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课件+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课件+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4-13 10:45:28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新课导入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课标要求:了解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核心素养:
1.列举海峡两岸关系改善的史实,理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意义。(历史解释)
2.知道海协会、海基会,了解“九二共识”及其意义;认识江泽民的八项主张、胡锦涛会见连战、习近平同马英九会面等史实对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作用;了解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交往情况。(唯物史观)
3.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方面的政策和努力,认识中国共产党是真正代表中国人民利益的政党。(家国情怀)
一、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三国


明末
明末清初
1895
1945
1949
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
隋炀帝派人到达流求
设澎湖巡检司管辖琉球
荷兰侵占台湾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685年设置台湾省
《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
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归
蒋介石在内战中失利退守台湾
第二次回归
第一次分离
第一次回归
第二次分离
第三次分离
一、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台湾问题的由来:
1949年4月,渡江战役胜利,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一、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对台政策的变化:
①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
将人民解放战争进行到底,解放中国全部领土,完成统一中国的事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一、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对台政策的变化:
②20世纪50年代中期,又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毛泽东说 :“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
  为了缓和台湾海峡地区的紧张局势,探寻解决中美两国之间争端的途径,中国政府自五十年代中期起,既开始与美国对话。
一、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对台政策的变化:
③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在邓小平“一国两制”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大陆不派人驻台,不仅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台湾的党、政、军等系统,都由台湾自己来管。”
——邓小平
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一、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两岸关系的发展:
1958年到1979年对金门采取炮击政策。1958年8月23日,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以空前猛烈的炮火轰击金门,仅2小时内,就有4.5万多发炮弹密集倾泻到金门岛,炮战持续64天。这场战争后来演变成象征性战役。逢年过节都停炮三天,再往后一般炮弹里又只装宣传品。金门方面也照此办理,开炮就逐渐成为象征性的军事行动。这样的炮战,从1958年秋冬一直延续到1979年元旦,整整打了20年左右。
197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中央人民政府倡议海峡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欢迎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旅游、经商等。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
①走向缓和
海峡两岸由军事对峙到和平交往
一、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两岸关系的发展:
②打破隔绝状态
1987 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逐步采取了一些开放措施。
蒋经国先生(1910—1988) 享年78岁
台湾同胞大陆寻祖问根
海峡两岸同胞近 40 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
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一、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两岸关系的发展:
③成立团体
1990年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
1991年祖国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两岸授权这两个民间团体开始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
一、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两岸关系的发展:
④“九二共识”
1992年两会达成“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共识,即“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⑤“汪辜会谈”
汪辜会谈对促进两岸关系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1995 年,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1995年以后,李登辉、民进党等“台独”势力冲撞一个中国原则,并且通过各种手段,阻隔两岸交流。
2005 年,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
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
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
——《反分裂国家法》
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
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祖国大陆。胡锦涛会见连战一行。
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2008 年,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
2008年7月,台湾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大陆赴台旅游民众日益增多。2011年6月28日,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旅游正式启动,两岸民众交往更加密切。
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合作探究: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迅速发展的基础是什么?
①海峡两岸血浓于水的亲缘关系,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
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
③两岸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的共同的努力。
三、新时代推进祖国完全统一的方略
2015 年 11 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晤。
习近平在同马英九的会晤中强调,两岸同胞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两岸双方应该坚持“九二共识”,巩固共同政治基础,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深化两岸交流合作,增进两岸同胞福祉。面对新形势,站在两岸关系发展的新起点上,两岸双方应该胸怀民族整体利益、紧跟时代前进步伐,携手巩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格局,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这是 1949 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晤,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三、新时代推进祖国完全统一的方略
台湾当局领导人蔡英文就职以来,多次声称不接受“一国两制”,也不承认“九二共识”。否认一个中国原则,破坏两岸关系发展。她的言行,日渐清晰地勾勒出她搞分裂的面目。
2022年8月2日,美国国会众议长南希·佩洛西窜访中国台湾地区,严重损害中美关系和台海和平稳定。中方对此强烈谴责、坚决反对。
台独势力
外国干涉势力
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大现实威胁是“台独”势力及其分裂活动。
三、新时代推进祖国完全统一的方略
反独促统的举措:
中共十八大后,党和政府坚决开展反分裂、反干涉重大斗争,人民解放军多次在台湾周边海域组织实战化演练,有力维护台海和平稳定。
2022年发布的《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全面阐述了新时代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指明了对台工作方向。
中共二十大进一步强调,“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是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对两岸同胞和中华民族最有利。我们坚持团结广大台湾同胞,坚定支持岛内爱国统一力量,共同把握历史大势,坚守民族大义,坚定反“独”促统。
三、新时代推进祖国完全统一的方略
合作探究:分析有利祖国统一的因素有哪些?
有利因素
①海峡两岸交往密切频繁;
②祖国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③“一国两制”政策的巨大感召力;
④香港、澳门的回归,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⑤改革开放,国力增强,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⑥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海峡现状
人心所向
榜样借鉴
政策保障
根本保证
历史依据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