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湖北省中考化学(新考向)4月模拟卷03(原卷版+教师版+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湖北省中考化学(新考向)4月模拟卷03(原卷版+教师版+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4-13 22:49:55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讲解课件
人教版
2025年中考化学(新考向)中考模拟卷讲解课件
2025年中考化学4月模拟卷03
(湖北等地适用)
时间:45分钟 分值:5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一、选择题(共13题,共18分。1~8题,每题1分;9~13题,每题2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回答1~3题。
1.春季吃香椿。中国是唯一把香椿当作蔬菜的国家。香椿中含有比较多的营养物质是( )
A.淀粉 B.维生素
C.油脂 D.蛋白质
B
2.端午插艾。艾草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物质,其中矢车菊黄素的化学式为C18H16O8。下列关于C18H16O8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相对分子质量为360 g
C.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
B
3.重阳赏菊。菊花适合在弱酸性土壤中生长,下列土壤的pH最适合菊花生长的是( )
A.6.3 B.8.5
C.8.9 D.9.2
A
4.2024年我国环境日主题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城市废水直接排放 B.回收废旧金属
C.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D.旧课本二次利用
A
5.以下是同学们的化学笔记,其中书写错误的是( )
A.氦气的化学式:He
B.铝在空气中形成的致密氧化铝薄膜:AlO
C.纯碱溶液中的阴离子:CO
D.在氧化镁中镁元素显正二价: O
B
6.我国科学家研究出碳化钼(Mo2C)负载金原子组成的高效催化体系,使水煤气中的CO和H2O在120 ℃下发生反应,反应微观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成物为CO2和H2
B.碳化钼在反应后质量减少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反应前后分子总数发生改变
A
7.如图所示的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塞进橡胶塞 B.吹灭酒精灯
C.蒸发食盐水 D.读取液体体积
D
8.下列实验方案或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方案 或操作
目的 鉴别H2和CH4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B
9.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Zn、Fe、Cu、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先进行如图甲、乙、丙所示的三个实验,再将丙中试管内的物质过滤,并向滤液中加入乙中剩余的铁,滤液中析出固体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丁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可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为Zn>Fe>Cu>Ag
B.丙实验试管内的物质过滤后所得滤液呈蓝色,滤渣肯定含Ag,可能含Cu
C.图丁中b点对应溶液所含的溶质是Cu(NO3)2、Fe(NO3)2
D.图丁中c点对应溶液所含的溶质一定有Fe(NO3)2
B
10.5G通信技术是近期社会发展的一大科技亮点,其芯片是由氮化镓(GaN)等材料制成的。镓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镓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 g
B.镓属于非金属元素
C.镓原子的中子数为31
D.氮化镓中镓元素的化合价为+3
D
11.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劳动实践项目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劳动实践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加碘盐烹饪食物 碘元素可预防贫血
B 用稀盐酸清洗热水瓶里的水垢 盐酸可以与水垢的主要成分反应
C 用无磷洗衣粉洗衣服 可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D 用铁锅烧饭 铁有良好的导热性
A
12.化学兴趣小组在某河边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在实验室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取蒸馏水,操作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操作Ⅰ:为了防止过滤失败,滤液边缘应低于滤纸边缘
B.操作Ⅱ:需处理的水应从a端口进入,增强吸附效果
C.操作Ⅲ:冷凝水应从d端口进入,使冷凝更充分
D.取经操作Ⅱ处理后的河水于试管中,加入肥皂水振荡,若产生较多浮渣,则该水是硬水
B
13.《周礼 考工记》中记载:“练帛,以栏为灰(草木灰,主要成分是K2CO3),渥淳其帛,实诸泽器,淫之以蜃(蚌壳,主要成分为CaCO3),清其灰而盝之……”这是介绍了古代漂洗丝绸的步骤:Ⅰ.丝绸放在草木灰水中浸泡;Ⅱ.加入高温煅烧后的蚌壳,一起浸泡。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将蚌壳灰加入草木灰水中,溶液温度升高并产生白色沉淀
B.“以栏为灰”和“清其灰而盝之”中的灰都是指草木灰
C.漂洗丝绸的过程中涉及三种基本反应类型
D.该工艺中起去除污渍作用的物质是KOH
B
二、非选择题(共7题,共32分)
14.(4分)露营已成为人们亲近大自然的一种生活方式,下列图片展示了露营常用的一些装备,请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户外净水器过滤装置中的碳纤维滤芯与活性炭的作用相同,但净水效果更好,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户外净水器 帐篷 卡式炉 自热米饭
图1   图2  图3  图4
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2)如图2,露营使用的帐篷常用尼龙制成,尼龙属于________(填“天然”或“合成”)纤维。
(3)如图3,露营烹饪食物常采用便携的卡式炉作为热源,炉中的小型燃料瓶中加压储存有液态丁烷(C4H10),打开开关时,液态丁烷汽化喷出,其微观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2  图3 
帐篷 卡式炉
合成
压强减小,丁烷分子间间隔增大
(4)如图4,自热米饭的发热包接触水就会放出大量的热,发热包的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写出产生热量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热米饭
图4
CaO+H2O===Ca(OH)2
15.(4分)阅读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2024年3月20日,鹊桥二号中继卫星由长征八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送入预定地月转移轨道。长征八号专门针对太阳同步轨道设计,长度为50.3 m,起飞重量约356 t,芯一级装了两台YF-100液氧煤油发动机,每台推力120 t。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由于地球和月球存在万有引力,月球的一面一直朝向地球,另一面一直背向地球,我们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这就是“潮汐锁定”。当月球探测器落在月球背面,鹊桥二号中继卫星一边接收、传输来自地球的信号,一边接收、传输来自月球背面的信号,为月球背面的探测器和地球之间架起了通信天桥。
鹊桥二号携带了一个口径4.2 m的星载大型可展开天线。这个天线像一把金色的大伞,发射时收起,入轨后展开,是用直径不到发丝四分之一的钼丝织就而成的。钼丝做了镀金处理,这样能增强天线的通信性能,降低能耗,延长卫星的使用寿命。
(1)长征八号发射时,YF-100液氧煤油发动机的能量转化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发射鹊桥二号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月球探测器的部分材料为铁制,工业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钼丝镀金能增强卫星的使用寿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为月球背面的探测器和地球之间架起通信天桥
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16.(5分)工业生产高锰酸钾的流程如图所示。
(1)Ⅰ中主要发生的是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物理
使二氧化锰与氢氧化钾混合均匀充分接触,使后续反应更快、
更充分
(3)写出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Ⅲ的反应物及产物如流程所示,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有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5)产物可循环利用的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Mn、H
KOH
17.(5分)铜锌合金外观形似黄金,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检测合金的成分,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注:铜与稀硫酸不反应)
根据图示数据进行如下计算:
(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g。
0.2
(2)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解:设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Zn+H2SO4===ZnSO4+H2↑
98   2
x 0.2 g
x=9.8 g
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19.6%
答: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
18.(4分)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氧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填字母),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管
B
(3)从物理性质的角度分析,可以用装置C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氧气不易溶于水
19.(6分)纯碱用途广泛。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纯碱展开项目式学习。
(1)项目一:了解纯碱的制备——“侯氏制碱法”
“侯氏制碱法”的主要过程是利用饱和食盐水先后吸收两种气体,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再加热碳酸氢钠即可制得纯碱。“侯氏制碱法”的主要过程中需要吸收的两种气体是________(填字母)。
A.Cl2     B.NH3     C.SO2     D.CO2
BD
Na2CO3+2HCl===2NaCl+H2O+CO2↑
(2)项目二:探究纯碱与酸、碱、盐的反应
向盛有一定量纯碱溶液的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钡溶液,实验现象记录如下表:
试管编号 1 2 3
加入试剂 稀盐酸 澄清石灰水 氯化钡溶液
实验现象 有气泡产生 ________________ 产生白色沉淀
试写出1号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产生白色沉淀
(3)项目三:对部分废液的拓展探究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实验后试管3中的物质进行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提出问题】滤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NaCl;猜想二:NaCl和Na2CO3;猜想三:_____________。
NaCl和BaCl2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硫酸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______成立

【拓展延伸】基于以上探究结论,同学们认为选用其他试剂也可得到相同的结论,你认为可以选择的试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Na2CO3溶液(或K2CO3溶液或Na2SO4溶液或K2SO4溶液等)
20.(4分)“化学氧自救器”是一种安全防护装置,其有效供氧来自生氧剂。
查阅资料:①超氧化钾(KO2)是一种黄色固体。②超氧化钾能分别与水、二氧化碳反应:与水反应生成白色固体氢氧化钾和氧气,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白色固体碳酸钾和氧气。
常见的“化学氧自救器”的气路结构有往复式和循环式两种,在相同条件下,以等量超氧化钾作生氧剂,测得2种不同气路结构的吸气温度变化如图1所示,氧气体积分数变化如图2所示。
(1)写出超氧化钾与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氧自救器”工作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生氧剂由________________(填颜色变化),说明生氧剂基本失效。
4KO2+2CO2 ===
2K2CO3+3O2
黄色变为白色
(3)为减小呼气、吸气阻力,生氧罐的气体通道不宜太小,则生氧罐内使用__________(填“粉末状”或“颗粒状”)的超氧化钾作生氧剂更好。
(4)结合图1、图2分析,选择循环式气路结构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颗粒状
吸气温度低,较安全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化学学科
2025年中考化学(新考向)4月模拟卷03
(湖北等地适用)
时间:45分钟 分值:5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一、选择题(共13题,共18分。1~8题,每题1分;9~13题,每题2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回答1~3题。
1.春季吃香椿。中国是唯一把香椿当作蔬菜的国家。香椿中含有比较多的营养物质是(B)
A.淀粉 B.维生素
C.油脂 D.蛋白质
2.端午插艾。艾草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物质,其中矢车菊黄素的化学式为C18H16O8。下列关于C18H16O8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
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相对分子质量为360 g
C.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
3.重阳赏菊。菊花适合在弱酸性土壤中生长,下列土壤的pH最适合菊花生长的是(A)
A.6.3 B.8.5
C.8.9 D.9.2
4.2024年我国环境日主题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
A.城市废水直接排放 B.回收废旧金属
C.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D.旧课本二次利用
5.以下是同学们的化学笔记,其中书写错误的是(B)
A.氦气的化学式:He
B.铝在空气中形成的致密氧化铝薄膜:AlO
C.纯碱溶液中的阴离子:CO
D.在氧化镁中镁元素显正二价:O
6.我国科学家研究出碳化钼(Mo2C)负载金原子组成的高效催化体系,使水煤气中的CO和H2O在120 ℃下发生反应,反应微观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生成物为CO2和H2
B.碳化钼在反应后质量减少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反应前后分子总数发生改变
7.如图所示的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D)
A.塞进橡胶塞 B.吹灭酒精灯 C.蒸发食盐水 D.读取液体体积)
8.下列实验方案或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B)
选项 A B C D
实验 方案 或 操作
目的 鉴别H2和CH4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9.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Zn、Fe、Cu、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先进行如图甲、乙、丙所示的三个实验,再将丙中试管内的物质过滤,并向滤液中加入乙中剩余的铁,滤液中析出固体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丁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A.该实验可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为Zn>Fe>Cu>Ag
B.丙实验试管内的物质过滤后所得滤液呈蓝色,滤渣肯定含Ag,可能含Cu
C.图丁中b点对应溶液所含的溶质是Cu(NO3)2、Fe(NO3)2
D.图丁中c点对应溶液所含的溶质一定有Fe(NO3)2
10.5G通信技术是近期社会发展的一大科技亮点,其芯片是由氮化镓(GaN)等材料制成的。镓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镓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 g
B.镓属于非金属元素
C.镓原子的中子数为31
D.氮化镓中镓元素的化合价为+3
11.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劳动实践项目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正确的是(A)
选项 劳动实践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加碘盐烹饪食物 碘元素可预防贫血
B 用稀盐酸清洗热水瓶里的水垢 盐酸可以与水垢的主要成分反应
C 用无磷洗衣粉洗衣服 可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D 用铁锅烧饭 铁有良好的导热性
12.化学兴趣小组在某河边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在实验室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取蒸馏水,操作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B)
A.操作Ⅰ:为了防止过滤失败,滤液边缘应低于滤纸边缘
B.操作Ⅱ:需处理的水应从a端口进入,增强吸附效果
C.操作Ⅲ:冷凝水应从d端口进入,使冷凝更充分
D.取经操作Ⅱ处理后的河水于试管中,加入肥皂水振荡,若产生较多浮渣,则该水是硬水
13.《周礼 考工记》中记载:“练帛,以栏为灰(草木灰,主要成分是K2CO3),渥淳其帛,实诸泽器,淫之以蜃(蚌壳,主要成分为CaCO3),清其灰而盝之……”这是介绍了古代漂洗丝绸的步骤:Ⅰ.丝绸放在草木灰水中浸泡;Ⅱ.加入高温煅烧后的蚌壳,一起浸泡。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B)
A.将蚌壳灰加入草木灰水中,溶液温度升高并产生白色沉淀
B.“以栏为灰”和“清其灰而盝之”中的灰都是指草木灰
C.漂洗丝绸的过程中涉及三种基本反应类型
D.该工艺中起去除污渍作用的物质是KOH
二、非选择题(共7题,共32分)
14.(4分)露营已成为人们亲近大自然的一种生活方式,下列图片展示了露营常用的一些装备,请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户外净水器 帐篷 卡式炉 自热米饭
图1   图2  图3  图4
(1)如图1,户外净水器过滤装置中的碳纤维滤芯与活性炭的作用相同,但净水效果更好,其作用是 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
(2)如图2,露营使用的帐篷常用尼龙制成,尼龙属于 合成 (填“天然”或“合成”)纤维。
(3)如图3,露营烹饪食物常采用便携的卡式炉作为热源,炉中的小型燃料瓶中加压储存有液态丁烷(C4H10),打开开关时,液态丁烷汽化喷出,其微观解释是 压强减小,丁烷分子间间隔增大 。
(4)如图4,自热米饭的发热包接触水就会放出大量的热,发热包的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写出产生热量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O+H2O===Ca(OH)2 。
15.(4分)阅读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2024年3月20日,鹊桥二号中继卫星由长征八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送入预定地月转移轨道。长征八号专门针对太阳同步轨道设计,长度为50.3 m,起飞重量约356 t,芯一级装了两台YF-100液氧煤油发动机,每台推力120 t。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由于地球和月球存在万有引力,月球的一面一直朝向地球,另一面一直背向地球,我们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这就是“潮汐锁定”。当月球探测器落在月球背面,鹊桥二号中继卫星一边接收、传输来自地球的信号,一边接收、传输来自月球背面的信号,为月球背面的探测器和地球之间架起了通信天桥。
鹊桥二号携带了一个口径4.2 m的星载大型可展开天线。这个天线像一把金色的大伞,发射时收起,入轨后展开,是用直径不到发丝四分之一的钼丝织就而成的。钼丝做了镀金处理,这样能增强天线的通信性能,降低能耗,延长卫星的使用寿命。
(1)长征八号发射时,YF-100液氧煤油发动机的能量转化方式为 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
(2)发射鹊桥二号的目的是 为月球背面的探测器和地球之间架起通信天桥 。
(3)月球探测器的部分材料为铁制,工业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3CO+Fe2O32Fe+3CO2 。
(4)钼丝镀金能增强卫星的使用寿命,原因是 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
16.(5分)工业生产高锰酸钾的流程如图所示。
(1)Ⅰ中主要发生的是 物理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搅拌的目的是 使二氧化锰与氢氧化钾混合均匀充分接触,使后续反应更快、更充分 。
(3)写出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MnO2+4KOH+O22K2MnO4+2H2O 。
(4)Ⅲ的反应物及产物如流程所示,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有 Mn、H (填元素符号)。
(5)产物可循环利用的是 KOH (填化学式)。
17.(5分)铜锌合金外观形似黄金,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检测合金的成分,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注:铜与稀硫酸不反应)
根据图示数据进行如下计算:
(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0.2 g。
(2)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解:设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Zn+H2SO4===ZnSO4+H2↑
98  2
x 0.2 g

x=9.8 g
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9.6%
答: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
18.(4分)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氧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 试管 。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B (填字母),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O2↑ 。
(3)从物理性质的角度分析,可以用装置C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氧气不易溶于水 。
19.(6分)纯碱用途广泛。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纯碱展开项目式学习。
(1)项目一:了解纯碱的制备——“侯氏制碱法”
“侯氏制碱法”的主要过程是利用饱和食盐水先后吸收两种气体,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再加热碳酸氢钠即可制得纯碱。“侯氏制碱法”的主要过程中需要吸收的两种气体是 BD (填字母)。
A.Cl2    B.NH3    C.SO2    D.CO2
(2)项目二:探究纯碱与酸、碱、盐的反应
向盛有一定量纯碱溶液的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钡溶液,实验现象记录如下表:
试管编号 1 2 3
加入试剂 稀盐酸 澄清石灰水 氯化钡溶液
实验现象 有气泡产生 产生白色沉淀 产生白色沉淀
试写出1号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CO3+2HCl===2NaCl+H2O+CO2↑ 。
(3)项目三:对部分废液的拓展探究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实验后试管3中的物质进行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提出问题】滤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NaCl;猜想二:NaCl和Na2CO3;猜想三: NaCl和BaCl2 。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硫酸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 三 成立
【拓展延伸】基于以上探究结论,同学们认为选用其他试剂也可得到相同的结论,你认为可以选择的试剂有 Na2CO3溶液(或K2CO3溶液或Na2SO4溶液或K2SO4溶液等) (写出一种即可)。
20.(4分)“化学氧自救器”是一种安全防护装置,其有效供氧来自生氧剂。
查阅资料:①超氧化钾(KO2)是一种黄色固体。②超氧化钾能分别与水、二氧化碳反应:与水反应生成白色固体氢氧化钾和氧气,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白色固体碳酸钾和氧气。
常见的“化学氧自救器”的气路结构有往复式和循环式两种,在相同条件下,以等量超氧化钾作生氧剂,测得2种不同气路结构的吸气温度变化如图1所示,氧气体积分数变化如图2所示。
图1   图2
(1)写出超氧化钾与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KO2+2CO2===2K2CO3+3O2 。
(2)“化学氧自救器”工作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生氧剂由 黄色变为白色 (填颜色变化),说明生氧剂基本失效。
(3)为减小呼气、吸气阻力,生氧罐的气体通道不宜太小,则生氧罐内使用 颗粒状 (填“粉末状”或“颗粒状”)的超氧化钾作生氧剂更好。
(4)结合图1、图2分析,选择循环式气路结构的优点是 吸气温度低,较安全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化学学科
2025年中考化学(新考向)4月模拟卷03
(湖北等地适用)
时间:45分钟 分值:5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一、选择题(共13题,共18分。1~8题,每题1分;9~13题,每题2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回答1~3题。
1.春季吃香椿。中国是唯一把香椿当作蔬菜的国家。香椿中含有比较多的营养物质是(B)
A.淀粉 B.维生素
C.油脂 D.蛋白质
2.端午插艾。艾草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物质,其中矢车菊黄素的化学式为C18H16O8。下列关于C18H16O8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
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相对分子质量为360 g
C.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
3.重阳赏菊。菊花适合在弱酸性土壤中生长,下列土壤的pH最适合菊花生长的是(A)
A.6.3 B.8.5
C.8.9 D.9.2
4.2024年我国环境日主题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
A.城市废水直接排放 B.回收废旧金属
C.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D.旧课本二次利用
5.以下是同学们的化学笔记,其中书写错误的是(B)
A.氦气的化学式:He
B.铝在空气中形成的致密氧化铝薄膜:AlO
C.纯碱溶液中的阴离子:CO
D.在氧化镁中镁元素显正二价:O
6.我国科学家研究出碳化钼(Mo2C)负载金原子组成的高效催化体系,使水煤气中的CO和H2O在120 ℃下发生反应,反应微观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生成物为CO2和H2
B.碳化钼在反应后质量减少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反应前后分子总数发生改变
7.如图所示的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D)
A.塞进橡胶塞 B.吹灭酒精灯 C.蒸发食盐水 D.读取液体体积)
8.下列实验方案或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B)
选项 A B C D
实验 方案 或 操作
目的 鉴别H2和CH4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9.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Zn、Fe、Cu、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先进行如图甲、乙、丙所示的三个实验,再将丙中试管内的物质过滤,并向滤液中加入乙中剩余的铁,滤液中析出固体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丁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A.该实验可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为Zn>Fe>Cu>Ag
B.丙实验试管内的物质过滤后所得滤液呈蓝色,滤渣肯定含Ag,可能含Cu
C.图丁中b点对应溶液所含的溶质是Cu(NO3)2、Fe(NO3)2
D.图丁中c点对应溶液所含的溶质一定有Fe(NO3)2
10.5G通信技术是近期社会发展的一大科技亮点,其芯片是由氮化镓(GaN)等材料制成的。镓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镓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 g
B.镓属于非金属元素
C.镓原子的中子数为31
D.氮化镓中镓元素的化合价为+3
11.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劳动实践项目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正确的是(A)
选项 劳动实践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加碘盐烹饪食物 碘元素可预防贫血
B 用稀盐酸清洗热水瓶里的水垢 盐酸可以与水垢的主要成分反应
C 用无磷洗衣粉洗衣服 可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D 用铁锅烧饭 铁有良好的导热性
12.化学兴趣小组在某河边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在实验室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取蒸馏水,操作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B)
A.操作Ⅰ:为了防止过滤失败,滤液边缘应低于滤纸边缘
B.操作Ⅱ:需处理的水应从a端口进入,增强吸附效果
C.操作Ⅲ:冷凝水应从d端口进入,使冷凝更充分
D.取经操作Ⅱ处理后的河水于试管中,加入肥皂水振荡,若产生较多浮渣,则该水是硬水
13.《周礼 考工记》中记载:“练帛,以栏为灰(草木灰,主要成分是K2CO3),渥淳其帛,实诸泽器,淫之以蜃(蚌壳,主要成分为CaCO3),清其灰而盝之……”这是介绍了古代漂洗丝绸的步骤:Ⅰ.丝绸放在草木灰水中浸泡;Ⅱ.加入高温煅烧后的蚌壳,一起浸泡。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B)
A.将蚌壳灰加入草木灰水中,溶液温度升高并产生白色沉淀
B.“以栏为灰”和“清其灰而盝之”中的灰都是指草木灰
C.漂洗丝绸的过程中涉及三种基本反应类型
D.该工艺中起去除污渍作用的物质是KOH
二、非选择题(共7题,共32分)
14.(4分)露营已成为人们亲近大自然的一种生活方式,下列图片展示了露营常用的一些装备,请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户外净水器 帐篷 卡式炉 自热米饭
图1   图2  图3  图4
(1)如图1,户外净水器过滤装置中的碳纤维滤芯与活性炭的作用相同,但净水效果更好,其作用是 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
(2)如图2,露营使用的帐篷常用尼龙制成,尼龙属于 合成 (填“天然”或“合成”)纤维。
(3)如图3,露营烹饪食物常采用便携的卡式炉作为热源,炉中的小型燃料瓶中加压储存有液态丁烷(C4H10),打开开关时,液态丁烷汽化喷出,其微观解释是 压强减小,丁烷分子间间隔增大 。
(4)如图4,自热米饭的发热包接触水就会放出大量的热,发热包的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写出产生热量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O+H2O===Ca(OH)2 。
15.(4分)阅读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2024年3月20日,鹊桥二号中继卫星由长征八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送入预定地月转移轨道。长征八号专门针对太阳同步轨道设计,长度为50.3 m,起飞重量约356 t,芯一级装了两台YF-100液氧煤油发动机,每台推力120 t。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由于地球和月球存在万有引力,月球的一面一直朝向地球,另一面一直背向地球,我们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这就是“潮汐锁定”。当月球探测器落在月球背面,鹊桥二号中继卫星一边接收、传输来自地球的信号,一边接收、传输来自月球背面的信号,为月球背面的探测器和地球之间架起了通信天桥。
鹊桥二号携带了一个口径4.2 m的星载大型可展开天线。这个天线像一把金色的大伞,发射时收起,入轨后展开,是用直径不到发丝四分之一的钼丝织就而成的。钼丝做了镀金处理,这样能增强天线的通信性能,降低能耗,延长卫星的使用寿命。
(1)长征八号发射时,YF-100液氧煤油发动机的能量转化方式为 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
(2)发射鹊桥二号的目的是 为月球背面的探测器和地球之间架起通信天桥 。
(3)月球探测器的部分材料为铁制,工业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3CO+Fe2O32Fe+3CO2 。
(4)钼丝镀金能增强卫星的使用寿命,原因是 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
16.(5分)工业生产高锰酸钾的流程如图所示。
(1)Ⅰ中主要发生的是 物理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搅拌的目的是 使二氧化锰与氢氧化钾混合均匀充分接触,使后续反应更快、更充分 。
(3)写出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MnO2+4KOH+O22K2MnO4+2H2O 。
(4)Ⅲ的反应物及产物如流程所示,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有 Mn、H (填元素符号)。
(5)产物可循环利用的是 KOH (填化学式)。
17.(5分)铜锌合金外观形似黄金,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检测合金的成分,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注:铜与稀硫酸不反应)
根据图示数据进行如下计算:
(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0.2 g。
(2)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解:设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Zn+H2SO4===ZnSO4+H2↑
98  2
x 0.2 g

x=9.8 g
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9.6%
答: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
18.(4分)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氧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 试管 。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B (填字母),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O2↑ 。
(3)从物理性质的角度分析,可以用装置C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氧气不易溶于水 。
19.(6分)纯碱用途广泛。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纯碱展开项目式学习。
(1)项目一:了解纯碱的制备——“侯氏制碱法”
“侯氏制碱法”的主要过程是利用饱和食盐水先后吸收两种气体,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再加热碳酸氢钠即可制得纯碱。“侯氏制碱法”的主要过程中需要吸收的两种气体是 BD (填字母)。
A.Cl2    B.NH3    C.SO2    D.CO2
(2)项目二:探究纯碱与酸、碱、盐的反应
向盛有一定量纯碱溶液的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钡溶液,实验现象记录如下表:
试管编号 1 2 3
加入试剂 稀盐酸 澄清石灰水 氯化钡溶液
实验现象 有气泡产生 产生白色沉淀 产生白色沉淀
试写出1号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CO3+2HCl===2NaCl+H2O+CO2↑ 。
(3)项目三:对部分废液的拓展探究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实验后试管3中的物质进行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提出问题】滤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NaCl;猜想二:NaCl和Na2CO3;猜想三: NaCl和BaCl2 。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硫酸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 三 成立
【拓展延伸】基于以上探究结论,同学们认为选用其他试剂也可得到相同的结论,你认为可以选择的试剂有 Na2CO3溶液(或K2CO3溶液或Na2SO4溶液或K2SO4溶液等) (写出一种即可)。
20.(4分)“化学氧自救器”是一种安全防护装置,其有效供氧来自生氧剂。
查阅资料:①超氧化钾(KO2)是一种黄色固体。②超氧化钾能分别与水、二氧化碳反应:与水反应生成白色固体氢氧化钾和氧气,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白色固体碳酸钾和氧气。
常见的“化学氧自救器”的气路结构有往复式和循环式两种,在相同条件下,以等量超氧化钾作生氧剂,测得2种不同气路结构的吸气温度变化如图1所示,氧气体积分数变化如图2所示。
图1   图2
(1)写出超氧化钾与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KO2+2CO2===2K2CO3+3O2 。
(2)“化学氧自救器”工作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生氧剂由 黄色变为白色 (填颜色变化),说明生氧剂基本失效。
(3)为减小呼气、吸气阻力,生氧罐的气体通道不宜太小,则生氧罐内使用 颗粒状 (填“粉末状”或“颗粒状”)的超氧化钾作生氧剂更好。
(4)结合图1、图2分析,选择循环式气路结构的优点是 吸气温度低,较安全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