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测试卷(测试内容:数据的搜集、整理、描述 认识概率 中心对称图形—平行四边形)(原卷版 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测试卷(测试内容:数据的搜集、整理、描述 认识概率 中心对称图形—平行四边形)(原卷版 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4-13 15:37:32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苏科版)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数学
期中测试卷
(测试范围:第七章---第九章)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共10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纹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人智慧与艺术的结晶,反映出不同时期的风俗习惯,早已融入我们的生活.下面纹样的示意图中,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如意纹 B.冰裂纹
C.盘长纹 D.风车纹
2.下面调查中,所选择的调查方式合理的是(  )
A.用普查的方式调查某种灯泡的使用寿命
B.用抽样调查的方式调查航天器零部件的安全性
C.用普查的方式调查全球中学生的视力情况
D.用普查的方式调查我们班学生早餐是否有喝牛奶的习惯
3.下列描述的事件为必然事件的是(  )
A.明天太阳从东方升起
B.随意翻到一本书的某页,这页的页码是奇数
C.汽车累计行驶10000km,从未出现故障
D.从地面发射一枚导弹,未击中空中目标
4.某学校对八年级1班50名学生进行体能评定,进行了“长跑”、“立定跳远”、“跳高”的测试,根据测试总成绩划分体能等级,等级分为“优秀”、“良好”、“合格”、“较差”四个等级,该班级“优秀”的有28人,“良好”的有15人,“合格”的有5人,则该班级学生这次体能评定为“较差”的频率是(  )
A.2 B.0.02 C.4 D.0.04
5.如图,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下列条件不能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
A., B.AB=CD,AO=OC
C.AB∥CD,∠DAC=∠BCA D.AB=CD,BC=AD
6.如图是某商品1﹣4月份单个的进价和售价的折线统计图,则售出该商品单个利润最小的是(  )
A.1月 B.2月 C.3月 D.4月
7.“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上古农耕文明的智慧结晶,被国际气象界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装了6张关于“二十四节气”的卡片,其中有3张“立春”,2张“立秋”,1张“冬至”,这些卡片除了画面内容外其他都相同,从中随机摸出一张卡片,恰好是“立秋”的可能性为(  )
A. B. C. D.
8.如图,在∠MON的两边上分别截取OA、OB,使OA=OB;分别以点A、B为圆心,OA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C;连接AC、BC、AB、OC.若AB=3cm,四边形AOBC的面积为12cm2,则OC的长为(  )
A.5cm B.8cm C.10cm D.4cm
9.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点D在边AC上,连接BD,将BD绕点B旋转一定角度,使得∠ABD=∠CBD′,连接CD′.若∠ADB=100°,则∠DD′C为(  )
A.30° B.60° C.50° D.40°
10.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BC=4,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16,E,F分别为边AD,BC上的点,且AE=CF,连接BE,AF,则AF+BE的最小值为(  )
A.8 B. C.16 D.
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里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小球,这些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其中有5个黄球,4个蓝球.若随机摸出一个蓝球的概率为,则随机摸出一个红球的概率为   .
12.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为对角线BD上一点,连接AE,CE,若∠BCE=70°,则∠EAD=    .
13.如图,已知,AC=1,∠D=90°,△DEC与△ABC关于点C成中心对称,则AB的长是     .
14.如图在△ABC中,点D、E为AB、AC的中点,点F在DE上,且∠AFB=90°.若AB=7,BC=12,则EF的长为  .
15.“手机阅读”已逐渐成了眼科病的主要病因,据调查表明在“中年人”中有“手机阅读”习惯的占比约达60%,若随机选择150名“中年人”进行调查,则估计有     人有此习惯.
16.如图,矩形ABCD中,AB=2,BC=4,BE平分∠ABD,交AD于F,BE⊥DE,EG⊥AD于G,则下列说法:
①∠ADE=∠ABE;②△BCD≌△BED; ③BF=DE;④△BDF的面积为.
其中正确的有     .(填序号)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满分共72分)
17.(8分)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里装有颜色不同的黑、白两种球共60个,它们除颜色不同外,其余都相同,王颖做摸球试验,她将盒子里面的球搅匀后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再把它放回盒子中搅匀,经过大量重复上述摸球的过程,发现摸到白球的频率稳定于0.25,
(1)请估计摸到白球的概率将会接近     ;
(2)计算盒子里白球有多少个?
(3)如果要使摸到白球的概率为,需要往盒子里再放入多少个白球?
18.(8分)如图,在△ABC中,∠BAC=90°,D是BC的中点,E是AD的中点,过点A作AF∥BC交BE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四边形ADCF是菱形.
19.(8分)本学期,市中区某中学开设了“心理健康疏导”课程,为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从七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了一次综合测试.测试结果分为四个等级:A级为优秀,B级为良好,C级为及格,D级为不及格.将测试结果绘制了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根据统计图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本次抽样测试的学生人数是     名;
(2)扇形统计图中表示A级的扇形圆心角α的度数是   ,并把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3)该校七年级共有学生1600名,如果全部参加这次测试,估计优秀的人数为多少?
20.(8分)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小正方形网格的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ABC的顶点均在格点上.
(1)画出将△ABC关于原点O的中心对称图形△A1B1C1.
(2)将△DEF绕点E顺时针旋转90°得到△D1EF1,画出△D1EF1.
(3)若△DEF由△ABC绕着某点旋转得到的,则这点的坐标为     .
21.(9分)如图,点B是∠MAN的边AM上的定点,点C是边AN上的动点,将△ABC绕点B逆时针旋转得到△DBE,且点A的对应点D恰好落在边AN上,连结CE.当BC=AC时.
(1)求证:四边形ABEC是平行四边形;
(2)若AB=15,AD=18,求AC的长.
22.(9分)某市为了解初中生每周锻炼身体的时长t(单位:小时)的情况,在全市随机抽取部分初中生进行调查,按五个组别:A组(3≤t<4);B组(4≤t<5);C组(5≤t<6);D组(6≤t<7);E组(7≤t<8)进行整理,绘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决下列问题:
(1)求出这次抽样调查的学生总人数;
(2)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3)C组所在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为     度;
(4)根据样本估计全市12000名初中生中,每周锻炼身体的时长不少于5小时的有多少名.
23.(10分)定义:如图1,在△ABC中,把AB绕点A顺时针旋转α(0°<α<180°)得到AB′,把AC绕点A逆时针旋转β得到AC′,连接B′C′.当α+β=180°时,我们称是△A′B′C′,△ABC的“旋补三角形”,边B′C′上的中线AD叫做△ABC的“旋补中线”,点A叫做“旋补中心”.
特例感知:(1)在图2,图3中,是△ABC的“旋补三角形”,AD是△ABC的“旋补中线”.
①如图2,当△ABC为等边三角形时,AD与BC的数量关系AD=    BC;
②如图3,当∠BAC=90°,BC=8时,则AD长为     .
猜想论证:(2)在图1中,当△ABC为任意三角形时,猜想AD与BC的数量关系,并给予证明.
24.(12分)如图,正方形ABCD中,AB=3,点E是对角线AC上的一点,连接DE.过点E作EF⊥ED,交AB于点F,以DE,EF为邻边作矩形DEFG,连接AG.
(1)求证:矩形DEFG是正方形;
(2)求AG+AE的值;
(3)若F恰为AB的中点,求正方形DEFG的面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苏科版)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数学
期中测试卷
(测试范围:第七章---第九章)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共10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纹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人智慧与艺术的结晶,反映出不同时期的风俗习惯,早已融入我们的生活.下面纹样的示意图中,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如意纹 B.冰裂纹
C.盘长纹 D.风车纹
【分析】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中心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据此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解:A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则A不符合题意;
B既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则B不符合题意;
C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则C不符合题意;
D不是轴对称图形,但它是中心对称图形,则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熟练掌握其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2.下面调查中,所选择的调查方式合理的是(  )
A.用普查的方式调查某种灯泡的使用寿命
B.用抽样调查的方式调查航天器零部件的安全性
C.用普查的方式调查全球中学生的视力情况
D.用普查的方式调查我们班学生早餐是否有喝牛奶的习惯
【分析】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据此求解即可.
【解答】解:A.调查某种灯泡的使用寿命,适合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故本选项不合题意;
B.调查航天器零部件的安全性,适合采用全面调查的方式,故本选项不合题意;
C.调查全国中学生的视力情况,适合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故本选项不合题意;
D.调查我们班学生早餐是否有喝牛奶的习惯,适合采用全面调查的方式,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正确记忆相关知识点是解题关键.
3.下列描述的事件为必然事件的是(  )
A.明天太阳从东方升起
B.随意翻到一本书的某页,这页的页码是奇数
C.汽车累计行驶10000km,从未出现故障
D.从地面发射一枚导弹,未击中空中目标
【分析】根据随机事件的概念解答即可.
【解答】解:A、明天太阳从东方升起,是必然事件,符合题意;
B、随意翻到一本书的某页,这页的页码是奇数,是随机事件,不符合题意;
C、汽车累计行驶10000km,从未出现故障,是随机事件,不符合题意;
D、从地面发射一枚导弹,未击中空中目标,是随机事件,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随机事件,熟知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称为随机事件是解题的关键.
4.某学校对八年级1班50名学生进行体能评定,进行了“长跑”、“立定跳远”、“跳高”的测试,根据测试总成绩划分体能等级,等级分为“优秀”、“良好”、“合格”、“较差”四个等级,该班级“优秀”的有28人,“良好”的有15人,“合格”的有5人,则该班级学生这次体能评定为“较差”的频率是(  )
A.2 B.0.02 C.4 D.0.04
【分析】求出:“较差”的人数,再根据频率 定义求解即可.
【解答】解:“较差”的人数=50﹣28﹣15﹣5=2,
∴能评定为“较差”的频率0.04,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频数与频率,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频率的定义,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5.如图,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下列条件不能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
A., B.AB=CD,AO=OC
C.AB∥CD,∠DAC=∠BCA D.AB=CD,BC=AD
【分析】由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分别对各个选项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解:A、∵OAAC,OBBD,
∴OA=OC,OB=OD,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B、AB=CD,AO=OC,当∠BAC≠∠DCA时,四边形ABCD不是平行四边形,故选项B符合题意;
C、∵∠DAC=∠BCA,
∴AD∥BC,
∵AB∥CD,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
D、∵AB=CD,BC=AD,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平行线的判定等知识;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6.如图是某商品1﹣4月份单个的进价和售价的折线统计图,则售出该商品单个利润最小的是(  )
A.1月 B.2月 C.3月 D.4月
【分析】根据利润=售价﹣进价和图象中给出的信息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解:由图可知:
1月,利润是5﹣4=1;
2月,售价>4,进价是2,此时利润大于2;
3月,售价小于4,进价是3,此时利润小于1;
4月,利润是3﹣2=1
综上3月份的利润小于1,最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折线统计图,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把握图象中的信息,理解利润=售价﹣进价是解题的关键.
7.“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上古农耕文明的智慧结晶,被国际气象界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装了6张关于“二十四节气”的卡片,其中有3张“立春”,2张“立秋”,1张“冬至”,这些卡片除了画面内容外其他都相同,从中随机摸出一张卡片,恰好是“立秋”的可能性为(  )
A. B. C. D.
【分析】根据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装了6张关于“二十四节气”的卡片,其中有2张“立秋”,进行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装了6张关于“二十四节气”的卡片,其中有2张“立秋”,
∴从中随机摸出一张卡片,恰好是“立秋”的可能性为,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概率公式求概率,掌握概率等于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是解题关键.
8.如图,在∠MON的两边上分别截取OA、OB,使OA=OB;分别以点A、B为圆心,OA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C;连接AC、BC、AB、OC.若AB=3cm,四边形AOBC的面积为12cm2,则OC的长为(  )
A.5cm B.8cm C.10cm D.4cm
【分析】根据作法判定出四边形OACB是菱形,再根据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解答】解:根据作图,AC=BC=OA,
∵OA=OB,
∴OA=OB=BC=AC,
∴四边形OACB是菱形,
∵AB=3cm,四边形OACB的面积为12cm2,
∴AB OC3×OC=12,
解得OC=8cm.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菱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的性质,判定出四边形OACB是菱形是解题的关键.
9.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点D在边AC上,连接BD,将BD绕点B旋转一定角度,使得∠ABD=∠CBD′,连接CD′.若∠ADB=100°,则∠DD′C为(  )
A.30° B.60° C.50° D.40°
【分析】根据∠ABD=∠CBD′,以及∠ABC=60°可证∠DBD′=60°,进而证得△BDD′为等边三角形,有∠BD′D=60°,再根据SAS证△ABD≌△CBD′,可得到∠BD′C=∠BDA=100°,即可求出∠DD′C为40°.
【解答】解:∵∠ABD=∠CBD′,
∴∠ABD+∠DBC=∠CBD′+∠DBC=60°,
∴∠DBD′=60°,
又∵BD=BD′,
∴△BDD′为等边三角形,
∴∠BD′D=60°,
在△ABD和△CBD′中,

∴△ABD≌△CBD′(SAS),
∴∠BD′C=∠BDA=100°,
∴∠DD′C=∠BD′C﹣∠BD′D=100°﹣60°=40°.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找到全等三角形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0.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BC=4,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16,E,F分别为边AD,BC上的点,且AE=CF,连接BE,AF,则AF+BE的最小值为(  )
A.8 B. C.16 D.
【分析】先证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可得AF=EC,由轴对称的性质可得EH=EC,CN=HN,AD⊥CH,则当点B,点E,点H三点共线时,AF+BE的最小值为BH的长,由勾股定理可求解.
【解答】解:如图,连接EC,作点C关于AD的对称点H,连接BH,EH,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BC=4,AD∥BC,
又∵AE=CF,
∴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
∴AF=EC,
∵点C,点H关于AD对称,
∴EH=EC,CN=HN,AD⊥CH,
∴EC=AF=EH,
∴AF+BE=BE+EH,
∴当点B,点E,点H三点共线时,AF+BE的最小值为BH的长,
∵AD=4,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16,AD⊥CH,
∴AD CN=16,
∴CN=4,
∴CH=8,
∴BH4,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轴对称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灵活运用这些性质解决问题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里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小球,这些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其中有5个黄球,4个蓝球.若随机摸出一个蓝球的概率为,则随机摸出一个红球的概率为   .
【分析】设红球有x个,根据摸出一个球是蓝球的概率是,得出红球的个数,再根据概率公式即可得出随机摸出一个红球的概率.
【解答】解:∵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里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小球,三种球除颜色外其他完全相同,其中有5个黄球,4个蓝球,
随机摸出一个蓝球的概率是,
设红球有x个,
∴,
解得:x=3
∴随机摸出一个红球的概率是:.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概率公式的应用,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得到所求的情况数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2.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为对角线BD上一点,连接AE,CE,若∠BCE=70°,则∠EAD=    .
【分析】先根据SAS证出△AED≌△CED,可得∠EAD=∠ECD,根据正方形的对角线性质以及∠BCE=70°可求∠BEC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外角与内角的关系可求∠ECD的度数,最终可求出∠EAD的度数.
【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DE=∠CDE=∠EBC=45°,AD=CD,
∵DE=DE,
∴△AED≌△CED(SAS),
∴∠EAD=∠ECD,
又∵∠BCE=70°,
方法1:∴∠EAD=∠BAD﹣∠BCE=20°.
方法2:∴∠BEC=65°,
∵∠BEC=∠CDE+∠ECD,
即65°=45°+∠ECD,
∴∠ECD=20°,
∴∠EAD=20°.
故答案为:20°.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正方形对角线平分对角的性质,解题的关键还需要借助三角形外角与内角的关系,再灵活运用三角形全等进行转化.
13.如图,已知,AC=1,∠D=90°,△DEC与△ABC关于点C成中心对称,则AB的长是     .
【分析】直接利用中心对称的性质得出DC,DE的长,进而利用勾股定理得出答案.
【解答】解:∵△DEC 与△ABC关于点C成中心对称,
∴DC=AC=1,DE=AB,
∴AD=2,
∴在Rt△EDA中,DE3,
∴AB=3.
故答案为:3.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中心对称以及勾股定理,正确得出DC,DE的长是解题关键.
14.如图在△ABC中,点D、E为AB、AC的中点,点F在DE上,且∠AFB=90°.若AB=7,BC=12,则EF的长为  .
【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性质求出DF,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求出DE,计算即可.
【解答】解:在Rt△AFB中,D为AB的中点,AB=7,
∴DFAB=3.5,
∵DE为△ABC的中位线,BC=12,
∴DEBC=6,
∴EF=DE﹣DF=2.5,
故答案为:2.5.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性质,掌握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是解题的关键.
15.“手机阅读”已逐渐成了眼科病的主要病因,据调查表明在“中年人”中有“手机阅读”习惯的占比约达60%,若随机选择150名“中年人”进行调查,则估计有     人有此习惯.
【分析】用总人数乘以有“手机阅读”习惯的百分比,据此可估计总体中有此习惯的人数.
【解答】解:根据题意知估计有此习惯的人数为150×60%=90(人),
故答案为:90.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用样本估计总体,一般来说,用样本去估计总体时,样本越具有代表性、容量越大,这时对总体的估计也就越精确.
16.如图,矩形ABCD中,AB=2,BC=4,BE平分∠ABD,交AD于F,BE⊥DE,EG⊥AD于G,则下列说法:
①∠ADE=∠ABE;②△BCD≌△BED; ③BF=DE;④△BDF的面积为.
其中正确的有     .(填序号)
【分析】根据矩形的性质可得∠BAD=90°,根据BE⊥DE,进一步可得∠ADE=∠ABE,即可判断①选项;延长DE交BA的延长线于点M,过点E作EN⊥AM于点N,先证明四边形AGEN是矩形,再证明△BED≌△BEM(ASA),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M=BD,ME=DE,再证明△MNE≌△EGD(AAS),可得NE=GD,MN=GE,然后再证明△ABF≌△GDE(ASA),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F=DE,AF=GE,可判断③选项;根据AB=CD,AB≠DE,可判断②选项;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出BD的长度,进一步可得AM的长度,根据AF=GE=AN=MN,可得AF的长度,进一步可得DF的长度,根据△BDF的面积计算,即可判断④选项.
【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
∴∠BAD=90°.
∵BE⊥DE,
∴∠DEF=∠BAD=90°,
∵∠AFB=∠DFE,
∴∠ADE=∠ABE,
故①符合题意;
在矩形ABCD中,CD=AB=2,BC=4,
延长DE交BA的延长线于点M,过点E作EN⊥AM于点N,如图所示:
则∠ENA=∠ENM=90°,
在矩形ABCD中,∠BAD=90°,
∴∠NAG=90°,
∵EG⊥AD,
∴∠AGE=∠DGE=90°,
∴四边形AGEN是矩形,
∴AN=GE,NE=AG,
∵BE⊥DE,
∴∠BED=∠BEM=90°,
∵BE平分∠ABD,
∴∠ABE=∠DBE,
在△BED和△BEM中,

∴△BED≌△BEM(ASA),
∴BM=BD,ME=DE,
∵∠MAG=∠EGD=90°,
∴AM∥EG,
∴∠M=∠GED,
在△MNE和△EGD中,

∴△MNE≌△EGD(AAS),
∴NE=GD,MN=GE,
∴AG=GD=2,
∴AB=GD,
在△ABF和△GDE中,

∴△ABF≌△GDE(ASA),
∴BF=DE,AF=GE,
故③符合题意;
∵AB=CD,AB≠DE,
∴△BCD和△BED不全等,
故②不符合题意;
在Rt△BCD中,根据勾股定理,得BD2,
∴BM=BD=2,
∴AM=22,
∴GE=AN=MN1,
∴AF=GE1,
∴DF=4﹣(1)=5,
∴△BDF的面积5,
故④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符合题意的有①③④,
故答案为:①③④.
【点评】本题考查了矩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角平分线,添加合适的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本题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满分共72分)
17.(8分)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里装有颜色不同的黑、白两种球共60个,它们除颜色不同外,其余都相同,王颖做摸球试验,她将盒子里面的球搅匀后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再把它放回盒子中搅匀,经过大量重复上述摸球的过程,发现摸到白球的频率稳定于0.25,
(1)请估计摸到白球的概率将会接近     ;
(2)计算盒子里白球有多少个?
(3)如果要使摸到白球的概率为,需要往盒子里再放入多少个白球?
【分析】(1)用频率稳定于0.25,估计概率就是0.25;
(2)用60乘0.25,计算即得;
(3)设需要往盒子里再放入x个白球;根据摸到白球的概率为建立方程,解方程检验,即可得解.
【解答】解:(1)∵大量重复摸球试验,摸到白球的频率稳定于0.25,
∴摸到白球的概率接近0.25;
故答案为:0.25;
(2)60×0.25=15(个),
答:盒子里白球有15个;
(3)设需要往盒子里再放入x个白球;
根据题意得:,
解得:x=15,
经检验得:x=15为所列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
∴x=15,
答:需要往盒子里再放入15个白球.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概率,熟练掌握用频率估计概率,概率的定义及计算公式,用概率还原事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8.(8分)如图,在△ABC中,∠BAC=90°,D是BC的中点,E是AD的中点,过点A作AF∥BC交BE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四边形ADCF是菱形.
【分析】由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的性质可得ADBC=BD=CD,然后由全等三角形判定与性质可得AF=BD=CD,最后根据菱形的判定方法可得结论.
【解答】证明:在△ABC中,∠BAC=90°,D是BC的中点,
∴ADBC=BD=CD,
∵E是AD的中点,
∴AE=DE,
∵AF∥BC,
∴∠AFE=∠DBE,
在△AFE和△DBE中,

∴△AFE≌△DBE(ASA),
∴AF=BD=CD,
∴四边形ADCF是平行四边形,
∵AD=DC,
∴四边形ADCF是菱形.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菱形的判定、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的性质,掌握其性质定理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9.(8分)本学期,市中区某中学开设了“心理健康疏导”课程,为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从七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了一次综合测试.测试结果分为四个等级:A级为优秀,B级为良好,C级为及格,D级为不及格.将测试结果绘制了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根据统计图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本次抽样测试的学生人数是     名;
(2)扇形统计图中表示A级的扇形圆心角α的度数是     ,并把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3)该校七年级共有学生1600名,如果全部参加这次测试,估计优秀的人数为多少?
【分析】(1)根据B级人数和所占的百分比,可以求得本次抽查的人数;
(2)根据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求得扇形统计图中表示A级的扇形圆心角α的度数,再计算出C级的人数,即可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3)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即可计算优秀的人数.
【解答】解:(1)本次抽样测试的有:12÷30%=40(名),
故答案为:40;
(2)扇形统计图中表示A级的扇形圆心角α的度数是:360°54°,
故答案为:54°.
C级有:40﹣6﹣12﹣8=14(人),
补全的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
(3)1600240(人),
答:估计优秀的有240人.
【点评】本题考查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用样本估计总体,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
20.(8分)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小正方形网格的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ABC的顶点均在格点上.
(1)画出将△ABC关于原点O的中心对称图形△A1B1C1.
(2)将△DEF绕点E顺时针旋转90°得到△D1EF1,画出△D1EF1.
(3)若△DEF由△ABC绕着某点旋转得到的,则这点的坐标为     .
【分析】(1)根据中心对称的性质即可画出△A1B1C1;
(2)根据旋转的性质即可画出△D1EF1;
(3)根据旋转中心为两组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可得点P的位置.
【解答】解:(1)如图,△A1B1C1即为所求;

(2)如图,△D1EF1即为所求;
(3)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旋转中心为AD和CF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图中点P即为旋转中心,
∴P(0,1),
故答案为:(0,1).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作图﹣旋转变换,熟练掌握旋转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1.(9分)如图,点B是∠MAN的边AM上的定点,点C是边AN上的动点,将△ABC绕点B逆时针旋转得到△DBE,且点A的对应点D恰好落在边AN上,连结CE.当BC=AC时.
(1)求证:四边形ABEC是平行四边形;
(2)若AB=15,AD=18,求AC的长.
【分析】(1)证出∠ECD=∠A=∠BEC,得到AB∥CE,AC∥BE,即可得出结论;
(2)过点B作BH⊥AD,由勾股定理得AH=12,设AC=BC=x,则CH=x﹣9,在Rt△HCB中,利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
【解答】(1)证明:∵BC=AC,
∴∠A=∠ABC,
∴∠BCD=∠A+∠ABC=2∠A,
∵△ABC绕点B逆时针旋转得到△DBE,
∴AB=BD,BC=BE,∠ABD=∠CBE,
∴∠BDA=∠A,∠BCE=∠BEC,
∴∠A=∠BCE,
∵∠BCD=∠BCE+∠ECD,
∴∠ECD=∠A=∠BEC,
∴AB∥CE,AC∥BE,
∴四边形ABEC是平行四边形;
(2)解:如图,过点B作BH⊥AD,垂足为H,
∵BD=BA,BH⊥AD,
∴AHAD=9,
在Rt△ABH中,由勾股定理得:BH12,
设AC=BC=x,则CH=x﹣9,
在Rt△HCB中,由勾股定理得:(x﹣9)2+122=x2,
解得:x,
即AC的长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旋转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平行线的判定等知识,正确作出辅助线,利用勾股定理列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22.(9分)某市为了解初中生每周锻炼身体的时长t(单位:小时)的情况,在全市随机抽取部分初中生进行调查,按五个组别:A组(3≤t<4);B组(4≤t<5);C组(5≤t<6);D组(6≤t<7);E组(7≤t<8)进行整理,绘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决下列问题:
(1)求出这次抽样调查的学生总人数;
(2)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3)C组所在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为     度;
(4)根据样本估计全市12000名初中生中,每周锻炼身体的时长不少于5小时的有多少名.
【分析】(1)由B组人数及其所占百分比可求出这次抽样调查的学生总人数;
(2)根据各组人数之和等于样本容量求出D组人数,然后补全图形即可;
(3)用360°乘以C组人数所占比例即可解答;
(3)用总人数乘以样本中C、D、E组人数和所占比例即可解答.
【解答】解:(1)这次抽样调查的学生总人数100÷20%=500.
答:这次抽样调查的学生总人数为500.
(2)D组人数为500﹣(50+100+160+40)=150(人),
补全图形如下:

(3)C组所在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为.
故答案为:115.2.
(4)估计全市12000名初中生中,每周锻炼身体的时长不少于5小时的有(人).
答:估计全市12000名初中生中,每周锻炼身体的时长不少于5小时的有8400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频数分布直方图、扇形统计图、用样本估计总体等知识点,理解两个统计图中数量之间的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掌握频率=频数÷总数是正确解答的关键.
23.(10分)定义:如图1,在△ABC中,把AB绕点A顺时针旋转α(0°<α<180°)得到AB′,把AC绕点A逆时针旋转β得到AC′,连接B′C′.当α+β=180°时,我们称是△A′B′C′,△ABC的“旋补三角形”,边B′C′上的中线AD叫做△ABC的“旋补中线”,点A叫做“旋补中心”.
特例感知:(1)在图2,图3中,是△ABC的“旋补三角形”,AD是△ABC的“旋补中线”.
①如图2,当△ABC为等边三角形时,AD与BC的数量关系AD=    BC;
②如图3,当∠BAC=90°,BC=8时,则AD长为     .
猜想论证:(2)在图1中,当△ABC为任意三角形时,猜想AD与BC的数量关系,并给予证明.
【分析】(1)①根据含30°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答;②证明△AB′C′≌△ABC,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C′=BC,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计算;
(2)证明四边形AB′EC′是平行四边形,得到B′E=AC′,∠BAC′+∠AB′E=180°,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E=BC,得到答案.
【解答】解:(1)①∵△ABC是等边三角形,
∴AB=AC=BC,∠BAC=60°,
∵△AB′C′是△ABC的“旋补三角形”,
∴∠B′AC′=120°,AB=AB′,AC=AC′,
∴AB′=AC′,
∴∠AB′D=30°,
∴ADAB′,
∴ADBC,
故答案为:;
②∵△AB′C′是△ABC的“旋补三角形”,
∴∠B′AC′=∠BAC=90°,AB=AB′,AC=AC′,
在△AB′C′和△ABC中,

∴△AB′C′≌△ABC(SAS),
∴B′C′=BC=8,
∵∠B′AC′=90°,AD是△ABC的“旋补中线”,
∴ADB′C′=4,
故答案为:4;
(2)猜想ADBC.
证明:如图,延长AD至点E使得AD=DE,连接B′E、C′E,
∵AD是△AB′C’的中线,
∴B′D=C′D,
∵DE=AD,
∴四边形AB′EC′是平行四边形,
∴B′E=AC′,∠B′AC′+∠AB′E=180°,
∵α+β=180°,
∴∠B′AC′+∠BAC=180°,
∴∠EB′A=∠BAC,
在△EB′A和△CAB中,

∴△EB′A≌△CAB(SAS),
∴AE=BC,
∴ADB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理解“旋补三角形”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24.(12分)如图,正方形ABCD中,AB=3,点E是对角线AC上的一点,连接DE.过点E作EF⊥ED,交AB于点F,以DE,EF为邻边作矩形DEFG,连接AG.
(1)求证:矩形DEFG是正方形;
(2)求AG+AE的值;
(3)若F恰为AB的中点,求正方形DEFG的面积.
【分析】(1)如图,作EM⊥AD于M,EN⊥AB于N.只要证明△EMD≌△ENF即可解决问题;
(2)只要证明△ADG≌△CDE,可得AG=EC即可解决问题;
(3)求出DF的长,由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可得出答案.
【解答】(1)证明:如图,作EM⊥AD于M,EN⊥AB于N.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EAD=∠EAB,
∵EM⊥AD于M,EN⊥AB于N,
∴EM=EN,
∵∠EMA=∠ENA=∠DAB=90°,
∴四边形ANEM是矩形,
∵EF⊥DE,
∴∠MEN=∠DEF=90°,
∴∠DEM=∠FEN,
∵∠EMD=∠ENF=90°,
∴△EMD≌△ENF(ASA),
∴ED=EF,
∵四边形DEFG是矩形,
∴四边形DEFG是正方形;
(2)解:∵四边形DEFG是正方形,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DG=DE,DC=DA=AB=3,∠GDE=∠ADC=90°,
∴∠ADG=∠CDE,
∴△ADG≌△CDE(SAS),
∴AG=CE,
∴AE+AG=AE+EC=ACAD=6;
(3)解:连接DF,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AD=3,AB∥CD,
∵F是AB中点,
∴AF=FB,
∴DF,
∴正方形DEFG的面积DF2()2.
【点评】本题考查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矩形的性质和判定、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