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省中考原创信息卷(二)
语
文
本试卷共8页,21小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
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
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
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运用(21分)
1某中学举办“为理想而行为信念而战—语文中的理想信念”主题系列活动,请根据要求完善活动
细节。
任务一默写古诗文,形成活动宣传文案。(共10分。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
信仰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信仰能唤起人们内心深处对美好的向往。且看王安石于《登飞来峰》中所
吟(1)“
”,其卓然独立于山巅,脾睨浮云,那豪迈之情,激越之声,
昭显了他对前途的笃定信念;李清照在《渔家做(天接云涛连晓雾)》中高呼“九万里风鹏正举。
(2)
”,倾吐着渴望摆脱尘世枷锁,驭风奔赴仙山琼阁的宏愿,表达
其对自由与理想彼岸的憧憬。
信仰还能激起人内心的力量,支撑人们铸就勇敢、奉献、忠诚等品质,进而驱动人们为实现理想而不
懈奋斗。《木兰诗》里代父从军的巾帼英雄,在(3)“
”的凛洌战地
中,无畏严寒,不惧艰险,以对家国的耿耿忠心,担起保家卫国的使命,诠释着信仰的坚不可摧。
信仰也是一种伟大的情感,它超越了个人私欲,将个体与更宏大的目标相连接。杜甫虽困于破旧茅
屋,却推己及人,心怀(4)“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博济苍生
之念。范仲淹戍守边塞,于浊酒入喉之际,生发出(5)“
”(《渔家
傲·秋思》)的思乡之感,但仍坚守阵地,将对国家的忠诚与忧虑深埋心底。而刘禹锡,哪怕居于陋室,亦
能在(6)“
”(《陋室铭》)的清幽景色中泰然自若,坚守内心的信
仰,与志同道合者谈天说地。
2025年广东省中考原创信息卷(二)第1页(共8页)
任务二完善下面语段,梳理学习案例。(7分)】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座谈会上指出:“信念坚定,是邓小平同志一生最
鲜明的政治品格,也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应该挺起的精神脊梁。”1920年,年仅十六岁的邓小平越过重重
zhàngdi,赴法勤工俭学。期间他qièrbùshě地汲取知识,接受马克思主义并踏上革命征程。1922年
加入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并于两年后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邓小平不忘chūzhog,将远大抱负、永恒
信念与崇高理想深植心底并付诸行动,自选择无产阶级革命道路起,虽然艰难险阻,其对马克思主义的信
仰因而坚如磐石,从未动摇。战争岁月,邓小平多次身处险境。大革命失败后,他
于上海开展地
下工作。曾有一次,敌人突袭其与周恩来等人的秘密住处,邓小平因外出未接到转移通知,幸得中央特科
内线示警才艰难
。如此危险境地亦未使他
。他一直勇往直前,直到多年后谈及,“为什
么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能坚持下来,就是有这个理想。”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以及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的信念,正是邓小平无畏苹命的力量之源,亦是共产党人砥砺前行、经受考验的精神支柱。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3分)
(1)zhang ai(
(2)gie er bùshě(
(3)chu zhong(
3.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当仁不让偷生退缩
B.当仁不让脱险彷徨
C.临危受命脱险退缩
D.临危受命偷生
彷徨
4.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因为艰难险阻,所以其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如磐石,从未动摇。
B.只要艰难险阻,其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坚如磐石,从未动摇。
C.无论艰难险阻,其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如磐石,从未动摇。
D.不光艰难险阻,而且其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如磐石,从未动摇。
任务三补充下面语段,组成采访录。(4分)
202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亦是抗美援朝参战75周年。在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十九万七
千多名英雄儿女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和平,献出了宝贵生命。97岁高龄的抗美援朝老兵林将军,接
受了校报的采访。
小唐:林将军,很高兴见到您!我们想请教您一些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的问题。有位美国朋友无法理
解,当时战场上牺牲那么多人,中国军队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林将军:我讲讲我自己的感受吧。如果不是抗美援朝,美国军队就会在鸭绿江边建立军事基地,跟我
们隔江相对。抗美援朝伤亡很大,但是没有这个代价,就没有国家今天的繁荣富强和安宁生活。所以这
个牺牲是不可避免的。正是因为有守卫祖国边界的信念,中国军队一直坚持着不敢后退。抗美援朝的胜
利使新中国赢得了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
小唐:听闻那时部队赴朝作战,粮食匮乏,战士们常饿着肚子打仗,却仍能克敌制胜,这是为何呢?
林将军:因为志愿军战士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我们不是靠武器,是靠勇气。
小唐:
2025年广东省中考原创信息卷(二)第2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