的三边长,其中a,b满足,求的周长.
18.已知,,分别求下列式子的值:
(1);
(2);
(3).
19.如图1,是一个长为,宽为的长方形,沿图中虚线用剪刀将其均分成四个完全相同的小长方形,然后按图2的形状拼图.
(1)图2中的图形阴影部分的边长为   ;(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2)观察图2,请写出代数式、、之间的关系式:   .
(3)若,,求的值.
20.根据下列条件,解决下列问题:
(1)若,,则 ;
(2)若,,求的值;
(3)如图,点C是线段上的一点,以,为边向两边作正方形,设,两正方形的面积和,求图中阴影部分面积.
21.0两个边长分别为和的正方形如图放置(图),其未叠合部分(阴影)面积为;若再在图中大正方形的右下角摆放一个边长为的小正方形(如图),两个小正方形叠合部分(阴影)面积为.
(1)若,,求的值;
(2)当时,求出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22.如图①,小华同学用张边长为的正方形,张边长为的正方形,张边长分别为、的长方形纸片拼成了一个长为,宽为的长方形,它的面积为,于是,我们可以得到等式.请解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②,写出一个代数恒等式: ;
(2)利用(1)中所得到的结论,解决以下问题:已知,,求的值;
(3)小华同学又用张边长为的正方形,张边长为的正方形,6张边长分别为、的长方形纸片拼成了一个长方形,那么该长方形的边长分别为 , .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我们把多项式及叫做完全平方式”.如果一个多项式不是完全平方式,我们常做如下变形:先添加一个适当的项,使式子中出现完全平方式,再减去这个项,使整个式子的值不变,这种方法叫做配方法.配方法是一种重要的解决问题的数学方法,不仅可以将一个看似不能分解的多项式分解因式,还能解决一些与非负数有关的问题或求代数式最大值、最小值等.根据阅读材料,解决下列问题:
(1)若多项式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常数 ;
(2)已知代数式,用配方法说明,不论x取何值,这个代数式的值总是正数;再直接写出当x取何值时,这个代数式的值最小,最小值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B
【分析】此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式,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
根据完全平方公式的形式为求解即可.
【详解】解:A.不是完全平方式;
B.是完全平方式;
C.不是完全平方式;
D.不是完全平方式.
故选:B.
2.C
【分析】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先由题意表示出增加后新正方形的边长,分别求出原正方形与新正方形的面积,相减即可得到增加的面积.
【详解】解:根据题意得:,
∴新正方形的面积增加了
故选:C.
3.B
【分析】本题考查了整式混合运算的应用,先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再将代数式分组为一定被3整除的一组和需要确定范围的一组,找到能被整除的数即可得答案.
【详解】解:

∵的值总能被3整除,
∴总能被3整数,
∴整数k为,1,4均满足条件,当时,,不能被3整除,
故选:B
4.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题的关键,由得,把当作一个整体,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即可得解.
【详解】解:
∴,
故选:B.
5.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勾股定理逆定理,先对等式进行整理,再根据勾股定理逆定理,即可求解,熟练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解:,

∴,
∴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故选:.
6.D
【分析】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变形求解即可.
【详解】解:∵,,
∴.
故选:D.
7.D
【分析】根据完全平方式得出,再求出即可.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式,能熟记完全平方式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完全平方式有和两个.
【详解】解:∵是一个完全平方式,
∴,
∴,
整理得,
解得的值是5或,
故选:D.
8.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背景,正确识图是关键,掌握完全平方公式:.
先证明,求出和的长,再根据面积和求解即可.
【详解】解:如图,
由题意,得,,,


故选:B.
二、填空题
9.0
【分析】本题考查完全平方公式,非负性,根据非负性求出的值,再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解:∵,
∴,
∴,
∴,
∴;
故答案为:0.
10. /
【分析】本题考查代数式求值,涉及完全平方公式,根据完全平方和公式及完全平方差公式展开,根据展开式的结构特征相加或者相减即可求出及的值,熟记完全平方公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详解】解:,

两式相加得,
解得;
两式相减得,
解得;
故答案为:;.
11.(答案不唯一)
【分析】本题考查完全平方公式,根据构造完全平方式即可.
【详解】解:因为①;
②;
③;
④.
故答案为:(或或或等,答案不唯一).
12.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对代数式进行变形是解题的关键.
先用完全平方公式对代数式进行变形,然后确定其最小值即可.
【详解】解:,
则的最小值为.
故答案为.
13.10
【分析】本题考查了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变形求值,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题关键.将已知等式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变形可得,由此即可得.
【详解】解:∵①,,
∴②,
由②①得:,
∴,
故答案为:10.
14.35
【分析】本题考查完全平方公式,理解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特征是正确解答的关键.设正方形甲的边长为,正方形乙的边长为,由图1、图2阴影部分的面积为5和30可得,,由完全平方公式得出的值即可.
【详解】解:设正方形甲的边长为,正方形乙的边长为,
图1中阴影部分是边长为的正方形,因此面积为,
图2中大正方形的边长为,因此面积为,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图1和图2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分别为5和30,
,,


即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和为35,
故答案为:35.
三、解答题
15.(1)解:

(2)解:

(3)解:

(4)解:

16.解:∵,,
∴,
∴;
∴,
∴.
17.(1)解:∵,
∴,
∴,
∴,
∴,
∴,
(2)解:∵,
∴,
∴,
∴,
∴,
∵是等腰三角形,
∴或4,
分两种情况:
当时,,的周长为,
当时,,的周长为,
18.(1)解:,,
,,

∴,

(2)解:∵,,
∴,
∴,
解得:,
∴;
(3)解:.
19.(1)解:由图可知:图②中画有阴影的小正方形的边长,
故答案为:;
(2)解:观察发现,大正方形的面积等于小正方形的面积加上四个小长方形的面积,
即:;
(3)解:由(2)得:;
∵,,
∴,
∴.
20.(1)解:,



故答案为:20;
(2)解:,



解得:;
(3)解:,


四边形,是正方形,,
,,

即:,

21.(1)解:由图可得,;
∴,
∵,,
∴,
∴,
∴;
(2)解:由图可得,,
∵,
∴.
22.(1)解:由题意得:.
故答案为:.
(2)解:由(1)得,,
∴当,时,,
∴,
∴.
(3)解:由题意得:长方形的面积为:,
∴,
∴长方形的边长为:长为或,宽为或.
故答案为:长为或,宽为或.
23.(1)解: ,

故答案为:9;
(2),
∴这个代数式的值总是正数,
当时,的最小值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