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5张PPT)
5.2 碳
第五单元 燃料与二氧化碳
科粤2024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精做课件】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对不同碳单质性质和用途的对比,让学生学会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在小组实验与讨论中,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碳单质多样性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化学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让学生体会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认识化学在材料科学等领域的重要贡献,增强学生对化学学科的认同感。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金刚石、石墨、C60 等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以及结构与性质、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尤其是可燃性和还原性。(二)教学难点理解碳单质物理性质差异大的原因,从微观结构角度认识物质的性质。掌握碳还原氧化铜等反应的实验原理、装置和操作要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对碳单质的结构、性质、用途以及相关化学反应原理进行系统讲解,确保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实验探究法:安排学生进行木炭吸附性实验以及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获取直接的感性认识,培养探究能力。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碳单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实验中的注意事项等问题,激发学生思维,促进知识的内化。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图片、动画、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金刚石、石墨的微观结构,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过程等,将抽象知识直观化,提高教学效果。四、教学准备实验仪器:小锥形瓶、大烧杯、漏斗、滤纸、铁架台、酒精灯、带导管的橡皮塞、试管、药匙、木炭粉、氧化铜粉末、澄清石灰水、红墨水、活性炭。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教学资料:制作教学 PPT,收集碳单质的相关图片、视频,以及生产生活中碳材料应用的案例。五、教学过程(一)趣味导入(5 分钟)展示钻石璀璨夺目的图片和石墨电极的图片,提问:“同学们,钻石和石墨看起来毫无关联,但它们其实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这是为什么呢?” 引发学生对碳单质多样性的好奇。播放一段关于碳材料在科技领域应用的视频,如 C60 在超导材料中的应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 碳。(二)碳的单质(15 分钟)金刚石:展示金刚石的实物图片和模型,介绍其具有硬度大、光泽好的物理性质,讲解其在切割玻璃、钻探机钻头、装饰品等方面的用途。结合金刚石的微观结构模型,解释其硬度大的原因 —— 碳原子呈正四面体结构排列,相互之间的作用力强。石墨:拿出石墨电极,让学生观察石墨的颜色和状态,感受其质地柔软,有滑腻感。介绍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讲解其在电极、润滑剂、铅笔芯等方面的用途。通过石墨的微观结构模型,说明石墨中碳原子呈层状排列,层与层之间作用力较弱,所以石墨质地柔软且能导电。对比思考:组织学生对比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思考为什么它们都是由碳元素组成,却有如此大的差异。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C60:展示 C60 的分子结构模型,介绍 C60 由 60 个碳原子构成,形似足球。讲解 C60 在超导、催化、材料科学等领域的潜在应用,拓宽学生的视野。木炭和活性炭:进行木炭吸附红墨水的实验。向盛有红墨水的小锥形瓶中加入适量木炭粉,振荡后过滤,观察滤液颜色的变化。讲解木炭和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具有吸附性,活性炭的吸附性更强,广泛应用于净水、防毒面具等方面。(三)碳的化学性质(20 分钟)稳定性:展示古代用墨书写的字画图片,讲解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所以古代字画能保存至今。可燃性:回顾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展示实验视频,让学生描述实验现象,写出木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 + O \(\stackrel{点燃}{=}\)CO 。提问:“当氧气不充足时,木炭燃烧会生成什么呢?” 引导学生思考并写出木炭不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C + O $\stackrel{点燃}{=}$2CO。还原性:演示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实验装置:介绍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装置,强调酒精灯加网罩的目的是集中火焰,提高温度。实验步骤:讲解实验步骤,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将木炭粉和氧化铜粉末混合均匀后装入试管,连接好装置,先通入一会儿氮气(或其他惰性气体,排尽装置内的空气),然后点燃酒精灯加热。实验结束后,先撤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倒出粉末。实验现象: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试管内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原理分析:讲解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 + 2CuO$\stackrel{高温}{=}$2Cu + CO ↑,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木炭得到氧,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氧化铜失去氧,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四)课堂小结(5 分钟)请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碳单质的种类、物理性质、用途以及化学性质。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梳理知识脉络,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五)课堂练习(5 分钟)展示几道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如判断不同碳单质性质和用途说法的正误、书写碳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分析碳还原金属氧化物实验的相关问题等。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六、板书设计5.2 碳碳的单质金刚石:硬度大,用于切割、装饰品;正四面体结构石墨:质软、导电,用于电极、铅笔芯;层状结构C60:形似足球,应用于超导等领域木炭、活性炭:吸附性,用于净水、防毒面具;疏松多孔结构碳的化学性质稳定性:常温下不易反应可燃性:C + O \(\stackrel{点燃}{=}\)CO (充分燃烧);2C + O $\stackrel{点燃}{=}$2CO(不充分燃烧)还原性:C + 2CuO$\stackrel{高温}{=}$2Cu + CO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碳单质的多样性和化学性质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实验探究和多媒体展示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了抽象的知识。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碳还原氧化铜实验的操作和原理理解不够深入,对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掌握不够扎实。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实验操作的指导,增加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通过更多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提升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
5
课堂检测
4
新知讲解
6
变式训练
7
考试考法
8
小结梳理
学习目录
1
复习引入
2
新知讲解
3
典例讲解
新课导入
碳是组成______的最基本元素(地球上的生物体内都含有碳元素),也是给人类社会提供_______和_______的主要元素。
直到现代,以碳元素为主要成分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仍然是人类社会最常用的燃料。
煤
石油
天然气
生命
能源
材料
问题探讨
碳有好几种性质差别很大的单质,它们的用途和性质有什么关系?
你知道碳燃烧生成什么吗?
煤气中毒是怎么回事?
▋▎多种多样的碳单质
推进新课
碳有多种不同的单质,体现了物质的多样性。
晶莹剔透、价格昂贵的钻石是用金刚石切割而成的。
我们从小使用的铅笔,里面的笔芯是灰黑色的,因为其中含有石墨。
你能推测出石墨和金刚石有什么不同的特性吗
硬度最大
导电性强
色黑,质软而滑腻
一、金刚石
金刚石无色透明,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
用途
玻璃刀
钻头
钻石
二、石墨
石墨为灰黑色,有金属光泽
铅笔芯是用石墨粉和黏土混合制成的
石墨质软而滑腻
石墨能导电
石墨能导热,耐高温
石墨坩埚
三、无定形碳
包括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组成:主要成分为碳单质、内部结构不规则
1. 焦炭、木炭
结构:疏松多孔
性质:相当强的吸附能力
用途:冶金和生活的常用燃料
木炭
焦炭
2.活性炭
吸附能力较强
可用于防毒口罩的滤毒层、防毒面具的滤毒罐、净水过滤器的吸附材料,在制糖工业中的白糖脱色工艺、化学合成中的除杂操作等方面也都有广泛应用。
思考:古人的字画为什么能保存这么长时间?
3.炭黑
常温时 非常稳定
制墨、油漆、鞋油、颜料、制橡胶。
用墨汁所绘的画和书写的字经久不变色。
金刚石和石墨的组成、结构和它们的性质有什么关系呢?
金刚石的结构
石墨的结构
讨论与交流 >>>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结构 性质 用途
决 定
决 定
推 知
反 映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形态的碳单质逐渐被人们发现,其中取得重要进展的有富勒烯、石墨烯、石墨炔等。
C60 足球烯(富勒烯)
碳纳米管
通过以上学习,我们知道碳元素形成的单质有多种,而且物理性质差异很大。那么,它们的化学性质如何?
思考:为什么能确定特性迥然不同的金刚石、石墨等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呢?
它们的燃烧产物都是碳的氧化物!
回忆木炭在氧气瓶中燃烧的实验。说一说燃烧时有什么现象?燃烧的产物是什么?
▋▎碳燃烧生成什么
在常温条件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是非常稳定的。但在高温条件下,各种碳单质都会发生燃烧。
碳燃烧时的现象:
碳燃烧的产物:
C+O2 CO2
点燃
二氧化碳 CO2
在空气中,木炭安静燃烧,发出微弱红光;
在氧气中,木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在氧气供给充分的环境下,碳的燃烧是完全燃烧,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燃烧的热值为3.28×104 kJ·kg-1。
C+O2 CO2
点燃
但是,如果氧气供给不足,会有什么不同呢?
氧气供给不足时,碳的燃烧是不完全燃烧,产物是一氧化碳,1 kg碳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为 9.21×103 kJ,只有碳完全燃烧
产生热量的 。
1
3.6
2C+O2(不足) 2CO
点燃
此外,在高温条件下,炽热的碳可以使二氧化碳转变为一氧化碳,这是个吸热反应。
C+CO2 2CO
高温
一氧化碳是无色、无气味、难溶于水的气体。一氧化碳易燃,燃烧时产生蓝色火焰。
2CO+O2 2CO2
点燃
碳的化学性质
1.稳定性:
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2.点燃,表现出可燃性
(1)氧气充足
(2)氧气不充足
C+O2 CO2
点燃
2C+O2 2CO
点燃
3.高温条件下,碳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C+CO2 2CO
高温
煤气中毒
在通风不良的室内,因氧气不足,含碳燃料燃烧时容易产生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是有毒的气体,它跟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比氧气强二百多倍,会使血液失去输氧能力,出现中毒现象。所以,在室内使用含碳燃料时,要保证有充分的通风措施,确保安全。
同学们冬天外出研学,在屋里用炭炉生火取暖。柯柯在炭炉进风口扇风。悦悦准备关上窗子,说可以保暖,又放盆水在炉边,说可以防止煤气中毒。烧木炭时在进风口扇风有什么作用?蓝色火焰是直接由炭燃烧产生的吗?悦悦的做法对吗?
讨论与交流 >>>
①烧木炭时在进风口扇风可以加快空气流通,为燃烧提供足够的氧气使燃烧更旺。
②蓝色火焰不是直接由炭燃烧产生的,而是木炭不充分燃烧生成的一氧化碳燃烧产生的。
③悦悦的做法不对。在屋里用炭炉生火取暖时,关窗会使屋内氧气不足,木炭燃烧易产生一氧化碳,从而造成中毒事故;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在炉边放盆水不能防止煤气中毒。
煤气中毒
一氧化碳是家用煤气的主要成分,煤气中加入了有臭味的物质乙硫醇(C2H5SH),以便泄漏时能及时引起人们警觉,以防发生中毒事故。
思考:通过这段文字的描述并联系你的生活经验,你能得到那些相关信息?
名师点金
1. 碳有金刚石、石墨等多种单质,体现了物质的多样性。
2.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根据物质的用途可以推知相关的性
质。如金刚石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来做钻头;石
墨为灰黑色,质软而滑腻,能导电等,可用于制铅笔芯、
做电极等。
知识点1 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1. 下列物质中,硬度最大的是( D )
A. C60 B. 活性炭
C. 石墨 D. 金刚石
【点拨】金刚石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
D
1
2
3
4
5
6
7
8
返回
2. [2024·哈尔滨期中]下列物质的应用错误的是( B )
A. 金刚石用来制作玻璃刀 B. 焦炭用于防毒面具
C. 石墨粉和黏土制作铅笔芯 D. 石墨用作电车的电刷
1
2
3
4
5
6
7
8
【点拨】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以吸
附有毒物质,故活性炭可用于防毒面具,不是焦炭,
B不正确。
【答案】 B
1
2
3
4
5
6
7
8
返回
3. 下列有关碳单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B )
A. 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可作钻头
B.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黑色固体
C. 石墨有导电性,可制作电极
D. 活性炭疏松多孔,具有很强的吸附性,可用于净水
【点拨】金刚石无色透明,石墨为灰黑色,B错误。
B
1
2
3
4
5
6
7
8
返回
4. [2023·周口模拟]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不合理的
是( B )
A. 金刚石薄膜用于集成电路基板散热——导热性好
B. 石墨制铅笔芯——熔点高
C. 金刚石切割玻璃——硬度大
D. C60用于超导领域——一定条件下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B
【点拨】石墨很软,呈灰黑色,可用来制铅笔芯,B
错误。
1
2
3
4
5
6
7
8
返回
知识点2 不同碳单质的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
5. [2023·吉林]下列有关金刚石和石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C )
A. 都是碳的单质 B. 都由碳元素组成
C. 物理性质相同 D.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C
1
2
3
4
5
6
7
8
返回
6. [关键能力 逻辑推理][2024·大庆一模]经测定某物质中只含
有碳元素,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 一定是金刚石 B. 一定是混合物
C. 一定是一种碳单质 D. 一定不是化合物
1
2
3
4
5
6
7
8
【点拨】某物质中只含有碳元素,该物质不一定是金刚
石,也可能是石墨等,A错误;该物质不一定是混合物,
也可能是单质,B错误;该物质不一定是一种碳单质,可
能是多种碳单质的混合物,C错误;该物质一定不会是化
合物,因为化合物至少含有两种元素,D正确。
【答案】 D
1
2
3
4
5
6
7
8
返回
7. [2023·大庆]近年来研究发现,以新形态存在的碳单质在诸
多领域中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下列关于碳单质的说法错误
的是( A )
A. 石墨具有金属光泽,有优良的导电性能,是天然存在
的最硬的物质
B. 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在材料、催化、信息等诸多领域中
有重要应用
C. 石墨粉和黏土粉末按一定比例混合可以制铅笔芯
D. 金刚石、石墨和C60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因此在性
质和用途上存在明显差异
1
2
3
4
5
6
7
8
【点拨】金刚石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A错误;以新形
态存在的碳单质在诸多领域中有重要应用,B正确;石墨
粉质软,呈灰黑色,和黏土粉末按一定比例混合可以制铅
笔芯,C正确;金刚石、石墨和C60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
同,属于不同的物质,因此在性质和用途上存在明显差
异,D正确。
【答案】 A
1
2
3
4
5
6
7
8
返回
8. 向如图所示的盛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中投入几
块刚烘烤并冷却后的木炭。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不正
确的是( C )
A. 过一段时间,观察到红棕色变浅
B. 最终烧杯中的液体沿导管进入集气瓶中
C. 二氧化氮与木炭发生了化学反应
D. 该实验体现了木炭的吸附性
1
2
3
4
5
6
7
8
【点拨】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二氧化
氮气体被木炭吸附,所以集气瓶内气体红棕色逐渐变浅,
A、D正确,C不正确;由于二氧化氮被吸附,导致瓶中
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强,最终烧杯中的液体会沿导管进
入集气瓶中,B正确。
【答案】 C
1
2
3
4
5
6
7
8
返回
课堂小结
1.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根据物质的用途也可以推知相关的性质。
2.碳有金刚石、石墨等多种单质。它们组成相同,但结构和性质不同,具有不同的用途。
3.碳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一氧化碳。
4.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能相互转化。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