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调研卷(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调研卷(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13 18:01:01

文档简介

2025学年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调研卷答案
任务一:读好有字书,增长知识
(9分)
肃穆 伶俐 澎湃 蹂躏(每词1分,共4分)
2. A(3分)
3. 示例:在思想的天空中翱翔(2分,句式相符、表意合理即可)
二、(12分)
1. C(2分)。A项“憎恶”的“憎”应读“zēng”;B项“勉强”的“强”应读“qiǎng”;D项“看守”的“看”应读“kān”。
2. C(2分)。“光怪陆离”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平淡无奇”表示事物或诗文平平常常,没有吸引人的地方,二者意思相反。
3. D(2分)。A项缺少主语,可删去“通过”或“使”;B项两面对一面,可删去“能否”;C项语序不当,应先“发现”再“改正”。
4. C(2分)。《匆匆》中作者朱自清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是含蓄委婉地抒发对时光匆匆流逝的感慨,并非直接抒发。
5. 示例:热爱那人物中展现的人性光辉。(2分)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书页上,仿佛为书中的文字镀上了一层金边,让我更沉醉于经典的魅力之中。(2分,环境描写能体现热爱心情即可)
三、(7分)
1. A(2分)
2. B(2分)
3. 示例:名著中的女性形象丰富多彩,如《简·爱》中的简·爱,她自尊自爱、追求平等,面对爱情不卑不亢。她的形象启示我们,无论处于何种境地,都要坚守自己的内心,勇敢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与尊严。(3分,观点明确,结合具体名著人物,言之有理即可)
任务二:读懂无字书,拓展见识
(10分)
燕山月似钩;千里莺啼绿映红;千树万树梨花开;路遥知马力;听君一席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每空1分,共7分)
B C A(每空1分,共3分)
任务三:读“书”的演变,看阅读方式变迁
(13分)
作比较、举例子(2分);突出说明了简牍和缣帛作为书写材料存在的局限性,强调了纸张普及的重要意义(2分)
(1)√(2分);(2)×(2分)
示例:我认为电子阅读不会完全取代纸质阅读。电子阅读存储量大、携带方便、易于检索,符合现代快节奏生活的需求,受到很多年轻人喜爱,在信息获取方面有很大优势。但纸质阅读能让人随意做笔记、批注,更好地感受书籍质感,带来独特的阅读体验,这种体验是电子阅读无法替代的。二者各有优势,会长期共存。(5分,观点明确1分,结合材料阐述理由4分,言之有理即可)
任务四:赏读美文,感悟真情
(19分)
随着年龄增长,“我”与父亲有了隔阂,交流变少还会争吵;寒冷冬天,父亲早起为“我”准备早餐,送“我”去考试(每空2分,共4分)
C(3分)。文章主要表达的是“我”对父亲的理解、愧疚以及想要回报父亲的情感,并非思念之情。
动作 外貌 语言(每空1分,共3分);示例:选择A处,“紧紧地抱”“轻声安慰”等动作描写,生动地表现出父亲对“我”的疼爱,让“我”在委屈时感受到温暖和安全。(3分,选择一处,分析合理即可)
表达了父亲对“我”的关心、爱护以及对“我”考试的期待与鼓励。(3分)
C(3分)
任务五:分享好书,表达感受
(30分)
评分标准: 一类文(25 30分):内容具体,紧扣书中人物或情节,感受真挚,能结合生活实际,描写生动,语句通顺,书写工整。 二类文(18 24分):内容较具体,能围绕人物或情节谈感受,有生活实际的结合,语句较通顺,书写较工整。 三类文(12 17分):有内容,对人物或情节有一定感受,语句基本通顺,书写一般。 四类文(12分以下):内容空洞,感受不明确,语句不通顺,书写潦草。2025学年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提升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能带领我们畅游知识海洋,感受多彩世界。让我们一起在这份试卷中展现阅读与语文学习的成果吧!
任务一:读好有字书,增长知识
读下面的活动开场白,完成练习。(9分)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是一场心灵的旅行。一本好书,如同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如同一把钥匙,开启智慧的大门。在书的世界里,我们能与sù mù的英雄对话,感受他们的壮志豪情;能与líng lì的文人邂逅,领略他们的笔墨风华;能与善良的角色相遇,体会人性的温暖与美好。阅读,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在 。让我们一同走进书的世界,去探寻那无尽的宝藏,让书香péng pài我们的生活,róu lìn我们的灵魂,让阅读成为我们生命中最美的风景!
根据语境和拼音在田字格中写出正确的词语。(4分)
文中“邂逅”一词,结合语境,它的意思是( )(填序号)(3分)
偶然遇见 B. 不期而遇 C. 无意中遇到 D. 初次见面
请仿照画波浪线的短句,将活动开场白补充完整,写在语段中的横线上。(2分)
读书中词句,按要求完成练习。(12分)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或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锲而不舍(qiè,镂刻 ) 憎恶(zèng,厌恶 ) 正月(zhēng )
栖息(qī,停留 ) 勉强(qiáng,尽力 ) 汤匙(chí )
模样(mú,样子 ) 尽管(jǐn,姑且 ) 间断(jiàn )
提供(gōng,供给 ) 附和(hè,应和 ) 看守(kàn )
在横线上填入与加点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不符合的一项是( )(2分)
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充满了悬念,让人欲罢不能。它展现了一个光怪陆离 的世界,让人看到了人性的复杂与多样,也让人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波谲云诡 B. 千奇百怪 C. 平淡无奇 D. 变幻莫测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通过这次阅读活动,使我对书籍有了更浓厚的兴趣。
能否提高阅读能力,关键在于广泛阅读和深入思考。
我们要认真改正并及时发现自己在阅读中的不足之处。
学校开展的读书节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北京的春节》按照时间顺序,详细描述了老北京春节的一系列习俗,语言平实,充满生活气息。
《腊八粥》通过对八儿等粥、吃粥过程的描写,表现了腊八粥的香甜诱人,也展现了家庭生活的温馨。
《匆匆》中,作者朱自清运用了大量的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直接抒发了对时光匆匆流逝的感慨。
《十六年前的回忆》采用倒叙的手法,回忆了李大钊同志被捕前、被捕时、被审时、被害后的情形,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深切怀念。
读下面明明写的阅读经典后的感受,按要求补全语段。(4分)
我热爱阅读经典名著,热爱那字里行间流淌的智慧,热爱那情节中蕴含的人 生 哲 理,热爱到 (仿照画线句子续写 ) ___ ( 用上环境描写表达热爱的心情 )。
读名著,完成练习。(7分)
丽丽读书时在卡片上摘录了几个关键词,丽丽读的这本书是( )(2分)
关键词:尼摩船长 鹦鹉螺号 海底探险 印度洋采珠场
《海底两万里》 B. 《鲁滨逊漂流记》
《汤姆·索亚历险记》 D. 《骑鹅旅行记》
下面这句话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对哪本书的评价?( )(2分)
“这本书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有很大的影响,书中浓郁的英雄主义、理想主义、献身精神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成为我精神生活最重要的支柱。”
《爱的教育》 B.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C. 《童年》 D. 《简·爱》
校文学社《名著之光》栏目进行征稿,要求投稿者就“名著中的女性形象”发表观点。在下面的横线上写一写你的观点。(3分)
任务二:读懂无字书,拓展见识
生活是本无字书,它也能教给我们很多知识。结合语境,按要求完成练习。(10分)
1.根据所学知识,在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内容。(7分)
读大自然,大自然给我们以启迪。“大漠沙如雪,____________________”,从广袤沙漠,人们读出了塞外风光的壮美;“____________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从江南景色,人们读出了水乡的秀丽与繁华;“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_____”,从冬日雪景,人们读出了雪的灵动与神奇。 读生活,生活给我们以智慧。“____________________,日久见人心”,长久地相处之后,就能了解一个人的本质;“____________________,胜读十年书”,与有见识的人交谈,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要珍惜时光,不要等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时候才追悔莫及。
2. 选择恰当的寓意,填入语段中的括号内。(填序号,3分 )
A. 团圆 B. 驱邪避灾、吉祥如意 C. 团结拼搏、奋勇争先
读民风民俗,民风民俗给我们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从春节贴春联中读出( )的美好愿望,从端午节赛龙舟中读出( )的精神,从中秋节赏月中读出( )的情感。
任务三:读“书”的演变,看阅读方式变迁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 读材料,完成练习。(13分)
材料一:书籍的演变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在古代,人们最早用甲骨、金石记录文字。后来,简牍、缣帛逐渐成为书写材料。但简牍笨重,缣帛昂贵。直到蔡伦改进造纸术,纸张才逐渐普及,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随着印刷术的发明和发展,书籍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种类也日益丰富。到了现代,电子书籍应运而生。电子书籍具有存储量大、携带方便、易于检索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材料二:据相关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国民纸质图书阅读率呈缓慢下降趋势,而电子图书阅读率则不断上升。在一些年轻人中,电子阅读已经成为主要的阅读方式。然而,也有不少人认为,纸质图书阅读具有独特的魅力,如可以随意在书页上做笔记、批注,能更好地感受书籍的质感等,这些是电子阅读无法替代的。
材料一中画“_____”的句子运用了 和 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4分)
读材料,判断下面内容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4分)
简牍和缣帛曾是古代的书写材料,它们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
调查显示,我国所有年轻人都喜欢电子阅读这种方式。( )
你认为电子阅读会完全取代纸质阅读吗?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的想法。(5分)
任务四:赏读美文,感悟真情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 阅读选文,完成练习。(19分)
《父亲的背影》
①望着父亲渐渐远去的背影,我的眼眶湿润了。记忆如潮水般涌来,那些与父亲相伴的日子,一一浮现在眼前。
②小时候,父亲是我心中的超级英雄。他总是那么高大、强壮,无所不能。每当我遇到困难,他总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我身边,用他那宽厚的肩膀为我遮风挡雨。记得有一次,我在学校被同学欺负,哭着跑回家。父亲看到我委屈的样子,眼神中充满了心疼和愤怒。(A)他紧紧地把我抱在怀里,轻声安慰着我,那一刻,我感到无比的温暖和安全。
③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与父亲之间似乎渐渐有了隔阂。我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见,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对他言听计从。我们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少,有时候甚至会因为一些小事而争吵。但是,父亲对我的爱却从未改变。
④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我因为要参加一场重要的考试,不得不早早地起床去学校。当我睡眼惺忪地走出房间时,却看到父亲已经在厨房忙碌起来。他正在为我准备早餐,炉灶上的热气模糊了他的身影。(B)那一刻,我突然发现,父亲的头发已经不再乌黑,脸上也有了岁月的痕迹。我的心里一阵酸楚,原来,父亲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变老了。
⑤送我去学校的路上,父亲默默地走在前面,我跟在他身后。看着他那略显佝偻的背影,我不禁想起朱自清先生笔下的《背影》。父亲的背影,虽然没有书中描写的那样蹒跚,但在我眼中,却同样充满了爱与牵挂。
⑥到了学校门口,父亲停下脚步,转身看着我,眼神中满是关切和鼓励。(C)他轻轻地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孩子,好好考,别紧张。”我点了点头,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哽住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⑦父亲转身离去,望着他的背影,我在心里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多关心父亲,不再让他为我操心。
梳理故事情节:阅读选文,将故事情节补充完整。(4分)
小时候,父亲是“我”心中的超级英雄→( )→( )→ 望着父亲离去的背影,“我” 发誓要多关心父亲
下列选项中,对题目《父亲的背影》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3分)
父亲的背影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
父亲的背影象征着父亲对“我”的爱与付出。
文章通过描写父亲的背影,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父亲的背影让“我”意识到父亲的衰老,引发了“我”的思考。
读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体会作者是如何刻画父亲的形象的,并请你选择一处,加以赏析。(6分)
处是_____描写,(B)处是_____描写,(C)处是_____描写。 (3分)
我选择 处来赏析: (3分)
第⑥段中,父亲的眼神和话语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3分)
对结尾“望着他的背影,我在心里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多关心父亲,不再让他为我操心”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我”被父亲的背影感动,决定以后要听从父亲的一切安排。
“我”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决定以后不再与父亲发生任何矛盾。
“我”感受到父亲的爱,决定用行动回报父亲的付出。
“我”看到父亲的背影,觉得父亲很可怜,决定要照顾他。
任务五:分享好书,表达感受
习作表达。(30分)
你最近读了什么好书?这本书里有哪一个人物或者是哪一处情节让你印象深刻?请拿起笔就这一人物或者情节表达你的真实感受。注意结合生活实际来写。
要求:①内容具体,情感真挚,语句通顺,描写生动,可以联系书中的具体情节来表达感受。②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450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