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5张PPT)
6.1 人类的食物
第4单元 人体的结构与生理
北师大2024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趣味导入(5 分钟)
播放一段美食纪录片片段,展示世界各地丰富多样的美食,提问:“看到这么多美味的食物,大家能说一说平时都喜欢吃什么吗?这些食物又来自哪里呢?” 引导学生发言,分享自己喜爱的食物及其来源。
展示一幅食物来源分类图,帮助学生梳理食物的主要来源,引出本节课主题 —— 人类的食物。
(二)知识新授(20 分钟)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六大营养物质的图片及文字介绍,依次讲解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的基本概念、食物来源和对人体的主要作用。
运用生活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如 “为什么运动员在比赛前会吃巧克力补充能量?”“为什么青少年要多喝牛奶,多吃鸡蛋?”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加深对营养物质作用的认识。
检测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介绍检测食物中常见营养成分的实验方法和原理,重点讲解淀粉遇碘变蓝、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产生紫色络合物、脂肪能被苏丹 Ⅲ 染液染成橘黄色等实验现象。
播放实验演示视频,让学生了解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三)实验探究(15 分钟)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实验材料和记录表格。
各小组根据实验指导,选择 2 - 3 种食物进行营养成分检测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解答学生的疑问。
实验结束后,各小组整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并填写记录表格。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汇报小组实验结果。
(四)课堂讨论(10 分钟)
提出问题:“不同食物中营养成分的含量有何差异?我们应该如何合理搭配食物,做到均衡膳食?”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各小组围绕问题展开讨论,教师参与部分小组的讨论,引导学生从营养均衡的角度思考问题。
每组选派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结果。教师对各小组的发言进行总结和评价,强调合理膳食的重要性,并给出一些合理膳食的建议。
(五)课堂小结(5 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总结食物的来源、营养物质的种类和作用以及检测食物营养成分的方法。
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补充和完善,强调重点知识,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六)布置作业(5 分钟)
让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合理膳食的知识,为家人设计一份营养均衡的一日三餐食谱。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实验探究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检测食物营养成分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但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学生在实验操作中不够熟练,实验时间把控不够精准等。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实验技能的培训,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进一步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
5
课堂检测
4
新知讲解
6
变式训练
7
考试考法
8
小结梳理
学习目录
1
复习引入
2
新知讲解
3
典例讲解
这些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
情境导入
食物中含有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
回忆一下,在“探究种子的营养成分”的实验中,我们用过哪些方法检测水、无机盐、淀粉、脂肪的存在?又该如何检测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探究新知
营养成分 检测方法 预期实验现象
水
无机盐
脂肪
糖类 淀粉
葡萄糖
蛋白质
维生素C
食物中营养成分的检测
烘烤
燃烧
在白纸上挤压
碘液
有水珠产生
充分燃烧后剩余灰白色物质
有油印迹留下
变蓝
演示: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提出问题:
如何检测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演示实验:
(1)蛋白质的检测方法。
(2)维生素C的检测方法。
(3)可溶性葡萄糖的检测方法。
(1)蛋白质的检测
A液+B液
双缩脲试剂
甲
水
蛋清稀释液
蛋清与双缩脲反应变成紫色
(1)蛋白质的检测
乙
甲
乙
甲
乙
讨论:1.实验中设置乙试管的作用是什么?
作为对照组,与甲试管中的现象进行对比,可进一步说明甲试管中颜色的改变不是由水引起的。
(1)蛋白质的检测
讨论:2.为什么甲、乙两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不同?
甲试管中的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而乙试管中的清水则不能与该试剂反应。
甲
乙
甲
乙
(1)蛋白质的检测
(2)维生素C的检测
加碘的淀粉溶液
甲
水
维生素C溶液
维生素C能使蓝色加碘的淀粉溶液褪成无色
(2)维生素C的检测
乙
甲
乙
甲
乙
讨论:
1.为什么甲、乙两试管中溶液的颜色不同
甲试管中的维生素C可使加碘的淀粉溶液褪色,而乙试管中的清水则不能使加碘的淀粉溶液褪色。(使用清水作为对照的原因是甲试管中的维生素C是溶解在清水中的。)
(2)维生素C的检测
甲
乙
甲
乙
讨论:
2.用加碘的淀粉溶液可以检测哪种水溶性物质
维生素C
(2)维生素C的检测
(3)可溶性葡萄糖的检测方法
可溶性糖遇斐林试剂加热后有砖红色物质生成
营养成分 检测方法 预期实验现象
水
无机盐
脂肪
糖类 淀粉
(葡萄糖)
蛋白质
维生素C
食物中营养成分的检测
烘烤
燃烧
在白纸上挤压
碘液
有水珠产生
充分燃烧后剩余灰白色物质
有油印迹留下
变蓝
(斐林试剂)
加热后有砖红色沉淀
双缩脲试剂
溶液出现紫色
加碘的淀粉溶液
溶液褪色
学生实验活动
1.探究问题:食物中有哪些营养成分
2.作出假设:食物中含有_____________等营养物质。
你提出假设的依据是_________。
3.设计、实施实验方案,记录实验现象。
注意:(1)选择实验材料有哪些要求
(2)实验现象的观察与记录。
(3)显色反应、加入试剂量等。
学生实验活动
1.学会检测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方法。
2.知道不同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种类。
【活动目标】
【活动准备】
牛奶、豆浆、用榨汁器榨取梨、白薯的汁液分装备用,双缩脲试剂、斐林试剂、加碘的淀粉溶液、碘液、试管、火柴、酒精灯等。
待测食品中可能含有的营养成分
待测食品 营养成分 水 无机盐 淀粉 蛋白质 脂肪 维生素C
梨汁
白薯汁
牛奶
豆浆
提示:注意实验操作中的安全!
(备注:用+、-分别表示“有”“无” )
【分析及结论】
待测食品 营养成分 水 无机盐 淀粉 蛋白质 脂肪 维生素C
梨汁 + + - - - +
白薯汁 + + + + + +
牛奶 + + - + + -
豆浆 + + - + + -
(备注:用+、-分别表示“有”“无” )
待测食品中可能含有的营养成分
有机物
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三大产热营养素
糖类
蛋白质
脂肪
维生素
水
无机盐
(不同食物所含营养成分不完全相同。)
无机物
食物中营养成分对人体有重要的作用
食物中不同的营养成分对人体的作用不同。你知道这些营养成分分别对人体有哪些作用吗?
请阅读教材P6~7尝试运用列表格方法记录六大营养物质在人体中的含量、作用及食物来源。
营养成分 含量 作用 食物来源
水
无机盐
糖类
蛋白质
脂肪
维生素等
营养成分 含量 作用
水
无机盐
糖类
蛋白质
脂肪
维生素等
60%~70%
细胞的主要成分,养分需要溶解在水里才能运输
4%左右
钙:骨和牙齿的成分
铁:血红蛋白的成分
碘:甲状腺激素的成分
0.5%
主要的能源物质
18%
15%
1.5%
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修复的重要原料
贮备的能源物质,维持体温恒定
不是细胞的原料和供能物质,作为酶的成分为新陈代谢所必需
想一想
维生素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可以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你知道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分别有哪些吗?你知道它们对人体有哪些作用吗?
维生素种类 食物来源 主要功能 缺乏症
脂溶性 维生素A 动物肝脏、玉米、鱼肝油、胡萝卜等 促进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 皮肤粗糙、夜盲症
维生素D 动物的肝脏、鱼肝油、蛋类 促进钙、磷的吸收和骨骼发育。 佝偻病、骨质疏松症
人体健康需要的部分维生素
维生素种类 食物来源 主要功能 缺乏症
水溶性 维生素B1 稻、麦等谷物种皮、肉 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神经系统正常的生理功能。 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脚气病、神经炎
维生素B2 动物肝脏、蘑菇、菠菜等 与能量的产生有直接关系,促进生长发育和细胞再生,增进视力 口腔溃疡、皮炎、口角炎、舌炎、角膜炎等
维生素B6 肉类(鱼类和家禽)、全谷类、蔬菜、坚果 帮助分解糖原,参与氨基酸代谢 尚未发现典型缺乏症
人体健康需要的部分维生素
维生素种类 食物来源 主要功能 缺乏症
水 溶 性 维生素B12 肉类、鱼类、乳制品以及蛋类 保持健康的神经系统,用于红细胞的形成 恶性贫血
维生素C 新鲜水果、蔬菜 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血管的正常作用、增强抵抗力。 坏血病、抵抗力下降
人体健康需要的部分维生素
阅读P7~8课外读 《维生素的发现》
课堂小结
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无机物
有机物
糖类
蛋白质
脂肪
维生素
水
无机盐
水溶性维生素
脂溶性维生素
产热营养素
主要成分的检测
营养成分的重要作用
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的习题,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