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语文部编版 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晚春
新课导入
在四季更迭中,春天总给我们带来无尽美好。以往我们大多聚焦于早春的生机勃勃,那嫩绿的新芽、初绽的花朵。可大家是否留意过,当春天步入尾声,暮春时节又有着别样景致呢?此时,百花将谢未谢,草木奋力展现最后的绚烂。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韩愈的笔触,走进他笔下的《晚春》,去探寻晚春独特的魅力,看看诗人眼中的暮春藏着怎样的惊喜与哲思。
学习目标
1、了解与韩愈有关的文学常识。
2、揣摩诗的写作手法,领会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
3、懂得珍惜光阴,树立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写作背景
这是一首写晚春景物的诗,作于唐元和十一年(816),此时韩愈已年过半百(49岁)。他此时在官场上是处于不得志的时期,作者也是想借此诗来表达心中慨叹之情。本诗选自《韩昌黎诗系年集释》。这是作者《游城南十六首》组诗的第三首。
知识链接
整体感知
1、诵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晚 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yú jiá
fēi
jiě
任务一:读懂诗意
整体感知
2、再读诗歌,结合注释了解大意。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大意】
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竟相争妍斗艳。
这里指春天很快就要过去了
竞争,比赛
本指花草树木,此指花草的芳香。
任务一:读懂诗意
整体感知
2、再读诗歌,结合注释了解大意。
【大意】
杨花榆钱,没有艳丽姿色,只知道漫天飞舞,好似片片雪花。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意思是杨花榆荚不像别的花那样“百般红紫”,如同人的“无才思”,没有才华
懂得,知道
指柳絮
才气、才情
任务一:读懂诗意
★诗人用哪些意象来表现晚春景色?
草树、杨花、榆荚
★请借助诗后赏析,展开想象的翅膀,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画面?又想到了什么?
示例:①看到百花盛开、争奇斗艳的美丽景色,柳絮纷飞、榆荚飘落的画面。
整体感知
抓意象明诗境
合作探究
任务二:赏诗悟情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1、想一想:诗的前两句哪些字用得好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修辞】拟人。
“知”“斗”二字赋予草木和百花以人的特征,形象地描绘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惜春争艳的场景。
【情感】表面写草木和百花知春、惜春,实际上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
合作探究
任务二:赏诗悟情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一句。
运用了拟人、比喻手法,杨花榆荚当做人来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朴素无华的杨花榆荚不甘示弱,如雪飘舞,极力留春的形象,表达了诗人珍惜春天、珍惜时光、不失时机的人生态度。
合作探究
任务二:赏诗悟情
3、请结合本诗的创作背景,谈一谈三、四句诗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背
景
资
料
此诗是《游城南十六首》组诗的第三首,作于元和十一年,此诗是作者在晚春时候游城南时有所感悟而作,此时作者年龄已进入“晚春”时期,正好又是作者在官场上不得志的时候,因此想借助此诗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慨叹之情。
韩愈是"唐宋入大家之首"是"文起八代之哀"的宗师,又是力矫元和轻热诗风的奇险诗派的开山人物,颠其胆力。他除了自己在群芳斗艳的元和诗层独树一帜外,还极力称扬当时不为人重视的孟郊、贾岛,这二人的奇僻瘦硬的诗风也是当时诗坛的别调,不也属于"杨花榆荚"之列?由此可见诗人欣赏"杨花榆荚"的勇气,是以此鼓励"无才思"者敢于创造。
启示我们: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春光”是不负“杨花榆荚”这样的有心人的。
拓展延伸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比较《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与《晚春》的异同。
同:都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异:①《晚春》表达了惜春之情。《早春》描绘出了早春的独特景色,对早春大加赞美。
②《早春》运用了了对比手法,认为早春比晚春景色优胜,别出新意。《晚春》以拟人化的手法,把花草树木写的有情思有个性,成了精灵。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是唐代诗人韩愈是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的一首描写和赞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绝句。这首小诗,诗人只运用简朴的文字 ,就常见的“小雨”和“草色”,描绘出了早春的独特景色。刻画细腻,造句优美,构思新颖,给人一种早春时节湿润、舒适和清新之美感。表达作者充满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诗歌主旨
此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从花草树木的角度抒写对春天的留恋,表达了诗人惜春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蕴含无论出身如何,都应抓住时机,坚持努力,为时代展示自己的才华,奉献自己的能力。
课堂检测
1、理解性默写。
(1).诗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拟人的修辞写就连那本来没有任何姿色的杨花、榆英也不甘示弱化作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暮春时节,花木仿佛知晓春将逝去,所以特别珍惜春光争芳斗艳尽情舒展生命的本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中表面揶揄(【yé yú】戏弄,侮辱)“杨花榆荚”无才思,实则是对他们更深层次的赞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中蕴含哲理的句子是)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春光”是不负“杨花榆荚”这样的有心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英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英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杨花榆英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课堂检测
2、选出对本诗鉴赏有误的一项( )
A.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言绝句。暮春季节,百花盛开,万紫千红,争芳斗艳,尽情舒展生命的本色。
B.“杨花榆荚无才思”,诗人极力嘲讽“无才思”的“杨花榆荚”没有其他花卉那般艳丽,不配在春天飘落。
C.花草树木是颇具慧眼的,知道岁月不饶人,懂得发愤图强,一展人生价值观,花草尚且如此更何况人呢?
D.此诗熔景与理于一炉。可以透过景物描写领悟出其中的人生哲理: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春光”是不负“杨花榆荚”这样的有心人的。
解析:B.有误,三四句运用拟人、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朴素无华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化作雪花随风飘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作者借此表达了要珍惜光阴、不失时机的人生态度。“嘲讽”“不配”含有贬义,与原句意思不符;故选B。
B
课堂检测
3、韩愈的《晚春》和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都写到了“杨花”,它们表达的情感一样吗?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答案】不一样,《晚春》中描绘了杨花如雪花般漫天飞舞的热闹场景,表达了诗人珍惜春光,抓住机遇的积极乐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通过描绘杨花飘零落尽的凄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听闻友人被贬龙标,满怀担忧和同情。
【解析】《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诗人于景物中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表达了诗人听闻友人被贬龙标,满怀的担忧和同情。
《晚春》中诗人描绘了杨花如雪花般漫天飞舞的热闹场景,表达诗人惜春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蕴含应抓住时机,乘时而进,创造美好未来之意。
板书设计
晚
春
草树知春 斗芳菲
杨花榆荚 作雪飞
惜春
惜时
谢谢聆听
谢谢观赏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