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总复习选择题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总复习选择题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5-26 09:14: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93张PPT。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题1.唐朝“三省六部制”中门下省负责政令的审核,请问负责起草政令的是( )
A. 中书省 B. 门下省  C. 尚书省  D. 御史台
2.总结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学完隋唐历史后,请你对这一历史时期进行主题概括,最能体现这一时代特点的是( )
A.动荡与变革 B.分裂与融合 C.繁荣与开放 D.交往与冲突
3.小明将参加学校组织的“话说唐太宗政绩”的知识擂台赛,他准备的下列史实中不应该有的是( )
A.选贤用能,善于纳谏? B.知人善任 ,尽量做到唯才是举C.规定可以交纳实物代替服役 D.开凿大运河ACD4.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繁荣昌盛的朝代,下列哪项新农具的广泛使用大大促进了唐朝农业的发展( )
5.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开放的朝代,她不仅有开放的对外政策,还有开明的民族政策。其中开明的民族政策体现在?( )
A.张骞出使西域 B. 昭君出塞 C.文成公主入藏 D.郑和下西洋
6. 你知道《飞天》取材于哪个石窟的艺术作品吗?( )
A.敦煌莫高窟????? B.龙门石窟??C.云冈石窟??? ?D.麦积山石窟
BCA7.1038年,建立西夏国的民族是( )
A. 契丹族 B. 党项族 C. 吐蕃族 D. 女真族
8.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
A. 澶渊之盟 B. 郾城大捷 C. 陈桥兵变 D. 宋金订立和议
9.在现代社会中,刷卡消费已成为一种时尚,但是纸币仍然在流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右图所示的纸币最早出现于( )
A.安徽 B.山西
C.河南 D.四川
10. 宋朝的时候,逐渐居粮食产量首位的农作物是( )
A. 大豆 B. 玉米 C. 小麦 D. 水稻
11.“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南宋时( )
A.北方战乱不息,南方相对安定 B.国家对农民的剥削十分沉重
C.长江流域已经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D.江南的自然条件优越于北方
BDDDC
12.参考右图:你认为描绘了宋代万千气象社会生活的名画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创作的?( )
A.《天王送子图》 B.《清明上河图》C.《洛神赋图》 D.《步辇图》
13.元朝时期形成的新民族是( )
A. 白族 B. 回纥
C. 回族 D. 回鹘
BC14.“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古人对下列哪项工程的历史功绩的赞颂? ( )
A.长城 B.都江堰 C.大运河 D.赵州桥
15.下列历史人物中,被少数民族尊为“天可汗”的是 ( )
A.隋文帝杨坚 B.唐太宗李世民 C.宋太祖赵匡胤 D.明太祖朱元璋
16. 贞观初年,历经千难万险前往天竺求取佛法的高僧是 ( )
A.鉴真 B.鸠摩罗什 C.法显 D.玄奘
17.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是唐咸通九年印制的 ( )
A.《金刚经》 B.《千金方》 C.《古兰经》 D.《唐本草》
18.下列搭配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 )
A.阿保机——契丹 B.赵匡胤——北宋 C.元昊——西夏 D.阿骨打——元朝
19.“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是以下谁的诗句? ( )
A.陈子昂 B.杜甫 C.李白 D.白居易
20.宋朝政府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__________机构管理海外贸易? ( )
A.蕃市 B.蕃坊 C.市舶 D.十三行
2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的这句诗描写的是宋代的什么节日? ( )
A.元旦 B.中秋 C.清明 D.寒食CBDADCCA22.北宋时期,谁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 ( )
A.沈括 B.苏轼 C.郭守敬 D.毕昇
23.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是 ( )
A.《史记》 B.《三国志》 C.《资治通鉴》 D.《元史》
24.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北宋前期的 ( )
A.广东沿海 B.四川地区 C.中原地区 D.浙江沿海
25.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你知道回族是在下列哪个朝代形成的? ( )
A.隋朝 B.唐朝 C.元朝 D.宋朝DCBC26、郭沫若说:“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所称的是( )
A、唐高祖    B、唐高宗   C、唐玄宗     D、武则天
27、被誉为人类“文明之母”的是( )
A、造纸术    B、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
28、“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描写的是什么时期的情况( )
A."开元盛世"时期  B."贞观之治"时期  C."文景之治"时期  D."光武中兴"时期 
29、人们基本上肯定武则天的统治,主要是因为( )
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政事
C、她重用有才能的人做官     D、她统治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30、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和使用的农具中,不直接使用人力或畜力为动力的是( )
A、耧车   B、翻车   C、筒车   D、曲辕犁
31、唐朝堪称世界工艺珍品的陶瓷制品是( )
A、青瓷   B、白瓷   C、青花瓷  D、唐三彩
32、对完善科举制作出突出贡献的关键人物不包括( )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33、下列历史事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⑴开元盛世 ⑵贞观遗风 ⑶贞观之治A、⑴⑵⑶ B、 ⑶⑵⑴ C、 ⑵⑶⑴ D、 ⑵⑴⑶
34、“和同为一家”指的是唐与哪个民族的关系( )
A、吐蕃   B、突厥   C、南诏   D、靺鞨
35、杨家将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有800多年,这些故事反映的是澶渊之盟订立前( ) 
A.北宋与金的争战  B.南宋与辽的争战 C.北宋与辽的争战  D.南宋与金的争战DBADCDBBAC36、对澶渊之盟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没有任何积极意义  B.使辽宋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C.有利于双方开展贸易  D.岁币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37、南宋与金的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
A、南宋定都临安  B、宋军收复建康 C、宋金达成和议 D、岳飞取得郾城大捷
38、某电视剧摄制组根据剧情布置了一个岳飞书房的场景,其中错误的是( )
A、书柜中放有苏轼的词集 B、另一面墙上挂着宋金和议后的《金、南宋对峙形势图》C、书桌上摆放着一本《资治通鉴》 D、一面墙上挂有一柄宝剑
39、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是在( )
A、唐玄宗统治前期 B、唐太宗统治时期 C、唐高祖统治时期 D、武则天统治时期
40、宋代时发明的新农具是( )
A、耧车 B、筒车 C、曲辕犁 D、秧马
41、两宋时都市中的“瓦舍”是( )
A、夜市 B、商业区 C、娱乐场所 D、居住区
42、澶渊之盟是哪两个政权之间的盟约( )
A、南宋与金  B、北宋与辽 C、北宋与西夏  D、西夏与辽
43、明经科举考试中的“帖经”类似于今天历史考试中的( )
A、选择题 B、问答题 C、作文题 D、填空题
44、下列政权没有出现并立现象的是( )
A、五代和契丹  B、辽和北宋  C、金和北宋  D、辽和南宋
45、“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南宋时( )
A、北方战乱不息,南方相对安定  B、封建政府对农民的剥削十分沉重
C、江南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D、江南的自然条件优越于北方ACBADCBDDC46、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瓷都的是( )
A、景德镇   B、邢窑   C、哥窑   D、越窑
47、宋代农民的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和改善的原因有( )
①雕版印刷的普及 ②书籍文化用品的流行 ③社会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48、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政权是( )
A、秦    B、唐 C、元   D、清
49、下列对科举制影响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B、促进了文学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
C、为高官权贵打开了做官之门
D、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50、《百子嬉春图》中的“春”所指的节日与下列哪一句诗所指的相同是( )
A、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B、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C、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D、天碧银河欲下来,月华如水照楼台
51、元朝时建立的并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是( )
A、分封制 B、三省六部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度
52、从根本上说元朝能统一中国并维持近百年的原因是( )
A.蒙古族善于骑射,军事力量强大 B.成吉思汗、忽必烈等君主善于谋略
C.重用“汉人”“汉法”,接受先进的社会经济意识形态 D.推行民族分化政策AACCBDC53、我国首创殿试和武举的是:(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
54、成为今天研究印度半岛的重要典籍是( )
A、《西游记》 B、《大唐西域记》 C、《大藏经》 D、《徐霞客游记》
55、继秦汉之后,中国第二次大一统的辉煌时期是( )
A、商周时期 B、西晋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56、岳飞墓前“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对联中,佞臣指( )
A、赵高 B、李林甫 C、秦桧 D、贾似道
57、“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南宋时( )
A、北方战乱不息,南方相对安定 B、封建政府对农民的剥削十分沉重
C、江南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D、江南的自然条件优越于北方
58、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  A、唐“开元通宝”  B、交子  C、会子  D、关子  
59、我国最后完成经济重心南移是在( )
A、唐朝后期 B、五代 C、北宋 D、南宋
60、如果你生活在宋元时期,看不到的社会现象是( )
A、在瓦舍中看戏、听书、看杂耍 B、吃江南运来的大米,
C、大宗交易用纸币支付,不用带大量铜钱 D、朝廷大兴“文字狱”
61、“瓦舍”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 )
A、士大夫的提倡 B、市民阶层不断壮大C、农民的需要 D、达官贵人的需要
62、宋朝时,江南地区农业发展较快的原因有( )
①南方战乱少②许多中原人南迁③自然条件优越④那里原来就有先进的生产技术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63、在隋朝大运河中,最南面的一段运河称为:( )
A.永济渠  B.广通渠  C.江南河  D.灵渠DBCCCBDDBBC64、大运河连接的五大水系,由北而南的正确排序是:( )
A、黄河、海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B、海河、淮河、黄河、长江、钱塘江
C、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D、海河、黄河、长江、淮河、钱塘江
65、岳飞在《满江红》中有“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句,这里的“匈奴”是指( )
A、匈奴统治者 B、女真统治者 C、契丹统治者 D、党项统治者CB1、公元6至10世纪,中国在____进入蓬勃兴旺的隆盛时代。
A、明清时期 B、唐宋时期 C、隋唐时期 D、五代十国时期
2、唐朝诗人皮日休诗句“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中“此河”连接今天淮河与长江的一段叫( )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3、“自古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说这话的人在位期间出现的治世局面是( )
A、开元盛世 B、贞观之治 C、康乾盛世 D、文景之治
4、贞观年间最著名的谏臣,被太宗皇帝称为“一面镜子”的是( )
A、魏征 B、房玄龄 C、杜如晦 D、姚崇
5、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法典是( )
A、《贞观政要》 B、《唐律》 C、《唐律疏议》 D、《隋律》
6、在唐朝三省六部制中,兵部隶属于下列哪个机构管辖?( )
A、中书省 B、门下省 C、内史省 D、尚书省
7、在旧金山、纽约等地人们把华侨、华人聚居的地方叫做“唐人街”,可见唐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代,历史上称为( )
A、贞观遗风 B、开元盛世 C、贞观之治 D、开皇之治
8、唐朝时,可随水力自行转动,把水由低处汲向高处的灌溉工具是( )
A、曲辕犁 B、筒车 C、秧马 D、翻车
9、安庆市城区有个状元府宾馆,“状元”一词和下列哪种制度有关( )
A.分封制 B.科举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制
10、小明将参加学校组织的“话说唐太宗政绩”的知识擂台赛,他准备的下列史实中不正确的是( )
A.任用魏征等贤臣 B.重视人才的培养 C.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D.增加进士科考试CCBACDBBBD11、茶叶是中国老百姓的生活必需品,以茶待客由来已久。其中饮茶之风风靡全国开始于 ( )A.春秋 B.战国 C.汉朝 D.唐朝
12、唐朝人对生产工具的改革有很多,其中对封建社会的“本业”最有影响的是( )
A、提花机B、耧车C、翻车D、曲辕犁
13、唐朝时,由于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各民族加强了交流和团结。当时被西北少数民族尊称为“天可汗”帝王是( )
A.李渊 B.李世民 C.武则天 D.李隆基
14、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基础的是( )
A、文成公主入藏 B、金城公主入藏 C、唐蕃会盟 D、拉萨大昭寺
15、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如果你想了解7世纪印度的历史,下列资料中最值得查阅的是( )
A.《史记》 B.《大唐西域记》C.《马可·波罗行记》D.《资治通鉴》
16、“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时,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究的”——韦尔斯《世界史纲》中指的中国人是当时的( )
A、汉朝人 B、唐朝人 C、宋朝人 D、元朝人
17、中日友好交往源远流长。右图是唐朝时期曾为中日两国的友好交往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他是( )
A.鉴真和尚 B.高僧玄奘 C.阿倍仲麻吕 D.马可· 波罗DDBABBA18、下列古迹中能体现唐朝时我国向日本传播佛教文化做出重大贡献的建筑是( )
A.那烂陀寺 B.唐招提寺 C.大昭寺 D. 敦煌莫高窟
19、盛唐时期和现代中国社会在精神面貌上的最大相似是( )
A、小心谨慎 B、无所羁束 C、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 D、富于情趣
20、学习隋唐史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 )
A. 文明初露曙光 B.分裂奔向统一 C.繁荣与开放 D.封建国家陷入危机BCC1.隋朝开凿的大运河,在历史上的最大作用是
A.巩固隋朝统治 B.沟通五大水系 C.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D.便利了南北交通
2.唐朝皮日休诗句“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中“此河”连接今天淮河与长江的一段叫
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3.“自古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说这话的人在位期间出现的盛世局面是
A、开元盛世 B、贞观之治 C、康乾盛世 D、文景之治
4.唐太宗时期最著名的谏臣,被唐太宗称为“镜子”的是( )
A、魏征 B、房玄龄 C、杜如晦 D、姚崇
5. 下列有关“贞观之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唐太宗注意吸收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B.唐太宗重视纳谏 C.唐太宗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
D.唐太宗任用富于改革精神的姚崇当宰相
6.在旧金山、纽约等地人们把华侨、华人聚居的地方叫做“唐人街”,可见唐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代,历史上称为
A、贞观遗风 B、开元盛世 C、贞观之治 D、开皇之治
7、唐朝科举考试中最受人们推崇的科目是
A. 明经 B. 算术 C. 进士 D.诗赋
8.“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朝诗人这两句诗反映了唐朝的什么制度
A.三省六部制 B.科举制 C.丞相制 D.中央集权制
9.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法典是
A、《贞观政要》 B、《唐律》 C、《唐律疏议》 D、《大秦律》
10.下列反映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是?????????????????? A张骞出使西域?????? B.丝绸之路的开通 C.文成公主入藏????????D.“金瓶掣签”制度DCBADBCBCC11.唐代的繁荣与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外交流的发展有关,以下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
A、玄奘西行 B、鉴真东渡 C、文成公主入藏 D、遣唐使到来
12.“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时,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究的”——韦尔斯《世界史纲》中指的中国人是当时的
A、汉朝人  B、唐朝人 C、宋朝人 D、元朝人
13.右图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年代的印刷品
A.《唐律疏议》 B.《丹经》
C.《金刚经》 D.《步辇图》ABC14.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才华横溢的诗人层出不穷。“雄奇飘逸,想象丰富,激昂奔放,意境奇妙”是哪一位诗人的写作风格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李商隐
15.右图为敦煌飞天壁画,对其的赞誉恰当的是
A.千古吟咏 B.观者如山
C.满壁风动 D.意境悠远
16. 鉴真与玄奘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很大影响,他们的共同之处是
① 都生活在唐朝 ② 都有百折不挠的毅力③ 都是去天竺取经 ④ 都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ACB17.下图所示货币,最能体现商品经济发展快的是
A.齐国刀币 B.五铢钱 C.开元通宝 D.交子
18.“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反映的是
A、北宋时,江浙地区推广种植占城稻取得的成果
B、南宋时,水田增加,太湖流域的稻米产量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C、王安石变法在太湖流域取得的成效
D、唐朝时,太湖流域的丰收景象
19.全国经济中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出现在什么时期?
A、五代十国 B、隋唐时期 C、宋朝 D、魏晋南北朝时期
20.下列哪项是成吉思汗的业绩?
A.建立蒙古政权 B.灭亡南宋和统一全国
C.正式定国号为元 D.相继灭亡西夏与金DBBA21.元朝时忽必烈仿效中原王朝的政治体制,建立的作为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是:
A 中书省 B 尚书省 C 门下省 D 行中书省
22.元诗“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反映了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那时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A. 契丹族?????? B. 女真族??????????C. 畏兀儿族??? D. 回族
23.我国四大发明中,为欧洲航海家进行环球航行和发现美洲大陆提供了重要条件的是
A.指南针 B.火药 C.活字印刷术 D.造纸术
24.人们认为烟火就是喷气式火箭的前身,中国是航天技术的故乡。这一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
A 隋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
25.经过20年多年刻苦钻研,发明激光汉字编辑排版系统的知识英雄王选,人称“当代毕升”。古代毕升的成绩是
A.发明活字印刷术 B、改进造纸术 C、发明雕版印刷术 D、发明打字机DDABA1、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是( )  
   A.王莽  B.杨坚  C.李渊  D.李世民 
2、下列关于科举制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唐代创立并完善了科举制度
B.科举制度就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
C.进士科是唐代普遍推崇的科目
D.科举制度激发了读书人的自信和热情,推动了唐代社会的发展
3、反映唐太宗接见吐蕃松赞干布求婚使节情景的名画是( )
A.《清明上河图》???? B.《步辇图》???? C.敦煌壁画?? ???D.《洛神赋图》
4、曾经六次东渡并最终到达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中国僧人是( )
? A.玄奘????????? B.鉴真????????? C.晁衡?????????? D.戒贤
5、赵州桥在中外桥梁史上居于重要的地位,因为( )
? ①它是今天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②它历经一千三百多年,桥身依然坚固 ③它在交通运输上起了重要作用??????? ④桥的形状美观,栏板上的花纹生动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是谁的诗句( )
? A.李白??????? B.杜甫???????? C.孟浩然???????? D.杜牧
7、宋辽、宋夏和议中共同内容有( )
A.辽夏向宋称臣?????????????????? B.北宋割地求和
C.互相禁止边境贸易?????????????? D.北宋送给辽夏“岁币”
8、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 )
A.北宋的四川地区???????????????? B.南宋的四川地区
C.北宋的汴梁地区???????????????? D.南宋的临安地区
9、最能反映宋代市民生活丰富多彩的场所是 ( )
A.手工业作坊????????? B.市???????????? C.瓦肆???????????? D.坊
10、.下列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蒙古政权的建立??? ②定国号为元??? ③定都大都??? ④灭亡南宋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①④②③????????D.①③②④BABBBADACA11、中国的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发明的时间是( )
A.西汉和隋???????? B.隋唐和北宋?????????? C.西汉和南朝????????? D.东汉和西晋
12、在《资治通鉴》中可以查阅的历史资料是( )
A.黄帝战蚩尤?????????????????? B.赤壁之战 C.澶渊之盟?????????? D.杯酒释兵权
13、唐朝有一位皇帝的统治被郭沬若先生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这位皇帝是( )
A.唐太宗????????B.唐高宗????????C.女皇武则天???????? D.唐玄宗
14、成吉思汗的功绩主要是( )
A.灭亡西夏???????? B.统一蒙古 ?????????C.建立元朝?????????? D.定都大都
15、某地要举办唐朝书画展,他们可以选择下列哪些人的作品?①颜真卿②柳公权③张择端④吴道子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③④
16、下列哪位皇帝被称为“天可汗”?
A、隋炀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
17、7世纪前期,统一青藏高原的少数民族首领是
A、松赞干布 B、尺带珠丹 C、怀仁可汗 D、渤海郡王
18、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这种提水灌溉工具最早出现于
A、东汉B、三国C、隋朝D、唐朝
19、我国西部有一处著名景观:在一千多个洞穴里面有大量精美的壁画和无数形象生动的彩色雕像这里是
A、秦始皇陵兵马俑B、龙门石窟C、敦煌莫高窟D、楼兰遗址
C.手工业作坊增多????D.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
20、岳飞受到人们尊敬的主要原因是
A、岳飞抗金维护了南宋的统治
B、岳飞领导的抗金斗争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
C、金军南下攻宋,使人民受到很大灾难
D、岳飞领导的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BBCBBBADCB21、“唐诗、宋词、明清小说”,这是对这几个朝代文学成就的一个概括,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唐朝诗歌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李白、杜甫、白居易
B.宋代著名词人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
C.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
D.诗圣是对李白的美誉,诗仙是对杜甫的赞美
22、“三省六部”是( )A.地方机构 B.中央机构 C.军事机构 D.法制机构
23、以下哪一项发明最有利于将世界各地联系在一起?( )
A.造纸术 B.指南针 C.火药 D.印刷术
24、到了南宋时期,人们的主食主要来自于( )A.水稻 B.小麦 C.玉米 D.粟米
25、元朝时,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是中书省。那么,地方上最高的机构是( )
A.省 B.州 C.郡 D.府
26、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在元朝是地专门设立了直接管辖台湾的机构是( )
A.中书省 B.行中书省 C.澎湖巡检司 D.宣政院
27、南宋和金议和,双方约定的界线是( )
A.黄河至海为界 B.淮水至大散关一线为界 C.划长江为界 D.以长城为界
28、北宋都城东京和南宋都城临安分别是今天的( )
A.开封与南京 B.洛阳与南京 C.开封与杭州 D.洛阳与杭州
29、两宋风俗画日益增多的原因是( )
A.佛教发展爱限制 B.宋词高度发展 C.城市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D.两宋政府的鼓励创作
30、流传于民间的“苏湖熟,天下足”说明宋朝的时候( )
A.全国的粮食只有太湖流域的苏州和湖州能够成熟
B.太湖流域的苏州和湖州的粮食熟了,就可以解决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
C.太湖流域的苏州和湖州成为当时全国的重要粮仓
D. 太湖流域的苏州和湖州粮食不容易成熟DBBAACBCCC1、隋朝是结束南北朝分裂割据局面,重新统一全国的朝代,其建立者是( )
A 嬴政 B 杨坚 C 杨广 D 李渊
2、隋统一的历史作用是(  )
①结束长期分裂的局面②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③为唐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④承上启下,继往开来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隋炀帝开通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
A.加强南北交通  B.巩固隋朝在全国的统治
C.巡游享乐    D.为了加强南北文化交流
4、下面各项制度,隋朝创立的是( )
A 中央集权制 B行省制 C 郡县制 D 三省六部制
5、同学们都知道唐朝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繁盛景象,那么“开元盛世“是出现在哪位皇帝统治时期呢?( )
A、唐太宗 B 唐高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BDBDD6、关于“贞观之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农民战争迫使唐初统治者吸取教训
B.唐的统一与安定为“治”的局面出现创造了条件
C.唐太宗的个人作用是这一局面出现的决定性因素
D.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是创造繁荣的基础
7、下列工具中,哪些是唐朝时候创造的?(  )
①耧车 ②水排 ③曲辕犁 ④筒车 ⑤翻车
A ③④ B ②③⑤ C ①⑤ D ①③④
8、谁统治时期,人口增长,边疆巩固开拓,史称有“贞观遗风”,为唐朝全盛时期到来奠定基础。( )
A.唐高宗 B 唐中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ACC9、科举制度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以( )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
A、才能 B 家世背景 C 人品 D 修养
10、科举制度的影响,我们从侧面来分析,下面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科举考试最大的获益者是封建最高统治者皇帝。
B、参加科举考试人数众多——科举考试笼络了一大批读书人。
C、科举考试明经科以儒家经典为考试内容——科举制度控制了读书人
D、“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人们普遍重视明经考试。
11、唐代盛行骑乘之风,其中最流行的交通工具是(  )
A.骑马  B.肩舆  C.骑驴  D.驿驴ADA12、唐蕃“和同为一家”说明(  )
A 吐蕃首领已接受唐政府的册封 B 吐蕃与内地的关系不断加强
C 唐政府对吐蕃进行有效的行政管理 D 吐蕃与汉族已经形成“一家”
13、吐蕃最高统治者称为: ( )
A 皇帝 B国王 C 可汗 D 赞普
14、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的国家是 ( )
A 印度 B 阿拉伯 C 朝鲜 D 日本
15、假如你要查看有关印度的历史地理风俗,你该查阅下列哪本书( )
A《徐霞客游记》 B 《西游记》 C 《大唐西域记》 D 《史记》BDDC16、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
A 《金刚经》 B 《古兰经》 C 《木兰辞》 D 《圣经》
17、火药最早应用于军事上是在: ( )
A 东汉 B 三国 C 隋末 D 唐末
18、哪位诗人的诗被称为“诗史”?( )
A白居易 B 李白 C 杜甫 D白居易ADC19、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是( )
A 先秦时期 B 唐朝 C 秦汉时期 D 宋朝
20、在小说《西游记》中,下列哪个人物有历史原型:(   )
A 唐僧   B 孙悟空 C 猪八戒 D 沙和尚
21、辽、宋、夏、金时期的政治特点是( )
A 地方军阀割据 B 南北政权对峙 C 民族政权并立 D 战乱长期不息BAC 1、隋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继往开来的朝代,它的建立者是( )
A、禹 B、嬴政 C、刘邦 D、杨坚
2、唐太宗重视纳谏,重用敢于直言的人,其中最为著名的是( )
A、房玄龄 B、杜如晦 C、魏征 D、姚崇
3、后人基本上对武则天的统治给予肯定,主要是因为( )
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她帮助有病的唐高宗处理国政
C、她勤于政事善于纳谏 D、她重用人才,继续推行发展生产的政策
4、“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皇帝是( )
A、隋炀帝 B、隋文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
5、唐朝的城市既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国际性大都市的( )
A、洛阳 B、长安 C、扬州 D、成都DCDDB 6、作为小历史学家,如果要研究唐朝时印度半岛和中亚的历史,最好的参考书籍是( )
A、《史记》 B、《三国演义》 C、《西游记》 D、《大唐西域记》
7、导致李白、杜甫两人在诗歌创作风格上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生活背景不同 B、所受的教育不同C、阶级出身不同D、艺术追求不同
8、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是( )
A、张旭B、怀素 C、颜真卿 D、柳公权
9、两宋时期,景德镇开始成为( )
A、纺织业中心 B、棉织业中心 C、造船业中心D、著名的瓷都DACD10、北宋的“瓦肆 ”,是一种( )
A、家庭聚会B、街上围观人群C、娱乐和经营商业的场所、D手工业作坊
11、元朝设中书省,这是一个( )
A、地方行政机构 B、全国最高行政机构 C、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机构 D、咨询机构
12、中国古代经济中心南移的最后完成是在( )
A、从南北朝到唐朝中后期 B、从唐朝中晚期到五代、宋朝
C、隋唐时期 D、宋朝
CBD1、各国把中国人称为唐人,可见唐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与唐帝国盛世辉煌同时名垂青史是一位皇帝,他开创的“贞观之治”为历代政治家所推崇,请问这位皇帝是( )
A、武则天 B、唐高宗 C、唐玄宗 D、唐太宗
2、隋朝开凿大运河,其最主要作用是( )
A、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 B、方便隋炀帝南巡 C、加强北部边防 D、巩固了隋朝统治
3、生活在隋唐时期的读书人,他们要参加哪一种考试制度才能担任政府官吏?( )
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 D、八股取士
4、受唐代文化影响很大,在社会上至今还保留唐朝人某些风尚的国家是( )
A、日本 B、美国 C、法国 D、英国DDCA5、2007年6月1日起新版《未成年人保护法》施行,用法律的手段为孩子们健康成长护航。
而在唐代有一部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请问这一部法典是( )
A 、《唐法典》 B、《唐律疏议》 C 、《唐本草》 D 《丹经》
6、小静看完电视剧《贞观长歌》,对唐朝的历史很感兴趣,想了解唐朝的历史可以翻阅( )
A、《史记》 B、《春秋》 C、《尚书》 D、《资治通鉴》
7、 有一位蒙古人同样被蒙古人民所尊敬,称之为“成吉思汗”请问他的主要贡献是( )
A、 反抗辽国统治的压迫 B、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
C、 定国号为元 D、灭亡金朝
8、唐朝实行的行政制度是( )
A、郡县制 B、科举制 C、三省六部制D、“羁縻州”制度BDBC9、人称伟大的“诗圣”杜甫的诗为“诗史”。“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他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位皇帝统治时期唐朝的全盛景象( ) A、唐太宗???? ? B、武则天????? C、唐玄宗前期???? D、唐玄宗后期
10、“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其中在元朝时出现一个新的民族是( )
A、满族 B、藏族 C、蒙古 D、回族
11、《百家姓》是我国流传最广,影响至深的一种启蒙读书,据考证,该书前几个姓氏的
排列是有讲究,赵是一个朝代国君的姓,理应为首,请问是哪个朝代?( )
A、明代 B、元代 C、唐代 D、宋代CDD12、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的青藏铁路将给广大藏族同胞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藏族人的祖先在唐朝时称为( )
A 赞普 B吐蕃 C 突厥 D 回鹘
13、唐太宗之所以被北方各族尊称为“天可汗”,主要是因为( )
A、强大的军事 B、开明的民族政策
C、唐朝是世界的中心 D、唐太宗本人具有“天可汗”的素质BB1、杨坚,汉族,父亲辅助宇文泰建立北周,封隋国公。杨坚袭父爵,历任北周朝廷要职。建立隋朝以后,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2、它是世界上伟大工程之一。它不仅长度居古代世界第一,而且河道的水深和宽度及通航能力也是最大的。它的修建,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和我国古老的长城一样,它千百年来饮誉世界。这里的“它”指的是 A、秦朝运河 B、成都都江堰 C、隋朝大运河 D、长城
3、为了解中国古代和谐社会的典范,某同学在学校图书馆借了一本《贞观政要》,他是为探究下列哪一位皇帝的政绩
A、汉武帝 B、唐太宗 C、唐高祖 D、隋文帝
4、法典是同一门类的各种法规经过整理,编订而形成的系统的法律,在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是
A、《隋律》 B、《唐律疏议》 C、《论语》 D、《孙子兵法》ACBB5、武则天统治前期,为了打破大族控制政局、垄断高官的局面,唐初的元老重臣如长孙无忌、禇遂良、于志宁、裴炎等人,少数被贬逐,多数遭诛杀。她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任用酷吏,严厉打击反对她的人 B、通过制定有关的法律来镇压反对她的人
C、与反对她的人搞好关系,提升他们的官职和地位 D、听之任之
6、科举制是中国古代读书人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改变这种弊端,创立和完善科举制是在
A、秦汉时期 B、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C、魏晋时期 D、隋唐时期
7、陆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茶叶专家,所著《茶经》一书是我国茶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茶书,饮茶习俗风靡全国是在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
8、唐太宗看到很多中举士子鱼贯而出时,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这一记载
A、反映了我国古代帝王的奢侈生活 B、能说明唐朝科举制实施的情况C、属于后人杜撰且不符合当时情况 D、说明了唐太宗善于虚心纳谏ADDB9、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有很多经济繁荣的时期,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那么,通过学习你认为它们能够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①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的 ②统治者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
③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 ④都重视生产技术的改进
10、假如我们能够通过时光隧道回到过去,如果你跟随文成公主入吐蕃,你能帮文成公主做些什么有益于吐蕃的事情
①可以传授内地的文化 ②可以传播内地的先进生产技术 ③可以传播内地的优良品种 ④可以帮助松赞干布管理文书奏章 ⑤可以探听吐蕃的一举一动报告给唐太宗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11、中国在历史上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唐代,我国境内生活着许多少数民族,他们为当地的开发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下面有关民族关系的史实属于唐朝的有
①修筑长城抵御匈奴 ②灭东突厥,设都督府 ③张骞出使西域 ④文成公主入藏 ⑤鉴真东渡宣传文化 ⑥金城公主入藏
A、①②⑥ B、①②③ C、②④⑥ D、④⑤⑥DCC12、《金刚经》全称叫《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全经用7张纸粘成一卷,全长16尺,高1尺。它图案清晰,墨色均匀,线条流畅,表现了很成熟的印刷技术。它是
A、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确切时间记载的雕版印刷品 B、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确切时间记载的活字印刷品
C、世界上第一部雕版印刷品 D、世界上第一部活字印刷术
13、明朝的宋应星在《天工开物·火药》中提到“凡火药以硝石硫磺为主,草木灰为辅。硝性至阴,硫性至阳,阴阳两神物相遇於无隙可容之中,其出也,人物膺之,魂散惊而魂魄粉。”历史上最早把火药配方记载下来是在
A、《金刚经》 B、《丹经》 C、《千金方》 D、《天工开物》AB14、火药又被称为黑火药,是在适当的外界能量作用下,自身能进行迅速而有规律的燃烧,同时生成大量高温燃气的物质。火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成就。你知道火药的发明与什么有关吗
A、儒家思想 B、雕版印刷术 C、炼丹术 D、造纸术
15、在我国民间有“沧州狮景州塔,赵州石桥大菩萨”的民谚,这里的“赵州石桥”是何时修建的
A、隋朝 B、唐朝 C、秦朝 D、汉朝
16、唐代诗人白居易名篇《琵琶行》中说:“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而且还说:“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那么,这里的《霓裳》和霓裳舞指的是
A、《秦王破阵乐》 B、《霓裳羽衣舞》 C、《望庐山瀑布》 D、《石壕吏》
17、宋金对峙期间,民族融合的表现有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
①金统治者仿照南宋改革官制,建立起一整套中央集权行政机构 ②金统治者将女真人大规模南迁至中原地区 ③鼓励女真族和汉族通婚 ④生活习俗上向汉族靠拢 ⑤创造了西夏文字CABB18、在《全球通史》中提到“当宋朝皇帝轻率地试图收复东北领土时,灾难降临了。来自满洲北部的新入侵者,击败了在东北地区局统治地位的游牧民,宋王为之鼓舞,决定收复此地。他利用这一表面上的机会,派兵进入角满洲。结果,非但没有轻易取胜,反而惨遭失败,从而导致了中国北部大规模的入侵。宋朝防御土崩瓦解,朝廷只得留在中国中部的长江流域和南方地区。”你知道这里提到的历史事件是
A、金灭北宋 B、辽灭西夏 C、金灭南宋 D、金灭辽
19、“北方人口仅有一百多万户,而南方却有二百三十多万户,是北方的两倍。”这是在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明清时期 D、宋朝初年
20、假如你是一位外国商人,来到宋朝时期的港口做生意。那么,你可以住在
A、旅店 B、邸店 C、大车店 D、蕃坊
21、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在这里,毛泽东提到的历史人物有
①秦始皇 ②汉武帝 ③唐太宗 ④宋太祖 ⑤铁木真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ADDD22、儒家经典历来是封建社会中必学的经典,而儒家思想则是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那么,到了元朝,儒家经典同样受到了重视。特别在中央设立了专门学习儒家经典的学校 A、太学 B、国子学 C、北京大学 D、国子监
23、忽必烈在历史上推行了效法汉法的改制。你认为他改制的作用是什么
①改制有利于社会进步 ②改制有利于民族融合 ③改制有利于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④改制有利于迁都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4、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那么,丞相制度是被何人废除的 A、朱元璋 B、朱棣 C、努尔哈赤 D、皇太极
25、明清统治者大兴文字狱的目的是A、加强封建统治 B、加强文字规范 C、进行文化方面的解放 D、加强了科举制
26、1689年,中俄双方代表在平等基础上谈判,划定了中俄东段边界。沙俄同意把侵入雅克萨的军队撤回本国,清朝同意把尼布楚一带原属中国的地方让给俄国。随后,中俄两国签署了
A、澶渊之盟 B、《南京条约》 C、《尼布楚条约》 D、《北京条约》BCAAC27、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有关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三国时,台湾称夷洲 ②元朝时加强了对台湾的管辖 ③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④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⑤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28、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理,雍正五年,清朝设置了作为中央政府的代表长驻西藏,协助地方政府处理政务。这使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的隶属关系进一步加强了。这一职务是 A、达赖 B、驻藏大臣 C、伊犁将军 D、班禅
29、它位于北京市中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结合所学历史知识,你认为它是 A、故宫 B、京城 C、皇城 D、十三陵ABA30、本小说是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作者不仅着意于战争场景的描写,更精于人物形象的塑造。通过曹操等形象,生动地刻画了统治阶级自私、贪婪、奸诈、残暴的种种表现,你知道这部小说是
A、《水浒传》 B、《红楼梦》 C、《三国演义》 D、《西游记》
31、本小说以虚幻的神话故事形式,寄寓了对现实社会的批判,着意塑造了一个敢于反抗、无所畏惧的叛逆形象孙悟空,并赋予他巨大的神威。结合所学历史知识,你认为它是
A、《水浒传》 B、《红楼梦》 C、《三国演义》 D、《西游记》
32、法国启蒙学者伏尔泰称赞中国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而治理最好的国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你认为伏尔泰说的话是指中国哪一历史时期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CDD33、明朝中叶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说明人口流动性增大的表现有
①有的农民去官绅家里做了家人②有的农民去官府里做事③有的农民从事工商业和服务业④有的农民到处游荡清乾隆皇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信函中中的几句话: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
34、右面的史料反映了清朝统治者
A、学习西方、变法通商的思想 B、固守传统、重农抑商的思想
C、夜郎自大、对外交流的思想 D、固步自封、闭关锁国的思想
35、清政府终于无力抵抗殖民主义血与火的劫掠,未能避免被西方列强宰割的“奇异的悲歌”,
你知道导致这样结局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实行对外开放 B、隋唐开始实行的科举制度
C、封建王朝的腐朽没落 D、清王朝实行文化专制清乾隆皇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信函中中的几句话: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ADC材料三
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消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
请回答:
(1)材料一图示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隋唐时期开创的什么政治体制?(1分)
三省六部制(2)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源于材料二图示反映的元朝首创的哪一制度?(1分)为实行有效统治,元朝还注重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请写出元朝为了管辖西藏地区设置了什么机构?(1分)
(3)材料三记载的是哪朝的官制变化?(1分)这一变化出现在哪一皇帝统治时期?(1分)

(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官制的演变可以看出皇权和相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行省制度;(1分)宣政院(1分); 明朝;(l分)明太祖(或朱元璋)(l分); 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2分)
28.(5分)在《隋朝运河》图中填注。
(1)隋朝大运河的中心A为 ,北至B为 ,南至C为 。
(2)隋朝大运河沟通五大水系,其中①为 水,②为 江。 分析与探究(本题13分)
27、“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原则和方法。
阅读下列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隋唐时期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隋唐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收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
全面的开放与广泛的交流使隋唐文明更加辉煌。
请回答:(1)隋唐的时代特点是什么?(2分)
(2)“三农”问题非常重要,引起各方关注。唐朝农业有很大发展,唐朝出现了哪些新的农业生产工具?(2分)
(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隋唐科技领先于世界,请举两例。(2分)请回答:(1)隋唐的时代特点是什么?(2分)
(2)“三农”问题非常重要,引起各方关注。唐朝农业有很大发展,唐朝出现了哪些新的农业生产工具?(2分)
(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隋唐科技领先于世界,请举两例。(2分)
①繁荣、开放。②曲辕犁、筒车③隋朝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最早的一座石拱桥,《金刚经》卷子是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等(4)各民族平等友好是我国一项基本政策。请举出唐朝与吐蕃友好交往的一个事例。(1分)并说出其意义。(2分)
5)唐朝时期中外交往非常密切,请举出两例。(2分)
(6)隋唐时期的时代特点,给我们的哪些启迪?(2分)④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1分);促进了汉藏两族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⑤玄奘西游天竺(1分);鉴真东渡日本⑥重用人才,虚心纳谏;保持社会安定;实行开明的政策;民族平等和谐的政策;不断创新;重视科技;实行开放交流的对外政策。材料一 科举制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北宋的吕蒙正自幼遭不幸。其父将其母子赶出家门,长期居住在一个山洞里过着饥寒生活,他发奋读书而高中状元,极善理财治国,成为宋初名相。
材料二 唐朝贞观初年,唐太宗私自去视察御史府(考试进士的地方),看到许多新录取
的进士鱼贯而出,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1)材料一说明了科举制有什么积极之处?(2分)它创立于哪个朝代(2分)
(2)材料二又体现了封建统治者实施科举制的目的是什么?当时科举制中常设的主要科目是哪两科?
(3)唐朝的用人制度对今天我国发展人才战略有何启示?(2分)科举制不以出身论英雄,为统治者选拔了需要的合格人才;因为它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有利于时代的进步 .科举制创立于隋朝 选拔的读书人都为其所用,扩大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是维护其封建统治的需要。进士科和明经科。 通过考试可以选拔国家需要的各种人才;通过考试制度选拔政府工作人员,提高政府部门的效能,赋予社会以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 分析探究题(共12分)
23、“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需达。”(日本文献)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郭沫若诗)
(1) 分析日本文献,想一想,日本为什么要向唐朝学习?
(2)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列举唐朝时中日交往的两个典型事例。
(3)依据材料及所学,指出唐朝时期对外政策的特点?
(4)唐朝文化对日本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请你举出一些事例来说明(2分)
(5)由此你感悟到日本大和民族具有怎样的可贵精神?这对于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什么启示?(4分)唐朝制度完备;文明发达。 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对外开放,主动与外界交流。 日本以唐朝的封建制度为模式,进行了政治改革;参照中国汉字创造了日本文字;受唐朝饮茶之风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茶道”;受唐朝服装的影响出现了“和服”。 善于学习,善于创新的精神。 启示:一个国家、民族只有交流学习才能得到发展,友好往来促进各国的共同发展;中国必须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 综合题: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2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古人称颂它的历史功效:“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材料二:古人评论它说:“天下转漕(水上粮食运输),仰此一渠。”
材料三 它的《示意图》:
请回答 (1)材料中的“它”指的是什么?
(2)隋朝开凿“它”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3)请你说出“它”的中心A地名是 ,
南起B地名是 (即是今: )
北至C地名是 (即是今: )
(4)结合三则材料,如何评价“它”的开通?
(5)“旧时王谢堂前燕,落入寻常百姓家。”如今的“它”不再是皇家贵族的专利。现在如果你是某旅游公司的导游员要组织客人全程游览沿岸风光,你会为客人设计一条怎样的线路呢?大运河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洛阳 余杭 杭州 涿郡 北京 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可以沿着河南北游览,观赏沿途的名胜,如北京、洛阳、杭州等地的古迹,洛阳的牡丹、杭州的西湖等(意思对就得分。 阅读下面人物图:请回答: (1)图中人是谁?他统治时期的年号是什么?
(2)请你用一句来概括他统治时出现的繁荣局面?
(3)在后来还出现了一次类似的盛世繁荣景象叫什么呢? 人物:唐太宗;年号:贞观。贞观之治。 开元之治。 阅读下列材料:
“北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请回答:
(1)文中反映的是一种怎样的制度?
(2)这种制度诞生于何时?何时完善?何时废除?

(3)你认为这种制度有什么积极的影响?制度:科举制度 。 诞生:隋朝 完善:唐朝 废除:清朝 。 影响:①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②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③科举制也出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
“外甥是先皇帝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吐蕃赞普给唐朝皇帝的书信
请回答:
(1)材料中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材料中的“先皇帝”指的是谁? “先皇帝”时发生了什么类似的历史事件?
(3)材料中的“和同为一家”指的是哪两家的关系?
(4)这些事件带来了什么后果?事件: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 “先皇帝”:唐太宗 ;事件: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两家”:吐蕃和唐朝。结果:促进了唐朝和吐蕃的友好关系。 (1)材料中的“它”指的是什么?
(2)隋朝开凿“它”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3)请你说出“它”的中心A地名是 ,
南起B地名是 (即是今: )
北至C地名是 (即是今: )
(4)结合三则材料,如何评价“它”的开通?
(5)“旧时王谢堂前燕,落入寻常百姓家。”如今的“它”不再是皇家贵族的专利。现在如果你是某旅游公司的导游员要组织客人全程游览沿岸风光,你会为客人设计一条怎样的线路呢?二、图说历史(每小题10分,本大题共计20分。)图一 图二 19.观察下列图片:
请回答:
(1)依据图一、图二说出唐朝中外交流的两个杰出使者的姓名?(4分)
鉴真、玄奘、
(2)你认为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有什么显著的特点? (2分)
开放与交流(或兼收并蓄)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史书记载,汉朝时“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材料二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汉朝时南方怎样的生产和生活状况?(2分)
(2)材料二中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反映的现象最有可能出现什么时期?
3)对比材料一与材料二、三,说明我国南方经济发展出现了哪些具体变化?(3分)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3分)
(4)从南北方经济发展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2分)
反映了汉朝时南方生产水平比较落后,人们生活不饥馑也不富足的状况。 两宋时期(或宋朝) 北宋时政府财政收入仰仗南方,太湖流域成为全国重要的粮仓,南方人口所占比重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北方,经济重心不断南移。原因:①北方战乱频繁,南方战乱较少;②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先进的技术,也增加了那里的劳动力;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使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很快;④统治者重视经济的发展.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告诉我们:安定的环境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先进技术的传入和应用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原因等 1.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的发展,其中闻名世界的陶瓷工艺珍品是 ( )
A.唐三彩 B.青瓷 C.青花瓷 D.白瓷
2.下列关于隋朝历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结束了南北朝分裂局面
B.国力强盛,“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C.开凿了大运河
D.因存在时间很短,对后世没有多大影响
3.唐朝时发明的农具有: ( )
①耧车 ②曲辕犁 ③翻车 ④筒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4.“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唐太宗产生这样的认识,是因为 ( )
A.感受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B.魏征的直言敢谏
C.吸取隋亡的教训 D.科举制的影响
5.下列叙述不属于科举制影响的是 ( )
A.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B.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C.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D.抑制了士族门阀,不利于巩固中央集权6.小组讨论中,几位同学对武则天进行了评价,你认为哪种看法更准确 ( )
A.武则天由妃子到皇后、皇太后,由废掉两个皇帝,到自己称帝,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说明她是个大野心家
B.她重用酷吏,排除异己,滥杀无辜,凶狠恶毒,是个暴君;C.她重用人才,发展科举,注重经济发展,减轻百姓负担,是个明君;D.对武则天的评价要一分为二,从她统治采取的措施及结果看,她是一个有作为的女皇帝,为唐朝盛世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7.玄奘与鉴真的不同之处是 ( )
A.是唐朝著名的高僧
B.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和苦难
C.求取佛经精义
D.对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8.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前期共同注意的问题是 ( )
A.轻徭薄赋 B.重用人才 C.善于纳谏 D.减轻刑罚(1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300年前,在唐朝的初期,在南昌曾经有过一次盛会,遗留下来了一篇名作,就是王勃的《滕王阁序》。王勃用美丽的诗句描述了当时的人力物力,其中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两句,很确切地道出初唐时代中国的潜力。以后1000年的历史告诉我们,中华民族发挥了这巨大的潜力创造了盛唐的文化,为当时世界之冠。 ——杨振宁《在广州粒子物理讨论会开幕式上讲话(1980)》
材料二 唐朝的中国文化由于印度文化的输入,获得了飞跃的发展.不但在中国文化史上已达到了登峰造极之境,在世界文化史上也罕与伦比。最近有位美国外交官员参观了武后陵墓,看到峙立在两旁的各国使节的石像时,感慨地说:“当时我们美国在哪里?”千余年前中国国际交往已如此频繁,难怪后人要叹为观止了。
          ---摘自《文化冲突与时代选择》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两段的共同点是什么?(2分)各自的侧重点又是什么?(2分)
(2)材料一中王勃这两句诗句我们认为也很确切地道出了今天中国的巨大潜力。这个潜力
在哪里?(2分)(2)材料一中王勃这两句诗句我们认为也很确切地道出了今天中国的巨大潜力。这个潜力
在哪里?(2分)
(3)请写出隋唐时期我国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有哪些?(2分)
(4)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能分析一下隋唐时期科技文化高度繁荣的原因有哪些吗?(3分)33.中国古代的经济中心长期以来一直居于北方,但随着各种条件的变化,南方的经济逐渐赶上并超过北方。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到哪个朝代最后完成?(2分)
(2)为什么从唐朝中晚期起南方的农业发展较快,并逐渐超过了北方?(6分)
(3)试述宋代南方商业繁荣的表现?(5分)32. (1)共同点:都是赞美唐文化的高度发展,同时又不仅仅停留在民族文化传统上,给人有所启示。
侧重点:前者从民族文化的自身加以发掘和发扬,后者是从吸收外来文化,创造民族文化特色的角度。
(2)这个潜力在于我们自己。要继承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色,又要大量融合外来文化而形成自己民族文化的特色。
(3)唐朝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⑵隋朝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 ⑶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4)原因: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吸收外来文化;民族间文化交流加强;前代文化的积累;劳动人民的辛勤创造等。
33.(1)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至南宋时最后完成。
(2) 原因:.①战乱较少,社会稳定 ②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先进技术,增加了劳动人手 ③是南迁的北方人和南方人辛勤劳动的结果。④当时中国南北方自然条件发生变化,南方自然条件比北方好,更适宜农业发展;⑤优良品种占城稻的引进及推广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