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整本书阅读《骆驼祥子》课件(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整本书阅读《骆驼祥子》课件(共3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0.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13 22:38: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初中名著阅读系列
《骆驼祥子》
主讲人
× × ×
作家作品
重点情节
人物分析
主题主旨
专题探究
阅读策略
经典例题
考查范围
小说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时期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祥子是旧社会
劳苦大众的代表人物。
一本反映社会黑暗、人性堕落的小说
作家作品
姓名:老舍
原名:舒庆春
身份:中国作家,杰出的“语言艺术大师”
成就:1950年老舍创作话剧《龙须沟》,并获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称号。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散文《济南的冬天》等。
By Yushen
主体内容
祥子是一个年轻力壮的人力车夫,希望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以个人奋斗改变命运。他全力以赴,几经挣扎,得到的却是一连串的失败。最终,他丧失了对生活的信念,自甘堕落。小说通过一个小人物的命运,反映了旧中国劳动人民的不幸,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社会地位
老舍因为《骆驼祥子》而确立了都市平民文学第一家的地位。
创作动机
小说以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旧北京为背景。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和自然灾害的不断发生,不仅加剧了中国民族工商业的破产,也加速了中国农村经济的破产,这导致大批农民为了谋求生路纷纷涌入城市。祥子就是劳苦大众的一个缩影。
作品介绍:骆驼祥子
一起:苦干三年,买第一辆车
来到北平,拉车谋生
一落:连车带人被大兵抓走,理想破灭
二起:返回车厂,重新攒钱买车
二落:被孙侦探诈骗
三起:虎妞为祥子买二强子的车
三落:虎妞难产而死,祥子卖车安葬虎妞
彻底堕落,沦为行尸走肉
重点情节
第一部分(第1~2章)
“一起”
“一落”
来到北平当人力车夫,苦干三年,凑足一百块钱,买了辆新车。
被大兵抓取,车也没了,梦想第一次破灭。
“二起”
“二落”
卖骆驼,拼命拉车,省吃俭用攒的钱被孙侦探搜去,第二次希望破灭。
干包月时,祥子辛苦攒的钱被孙侦探搜去,第二次希望破灭。
第二部分(第3~12章)
“三起”
“三落”
虎妞帮祥子买下了二强子的车,祥子又有车了。
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又卖掉了车。
第三部分(第13~24章)
人物分析
一个身材高大、年轻力壮的人力车夫。
小说的主人公
祥 子
祥子的妻子
虎 妞
虎妞看上了祥子,但祥子并不喜欢她。虎妞通过设计灌醉祥子并谎称怀孕,迫使祥子与她结婚。婚后,虎妞用私房钱为祥子买了一辆车,但因她好吃懒做、挥霍无度,导致家庭经济困难。最终,虎妞因难产而死,祥子也失去了车,生活更加悲惨。祥子和虎妞的故事反映了旧社会的黑暗与不公,以及个人在命运面前的无奈与挣扎。他们的悲剧命运引发了人们对社会、人生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主 要 人 物 介 绍
人和车厂老板刘四爷的女儿。
祥子
小说的主人公
祥子是一个身材高大、年轻力壮的人力车夫,他来自农村,老实、健壮、坚忍,如同骆驼一样,是全书的灵魂人物。祥子是个性格鲜明的人力车夫,他身上具有劳动人民的许多优良的品质——善良纯朴、热爱劳动,面对生活,具有骆驼一般的积极性和坚忍性,但他后来变得不讲理,满嘴谎话,好占便宜,还出卖人命。他平常好像能忍受一切委屈,但在性格深处也蕴藏着反抗的一面。他一贯要强、努力奋斗,不安于卑贱的社会地位,但却被当时的黑暗社会摧残压迫,他的愿望也一次又一次地被那个黑暗的社会所打破。祥子的悲惨生活深深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展现了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底层贫苦百姓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
性格特点
自私懒惰,贪图享受:
①为了早日再买上新车,祥子开始疯狂地拉车赚钱,不惜与老弱病残的同行抢生意;②学会了吸烟、喝酒,有时还赌上几把,甚至被坏女人夏太太引诱染上病;③开始自私起来,人也变得懒惰;不再老实敷衍,他学会了骂人和动手打人,是头等刺儿头;④对坐车的人绝对不客气;有客人催他拉车快一点,一定要加钱才肯拿出力气来;⑤对车不再那么爱惜,不肯分外用心去保护。
外貌描写: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
沉沦颓废,偷奸耍赖:
①脸、身体、衣服都不洗,头发一个多月不剃一回;②拉上买卖,稍微有点甜头,就中途倒出去,客人不干,他会瞪眼,打起架来;③不关心坐车的安全,还故意耍坏;④多吸别人一支烟,买东西使出假铜子,拉车少卖点力气而多挣一两个铜子,都让他满意;⑤到曹先生等老主顾家里骗钱,买烟酒挥霍;⑥为了钱出卖阮明,让他丢掉性命。
勤劳节俭,淳朴善良,自尊要强:
①认为用力拉车挣口饭吃是天底下最有骨气的事;他一心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买上一辆自己的新车;②不怕吃苦,早出晚归;不吸烟,不喝酒,不赌钱,连生病都不舍得花钱;③从不肯抢同行的买卖;拉客不吝力气,不肯与客人讲价;④每天穿得整齐利落,车也擦得干干净净;⑤在茶馆里看到车夫老马饿晕了,给老马祖孙买羊肉包子;⑥拉包月时摔了曹先生和车,主动提出要用自己的工钱来赔偿;⑦受到杨太太的奴役,不甘受辱把小费摔在杨太太脸上,辞工不干了。
虎妞
祥子的妻子
虎妞是车厂老板刘四爷的女儿,她性格鲜明,长得虎头虎脑,外表丑陋。小说中说她像一个大黑塔,不讲仁义,粗俗凶悍。她是一个有些矛盾的人物,一方面她是一个财主的女儿,可是另一方面她又是一个车夫的妻子。她大胆泼辣,又有点儿变态,对外人她不讲理,但是对祥子,她的确是真心爱他的。她想在祥子身上找回被父亲剥夺的青春。
性格特点
工于心计,市侩气浓:
①引诱祥子和她同居一夜;②欺骗祥子说怀孕了,威逼利诱祥子跟她成亲;③趁小福子父亲二强子打死老婆急于用钱安排后事,用低价买了二强子的车;④到姑妈家没有打听到父亲刘四爷下落时,预感自己一辈子要做一个车夫的老婆,伤心地大哭起来;⑤瞧不起大杂院里的穷苦人,觉得自己是唯一有吃有喝、能走走逛逛的人,走路扬着脸很得意。
大胆泼辣,敢爱敢恨,精明能干:
①从不掩饰对祥子的关心和好感;对爱情敢于大胆追求,为了自己的爱情敢于当众与父亲决裂;②对爱大胆执着,不顾父亲坚决反对,甚至与父亲断绝父女关系,自己出去租房子,在没有一个亲人陪伴下一个人雇花轿嫁给祥子;③帮助父亲办事是把好手,和刘四爷把车厂治理得铁桶一般。
粗俗刁蛮,强势霸道:
①三十七八岁了,还没人敢娶她;她什么都和男人一样。有时更多一些花样;②明知祥子不喜欢自己,不愿意同她结婚,仍用欺骗的手段威逼、恐吓祥子同她成亲:③只因为好朋友小福子与病中的祥子多说几句话,就惩治小福子,小福子只好带着弟弟给她下跪。
好吃懒做,好逸恶劳:
①结婚后不愿工作,也不愿让祥子拉车挣钱,想让祥子到刘四爷那里认错,得到刘四爷的财产;②住在大杂院不改过去的生活,每天吃好的用好的,害得祥子大病未愈就得出去拉车赚钱,也害得自己最后难产而死。
外貌描写:她长得虎头虎脑,和别人说话时还露出两颗越老越结实的虎牙,“吓住了男人”,“像人,又像什么凶恶的走兽”。
人和车厂的老板,虎妞的父亲,为人苛刻,从不肯在外场失面子。
刘四爷
次 要 人 物 介 绍
祥子的雇主。爱好传统美术,待人宽和,被祥子认为是“孔圣人”。
曹先生
祥子的恋人。祥子在虎妞死后爱上了她,但最后她不堪折磨,上吊自杀了。
小福子
祥子的同行。他和祥子一样无法摆脱命运,他是将来的祥子的缩影。
老马
小福子的父亲,与刘四爷一样都是一个自私的父亲。
二强子
主题主旨
文章主旨
小说通过写人力车夫祥子一生三起三落,最终沉沦的故事,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底层人民的悲苦命运。祥子的一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残酷和黑暗,因而祥子的悲剧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剧,还是更为深刻的时代悲剧。作者带着对民族、文化的出路的关切来剖析祥子的命运,既为传统美德的沦丧而痛惜,又不满于祥子身上所积淀的民族文化的劣根性;既诅咒那个“把人变成鬼”的黑暗的社会和制度,又痛心于无知、愚昧的善良民众在病态的社会中堕落。
黑暗旧社会的剥削与压迫
《骆驼祥子》通过人力车夫“祥子”经历了“三起三落”,最终彻底堕落、游戏人生的故事,揭露了黑暗旧社会对淳朴善良的劳动者的剥削和压迫,控诉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的罪恶,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底层劳动人民的悲哀
批判了自私狭隘的个人主义,揭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底层劳动人民不可能通过个人奋斗摆脱贫困、改变命运的主题。
专题探究
探究1:造成祥子悲剧命运的原因
混乱的时局
残酷的生活
狭隘的个人主义思想局限
悲剧性格
缺少风险意识
保守的思想
缺少良好的人际关系,无法排遣精神上的孤独
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祥子,不知陪着人家送了多少回殡;不知道何时何地会埋起他自己来,埋起这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骆驼祥子》
客 观 因 素
残酷的生活(2)
以刘四爷为代表的剥削阶级残酷地压榨祥子这样的底层劳动人民。
残酷的生活(1)
祥子准备买第二辆车的积蓄被孙侦探敲诈去了,这说明在那个以剥削构筑的社会里,劳动人民随时会失去自己的财产。
混乱的时局
祥子的第一辆车是被匪兵抢去的,这说明在那个军阀混战、兵荒马乱的年代,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根本得不到保障。
残酷的生活(3)
虎妞诱惑祥子,假孕骗婚,这造成了他们畸形的夫妻关系。
残酷的生活(3)
虎妞诱惑祥子,假孕骗婚,这造成了他们畸形的夫妻关系。
主 观 因 素
缺少风险意识
祥子生活在军阀混战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但他从来不关注社会大事,不关心生活的大环境,只关注自己的生存理想——买车,缺乏应有的风险意识,这也导致他失去了第一辆车
悲剧性格
祥子面对挫折消极悲观,在接踵而来的打击面前逐渐自暴自弃。
狭隘的个人主义思想局限
祥子与生俱来的小农意识、狭隘的眼光以及他的个人主义奋斗思想是造成他悲剧命运的主要因素。
保守的思想
祥子不听从高妈的建议把钱存进银行,坚持将钱放在自己手里,这种小农保守思想为他的钱被孙侦探敲诈一空埋下隐患。
缺少良好的人际关系,无法排遣精神上的孤独
祥子不懂当时的人情世故,不知红白喜事要送礼,不懂如何为人处世,从而导致很多时候孤立无援。
小说的主人公叫祥子,是一位人力车夫;骆驼是一种在沙漠中负载货物的动物。由此分析可知,像骆驼一样负载重物的人叫骆驼祥子。
探究11:解读书名《骆驼祥子》
概括了名著中的一个情节,点明了“骆驼祥子”这个称号的由来。这涉及祥子连车带人被大兵强行带走后,牵走并卖掉兵营的骆驼的情节。
整部书主要讲述了祥子在北平从奋斗到堕落的过程;小说有关骆驼的描写涉及了祥子从兵营逃走时带走并变卖三匹骆驼的情节。祥子在旧中国的命运和骆驼的命运一样,无法由自己主宰,只能任人宰割。
突出祥子的品格就像骆驼的品格一样,憨厚、任劳任怨。“骆驼”象征着底层百姓的卑微困顿、愚昧挣扎,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勤劳、坚韧的劳动人民的残酷压迫。
By Yushen
探究111:北洋车夫的分类
二十岁以下
年轻力壮,腿脚灵利的
岁数稍大的
四十岁以上
四十岁上下,被迫拉车的
拉破车,在幼年受了伤,很难健
壮起来。
租赁漂亮的车,拉“整天儿”,
期待买上自己的车或者拉包车。
拉八成新的车,拉“整天儿”,或
者“拉半天儿”,再“拉晚儿”。
拉破车,渐渐知道早晚是一个跟头
会死在马路上。
拉最破的车,咬着牙,含着泪,
血汗滴在马路上。
分类的用意
1.更好地表现人物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在当时的北平城,不同年龄的洋车夫结局大都是凄惨的;祥子作为其中的一员,尽管年轻力壮、腿脚灵利、吃苦耐劳,一次次为了目标拼尽全力,但他通过拉洋车改变命运的梦想依然落空了。这说明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祥子以及像祥子一样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其悲剧命运是必然的。
2.更好地表现小说主旨
介绍这一类人的处境和命运,生动再现了旧社会底层人民生存环境的残酷和生计的艰难,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也表明祥子的悲剧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当时的普遍现象,增强了小说的批判性和悲剧色彩。
阅读策略
第一周
阅读范围:第一到八章
阅读目标:掌握祥子的一起一落,明确“骆驼祥子”这一称号的由来。
第二周
阅读范围:第九到十六章
阅读目标:掌握祥子的二起二落及其他主要人物形象,如虎妞、老马与小马。
第三周
阅读范围:第十七到二十四章
阅读目标:掌握祥子的三起三落及重要人物小福子的出现与结局。
经典例题
1.祥子买完第一辆车后,小说里写道:“可是,希望多半落空,祥子的也非例外。”祥子的“希望”是什么?为何小说一开始就说“希望多半落空,祥子的也非例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说说“骆驼祥子”这一称号的深层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骆驼祥子》第十六章对大杂院的生活进行了描写。大杂院的生活是怎样的?作者细致描写大杂院的生活有什么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祥子的“希望”是拥有属于自己的车,成为较自由的高等车夫,通过努力可以开车厂。“希望多半落空,祥子的也非例外”为下文写祥子的车被大兵抢走,祥子的美好希望落空做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答:祥子为人行事的特点与骆驼一样,沉默寡言、吃苦耐劳,因此人们更觉得他就是叫“骆驼祥子”。
答:大杂院的生活贫穷、劳碌、脏乱。作者通过细致的社会环境描写,既展现了底层劳动人民生存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只能在雪白的地上去找那黑塔似的虎妞。”请分析促使祥子不得不回人和车厂找虎妞的内因和外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境的恶劣,又为下文写底层人物的悲惨命运做了铺垫。
答:内因:老马与小马的悲惨现状,将祥子想靠拉自己的车过上美好生活的希望打破了,他索性不再要强。外因:祥子先是被孙侦探敲诈走了准备买车的钱,后来又得知曹先生举家搬走,祥子无处可去,于是回人和车厂找虎。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