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北师大2024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同步课件4.7.2血液循环(共2课时)+视频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北师大2024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同步课件4.7.2血液循环(共2课时)+视频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4-14 14:56:30

文档简介

(共50张PPT)
7.2.1血管和心脏
第4单元 人体的结构与生理
北师大2024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多媒体课件,包含血管和心脏的解剖图、动画演示视频、生活中相关实例的图片或视频等。
血管和心脏的模型、猪或羊的心脏实物、解剖工具、放大镜等。
绘制心脏结构的图纸、彩色笔,以及相关的学习资料和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5 分钟)
回顾上节课关于血液的知识,提问:“血液在人体中流动,需要借助一定的管道,这些管道是什么呢?推动血液流动的器官又是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自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血管和心脏。
展示一些生活中与血管和心脏相关的场景图片,如输液时的静脉、运动后心脏跳动加快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知识新授 - 血管(15 分钟)
动脉:展示动脉的图片和模型,讲解动脉的管壁较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等结构特点,举例说明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的功能,如主动脉将富含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血液输送到身体各部分。
静脉:介绍静脉的结构特点,管壁较薄、弹性小,管腔大,血流速度较慢,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展示静脉瓣的动画演示,让学生理解其作用。讲解静脉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功能,以手臂上的青筋(静脉)为例进行说明。
毛细血管:通过高倍显微镜下毛细血管的图片,讲解毛细血管数量多、分布广,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径极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等特点。结合动画,说明毛细血管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进行物质交换的功能。
对比总结: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对比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填写对比表格。每组选派代表发言,教师进行总结和完善。
(三)知识新授 - 心脏(20 分钟)
位置与形态:展示人体胸腔的示意图,指出心脏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两肺之间,形似桃子。介绍心脏大小与本人拳头差不多,让学生直观感受心脏的位置和大小。
结构讲解:展示心脏的解剖模型,按由外到内的顺序,依次介绍心脏的结构。讲解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有四个腔,分别是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介绍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有瓣膜,如房室瓣和动脉瓣,通过动画演示瓣膜的开闭,让学生理解瓣膜保证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防止血液倒流的作用。
功能分析:借助动画,展示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过程,讲解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当心脏收缩时,推动血液从心脏流向动脉;当心脏舒张时,血液从静脉流回心脏。结合生活实例,如运动时心脏跳动加快,说明心脏功能与人体活动的关系。
(四)小组探究 - 观察心脏实物(10 分钟)
分组准备: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一个猪或羊的心脏实物、解剖工具和放大镜。
探究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心脏的外形,辨别心房、心室、动脉和静脉的位置。引导学生用手捏心房和心室的壁,感受其厚度差异,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
解剖观察:指导学生小心地解剖心脏,观察心脏内部的结构,找到房室瓣和动脉瓣,观察瓣膜的形态和位置,尝试探究瓣膜的作用。
总结汇报:各小组进行讨论,总结观察结果,选派代表发言,分享小组的探究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五)课堂小结(5 分钟)
引导回顾: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血管和心脏有了哪些认识?”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总结血管的种类、结构和功能,以及心脏的位置、结构和功能。
梳理总结: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补充和完善,利用思维导图或板书,梳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六)布置作业(5 分钟)
知识巩固:布置课后练习题,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的血管和心脏知识。
拓展探究:让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的成因、症状和预防措施,下节课进行分享交流。
六、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学生对血管和心脏的知识有了一定的理解。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在理解心脏复杂的结构和血液循环原理时存在困难。后续教学中,应增加更多直观演示和实例讲解,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同时加强对学生自主探究的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5
课堂检测
4
新知讲解
6
变式训练
7
考试考法
8
小结梳理
学习目录
1
复习引入
2
新知讲解
3
典例讲解
情境导入
人们生病时需要打针注射药物,那么通过打针注射进去的药物是怎样流经人体到达病灶的呢?
探究新知
血液循环是指血液在心脏和全身血管中进行的循环流动。
血液循环
血液
血管
心脏
组成
血管分为哪几类?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血液循环
血液
血管
心脏
血管是血液流动的管道
血液流动的管道——血管
血管是血液流动的管道
血管是血液流动的管道
动脉
概念
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
特点
位置
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
多分布在身体较深处
血管是血液流动的管道
静脉
概念
静脉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特点
位置
静脉的管壁较薄,弹性小,管腔大,管内血流速度慢,一些静脉管腔有瓣膜
有些静脉与动脉同行,分布在身体较深处,有些位置较浅,在体表可以看到
血管是血液流动的管道
毛细血管
概念
毛细血管是连通微小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
特点
位置
毛细血管数量最多;管壁极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径极小,只能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内血流速度也最慢,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进行物质交换。
分布最广,遍及全身
血管是血液流动的管道
静脉
动脉
心脏
毛细血管
速度快
速度慢
速度最慢
红细胞单行通过
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
活动
血管是血液流动的管道
活动
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
血管是血液流动的管道
血流方向 血流速度 血管特点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将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位
管壁厚,弹性大
管壁较薄,弹性小,管腔大;
有些管腔内有静脉瓣。
将血液从身体各部位送回心脏
最小的动脉到最小的静脉
管壁极薄,管腔内径极小
血流速度快
血流速度慢
血流速度最慢
血管是血液流动的管道
讨 论:
1.如何根据血流方向、血流速度和血管特点,区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活动
讨 论:
2.红细胞是怎样在毛细血管中运行的
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
血管是血液流动的管道
单行通过
心脏是血液流动的动力器官
摸摸你的心脏描述它的位置?
血液流动的动力器官——心脏
(一)位置、形状、大小
胸腔中部偏左,在左右两肺之间
形状像桃子
大小与本人拳头差不多
心脏是血液流动的动力器官
观察心脏
演示
方法步骤:1.心脏的外形观察。
(1)辨别心脏的上、下,前、后,左、右方位。
(2)捏一捏心房壁和心室壁,感知壁的厚薄。
心脏是血液流动的动力器官
2. 心脏的内部结构观察。
(1)辨认四个腔;
(2)观察四个腔的连通关系;
(3)找到与四腔相连的血管;
(4)比较四个腔壁的厚薄差异.
心脏解剖及工作原理
观察心脏
演示
方法步骤:1.心脏的外形观察。
(1)辨别心脏的上、下,前、后,左、右方位。
(2)捏一捏心房壁和心室壁,感知壁的厚薄。
心脏是血液流动的动力器官
2. 心脏的内部结构观察。
(1)辨认四个腔;
(2)观察四个腔的连通关系;
(3)找到与四腔相连的血管;
(4)比较四个腔壁的厚薄差异.
心脏解剖及工作原理
前面观
后面观
心脏是血液流动的动力器官
前面观
心底
心尖
____侧
____侧


心脏是血液流动的动力器官
左心房
左心室
右心房
右心室
心脏是血液流动的动力器官
用一根胶管连接水龙头,选一条与心脏相连的大血管向内注水,并观察水流出的位置。
注水位置 上下腔静脉 肺静脉 主动脉 肺动脉
流出位置
判断结果
肺动脉
动脉瓣阻止血液倒流
主动脉
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
主动脉
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
肺动脉
动脉瓣阻止血液倒流
心脏是血液流动的动力器官
左心房
左心室
右心房
右心室
肺动脉
上腔静脉
肺动脉
肺静脉
主动脉
下腔静脉
三尖瓣
二尖瓣
(静脉血)
(静脉血)
(动脉血)
心脏是血液流动的动力器官
心脏是血液流动的动力器官
讨 论:
1.左右心室有哪些区别?推测这种区别的意义。
左右心室壁的厚薄不同,左心室壁心肌发达,壁厚;右心室心肌不如左心室发达,壁较薄。左心室壁最厚,这与左心室的射血功能是相适应的,它射出的血液经主动脉运送到全身各部分。
心脏是血液流动的动力器官
讨 论:
2.心脏结构怎样保证血液朝一个方向流动而不会倒流?
心脏中有瓣膜。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房室瓣与动脉瓣都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放,所以血液只能向一个方向流动,即由心房到心室,心室到动脉,不会倒流。
肺动脉
动脉瓣
(3个)
心脏内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心脏是血液流动的动力器官
(二)心脏的结构
3.心脏四腔与血管相连:
房连静、室连动
1.心肌为主要组织;
2.四腔:
左心房、左心室、
右心房、右心室。
同侧的心房与心室相通。
心脏是血液流动的动力器官
(二)心脏的结构
通过静脉进人心房,由心房进入心室,再通过动脉离开心脏。
4.血流有一定方向
心脏是血液流动的动力器官
(二)心脏的结构
5.心脏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① 心脏壁由心肌组成,能产生有规律的收缩和舒张。
【点击播放视频】
心脏是血液流动的动力器官
② 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的心壁比右心室壁厚,能产生较大的动力将血液泵出去。
③ 房室瓣和动脉瓣防止血液倒流。
(三)心脏的功能
组成心脏的心肌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形成心脏的搏动。
心脏是血液流动的动力器官
心肌收缩时,推动血液进人动脉,流向全身;
心肌舒张时,血液由静脉流回心脏。
观察水蚤的心脏搏动
活动
目 的:
1.描述水蚤心脏搏动的特点
2.学会观察活体动物的生理活动
触角
复眼
心脏

心脏是血液流动的动力器官
【观察水蚤的心脏搏动】
讨 论:
水蚤心脏搏动有什么特点?人的
心脏搏动是否也有这样的特点?
观察水蚤的心脏搏动
活动
心脏是血液流动的动力器官
(四)心率与心输出量
上行:心房;下行:心室 每一格代表0.1s
舒张期
收缩期
1.心动周期(教材P47)
心脏是血液流动的动力器官
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为一个心动周期,具体过程是两个心房先收缩,此时两个心室舒张,接着心室收缩,心房舒张,然后心房心室同时舒张。一个心动周期所经历的时间是由心率决定的。
(四)心率与心输出量
上行:心房;下行:心室 每一格代表0.1s
舒张期
收缩期
心脏每搏动一次,心房和心室有多久的休息时间?这有什么意义?
心脏是血液流动的动力器官
2.心率
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心率随年龄、性别和健康状况而变化。成年人在安静的状态下平均心率为75次/min。
(四)心率与心输出量
心脏是血液流动的动力器官
3.心输出量
心脏每次收缩时由心室向动脉输出的血量叫作每搏输出量,心脏每分钟输出的血量叫做每分钟输出量,又称为心输出量。
(四)心率与心输出量
4.心脏的锻炼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心肌发达,心
脏搏动有力,每搏输出量比一般人要大,安静
状态下的心率比一般人要慢。青少年经常参加
适宜的体育运动,可以强健心脏,增加心脏的
工作潜力。
心脏是血液流动的动力器官
课堂小结
血管和心脏
血管
心脏
1.在人体中的位置、形状与大小
2.心脏作为“泵”
的结构特征
肌肉——心肌
四腔——左右心房、左右心室
血管——静脉与动脉
心脏内血液流动有一定方向——房室瓣与动脉瓣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的习题,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观看!(共46张PPT)
7.2.2血液循环
第4单元 人体的结构与生理
北师大2024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血液循环途径(20 分钟)
体循环
用多媒体展示体循环动画,讲解:体循环是指血液从左心室流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的过程。
引导学生观察动画,思考:体循环过程中,血液在毛细血管处发生了什么变化?
总结:当血液流经毛细血管网时,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组织细胞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进入血液,血液由含氧多、颜色鲜艳的动脉血变为含氧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
肺循环
展示肺循环动画,讲解: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再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最后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过程。
提问学生:肺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讲解:当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排放到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血液由含氧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为含氧多、颜色鲜红的动脉血。
强调: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通过心脏连通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路线。
血压和脉搏(10 分钟)
血压
讲解:血压是血液在血管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通常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包括舒张压和收缩压。
举例说明正常血压范围以及高血压、低血压对健康的影响。
脉搏
让学生自己触摸手腕处的脉搏,感受脉搏跳动。
讲解:当心室收缩时,左心室的血液射入主动脉,主动脉壁扩张;当心室舒张时,主动脉壁回缩。主动脉壁一张一缩地搏动,像波浪一样沿着动脉壁向离心方向传播,就是脉搏。脉搏的次数与心跳次数一致。
基本急救知识和技能(10 分钟)
出血急救
展示不同类型出血(毛细血管出血、动脉出血、静脉出血)的图片,讲解特点:毛细血管出血,一般可以自行凝固止血,血液缓慢渗出;动脉出血,血液鲜红,喷射而出,危险性很大;静脉出血,血液暗红,连续不断流出。
教授现场初步止血方法:动脉出血在近心端止血,静脉出血在远心端止血。
模拟心肺复苏
利用人体模型,演示心肺复苏操作步骤(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
让学生分组进行简单模拟操作,体会心肺复苏对血液循环的促进作用,强调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三)课堂小结(5 分钟)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重点内容: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血液成分变化;血压和脉搏的概念;不同出血类型特点及止血方法、心肺复苏操作要点。强调血液循环系统对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关注自身健康,保持良好生活习惯促进血液循环系统健康。
(四)课堂练习(5 分钟)
体循环的起点是( ),终点是( )。
肺循环过程中,血液在哪发生了成分变化( )。
某人受伤后,血液喷射而出,该如何初步止血( )。
参考答案:1. 左心室;右心房 2. 肺部毛细血管 3. 在近心端按压止血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学生对血液循环知识有了较好理解。但在模拟心肺复苏操作环节,部分学生操作不够规范,后续应加强实践指导。在讲解血液循环途径中血液成分变化时,可增加更多生活实例,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此外,可进一步拓展与血液循环相关的前沿医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
课堂检测
4
新知讲解
6
变式训练
7
考试考法
8
小结梳理
学习目录
1
复习引入
2
新知讲解
3
典例讲解
血液为什么会在血管内循环流动,动力是什么?
体内的血管可以分为几种类型,各自执行什么功能?
复习导入
血液循环
肺循环
体循环
包含
探究新知
体循环:动脉血→静脉血

心室
动脉血

动脉
全身动脉
毛细血管网
物质交换
各级
静脉
上、下
腔静脉

心房
血液在心脏血管系统中循环流动
静脉血
静脉血
物质交换
动脉血
肺循环:静脉血→动脉血

心室

动脉
肺部
毛细
血管

静脉

心房
血液在心脏血管系统中循环流动
左心房
左心室
右心房
右心室
肺部毛细血管
毛细血管网
肺动脉
肺静脉
上、下腔静脉
各级静脉
全身动脉
主动脉
组织细胞
外界空气
CO2
O2
CO2
O2
体循环
动脉血
静脉血
肺循环
冠状动脉
心肌毛细血管
冠脉循环
血液在心脏血管系统中循环流动
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在心脏处汇合在一起,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
血液在心脏血管系统中循环流动
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
血液在心脏血管系统中循环流动
思考:
1.当血液流经全身毛细血管
时发生的变化是:
2.当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
时发生的变化是:
动脉血
静脉血
全身毛细血管
静脉血
动脉血
肺部毛细血管
毛细血管
毛细血管
上、下
血液在心脏血管系统中循环流动
观察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变化
演示
方法步骤:1.观察事先准备好的动物(养、鸡等)血块的颜色。
2.将血块切开,观察血块切口处的颜色。
讨 论:比较血块表层和内层观察到的颜色是否相同。为什么?
回忆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区别
血液在心脏血管系统中循环流动
血液循环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运来营养物质和氧,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
血液循环的意义
血液在心脏血管系统中循环流动
1.血压:
血液在血管内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通常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
(1)收缩压:心室收缩时,动脉血压达到的最高值;
(2)舒张压:心室舒张时,动脉血压下降达到的最低值。
血压和脉搏反映心脏与血管活动状况
(3)血压正常值:
(4)测量部位:上臂肱动脉
血压和脉搏反映心脏与血管活动状况
注:1mmHg=0.133 kPa,1kPa=7.519 mmHg
(5)血压正常的意义:
血压持续高于18.7/12 kPa(140 / 90 mmHg)为高血压;
血压持续低于12/6.7 kPa (90 / 50 mmHg)为低血压。
血压和脉搏反映心脏与血管活动状况
血压过高: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并可能血液运输效率降低,从而影响器官使血管破裂;
血压过低: 会使血流缓慢组织的正常活动。
因此,血压正常对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有重要意义。
(6)预防高血压:
合理膳食(低盐、低脂肪);
适量运动,戒烟限酒;
保持良好心态。
血压和脉搏反映心脏与血管活动状况
2.脉搏:
主动脉壁一张一缩地搏动,血液沿着动脉壁向离心方向传播。
正常人每分钟脉搏的次数与心率相同。
位置:桡动脉处(位于桡骨的内侧)
方法:一只手的手心向上,用另一只手的
食指和中指触摸自己的桡动脉,感
觉到搏动后开始记数。
血压和脉搏反映心脏与血管活动状况
探究心率与运动的关系
活动
探究问题:心率是否与运动有直接关系
作出假设:运动与__________有关,运动后(过程中),心率会
________。
制定实验计划:
通过测定安静或运动后的________,测定和计算心率。
心率
加快
脉搏
血压和脉搏反映心脏与血管活动状况
运动方式 脉搏(次/min) 姓名 运动方式 1 2 3 平均
甲同学 安静 72 72 73 72.3
下蹲起立 100 108 104 104
安静
安静
探究心率与运动的关系
活动
血压和脉搏反映心脏与血管活动状况
探究心率与运动的关系
活动
建议的运动方式:跑步、跳绳、原地踏步、下蹲起立。
提示:
1.每个人同种运动方式测量3次,设置实验时需考虑对照实验;
2.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注意运动过程中的安全;
3.组员之间的合作(计时、记录等)。
血压和脉搏反映心脏与血管活动状况
交流与反思:
探究心率与运动的关系
活动
1.实验结果是否与假设一致?
2.实验中的对照实验是如何设置的?
3.不同类型的运动对心率的影响是否有差异?
4.同样的运动对男女同学心率的影响以及恢复
正常的快慢是否有差异?
5.在实验中,你们小组遇到过什么问题?你们
是怎样解决的?
血压和脉搏反映心脏与血管活动状况
紧急状况下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可以挽救生命
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因为遭遇突发事件而受到伤害。学习并掌握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可以在遇到意外事件时保持头脑清醒,采取正确果断的措施,保护自己、帮助他人。
遇到这些情况,你知道如何止血吗?
模拟练习止血包扎
活动
目的要求:模拟对不同类型出血现象进行处理,学习止血包扎的
方法。
方法步骤:1.皮肤表面毛细血管出血的处理;
2.动脉出血的处理;
3.静脉出血的处理。
消毒,自然止血
近心端压迫
远心端压迫
紧急状况下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可以挽救生命
紧急状况下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可以挽救生命
猝死、溺水、触电、窒息、煤气中毒时,会引起人的心脏跳动突然停止,从而导致心脏功能和血液循环突然中止,使全身组织严重缺血、缺氧和代谢障碍,需要及时抢救。
心脏复苏即心脏复苏术,是指针对心脏和呼吸骤停采取的救命技术,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自主循环和自护呼吸,为进一步抢救直至挽救生命而赢得宝贵的时间。
紧急状况下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可以挽救生命
胸外心脏按压
阅读课本P53~54小资料《胸外心脏按压》,了解正确的胸外按压方法
紧急状况下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可以挽救生命
课外读
冠脉循环—主动脉基部左右两侧各发出的一条动脉。冠状动脉逐渐分支,深入到心肌内部,形成毛细血管网,然后汇集为静脉,最后通入右心房。血液沿着这条循环途径流动,就叫作冠脉循环。
淋巴循环—淋巴在淋巴系统中循环流动 。
淋巴的产生与回流
紧急状况下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可以挽救生命
课堂小结
1.血液循环
肺循环
体循环
2.血压
3.脉搏
左心房
左心室
右心房
右心室
肺部毛细血管
全身毛细血管
肺动脉
肺静脉
上、下腔静脉
各级静脉
各级动脉
主动脉
组织细胞
外界空气
CO2
O2
CO2
O2
体循环
动脉血
静脉血
肺循环
4.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
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的习题,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观看!
同课章节目录